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隆中一日游400字作文(襄阳一日游奇幻谷600字作文)

襄阳古隆中一日游400字作文(襄阳一日游奇幻谷600字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3-05 17:22:17
襄阳古隆中一日游400字作文(襄阳一日游奇幻谷600字作文)

襄阳古隆中一日游400字作文【一】

各位嘉宾,大家好!

今天我们游览历史文化名城襄樊。襄樊是我们这次三国之旅的第二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希望我的导游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也希望我的导游能使大家玩得高兴、玩得开心。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吹牛。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樊。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十年、以待明君的古隆中。

隆中在襄樊城西13公里处,因“有山隆然而起”得名。《三国演义》中对隆中是这样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 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在顾茅庐的所在之地,在是著名的“隆中对策”的提出之地。从晋代开始,仰慕诸葛亮大名的人们就在这儿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它们是:三顾堂、草庐亭、草庐碑、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老龙洞、半月溪、小虹桥、武侯祠、野云庵等,被称为“隆中十二景”。这些建筑记载着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况和有关传说。 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水县人)。父母早亡,从小便随叔叔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叔叔逝世以后,诸葛亮就在隆中盖了几间草房住下,他“昼勤四体,夜诵经书”,躬耕自食。古隆中内有数十亩“躬耕田”,据说便是诸葛亮当年耕作的地方。躬耕田旁有梁父岩,相传诸葛亮在劳动之余喜欢咏唱《梁父吟》,以寄托志向。诸葛亮的活动,渐渐引起了荆州有识之士的注意。徐庶、崔州平等有才识的青年,和他相交甚厚。德高望重的襄阳名士庞德公品评诸葛亮为“卧龙”,蛰伏的蛟龙一旦腾飞,前途将不可限量。而沔南名士黄承彦更是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虽然隆中有人说“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其实,这是一个误会,黄承彦的女儿叫黄月英,小名叫阿丑。阿丑小姐不仅不丑,而且聪明、貌美,是一个不可多是的才女。她不仅是诸葛亮的贤内助,而且在诸葛亮的'千秋功业中志了不小的作用。 公元207元冬天,在徐庶、司马徽的推荐下,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顾隆中茅庐,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良策。这就是千古传名的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的遗址,就在“三顾堂”上。它是诸葛亮的故居,也是隆中胜迹的主体部分。 刘备的“三顾”和平等、坦诚相待,使诸葛亮改变了“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初衷,当即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冷静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刘备集团的施政纲领。那就是取荆州,占益州,联东是,抗曹操,三分天下,进而统一中原的战略方针。真可谓:“未出茅庐,先分天下。” 从此,诸葛亮离开了隆中,为实现他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施政纲领,鞠躬尽瘁,而后已。正是诸葛亮过人的才智、胆略,才使刘备迅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汉政权,刘备曾欣喜地对关羽、张飞说:“我有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

诸葛亮一生的业绩,在《三国演义》中被渲染得极其生动、壮丽,甚至带上了几分神话色彩,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崇拜,值得 注意的是,近年来日本经济界掀起了一阵《三国演义》热,成书的专着、专辑有《三国的人际关系学》、《三国的智慧》、《三国——商业学的宝库》等等。更有一位教授,言之凿凿地说,松下幸之助就是因为就善于运用诸葛亮的谋略,才使松下电器公司在世界崛起。不知我们有何感想? 由于积劳成疾,诸葛亮于五十四岁壮年病逝,安葬在汉中定军山(现在的陕西省敏县南部)。诗圣杜甫曾写有一首诗追悼诸葛亮,其中有这样几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逝世后,老百姓对他十分思念,这是因为诸葛亮不仅是劳动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更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一代勤政廉洁的名相。因而,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纷纷为他立庙。各地的武侯祠就有七座。然而纪念地太多,就难以分辨真假。从古到今,为谁是诸葛亮正宗纪念地而发生过不少争议。其中尤以湖北襄阳古隆中和河南南阳卧龙岗两地的武侯祠谁为“正宗”之争最为有名。 两地的武侯祠,历史悠久。隆中的建于晋代,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南阳的建于唐代,更显得宏大堂皇;两地都以诸葛亮的躬耕地自居,为武侯祠的正宗而争。为此,还打不少笔墨官司。“隆中派”以《隆中对》之“隆中”为证,“南阳派”以《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为证,争得不亦乐乎。

