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杯2018获奖作文(文心雕龙杯作文大赛2008)

文心雕龙杯2018获奖作文(文心雕龙杯作文大赛2008)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8 15:25:57
文心雕龙杯2018获奖作文(文心雕龙杯作文大赛2008)

文心雕龙杯2018获奖作文【一】

在升华这一人生哲理时,吴甘霖说:很多人总是抱怨世界太小,无处施展自己的才华。其实并不是世界太小,而是我们将自己看得太大。当心中装满了自己,就不会有别人的地方,世界当然就会很小。而将自己放小,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容下,世界自然就会变大。

作者以一个小故事作为新书《空杯心态》的架构基础:小孩因为在花瓶中抓着五分硬币不肯放手,被卡在瓶中,哇哇大哭,致使价值3万元的名贵花瓶被迫砸碎。小孩说:“我怕松手,就再也抓不住那五分钱了”。大人们,往往也会陷入同样困境: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而失去了更大的发展。

什么是空杯心态?有一个学者向禅师来问禅。学者喋喋不休,而禅师无语,只是默默地以茶相待。禅师将茶水倒入学者眼前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继续倒,茶水流到桌面上。学者慌乱地说:“不要再倒了!“禅师说:“你就像这只杯子,装满了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倒空,我怎么跟你讲禅”意思是在于人不要因一点成绩而产生的骄傲浮躁,而要多以“零起点”的心态面对世事。所以,如果你把拥有的成功紧紧握在手掌心里,那么,你就失去了拥有其他成功的机会;当你把已经取得的成功放下,这时,整个世界都有机会进入你的掌握之中。

空杯心态是一种境界。吴甘霖在《空杯心态》中畅谈“空杯心态”是现今艰难就业与创业征途中走向胜利的法宝,他总结说,大有成者都是主动空杯的人。成功人士因为拥有空杯心态,他们总能轻装上阵,从而战无不胜。拥有空杯心态的人,才能认识到,曾经的鲜花和掌声不能决定你的现在,更不能决定你的未来。

“胜不骄,败不馁”。文中以众多的事例讲述了这个道理,上至总统下至员工,囊括了许多行业的成功者,证明了他们的一个共同经验,任何时候都要有“平常心”和“归零心态”。我十分认同作者这个观点,就一个人而言,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要有这种心态,否则就根本无法持续发展,中国的企业家身上都有一种陋习,一但有钱,就坐奔驰,吃豪宴,讲地位,开始养尊处优,大手挥霍了,从此再也不坐公交车,地铁,远离群众,而后企业就开始走下坡路,直至消失。这样的例子,身边处处都是。“胜不骄,败不馁”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至理名言,但做起来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

文心雕龙杯2018获奖作文【二】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南北朝时期的人。《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其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而布局严整,其理论观点之间讲究次序而回环照应、互相补充而逻辑严密,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系统。在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史上,具有如此完整、系统而庞大的理论体系的著作,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序志》有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就《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而言,乃是以道为根本、以圣人为老师、以儒家经典为主体、以纬书为参考、以《离》为变体,从而体现出刘勰论文的基本观点;二是就文章写作而言,“为文”的根本问题,也都包含其中了。这五篇可以说是刘勰文章的枢纽。

文章以“原道”开篇,把文章的由来和道家的“道”关联起来。刘勰对文学现象所作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不仅在六朝文士之上,而且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他所作的这种思考不仅是“明其本然”的问题,而且象征着文艺观念的真正自觉,而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勰虽然运用了道教这一“道”的思想,但是在之前,刘勰曾批判道教著作。在刘勰看来无论道家、佛家还是儒家,其立教固然有异,但是他们的终极追求都是一样的。

《原道》开篇而谓:“文之为德也,大亦!”这既是《原道》的开篇语,更是《文心雕龙》的开卷语。它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文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看上去至为平易,但是实际上,这是对整个“文”的概括,他向人们展示了文学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承认“文”的巨大作用,这也为他后面的文章打好了基础。也只有在这时,探讨“为文之用心”才成为一件重要的事实。

刘勰在《宗经》里抓住了文章写作的根本道理,就是文章要表现人的心灵和性情的美。从而刘勰得出了文章写作的原则和规律,他说:“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轨,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儿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可以说这里的六义就是文章写作的具体化。

文心雕龙杯2018获奖作文【三】

经过老师的提点,了解到一个文史知识:古人认为乐府是歌,而非诗,虽然今天我们将乐府视为古诗之一种,而且从这篇的举例当中也可以对此进行佐证。通读全篇我仍然对于“诗”与“歌”、“乐府”之间的界定有点模糊,从开篇第一句对“乐府”的定义:“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似乎可以认为有“五声”“十二律”的乐章就是“乐府”。放在我个人更通俗一点的理解,那就是有曲调配合,能演唱出来的就算“乐府”。如果照着这个概念去推论的话,可以联想到今天的歌曲,但这种类比可能仅仅是流于形式上的对照,从实际内容上来比较,乐府的艺术水平比现今的歌曲要超出不少。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诗经》中的篇什不也是可以吟唱出来的么,是不是因为缺少曲谱,所以是有所区别的?

