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沉重悼念袁隆平爷爷逝世作文)

缅怀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沉重悼念袁隆平爷爷逝世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31 12:38:55
缅怀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沉重悼念袁隆平爷爷逝世作文)

缅怀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一】

袁隆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是多么的伤心难过!我所了解的袁隆平院士,毕生都在为世界的粮食供应做努力,做贡献。就连在医院治疗期间,他也始终不忘自己的杂交水稻,每天都向护士询问气温、降水等情况。一位护士在袁隆平老先生逝世后,还哭着说“他自己都已经病的那么严重了,还时刻关心着他的稻子。”

袁隆平爷爷说过:“我有两个梦想。”袁隆平的梦想有两个,一是“禾下乘凉”,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但就在他的两个梦想快要实现的时候,这位稻田里的守望者却走了。为此,我们要牢记袁隆平爷爷给我们的寄语:

“知识是基础,汗水要实践。灵感是思想火花,思想火花人人有,不要放弃它。”

总是下意识的以为,那些伟大的人会永生。却忘了他们也会老,也会生病,也会突然离开。他悄悄地带着草帽,弯着个腰……就这样,突然离开了……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梅花儿开》等歌曲,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由于袁隆平的杰出功绩,有许多人提议国家给袁隆平爷爷实行国葬,降半旗哀悼。

我认为袁隆平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时刻关心人民、简朴、不慕名利、不畏艰险,勇于付出、顾全大局、甘为人梯……所有的这些精神,造就了中华人民对于他的尊敬与喜爱,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多么的平易近人!

致敬袁隆平,我们要珍惜粮食,为自己的目标付出汗水,坚持不懈,才能表达我们最真诚的致敬之心!

缅怀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想到这句诗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在上一周要去的袁隆平爷爷。他都90岁了,但是心态还是很好,身体还很健康,你们觉得他不是很伟大吗?

袁隆平爷爷,您的去世让我瞬间感到不好。虽然我只听说过你,但从没与你好好的见过一次面或拉过手,但是我总是知道你,你为我们中国做出了许多贡献,以前中国只是要维和国家的食物,但是当您到了一个农民以后。中国彻彻底底的出来了,您真伟大。为了不让人饿肚子,你放弃自己的辛苦啊!

袁隆平爷爷在大学毕业后就选择了农业,他创造了13年。让中国一大半的人都吃上了粮食。人生中有多少个13年的,可是袁隆平爷爷就在这一个13年的时间内,让饿着肚子的中国人一大部分全都吃上了粮食。他现在90岁了,还一直辛勤劳动做啊,种粮食让我们中国,吃上了食物。

袁隆平爷爷,他是一个为祖国做贡献的人,他为了我们放弃掉了自己的身体。他整整创造了13年。他就是想让我们中国吃上粮食,因为有了它,我们才有了现在的今天。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不浪费,光盘行动,我最棒。这是对袁隆平爷爷的一种尊重。

缅怀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三】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是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六年级七班的吕政廷。

很感谢您和王老师能给我们这个体验种海水稻的机会,借此机会我们体验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们曾经在这块稻田里留下了汗水,留下了许多同学们的足迹;我们体验过播种、浇水、喷洒农药,进行插秧。我们失落过,也高兴过。如果不是您培育出海水稻,我们根本就没有这个体验机会,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才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里面饱含的深意,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要珍惜粮食。

在疫情还未过去的暑假里,我们就开始在网上了解您,您为这个国家贡献的力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没有您说不定我们的祖国就没有了粮食,就没办法发展起来。您用水稻救活了亿万人,我真的很敬佩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民以食为天,长大我也想当一名专门研究农作物的专家,要做一个不怕吃苦,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条件允许,10年以后,我想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再次种下属于我自己的农田。

青岛,是沿海地区,之前从来没有种植过水稻,不太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大片的土地浪费了。但是没想到在这片盐碱地上,您创造出了神奇的海水稻,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为中国乃至世界世界粮食的大幅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您做的是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事业,正是有了像您这样的缔造者,才筑起了世界粮食的钢铁长城。

袁爷爷,我想在我们种水稻的时候可以邀请您过来为我们指导就好了,不过马上就要收割了,您应该很忙吧,真是太可惜了。

祝袁爷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命百岁。

写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缅怀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四】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我是来自xx省xx市的一名小学生。我知道您一直有一个“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地低着头,一阵风吹来,稻浪此起彼伏,您就躺在稻穗下乘凉……

我和您一样,也有一个超级梦想:能邀请您到我们学校,亲自指导我们种植水稻。这学期,学校为了让我们认知劳动的意义,享受科技创新的快乐,学校里每个班级都开设了一个个“绿色农场”,让我们种植水稻。上周四,我们把土翻好,并撒上了肥料。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全班同学都期盼您能来现场指导我们种植水稻。

正如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说的那样: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增产后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多人的吃饭问题……您真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我们xx的水土好,也是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袁隆平爷爷,您想来试一试吗?

袁隆平爷爷,您说过: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我们有了在校园里种植水稻的灵感,也下定了为了种植水稻而付出辛勤汗水的决心。只求您带给我们种植水稻的技术和成功的机遇,让我们展现天性,实现梦想。

袁隆平爷爷,我们想掌握种植水稻的技术,想体验劳动的快乐,更想品尝成功的喜悦。我真诚地邀请您能来我们学校,指导我们种植水稻!我们一定会牢牢地抓住这个机遇,让稻花的香味飘散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也飘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缅怀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五】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是您解决了中国无数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您让中国每一个人吃饱饭,是您当初放弃了轻松的工作选择研究水稻。

您是这么的伟大,您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之前在书上有看到过各种之父可是对杂交水稻之父最亲切,因为我们都会天天和大米见面。在之前,人们可能还在啃树皮的时候,袁爷爷开始研究水稻,每天都去研究水稻。那时所有人都希望吃到粮食。到现在为止,您已经发明了海水稻、超级稻、杂交水稻,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是为了中国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有一次,你有87岁高龄,夏天时却摔了一跤。可您却说没事儿,接着研究。

我心里默默地竖起了大拇指。

xxx

20xx年xx月xx日

缅怀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六】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的学生,我乐观开朗,是个爱笑的孩子。

在开学后,我转到了这里,看着开心农场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优千号\"。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们种植、育苗的时候,它也在生长吧。不过相比于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我和同伴们实在是业余: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间距不知道,就连水也用的地下水……还好有家长们帮忙,老师自己也查资料,时不时的组织我们照顾水稻。现在,稻田里不仅有水管,而且还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网″。今天是我们班收获的日子。我想到了观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见证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开花、结出一粒粒的稻谷,也留下了许多的美好回忆。

您知道吗?在观察水稻时,我时常想起你,想起您那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你那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总让我钦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红良种繁育场时,当助手发现了\"野败\"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发来电报时,您正在遥远的北京开会,却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仔细检验它的真伪。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开会已经有些累了,连夜赶火车,仔细检查会雪上加霜。而您却为了梦想赌上健康,让自己无怨无悔。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一直奋斗了22年,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研究。这还不够,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献了出去,90岁高龄,您的办公桌上依然资料成堆,别人在享受,你却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拥有约50万亩的盐碱地,对海水稻的研究可谓是如虎添翼,这里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杂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会变,但是一代一代接力,总会完成您的梦想。在一万人中,总会有伟人出现,创新、探究。您的三个月,影响着青岛,影响着全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迈步向前。

青岛,正翘首以盼,期待着您的到来!

祝您身心健康,梦想成真!

缅怀致敬袁隆平爷爷作文【七】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