直到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出任南阳知府时,这场争论更达到了高潮。南阳人认为:襄阳人来南阳做知府,可要处事公平,不能向着家乡,将武侯祠的正宗桂冠判给襄阳,否则叫他这个知府坐不稳。襄阳人认为,既然是家乡人到南阳为官,一定要为家乡人伸张正义,将古隆中的武侯祠判为正宗,否则不要他回家乡。两边互不相让,要等顾知府表态。顾嘉衡听了双方的意见,没有立即表态,请大家下堂休息,说是第二天再判。第二天一早,双方又来到府衙,等顾知府的评判,只见顾嘉衡拿出文房四宝,提笔写了一幅: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此联一出双方心服口服,都佩服顾知府的才智,从此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

那么,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在何处呢?只要了解当时的历史地理知识,就不难辨别。隆中在汉时属南阳郡所管辖,于是诸葛亮便称自己“躬耕于南阳”。明代以后,隆中才划归襄阳,而襄阳、南阳又分属湖北、河南两省,因此才有了以上的争论。事实上,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只有一处,那就是古隆中。

各位嘉宾,俗话说:到当阳拜关公能求得吉祥,到隆中拜孔明能增长智慧。希望各位嘉宾在参观隆中后都能像诸葛亮那样博学多才,智计百出。好了,古隆中的情况就介绍到这儿。下面请大家跟我参观隆古十二景,现场我再作讲解。谢谢大家!

襄阳古隆中一日游400字作文【二】

大家好,我是今天带你们旅行的导游,我叫孔星雨,大家可以叫我孔导。今天我们游览的是著名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古隆中,请大家做一个文明的游客,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扔果皮纸屑。

古隆中位于襄阳市郊区,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它风景优美,更重要的因为它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在此隐居读书躬耕,刘备“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的地方。

请大家看我们前方的这座高约6米,宽约10米的石碑坊,它是清朝光绪十九年所建,在石碑坊的正中央刻着三个大字“古隆中”,石碑坊的两边门柱正面上雕刻着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侧的小门上刻着诸葛亮的古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走过石碑坊大家可以看到一座小桥,它叫小虹桥。别看这座桥小,它的故事可大着咧!据说刘备冒大风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在这座小桥上看到了一个人,以为是诸葛亮,连忙上去拜访,交谈中才知道这是诸葛亮的岳父,刘备得知诸葛亮不在,便回去了。

接下来,大家看我手指的地方,这座祠堂叫做武侯祠,是用来纪念诸葛亮的,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这座祠堂叫武侯祠呢?诸葛亮又不姓候?原来是因为刘备在临终前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让诸葛亮来教育他,又把诸葛亮封为“武乡侯”。所以这座祠堂叫做武侯祠。

这里还有不少景点,大家可再自由走走、看看。

今天的旅行结束了,大家一定还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吧,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配合,谢谢。再见!

襄阳古隆中一日游400字作文【三】

今天的天空格外蓝,阳光特别灿烂,我也很激动,因为爸爸妈妈今天要带我去游古隆中。

上午我们来到古隆中,刚进门就看见石牌坊上刻着“古隆中”三个字。两边刻着杜甫写的两首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还有诸葛亮的`古训:“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上面还刻着小花纹呢!

我们顺路走到了老龙洞,老龙洞里的水清澈见底。传说古代有一条龙王在天上玩,突然看见古隆中的风景优美,龙王就驾着筋斗云来到了古隆中。他发现古隆中有一个洞,他想去洞里面看一看,就好奇地钻了进去,不小心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 年,老龙王就变成石像了。有人说,诸葛亮喝了老龙王的唾液,所以变得很聪明。

再沿路走,我们就来到了三顾堂,三顾堂外面围着栅栏,走进去就可以看到古代的马车,我特别想去坐一 坐,可妈妈说那是古物,不能坐。马车的左边是古代的收稻谷的机器。走进三顾堂,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的桌子和椅子,据说是诸葛亮用过的。

爬上隆中的山顶,我们到了腾龙阁。腾龙阁共有九层,第一层是供游客吃饭的地方;第3、5、7、9层则是看风景的地方;第2、4、6、8层是介绍诸葛亮生平和生活的。站在最高层往下看,可以看到山下的人像蚂蚁一样小,一座房子像手掌那么大,马路上的汽车只有蚂蚁那么大,真有趣!

今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三顾堂,直到回到了家里,我还在想,要是能再去一次就更好了!

