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小孩的道歉信作文(和宝宝道歉的万能小作文)

笨小孩的道歉信作文(和宝宝道歉的万能小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8-07 21:09:32
笨小孩的道歉信作文(和宝宝道歉的万能小作文)

笨小孩的道歉信作文【一】

dear david:

i am afraid that you will think me unpardonably negligent in not having answered your letter dated 7, december sooner, but when i have told you the reason, i trust you will be convinced that the neglect was excusable. when your letter arrived, i was just in hong kong. as my family could not forward it to me during my absence, it has been, therefore, lying on my desk until the moment when i took it up. now the first thing i have to hasten to do is to write to you these few lines to express my deep regret.

i enjoyed many pleasant sights during my trip. i shall be pleased to give you an account to of them when i see you next.

sincerely yours,

tom

笨小孩的道歉信作文【二】

亲爱的老朋友你好:

我们已经有很多日子没见面了,我知道我很对不起你,所以我才诚恳地向你道歉,我知道你对我心生怨恨,不管你怎样骂我,说我忘恩负义,说我过河拆桥,说我移情别恋.......说我什么我都接受。

我们是我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认识的,那时候我们亲密无间,我与你形影不离,当然你也帮了我不少忙,我每次,你都帮我出谋划策,取得好成绩,到了我高中阶段,你不但帮助我考试,还帮助我写小说,还记得你帮助我写的那篇小说《雨中情》吗?那篇小说登在青岛日报文艺副刊上,人家还给配上了插图,这以后,你又先后帮我写了很多小说,都陆续发表了。

还记得我高考的事情吗?每一张试卷你都帮我对答如流,一个多小时的考试时间,你帮我很快就答完了,当我们离开考场到院子里休息的时候,院子里只有你和我,我们很放松,很惬意。当然最后我名落孙山,不怪你,全是我个人的原因,我家庭出身不好,又自不量力,非报考北京大学不可,而且只填了一个北大的志愿,连第二志愿都不填,狂妄极了,自遭报应。

在我参加工作以后,你仍然给我很大的帮助,你帮我写稿子,写剧本,最难忘的是你帮我写的《打面缸》剧本,很有趣,职工很欢迎,可惜被党委书记毙了,不让演了,但我依然感激你。

后来为了评职称,你又帮我写论文,一连写了七篇,有三篇发表在专业杂志上,四篇发表在《轻工科技》上,同行们夸我写得好,其实是你写得好,你为我赢得了荣誉。

还记得我们闹的那次笑话吗?那次你替我给一个姑娘写回信,一高兴,你竟在信纸上滴下了口水,污染了信纸,你和我一样,都是直肠子,一兴奋就忘乎所以。

我们前后相处了六十年,一直都是好兄弟,好朋友,这些年我退休了,和你疏远了,现在又爱上了电脑,但我不是嫌贫爱富,这是时代造成的,因为电脑更有优势,它知识面更广,更能帮助我,我让你休息休息,颐养天年,表现了我对你更大的敬意,所以请你理解。

再见,我的HERO金笔朋友。

笨小孩的道歉信作文【三】

你总问我为什么老是喝成这样,

但是老婆你知道吗,很多时候真的不是我贪杯……

应酬酒局,喝多少有时候代表着签下多少生意;

为人挡酒,领导不能醉,只能我来醉;

同事聚餐,大家都放得开,我也不能不合群;

朋友小酌,唯有这几杯,能让我放下心中的压力……

年纪大了,我自己也感觉越来越喝不动了,

可是没办法啊,大多数时候真的是不得已而喝之。

除了喝酒,我知道还有很多事情都让你伤心,

每天你精心准备的饭菜,冷透了我还没进家门,

你为了让我一回家就吃上热饭,总是要热个两三遍……

常常约好了周末带你去看电影,一个电话又被公司叫走了,

连送你回家都来不及……

你期待的节日、我们的纪念日,

不是我忙到忘记了,就是当天加班出差,没法陪在你身边……

我在外打拼,是为了给你一个像模像样的家,

没想到反而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承受照顾我包容我的辛苦。

老婆,真的对不起!

请体谅我男人在外的苦衷,原谅我吧!

笨小孩的道歉信作文【四】

起初看到这本书,是被名字吸引。查看了内容,是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一部畅销小说。我印象中好像没看过什么北欧作家的书,于是就买了。读书这种事情,哪怕是闲书,畅销书,都可以随手拿来看。最近买的一些书,依然是古今中外都有,然而我自己有时候也为自己只能停留在中文世界里而感到些许遗憾,不像英文特别好的同学可以去研读莎士比亚的原著,也不像法文特别好的朋友可以捧着巴尔扎克的原著大呼过瘾。

所以如果看到一本外国作家的书,觉得还不错,首先要感谢的是译者了。

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特别,像个孩子,又不像个孩子。一开始看被作者描写的那位“外婆”惊到了,真是太疯狂的一个外国老太太。之后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是从一个七岁孩子的视角在描述这个世界,以及她的所见所闻,她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对于外婆留给他的东西,和交给她的任务,等等。