全篇的行文布局和上一篇《明诗》颇为接近,从乐府的发源到作者所处时期的乐府诗进行了梳理,为乐府的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提供了不错的参考。

作者大部分仅对乐府诗的音乐形式进行剖析和论述,主要的论述对象是“乐体”,因为这是乐府诗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最主要的特点。乐府诗的最高标准是歌辞与声律的相配,歌辞“雅正容典”,声律则要求“中和之响”,“和乐精妙,故表里而相资矣。”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就是集“形式美”与“内容雅”为一体,作者认为这样表里相称的乐府诗才是好的。

自从古乐逐渐衰微,雅正的音乐难以恢复,作者在时间轴上从前往后的不断梳理中发现了两大方面的原因:第一大原因是秦始皇焚书导致经典的流失,统一演奏乐器、音调等当面的记录也消亡,音乐声律需要重新不断地调整和摸索;第二大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淫俗的音乐容易传播,人们也喜欢这种不断变化的新鲜感,而雅正的音乐,则让人听了容易打瞌睡发呆。所以“正音乖俗,其难也如此。”

即便如此之难,作者仍然强调音乐的雅正作用和对此的不断追求,因为九德之歌才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这才是乐府诗这种文学形式应该具有的积极意义。

文心雕龙杯2018获奖作文【四】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南北朝时期的人。《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其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而布局严整,其理论观点之间讲究次序而回环照应、互相补充而逻辑严密,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系统。在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史上,具有如此完整、系统而庞大的理论体系的著作,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序志》有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就《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而言,乃是以道为根本、以圣人为老师、以儒家经典为主体、以纬书为参考、以《离》为变体,从而体现出刘勰论文的基本观点;二是就文章写作而言,“为文”的根本问题,也都包含其中了。这五篇可以说是刘勰文章的枢纽。

文章以“原道”开篇,把文章的由来和道家的“道”关联起来。刘勰对文学现象所作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不仅在六朝文士之上,而且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他所作的\'这种思考不仅是“明其本然”的问题,而且象征着文艺观念的真正自觉,而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勰虽然运用了道教这一“道”的思想,但是在之前,刘勰曾批判道教著作。在刘勰看来无论道家、佛家还是儒家,其立教固然有异,但是他们的终极追求都是一样的。

《原道》开篇而谓:“文之为德也,大亦!”这既是《原道》的开篇语,更是《文心雕龙》的开卷语。它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文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看上去至为平易,但是实际上,这是对整个“文”的概括,他向人们展示了文学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承认“文”的巨大作用,这也为他后面的文章打好了基础。也只有在这时,探讨“为文之用心”才成为一件重要的事实。

刘勰在《宗经》里抓住了文章写作的根本道理,就是文章要表现人的心灵和性情的美。从而刘勰得出了文章写作的原则和规律,他说:“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轨,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儿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可以说这里的六义就是文章写作的具体化。

文心雕龙杯2018获奖作文【五】

《明诗》是《文心雕龙》第六篇,内涵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诗的定义及其教育作用,第二部分作者简单的梳理了从先秦到晋宋的诗歌发展状况,第三部分在总结诗歌发展情况下还提出四言诗和五言诗的基本特色和历代诗人的不同成就,最后还简单论述了其他类型的诗歌起源,如三言诗、六言诗、杂言诗等。

阅读《明诗》篇,让我对刘勰更加钦佩。我觉得《明诗》篇可以看做是诗歌的一部简史,尤其是第二部分作者论述从先秦到诗歌的发展状况时,对每个朝代的代表作品、诗人、以及作品特色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说清楚了,而且很到位。不过有一点略微有些奇怪,刘勰在论述五言诗时,论述其实很全面,例举的作家作品也很多,但是却只字未提陶渊明的作品。现代学者对于这一现象普遍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当时陶诗没有编定出来,所以刘勰没有收录其诗,二是认为陶渊明的诗歌是“田家语”,在刘勰那个时代还没有真正的受到重视。但其实从刘勰和陶渊明的生活年代来看,刘勰应该是可以看到陶渊明的诗歌,陶渊明大致生活在晋宋之际而刘勰大致生活在宋梁之际。