襄阳古隆中一日游400字作文【四】

一进古隆中风景区大门,我们就看到“古隆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上面刻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上面还刻有诸葛亮的古训:“淡泊名志,宁静致远。”这说明,诸葛亮虽然隐居在山林,但是志向很远大。

我们又来到了三顾堂,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桌子、椅子、板凳——,据说是诸葛亮用过的东西。再往前走,就看见诸葛亮和刘备笑容满面地面对面地坐着。一旁,关羽拿着青龙偃月刀严肃地把守在那里。另一旁,张飞拿着丈八蛇矛威武地站在那里。诸葛亮正在给刘备分解天下大事。这正是“隆中对”当时的情景再现,真不愧是卧龙先生,诸葛孔明,神机妙算,深谋远虑啊!

中午吃完让人垂涎三尺的农家美味,我们开始攀登隆中山。山中小径蜿蜒盘旋,深入林中。山径上,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山林中,古木参天,鸟语花香。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好像在鼓励我们:“加油”,相信你们是最棒的。爬到半山腰的时侯,奶奶打起了退堂鼓不再往上爬了,我们喝喝水,擦擦汗,继续往上爬。我第一个爬上山顶,登上了腾龙阁,放眼望去,青山绿水,翠竹摇曳,山风吹动,桂香阵阵,不禁心旷神怡,远处,雄伟的襄阳古城如同微雕,澎湃的绕城汉江好似绸缎。大地在我脚下,一股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油然而生。

这就是我看到的美丽的古隆中,你们也想来了吗?

襄阳古隆中一日游400字作文【五】

早就听说襄阳有2800多年的历史,这可比北京的历史还要悠久呢!今日,此番游览,可真谓不虚此行呀!

路上

路上,大家虽然均有不适,程度深浅不一,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车上了高速公路,四周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和湖泊,平原上,还有羊群牛群,有时,有时还会有一排树木立在公路旁,我不禁为这里的绿化成都度感到吃惊。渐渐进入城区,四周的平野脱离了我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小山丘。与高速公路挨得近的小山丘上,还有形色不一的石像和雕刻的花纹,十分精美,而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也没忘记他们的绿化工作,他们把空心花纹中,空的地方种上了草,白色的石块与绿色的小草交织在一起,白鹭相见,别有一番韵味!

诸葛草庐

我们游览了几个景点,导游带着我们进入了诸葛草庐,哇!这里的院子竟摆着一架完整,制工精细的牛车,太棒了!我又朝着左边走去,这边摆着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我和钟逸兰都很纳闷,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它有一个架子,架子两段超下,扎入土中,上面吊着一根 木头,一段直,一端90°的弯成型,在往下弓的那一端,有一个木制的盆,好象是用来碾东西而造的,诸葛亮太聪明了,那时就懂得利用杠杆原理做事了!

我们又看见了客房,我很奇怪,诸葛先生隐居深山,又何来客房呢?不是隐居吗?难道还有人来做客?根据注释,我才明白,原来诸葛先生住在隆中时,经常与云集在襄阳的名士交流,切磋学问,畅谈形势,这是诸葛先生的好友来做客时的临时住所呀!

另两间房中,我还见到了诸葛先生用过的茶具、椅子和古琴。另外,我还见到了木牛流马呢!

老龙洞

我们又怀着兴奋的心情朝老龙洞出发了,老龙洞的入口是一个拱形的门,十分有特色,进入老龙洞,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而且,这里有好几只孔雀呢!我们之中有人去买纪念品,有人去逛牡丹园,我和钟逸兰绕过纪念品商店,到后面的水上廊亭里休息和漫步,我们看到那条“老龙”静静地在洞中休息,外面的洞上一步满青苔,显得很古老,历史悠长,我打量起那条“老龙”,制工太精细了。看牙齿、舌头合龙的鳞片,雕刻得细致入微,尤其是那眼睛,是乎正盯着你,它随时都会扑出来似的,我和钟逸兰走过之字形的长廊,来到小亭子中——那里观看效果非常好。从那个角度看,洞中黑漆漆的,似乎深不可测,我和钟逸兰不仅有了许多疑问,老龙是人工造的,有哪种机器可以帮他们运石像?只有起重机。可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还没有起重机呢!再说,人在水中,是使不上劲的,如果是在水中的洞里造,空间有太小了,钟逸兰也提出了一种设想,先造好,在用石头垒一个洞,可若是那样,洞肯定不稳,经过那末长时间的风吹雨打,还不早就坍塌了,那会有现在的美丽呀!

我们在老龙洞的杜鹃花园合了影,走出了隆中风景区的大门。

感慨

隆中,是诸葛孔明先生为你增添了光彩,是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为你盖上了头巾。

我爱隆中,我爱湖北,我更爱赋予人类生命的大自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