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张家坟景区介绍作文(易县狼牙山花海公园写一篇作文)

易县张家坟景区介绍作文(易县狼牙山花海公园写一篇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1 05:36:07
易县张家坟景区介绍作文(易县狼牙山花海公园写一篇作文)

易县张家坟景区介绍作文【一】

游览了天子山的秀美风光后,我们一起去游览凤凰古城。穿过凤凰广场,我们就进入了凤凰古城。早就听说凤凰古城里的服装、小吃、银器十分著名。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家服装店,只见店里摆放着各色各样的传统民族服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孔雀裙,上面钉满了许多的小薄片,红的、绿的、蓝的、紫的,光彩夺目,十分好看,腰带上还缀着四个小铃铛,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悦耳动听。于是,我和爸爸商量了以后也给妈妈买了一件,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当地的小吃有许多,因为天气太热,我和爸爸只品尝了烤螃蟹。只见一只只螃蟹被穿在一根竹签上,在烤箱上被烤的又红又焦,泛着油光,真是好吃极了。

我们还品尝了姜糖,又甜又辣,还有一股芝麻的香味呢!吃完一块真想再来一块。

我们来到了一家银器店,里面的银器银光闪闪,非常漂亮。我发现了一个银戒指,上面刻着一个橄榄枝,真是漂亮。爸爸和我商量之后买了两只,一个留给自己,一个送给妈妈,买完后我们愉快地离开了银器店。

凤凰古城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出了许多名人,像沈从文等。

易县张家坟景区介绍作文【二】

我的家乡位于祖国的西南部地区,那里说大的一点是贵州省,说小了一点儿是黔西南州,再说小点儿是兴义市。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那里有号称“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马岭河峡谷,有“碧波千里”的——万峰湖,还有千峰竟秀的——万峰林。虽然说这些地方都是非常美丽的,但是,我最喜欢的风景区是在“金州十八景”排名中第四名的——“贵州醇酒厂风景区”。

那里,山青水秀,水源丰富,葡萄盛产。

最值得一游的地方有:松林茶社、纳古龙潭、畏因桥、通灵阁、奇香楼、不愧天酒楼、千亩葡萄园……

其中,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松林茶社和纳古龙潭。

松林茶社,长着一片茂密的松林,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树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那里是一个休闲的地方,可以买烧烤吃,烤出来香香的,火辣辣的,辣椒往上一洒,吃到嘴里津津有味。

最值得一游的是:“纳古龙潭”,龙潭是从一个巨大的岩石里冲出来的,纳古龙潭的水一年四季都不会干枯的,而且还清澈见底,水里的小鱼、小虾、小蝌蚪,多得都数不清了,就像人们说的一样:“河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两岸的垂柳,面对面的梳理着自己柔顺的长发,正如西施一般。

我慢慢的走向前去,不觉以是糊涂桥前静静的走上去,看到了一首诗:名叫《题糊涂桥》内容是这样的:“聪明不易糊涂难,流连在此独心宽。两岸绝碧夹溪水,一线青天隔尘环”。

这首诗诵赞了糊涂桥的环境幽静、幽美。

我热情奔放的等待着五洲四海的朋友,朋友们如果你喜欢这里的话,那就赶快来到这里尽情的享受玩耍吧!我们一定期待着你们的到来!

易县张家坟景区介绍作文【三】

敖家坟墓群座落在金沙县城西北50公里清石公路右侧鹿崽楼村牛项坡山地。山腰里,两组占地约千平方米的银灰色石头构筑物,好似一丛不凋的奇葩,点缀于青峦碧流,小桥黔西北民居的村景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墓群由南、北两组组成,相距约20米许,分别建于清代光绪二十四年(1898)和三十一年(1905),均座东朝西,沿轴线布局,均四层台依山势而立,一层高过一层,自西向东逐一递增,构成了相对封闭的四进式整体。从两墓群外观之,均为“门楼、牌坊、栏栅、侧照壁、后照壁”与分段“墙垣”连接合围,形成横直的大铁钟。墓群门楼前,皆墁石坝、置石级、墓内院坝、台阶、牌坊、冢室及高平台等组合部,均为精确的微风化料石构筑。