而且陶渊明作为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他的诗歌注重写意和言外之意的效果,诗风自然浑融,几乎代表了魏晋以来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如果刘勰看过陶渊明的作品,不可能不留意。再者刘勰在《明诗》篇中,反复提及诗歌的本质源于自然,即“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陶渊明的诗歌应该符合他的这一要求,但是刘勰未提及陶诗确实让人疑惑。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刘勰对于诗歌的定义与传统儒家诗学对诗歌的论述略微有些不同。儒家诗学中对诗歌的经典论述不少,有些明显反映出儒家的诗教观,比如“美刺”“匡谏”;也有一些字面上并不那么明显的说法,比如“言志”。刘勰在引用时,引用的是“言志”但又提出了“自然”说,认为诗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样的论证显然更加注重诗歌的本质,比较理性。

文心雕龙杯2018获奖作文【六】

男人的胸怀是靠委屈撑大的,我把自己捡来的这句话送给以前的一个同事。这位同事是一名不错的.记者,但他个性很强,非常不满领导修改他的稿子,抱怨连天。我就告诉他:虽然我们都读了很多书,而领导未必;虽然我们写了很多优秀的稿子,而领导未必。但,在你还没有话语权之前,忍耐是必要的,抛弃自以为的优势是必要的。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角色的转换和环境的改变。这位以前的同事因为换了新领导,也就是说角色和环境发生了变化,所以他需要学会适应新环境。“空杯心态”其实就是适应职场的一种心态。

《空杯心态》拥有朴实的语言,简单却发人深思的案例。当然,作为中国本土知名的培训大师,吴甘霖的这本新作和先前的著作一样,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和严密的架构,一些琅琅上口的语句也为本书增色不少。

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过去的成功和经验用于新的角色和环境中,结果处处碰壁,造成了很大的瓶颈和障碍。空杯心态就是倒空自己,别被让看似重要的东西困束了自己,比如成就、权力、利益、面子、学识……吴甘霖总结说,紧紧抓住这些,不从零开始,就是一种苦恼。《空杯心态》每个章节都充满着这类良言警句。

吴甘霖在《空杯心态》中描述了职场中的三种人。主动“空杯”者、被动“空杯”者和拒绝“空杯”者。毫无疑问,拒绝“空杯”者,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倒退,要么成为他人的绊脚石。

文心雕龙杯2018获奖作文【七】

猛然间看到是人西格里夫萨松说:“我心中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我想这就是人活着最简单也是最崇高的方式:既有平静的眼神,又有滚烫的液;既有固执的坚守,又有淡泊的取舍;既有威武不屈的尊严和意志,又有静水流深的情趣和温和。那强烈富有力量的锐意进取,顽强不屈像矫健刚烈的猛虎,那淡泊充满典雅的上善若水,心如璞玉像柔美娇艳的蔷薇。

纵观古今,有多少“猛虎之士”。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范仲淹在岳阳楼上的忧乐,屈原在汨罗江畔的《九歌》,苏武在塞外风雪中的忠贞……他们看似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着不同的人生,实际上他们的精神都是“患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猛虎”,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坚守自己的人格和信仰,铸就了中华民族千古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

还记得丰子恺的名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吗?一把竹椅,几盏清茶,朗月高悬,隔绝了俗世的喧嚣,举杯邀月相从。就像苏轼被贬时一般,云海尘去,山河影满,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一种怎样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啊,古今中外时光留下清明的风景给了最好的诠释,居里夫人无偿贡献一克镭时跨越百年美丽的.微笑,鲁迅和瞿秋白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书信往来的墨香,时至今日无偿捐献财产的善心之人的签字字迹,都是一种淡泊的取舍,高尚的心境,都是世间一尘不染的旖旎风景。像一朵傲然立世的蔷薇,有着“月出皎兮”的纯洁光华,有着“投桃报李”的沁人芬芳,更有着即使在纸醉金迷的当下社会依然固守的情操和魅力。

人到底应该怎样活?要我说,就是跨越猛虎驰骋千里,披荆斩棘,坚守为人最崇高的精神与气节。同时手撷一朵蔷薇倾心细嗅,看云卷云舒听潮起潮落仍淡若清风皓月。

做人,就应该这样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