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作文(彝族的火把节作文500字)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作文(彝族的火把节作文5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3-04 03:48:58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作文(彝族的火把节作文500字)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作文【一】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俗,但最具特色的,还是那彝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的诞生还伴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四川的某一个地方,发生了很大的干旱,庄稼无法生长,就算长出来了,也会被天上的一个恶差收走。有一年,庄稼却长得异常好,正当人们准备收割时,那个恶差又来了,他逼人们交税,不然就要收走麦穗。可是此时人们哪还有东西来效税呢?人们只能苦苦衰求,可恶差还是毫不留情地收走了全部麦穗。正当人们绝望时,一位壮士突然对恶差提出摔跤,结果把恶差活活摔了。这激怒了天神,他放出天虫去啃食庄稼。那位壮士便做出火把,与天虫对抗。之后,每年这天,人们便燃起火把来纪念这位壮士,再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火把节。

火把节在彝族是非常隆重的。每年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无论是男女老少必定会出去,而且每个人手中还拿着一个火把,到达了之后,便点燃那中间的木板,一下子,熊熊烈火便烧了起来,彝族人民就开始围着这堆火转圈,在转圈的同时,大家又喝又跳,热闹极了,还会选几个跳舞好的和几个喝歌好的,让他们在大家围成圈里表演。

如果你是外来人,那就会更有机会在圈里表演。彝族人很是热情的,他们很欢迎外来的客人,会邀请他们一起载歌载舞。

在火把节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唱歌跳舞,还有人会在周围摆上宴席,再找人一起来享用,目的是祝贺这个日子。还有些小朋友会和他的朋友一起玩,他们跑跑、跳跳,一幅非常开心快乐的样子。就这样,彝族人们在欢笑中迎来了火把节,又在欢笑中送走了它。

正所谓56个民族56朵花,它们合起来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而火把节便让彝族这一朵花变得更独特,更美丽了。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作文【二】

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传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本词条将从彝族火把节起源、传说、主要活动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啊!彝族的火把节真好,我爱彝族的火把节。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作文【三】

我们彝族有一个节日,每一年的6月24日的晚上,就是我们彝族的火把节,非常隆重,也非常开心和好玩。

在6月24日的晚上,非常热闹,不管那一家只要能走路的,都会出来玩。我们吃完晚饭后,我们开始约同伴们点火把了,约好同伴,开始准备火把,准备好了,点燃一根火把去玩了。

我和我的几位好伙伴,点着火把。到公路那边,还跑到了学校的房背后,还大声地喊叫着,我们还在那里起歌唱,在火把要燃完的时候,就回去了。回到了寨子里面,(每一个人,都回去自己家里面抱几根柴,一大一起围站着,然后把火燃起来,老年人们都一起跳舞,我们小孩也像大人一样,手拉手,一起跳舞,过了一会儿,到了打火把架的时候了,我们女生胆小,不敢打,生怕火会烧到自己,那些男生胆子大,勇敢,男生们都在打火把架,我们女生在一旁看他们打火把架。

火把快要燃尽了,火把架快要结束了,又有一个节目上演了,那就是摸花脸,在火要灭完的时候,开始摸花脸了。过了一会儿,我的脸被我的那些好同伴摸的黑黑的,当然了,他们也被我摸的黑黑的,一个看着一个在傻笑。

我们的彝族火把节一共过三个晚上,今年的火把节马上就要到了,准备好你们的火把,和我们一起过今年的火把节吧!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作文【四】

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很多。

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体古孜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作文【五】

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传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本词条将从彝族火把节起源、传说、主要活动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啊!彝族的火把节真好,我爱彝族的火把节。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作文【六】

农历六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这天与往常不同,因为今年的火把节我是在外婆家过的,习俗很不同哟,下面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吧。

大多数少数民族过火把节都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在彝族,有一个老祖先传下来的规矩:火把节一共庆祝三天,第一天不论男女老少必须在圣火坛下祭火,第二天要传火,第三天要送火。在这三天之内,村村寨寨都会宰牛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甚是隆重。

差不多在晚上七时,天刚刚擦黑,我换上一身漂亮的彝族小姑娘的衣服,我们背着灶灰来到南盘江最大的晒谷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背着灶灰吗?因为今晚要抹花脸,据说,在今天晚上,大家要相互抹脸,如果谁被抹的灰最多,那他今年就会有好运气;当时,我拿了一个盆,表姐分了一些灶灰在我盆里,一开始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忽然一个比我大一两岁的大姐姐朝我脸上抹了一些灰,我的脸就脏了,吓得我“扑通”一声坐到地上。妈妈和爸爸鼓励我,我壮大胆子站起来,用手抹了一些灰,抹到我身旁的一个小妹妹脸上,不过这个小妹可惹不起,她急着问妈妈要灰准备“报仇”,就这样大家互相追着、抹着、笑着、叫着……玩得真高兴啊!

除此之外,大家还会把带来的火把聚集在一起,表示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还有的人带着自家酿制的包谷酒,一边喝一边唱祝福歌,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那歌声中都表达出了对对方在新的一年里的祝愿。然后大家就开始围着几堆篝火,跳起欢快的摆手舞,开始庆祝火把节的到来。等广播里放起彝族的歌时,单身的小伙们的战争开始了,因为这时,就可以拖媳妇了。首先,小伙们先去和姑娘们搭讪,搭讪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山歌,谁山歌唱得好,谁的机会就越多。不过同一个姑娘会被很多小伙子看中的哦。那么在这时你就要学会见机行事,他们和你对山歌时,你就要很机灵地给他应回去,最后的一票,就要看姑娘投给谁了。

火把节不仅让每一个彝族人怀念,也让来这里的每一个游人一生难忘。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作文【七】

农历的6月24日是石林彝族人的火把节。这天夜幕降临时,从石林到昆明,从圭山到长湖,激情的歌声与雄浑的大三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道独有的风景。

到了深夜,石林要举行一个“太阳”活动。人们在广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牵着手一起围着火堆跳民族舞,歌声响遍整个广场上空,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这时欢呼声、尖叫声响彻云霄,整个广场沸腾了。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人们围坐在火塘边拉家常,其乐融融。

第二天早上,姑娘们穿上特制的衣服,戴上华丽而又不失民间特色的帽子,穿上绣花的鞋子,一个个楚楚动人。小伙子们穿上民族的外套和裤子,脚上穿着舒适的布鞋,他们到山上对山歌。这天单身的姑娘和小伙都可以找到心爱的人了。到了对山歌的时间,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对得好有兴致。姑娘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苗条的身材在阳光照耀下更显示出了火把节的喜庆。在这天结婚的人还称“庆鸳鸯”,这就是爱情的象征。

这就是石林的火把节,好玩吗?希望你明年不要错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