铁杵成针的作文照片(铁杵成针的优秀作文)

铁杵成针的作文照片(铁杵成针的优秀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9 00:20:52
铁杵成针的作文照片(铁杵成针的优秀作文)

铁杵成针的作文照片【一】

在一次家庭大扫除时我无意中发现了一张旧照片,那是我五岁时的照片,照片上是我和我的好朋友高笠轩,我们合手拿着话筒在唱歌,站在舞台上,墙上挂着金色的双喜,地下撒满了彩色的纸花,十分喜庆。

记得那天是她舅舅结婚的日子。为了表示对他舅舅的祝贺我俩上台为大家唱歌,唱的是《数鸭子》和《小二郎》。当我俩走上台时我们都非常紧张,在大家的鼓励下我们勇敢的走上舞台,音乐响了起来,我们拿着话筒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咔嚓的一声妈妈用像机把着美好的情景拍了下来。

因为这张是我目前唯一的一张再结婚照的,所以我非常喜欢着张照片,我一定要好好的保护它,让它那美好的时光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铁杵成针的作文照片【二】

爷爷让我看了一张照片,是黑白的,上面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很廋,表情很紧张,样子有点像我,有趣的是他眼睛不看前方只看他手里的玩具小汽车。

爷爷告诉我照片上的两个人是我的爸爸和姑妈。当时我爸四岁,这是他第二次照相,所以表情很紧张。他手里拿的小汽车是他出麻疹病好后,奶奶给他买的。爷爷说这是爸爸四岁前买的第二个玩具,他爱不释手,晚上都放在被子里。所以照相时他也要拿在手里,难怪他照相时眼睛还看着玩具小汽车。

30多年过去了,我四岁前不知道照了多少次彩色照片,我的玩具装了好机箱。看着这张旧照片,听爷爷讲了照片的故事,我觉得我现在真幸福。

铁杵成针的作文照片【三】

去年五一节,妈妈带我去盼望已久的湄洲湾观海,留下了几张照片。看到了照片,就象回到了大海边,看到了碧蓝的大海,就看到了我的大海梦。

那天下午的海,蔚蓝蔚蓝的,美极了。那多蓝呀,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宝石的.颜色太深,即使再会调配颜色的人,恐怕也调不出这么蓝这么纯的颜色吧。海水多美呀,它就像仙女穿着一条清澈碧蓝的纱裙,裙角一直连到天边的云彩上,时不时一起一伏舞动着。大海多么明净透彻呀,轻轻的微波渐渐地抽岸上移来,越来越近,冲在沙滩、岩石上,泛起层层白花,溅起颗颗银珠,又悄悄消失在海滩上。瞧,我们堆起了枕头和靠背椅,要么躺下来休息,要么坐着继续观海,别提有多惬意了。

太阳偏西了,可依然放着耀眼的光辉。海面上,碧蓝的海水被晚霞染成了橘红色,浪尖上仿佛有一颗颗橘红色的星星在闪烁;沙滩上,晒日光浴的大人们和嬉闹的孩子们的脸上、胳膊上都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在海天交接的地方,红得象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又象一朵正在怒放的鲜花,红极了。渔船大多靠了岸,没靠岸的,也被染成了橘红色,使人分不清哪是海,哪是船。天边,一只只海鸥也被染成了金色,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像在炫耀自己美丽的金装,海象宫殿般金碧辉煌,我仿佛看到了美人鱼们在宫殿里唱歌跳舞。

铁杵成针的作文照片【四】

传说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过了一会儿,干脆把书一扔,溜出门玩儿去了。

李白连蹦带跳地跑着,突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这是谁在磨东西呢?”他寻着声音走去,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对准磨刀石,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蹲下来,两只手支着下巴,傻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李自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磨针。”老奶奶头也不拾。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

李白听了,心里象打开了两扇窗户:“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转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致志地读起来。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他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后来,李白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的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绚(xuàn丽夺目的明珠。天才出于勤奋。李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跟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人的天资不完全一样,有的聪明一些,有的迟钝一些,但学业上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铁杵成针的作文照片【五】

要说这个故事编在小学课本中还行,利用这个哲理来教育小朋友认真读书还可。但要是认真从深处,或者用成年的思维来理解就有点站不住脚了,也就是只能用童话的眼光去看待,要现实看待未免有点太令人可笑,我这里想做一根针为什么偏偏要拿一根粗铁棒做原料呢?