立足于高达数米、低于米许的构件组合体中央,看那一道道饰瓦顶的墙头,那一座座的牌坊,其上的圆雕龙凤,浮雕翼角,镂雕吻饰,至高无上的各类宝顶等部件,纵横镶嵌,参差错落,显得敦厚凝重,典雅幽静。

阅览书刻、观赏版画及从心灵深处追溯墓群建筑上有什么石刻?匠师是谁?书画出自何人之手?也来多次,很有必要探过究竟。

全墓图画运用各种人物千余,马匹近百,动植物体30多种,花纹图象20多类。诸如琴棋书画、福禄寿喜、文官升堂、武官坐帐、人狮共舞、太公钓鱼、空成计、武松打虎、黛玉葬花、双狮绣球、三阳开泰、四世同堂、六鹤同春、二十四孝、双龙戏珠、丹凤朝阳、龙凤呈祥、渔樵耕读等等。一面面不同体例不同刻技的作品,楷篆行草兼有,多用阴刻和双勾线勒技法,以相宜内容的书体题词着句,分别镌刻在“石匾、立柱、额坊、装板、墓碑”等规范的程式化部位。其上共有楹联、题词、律诗、散文、墓志等作约30面约3000余字。

除常见的墓志铭外“福、寿”、“大地奇观”、“冰雪精操”等书刻,字径达0.60至1.5米不等:联局及题词、匾额等,字径均在15至20厘米左右。驻组足细看。特别是在众多的图画中,有两幅各占面积约1.2平方米的古战场画面,兵马众多,形态各异,有的.匹马当先,挥旗令战,有的飞骑出击,冲锋临阵,有的持枪执盾,短兵相接,有的擂鼓呼叫,呐喊助威,把古战场描绘得绘声绘色,那叱咤疆场的气息,动人心魄,令人感叹不已。

从北墓群可以了解到,敖家坟墓群是一个名叫敖正科的祖孙三代之憩居之地,国治家境贫寒,但经过惨淡经营数十年后,便发家致富。后来,敖国治后,敖正科继承了家业,成为一方巨绅,光绪二十年(1894年),敖正科年方25岁的独子步锟,抛下双亲和妻子不幸身亡,仅仅才过两年时间,敖正科又撒手而去,敖家“两代居孺甚惨然”。1898年,敖氏建成北墓,后不到十年时间,敖氏遗孺又先后去,“正科一门绝矣!”

两墓群聚葬着敖氏祖孙三代七人,即“国治、正科、步锟、顾氏、曾氏”以及二名“罗敖氏”。然而,两墓志上的正文为何铭刻“正科大人之墓”和“正科正魂之墓”呢?依据民间“夫妻相依”的葬俗,叫做“生不同路同埋”。其二葬实葬一人,这只不过是“躯体冢”和“衣冠冢”的区别罢了。

敖家坟墓群的石刻是由一个名叫唐再廷的匠师雕琢的,其用料除五座碑楼式墓碑镶嵌的十五方墓志为青石外,其余全为银灰色的细砂石。整个墓群的匾额版画也好、楹联书刻也好、墓群建筑上的人物、动植物体、花纹图象、石刻也好,淋淋总总,均系当地名流—清末秀才杨佐清撰写。

正科一,其妻、媳两代遗孀开始变卖田地而建造茔墓。不到十年两墓建成,但积劳成疾,顾氏、曾氏相继全殁。期间,族亲邻友便迁敖氏二代骷遗骨,与之葬入“敖氏节墓”。试曾想像,倘若不是在那个封建时代,敖氏二代绝不会因守贞操而“吊在一棵树上”,难怪乎!北墓群一进墓门右手牌坊上贞操守节的“贞”为何为真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