说实话真很佩服作者,因为我会对比自己,我现在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了,哪怕在我心中曾经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者超级英雄,可是我都不能写出这样又像孩子,又像大人的文字,我已经不是孩子了,而巴克曼肯定是一个特别像孩子的大人。这个对于一个人来说,特别可贵。也特别幸运的。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要辅导一个孩子写作文,孩子表达的总是磕磕绊绊,甚至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的,我们要非常耐心的帮孩子理清思路,告诉他们话该怎么说,要说的很纯真,要看起来还是孩子的语言,又不能有语法错误。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用的是非常精准的孩子般的语言在写作。

如果一个成年人,或者一个老年人,还活得像个孩子一样纯真通透,那真是特别难能可贵。只能说他太幸运了。在中国,这种基本上是没可能的。所以当我们想起自己的外婆,绝对不是书中的那个外婆的样子。我的外婆永远是端庄,安静,文雅的,和我们的交流也并不是很多,她的世界也不容我们总是去打扰,她尽管儿孙满堂,可是好像也并不引以为傲,她最关注的始终都是外公。可以说,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大家庭的女主人。外婆就是外婆,绝对不可能是个孩子。

而这本书里的外婆,是个极其疯狂的人,无数的举动让人瞠目结舌,比如大半夜带着孙子翻墙爬树去动物园,还向着管理员丢屎。看到这里,我只能感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实在太大了。而这位外婆的这样的举动,只是为了安慰她的小外孙女爱莎,因为爱莎今天在学校遇到了很不开心的事,很低落。所以外婆半夜把她带了出去,外婆说如果想忘记一段不愉快,必须要有另一段更疯狂的,印象深刻的记忆才行,于是就有了动物园事件。

看到这里我很感动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理论。仔细想想,这也是西方人的特点,他们比较单纯,健忘,容易快乐,特别是北欧那种高冷的地方,大多数都是黑夜,人也不多,真心的很无聊,很难有什么激情和刺激,所以,或许就孕育出了这样的外婆吧。这位外婆并没有结婚,爱莎的妈妈也只是一个意外,爱莎也不知道自己的外公是谁,其实外婆的身体已经很不好,后来也不得不离开了爱莎,去世了,可是她真的很爱这个孩子,她用她的方式和方法告诉爱莎应该怎样勇敢的活着,是一个孩子能听懂的语言。

就我接触到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的那种纯粹,真的是和中国水土不同,真诚,纯粹,不论什么年龄,都可以像个孩子一样的创作,而不像中国人的文字里,写不尽的机关算尽,万般纠结。

估计还是土壤不同,中华大地上,最多的是人,人和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是你我活,由此激发出来的东西,就不可能让一个大人可以无忧无虑的单纯的活着了。所以很多人不想长大,拒绝成长,但是又挡不住长大的脚步,到了年龄了,也稀里糊涂的结婚生子,其实自己并未做好准备,以至于要迎接一系列的生活上的各种混乱,还怎么可能做一个纯粹的人呢?

这本书里的文字,一看,就是那种没有受过伤害的,从小到大都自由生长的作家的文字,没有被打压过,禁锢过,伤害过,所以,是令人羡慕的。

在我看第一部《哈利波特》的时候,我就很感慨,感慨的是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沉迷于这种魔法世界了,内心就算再热爱,也很神奇的与之发生抵触,因为当时我在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里,适应着“长大”应该具有的素质和心理,正在硬着头皮走进社会这个大染缸,所有的童话世界,魔幻魔法,都要暂时放在一边。等我真正长大和懂得之后,再回头去看,只会更加唏嘘,因为人生总是在取舍的,哪怕是非常好的东西,也可能与你无缘。如今看很多电影,都是从镜头,编剧,故事结构,演员表演,电影配乐等等方面去看,不会单纯的是为了去看一个“故事”。界定一个电影的“好”与“不好”,也不会那么轻易判断了。

或许这是一个更成熟理性的态度,可是和孩子的眼光相比,也略显无趣,所以说赤子之心可贵呢,“半生归来仍少年”也是十分的难能可贵。

所以其实,《外婆的道歉信》这本书我并未看完,就好像看《哈利波特》一样,后面的几乎都没有看过,因为一开始就已经被吸引和感动过了,并非要看到结局才能写出读后感。

要读的书真的很多,能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很快乐。最主要的,是保持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哪怕不再像孩子那样纯真,也不至于蜕变成老妇女那样无趣。

尽管我承认自己的文字是经历过“打压禁锢和伤害”的,我也不可能写出什么孩子般的语言,然而我依然为自己至今可以自由创作而感到愉快,于我而言,不同时期的文字,体现出的是不同年龄的我自己,我生长在中国大陆,我注定是和国外的作者不一样的。而与每一个写作者的共鸣,并不在于他喜欢的东西我也喜欢并且写进了作品中,而是对于写作本身的热爱。东西方真的大不同,感谢有那么多翻译家,让我们可以学习和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畅销书,学习语言在我看来,是可以进入另一种语言世界,去读那个世界的书,体会原汁原味的感觉。可是现在的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外语,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真是可悲可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