其实,从汉代起就开始有了铁器,唐代早就有了铁器铸造业。难道老婆婆身边就没有像铁丝这样的铁器,用铁丝磨针也比铁杵方便多了。就是铁杵能磨成针,那针鼻儿又如何处理呢?给我们后来人留下了好多遗憾的疑问。有人会批评我是在钻牛角尖,在地老天荒的古代,那老婆婆就是那种思维,是不可以用现代思维来对等衡量,用现代眼光来看待古老已经成事实的问题不可取,我们能用现代的评判思维对待古人吗?不要说多远,那一九五八年全民大炼钢铁就够今天人可笑了,很荒漠的农村依靠不识字的农民也能全面开花建锅炉炼钢铁吗?

“铁杵成针”,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的天长日久,为了一根绣花针花那么久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这老婆婆的生活来源是什么,那时候还没有政府养老,即使儿女们对她孝敬,她也不需要做这样艰苦的游戏,可能这根针还没有磨出来她就了,对于她来说这根针已经失去了实用的\'价值也就变成无意义的劳动,总不会再叫她的儿女再来继续地磨下去,就像那愚公移山,再说那愚公移山还有一种造福的义举,而这磨针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再言之,单花费的功夫和时间不说,用铁杵磨针确实太浪费资源,或者说太浪费原材料了,也太不值得了。我们总不能为了做一根牙签去锯一棵大树吧。我不理解李白那种浪漫飘然的思维怎么就耿耿于怀地记住这一点,也许他是在一个很小的细节中寻找思维奔放的闪光点,诗人总是喜爱把很微小的生活哲理发展到无穷大,成为社会定向的思维,成为千古的真理,哎,对于这一点,我居然能与斗酒百篇的诗仙较劲,也真有点自不量力了。

关于教育方式教育模式在建国后被党和政府强行改革转化了,早年那种私塾读书的教育体制被彻底取缔,从我们接受教育起就是现代知识的课本灌输了,之所以把铁杵成针的故事编进语文课本,我想这也是转合期一些教育家们还在对古代教育的留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也就是教育向来是一种被定型为花功夫的工程,记得我读书时就有语文老师是遵循这种方式教学的,他机械地要求我们无论课文篇幅的长短,一律要求背诵,每天几乎要花好长时间读书背书,早读课教室里一片依依呀呀的读书声,“琅琅读书声”成了校园的单一风景。其实这种机械教育效果是很差的,有一些思维反映迟钝的同学读几十遍都不会背,只好天天鼻子靠墙受罚,这样他还有别的时间学其它知识吗?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改革进化更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我听说江苏省教育厅就有明文规定,学前幼儿教育期间幼儿园不得教幼儿认字、数学及其它需要强记的知识,如果对幼儿过早地加压知识,是对幼儿智力的一种伤害。只能让他们做一些游戏,快乐地玩耍,让他们快乐活泼地成长,到入学后再接受知识效果会更好,也就是说那种铁杵根本不需要幼儿花时间和功夫去磨它,看样子对于铁杵成针的道理与观念我们还真不能单方面以功夫为理由,进行对儿童强行灌输这种观念和思想,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这种抽象说教了。

建国初的好多程式教育模式早已被淘汰,现在讲究启发教育、素质教育,看样子教育观念还是要不断更新为好,就像当年的私塾升格为国学,再升格为系统的学府教育一样,现代的教育模式总是代表一种先进思想,我们没有理由抱着铁杵成针的教育理念不放,应该把一根铁杵还是当着铁杵使用,如果用铁杵磨针这就更是一种愚蠢行为,因为铁杵里钢的成分太少,没有钢即使磨到针细,也还是被折断,那就前功尽弃了。

再说即使那铁杵全部是钢筋的质量,它完全可以制造千千万万根绣花针,我相信如今那些很微小的产品,只要很小的边角料去做就可以了,大的钢材还有其它正规用途,这位老太婆如此地傻,一个名振千古的诗仙李太白一辈子还耿耿于怀这件事,似乎就更不值得了,也许我读的唐诗太少,对诗仙留存至今千余首的诗篇中我也没有看到关于铁杵成针的感叹,是不是后人在有意借名人逸事来大做文章呢,一切皆有可能。我这里还是要表述,如果把铁杵磨针当恒心和意志来比喻可以,但把它当着智慧和实践来示意那就不可取了,即使是诗仙的理论和看法我也不予赞同。因为不需要把铁杵磨成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