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春节生活作文600字(我的假期生活作文600字七年级)

七年级春节生活作文600字(我的假期生活作文600字七年级)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7 03:34:56
七年级春节生活作文600字(我的假期生活作文600字七年级)

七年级春节生活作文600字【一】

春节我都会在漯河姥姥家过年,我在漯河长大,那是个美丽的小城。每到春节,我们居住的小区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就起来跟姥姥、姥爷拜年,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去我最喜欢的河上街景区逛庙会。

刚进入景区,就看到大红灯笼高高挂,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热闹非凡。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立即加入到了欢天喜地、载歌载舞的人流中,一路上目不暇接,令人捧腹大笑的动物表演和惟妙惟肖的吹糖人吸引着小朋友们围观;千姿百态、图案漂亮的剪纸和民间字画吸引着大人们驻足欣赏;大戏台上精彩的戏曲表演吸引了众多老戏迷们的目光。继续前行看到近十米的木凳高台上,威风凛凛的双狮跳跃舞动,令人啧啧称奇。啊!前面是我最爱看的高跷肘阁表演。看!随着鼓点音乐节奏,伴着大人灵巧的舞步,俏皮的小朋友在大人的肩头表演着,演员配合默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造型,迅速引来了众人的围观。景区到处是热闹吉庆的场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镜头前留下了幸福愉快的瞬间。

逛庙会真开心,我喜欢春节庙会这喜庆、热闹的民间艺术和经典民俗节目的表演,它展现并传承了中原悠久的文化传统,让人们在吉祥喜庆的春节氛围里,感受到了中原民俗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真心祝愿漯河开源河上街景区的春节庙会越办越精彩!

七年级春节生活作文600字【二】

春节是炎黄子孙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各地过春节也有许多不同的习俗。

我家乡的习俗,人们腊月初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腊八这天,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孩子们一早就结伴到河里去打“腊八冰”。在大冷的天里,孩子们带着冰块回家,不时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拿一块晶莹的冰块,塞在嘴里咬的咯吱作响,这一路上洒满了欢声笑语。这天,家家还要做“搅团”,“搅团”是用豌豆磨的面做成的,有‘“吃了腊八饭,天天忙过年”的说法。

过了腊八那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了,在这天的晚上,要祭送灶神。俗说:“要送灶神娘娘回娘家,并求灶神娘娘在玉皇大帝面前祈求平安。”

腊月二十三一过,大家更忙了。必须清扫房屋,接着就是猪宰羊,筹办年货,还要炸“撒子”、“麻花”、“翻跟头”等风味食品,这种食品的做法独特,味美可口。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院子里,街道上挂满了火红的灯笼,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家家忙着做年夜饭,大街小巷飘散着年夜饭的香味。除夕这天灯火通宵,鞭炮声此起彼伏。等一家人吃完了年夜饭,燃放过鞭炮后,大家便去给家里族的长辈拜年,然后再挨家挨户到族里各家拜访,大家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直至天亮。初一至初三,串亲访友,相互拜年,共祝新年快乐,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健康。

正月初八至十五,各乡、各村的社火都开演了。人们穿着一新、扶老携幼,纷纷走上街头、场院,看那热火朝天的社火表演。那震耳欲聋的锣鼓敲出了农民丰收的喜悦,飘逸的秧歌扭出了农民美好的心愿。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这天晚上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型花灯展览,全县各个单位将自己制作的花灯、花车摆放在街道两旁,供人们观赏。花灯形态各异、手工精美、色彩鲜艳,远远望去整个街道犹如一条五彩的蛟龙。人们赏灯结束回家后,除了吃汤圆还有一个很精彩的节目——“跳冒火”。在各家门前点燃数堆麦草,男女老幼排着长队从燃烧的火苗上逐一跳过去,俗称“跳冒火”。大家跳着、笑着,在心里祈祷着来年无病无灾、健康幸福。

就这样一个欢乐、喜庆、详和的春节,在欢声笑语中渐渐的远去,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新生活。

七年级春节生活作文600字【三】

为了多吃饺子,好吃到福饺,所以我和妹妹便专门饿了一下午,终于吃饺子了,看着眼前热腾腾的饺子,十分诱人,我和妹妹先找大的,然后再细嚼慢咽,生怕让葡萄干溜走,连平时不好好吃饭的妹妹,也开始安生的吃起来,还是没人吃到福饺,而妹妹的肚子也别撑满了,她只好拍拍肚子,坐到一边,“光荣退席”了,在这时,奶奶一声“在这里!”,令我们的目光聚集,原来奶奶吃到了福饺,于是我和妹妹也想沾沾福气,便把剩下的饺子分吃了。

春节的快乐并不只在饺子,也在许多地方,不知你的快乐又在哪里呢?

七年级春节生活作文600字【四】

在阵阵爆竹与欢笑声中,我们敲响了新年的金钟,迎来了新的一年——狗年。

挤上了回家的火车,平日里疲惫紧绷着的学习似乎在这种过年气氛中放松了,我和妈妈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和表弟表妹的玩具回到老家。外婆一边拿来许多零食和果汁给我,一边高兴地说:“依珂都有外婆高了,过年了,多吃点。”表弟表妹迫不及待的拉着我去放彩炮。我点燃了冲天炮,此时放炮的人也不少,一束束礼花冲上了天,蹦蹦跳跳地表弟表妹高兴得直拍手。

回到家,闻到了一阵香味。桌子上放着许多菜,花生,炸鸡,炖鱼,豌豆玉米,红烧鸡块,清炖鸡面……最显眼的还是放在桌子中心,连着电线,正咕嘟咕嘟冒着气泡的双味火锅,双味火锅被一块铁板隔开,左辣右淡,大人小孩都适合。“来来,先给老祖宗拜年啦。”外公边放筷子边高兴地说。依次拜完年后,表弟表妹争着帮忙端饭,把大家逗笑了。饭菜上齐,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大人们畅所欲言,一吐生活中的烦恼与趣事:物价又涨了,那里房子好啊,谁谁要结婚了等等。表弟不老实的吃了几个糖醋排骨,又跑去玩了。大家一起敬酒,互相祝愿。饭后爷爷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我和家人在院里散步,看着笔直的路两侧的红灯笼,和好久不见的朋友互道吉祥。欣赏完烟花后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吃瓜子,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祝大家猴年大吉,万事如意。

七年级春节生活作文600字【五】

据说贴春联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时候,夜晚出去游荡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大门坐落在桃树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福寿康宁,一些地方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人往往具有神奇禀性和不凡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