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是作文么(毕业论文8000字包括全部吗)

毕业论文是作文么(毕业论文8000字包括全部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27 17:31:19
毕业论文是作文么(毕业论文8000字包括全部吗)

毕业论文是作文么【一】

自1981年对外汉语专业招收了第一批本科学生后,过去的近40年间,全国陆续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截止2016年,全国已有近400所院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3年起,原对外汉语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随着中国政经体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国力不断强盛,“汉语热”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一个潮流,学习汉语的人数在海内外激增,一定程度上使得学习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人数不断攀升,而学位论文是学生四年系统学习后,对个人学术能力,研究能力的总结。可见,学位论文对于汉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是作文么【二】

通过前期研究,笔者遗憾地发现,该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论文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部分论文题目与对外汉语无关。这不仅表现为有高达19%的与教学完全无关联的题目(本文前文已经谈过,在此不再赘述),也包括一些文学作品赏析的论文,虽与专业相关,但是与对外汉语则毫无关系。针对此现象,笔者参考了论文开题前,该专业教师为学生们提供的可参考的论文题目,试图从中找出些许原因。经过笔者考察,在毕业论文开题前,该学院教师为学生提供了67个可参考的题目,其中涉及对外汉语教学的题目共48个,占72%,其余的28%归为其他类。但是若将其他类细化,其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教学相关的,例如《语感培养与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大赛与留学生的教学标准》、《论汉语方言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关系》。那么,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学生们最后题不对专(论文题目与专业完全无关)的情况,与教师的引导,至少是在论文开题前的引导并无太大的关系。(2)与对外汉语相关的论文题目较为集中。虽然参与调查的82位学生中有近40%的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与对外汉语相关,但是仔细考察论文主题与内容却发现题目较为集中。例如,高达70%的论文主题与教学策略与偏误分析有关,而这样的现象与教师提供的\'可参考题目应该有一定的关系。经考察,教师提供的论文题目有高达60%涉及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而当笔者深入分析教师提供的参考题目也发现,除了题目过于集中在某一研究领域外,也出现了个别题目太过空泛,例如《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从汉字结构特点谈对外汉字教学》,这样的题目对本科生而言,太大、太空,不好把握,很难驾驭。当然,笔者也发现教师给出的题目对个别领域完全不予涉及的尴尬情况。在67个可供参考的主题中,竟然全集中在汉字、口语、听力的教学上,完全没有写作、阅读等题目可供参考。当然,教师提供的不是学生的必写题目,只是一种参考,但是试想,如果教师的可参考题目都严重受限于某几个领域,没有为学生打开思路,那么我们如何指望学生自己找到正确、合适的论文题目进行撰写呢?

毕业论文是作文么【三】

笔者认为,该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只是个案,而是当今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论文的一种常态,也极有可能变为一种趋势。为了使高校规避掉这种“不良”之风,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汉语热”带来了对外汉语专业热,也带来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人员的春天,但是,刘珣曾表示,并不是中国人就可以胜任对外汉语教师一职,也不是读了该专业,就可以毫无疑问地进入该领域进行教学(刘珣,2003)。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秉承严谨治学、严进严出的教风来影响学生,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的,特别是对于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近些年来,很多学者担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出路问题,纷纷指出,太多跨专业的学生考取汉硕,一定程度上的确对本科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产生了影响,加大了该行业的竞争性(李晨阳,2016),那么保持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学生的竞争力就是该学科教育的重点之一。

(2)开设论文研读与写作课程。据笔者了解,该校并无专业论文研读或写作类课程。仅在论文开题前,也就是大四有一节课,且只有90分钟的时间用来介绍毕业论文的情况,主要涉及的是学校对论文的要求以及行政操作方面的内容,与学术阅读、专业论文写作并无关联。而这样的情况不仅存在于笔者调查的该所高校中,事实上在国内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中,笔者并未找到开设关于专业论文研读、写作类课程的学校,这是令人遗憾的。我们不应只是责备学生们的学位论文选题不合乎专业标准,责备其论文质量参差不齐,而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课程制定有无出现任何纰漏。

(3)加强毕业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规范。在笔者调查的该校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82篇论文中,有高达19%的论文与专业完全无关,甚至出现电视剧调查、微博使用调查等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论文主题。笔者了解到,该专业对论文写作的要求较为严谨,至少在行政操作层面,毕业生的学位论文经过了开题报告、论文答辩、论文修改、论文重复率查找等阶段。这样的要求在外界看来,已经算做是比较规范的做法,但是仍然出现了上述几类论文题目,这让笔者深感疑惑。如果此类题目在论文开题报告时,教师没有给予质疑与修改建议,那么至少在论文指导阶段,学生的论文指导教师应该予以批评,建议学生换题。即便指导教师没有予以批评,那么这样典型不合标准的论文是如何通过最后的学位论文答辩的呢?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加强对毕业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教育,使指导教师意识到毕业论文不是走形式,而应该对学生的论文予以真正意义上的指导,同时规范学生的论文写作,这包括选题、写作、修改、学术态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总之,学位论文体现的不仅是学生几年的学习情况,也反映了学生与其论文指导教师的治学态度。若想跻身世界一流大学,高校应该对学位论文的撰写予以高度重视。唯有这样,才会建设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式的国际化大学。

毕业论文是作文么【四】

[1]叶军.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学位论文工作的思考[C].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丛[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刘珣.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的两点思考[J].海外华语研究,2003,1).

[3]李晨阳.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学生就业前景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2).

毕业论文是作文么【五】

毕业了,有人期盼;有人不舍;有人欢笑;有人悲伤。

——题记

期待暑假的到来,谁都会。这一年,我们毕业了,尝过小学的毕业,觉得没什么,只是不在一起了,可能会更好;可是,现在,我们都长大了,懂事了,分离对我们来说,会有太多太多的感情,大多是不舍。

三年来,大家一起奋斗,一起努力,一起拼搏,我们是初三年级认可的“差班”;但是,我们大家都清楚,我们不能被老师和其他成绩好的班贬低,我们知道努力,即使成绩再差,我们也能很自豪的说一声:我们尽力了!

从刚进学校起,我们都不熟悉彼此,久而久之,认识了,玩在一起了,渐渐地,大家都学会了,珍惜彼此,学会了团结,合作,互帮,互助!

第一次,学校举行的拔河比赛,我们大家都很踊跃,没有被选上的,也积极充当后勤队员,啦啦队!比赛时,其他班上,喊加油的没几声,而我们班上,声势浩荡,给我们鼓了很大的气,我们也一鼓作气,赢了比赛,直到最后,因为中途多参加了一场比赛,耗费了为大量的力气,我们最终得到了第二名,也算不错,我们并没有抱怨,而是继续加油!还有学校的乒乓球赛,校运会,元旦晚会,我们都很积极参与,我也很荣幸为班上做贡献,每一次,我都是体育运动员,呵呵,班上同学们也都很给力,为我们加油助威!

三年同窗,共沐一片阳光;一千个白昼,谱写多少友谊的篇章?愿逝去的岁月,都化作美好的回忆。永留在心房。

毕业那天,是真的分别了,离别,男生,逢酒必喝,逢喝必醉,逢醉必倒。莫名其妙的感动,走得越来越多,宿舍也越来越空。互道一声珍重,彼此各处天涯,真的不想说再见。不想和这三年,和这些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们说再见,不管是挥手作别,还是拥抱再见,大家都不敢看对方的眼睛,眼里肯定全是泪水。

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后记

毕业论文是作文么【六】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似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仅仅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发生,如果用心去体会,时时都会有终生难忘的温馨。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让我们都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