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陀螺的作文(我喜欢陀螺的作文怎么写500个字)

关于一个陀螺的作文(我喜欢陀螺的作文怎么写500个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24 23:34:44
关于一个陀螺的作文(我喜欢陀螺的作文怎么写500个字)

关于一个陀螺的作文【一】

冰解雪化,溪水淙淙,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春姑娘踏着轻快的步子悄然而至,她给大自然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温暖。

一节课上,我发现一个同学在玩陀螺,我便替他暂时保存起来。我课后来到小屋,独自端详起来,像在审视久别的爱人,又像在端详初恋的`情人,目光在陀螺身上摸来拂去:木头做的,约有二 寸来高,圆锥形,上圆下尖,尖端还有一个浑圆的小钢珠,上面很是平整,涂有红、蓝、白几圈色彩。看着这小玩意,我 不禁动了泯不灭的一触即发的童心。

我站起身,拿起尺把长的小札鞭儿,轻轻地缠着绳子,一圈,两圈,三圈,缠紧缠结实以后,用左手把陀螺拿平,弯下腰,然后把它放在光滑的地面上,左手放稳,右手轻轻一甩鞭,陀螺在空 中快速划了一个弧线,落到地面就快速的旋转起来。它旋出了一个浑圆的世界,旋出了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旋出了我对往昔美好情景回忆的美好画卷。我玩兴渐浓,索性甩响了鞭子,啪,啪, 啪……陀螺在我那小小斗室肆无忌惮地转开了,一个小小旋球,寄寓了我无限的乐趣。

看着这旋转的陀螺,听着那脆响的啪啪声,我的呀心儿已飞回到童年。

那是1977年的春天,我看到伙伴们打陀螺,我心里就痒痒的,羡慕极了,就嚷着让母亲做。无奈母亲 忙吧屋里忙屋外,哪有时间给我弄那个玩意儿。一连串的去去去 ,就把我推在一边。没有 什么指望的我只好自己动手去做了,于是我找来一截木头,大约有胳膊粗,拿上切菜刀,乒乒乓乓,就砍了起来,木屑四溅,汗流浃背,不久一个略显粗糙的陀螺就渐趋成型了,最后我又在陀螺下面安 了一个小钢珠儿,就算大功告成了。小钢珠也许能提高陀螺的转速吧,反正别的小伙伴的陀螺尖儿也有这玩意儿。陀螺做成了,连刀也来不及收拾,就飞跑出去,向小伙伴们展示自己的杰作。

课余饭后,我常常耍弄着自己的小制作,真真的是其乐无穷。约上几个小伙伴,找一处空场,来比赛 打陀螺。现在空场的中间用瓦片画一条线,一个站在线左,一个站在线右,整装待命,一 场战斗就要爆发了。对方先发球,他弯下腰,发动陀螺,慢慢把陀螺赶到线附近,然后奋力一甩鞭,陀螺随着一声鞭响,快速向我方阵地袭来。我早已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两眼凝视着陀螺,等它刚过 线,还立足未稳,我就用力一甩鞭,啪的打了过去,陀螺一下子飞出五六米,对方赶紧去追赶陀螺,用鞭子轻轻呵护着陀螺,一点一点往线跟移动,好不容易到了綫跟,就抓住机会向我反攻。如此循环 往复,我打过去,他打过来,当陀螺跑到对方地盘栽倒在地,我就赢了。每当这时。我就手舞足蹈,手扬鞭子,大呼:“我赢了,我赢了。”真可谓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活像一个凯旋而归的大将军 。当对方打过来的陀螺在我的阵地栽倒时,我就垂头丧气,要么就是一副毫不示弱的不服气样子。于是新的决战就又打响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十 多年一晃就过去了,我早已从一名淘气的学生成为一名老师了,不惑之年的我,每当我看到同学们三三两两在一起打  陀螺时,就会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我常常跃 跃欲试,站在楼上探身去望,去看孩子们打陀螺的那个兴劲。

是呀,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人在转,人不转那心在转。

的确,仅仅三十多年,心就转了一圈。

关于一个陀螺的作文【二】

陀螺,是我童年玩得比较多的玩具了。城市长大的孩子我不清楚,象我这种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应该没有几个没有玩过的了。

陀螺,就是用一小截木头削成一个上端圆下端尖的形状,然后用一根约两尺长的麻绳一端绑定在一根小木棍上,类似于农民手中赶牛的鞭子,整套工具就算是完成了。陀螺有大有小,主要是根据所 选的木头横截面积的大小来定的。

玩法还是相对简单,先用麻绳将陀螺缠绕起来,左手稍稍按住陀螺,右手再突然一发力抽动绳子,陀螺就会迅速在地上旋转起来。等到陀螺转速慢下来后,就得赶紧照准陀螺的身体中间猛抽一鞭子 ,陀螺又飞快地满地转开了。由于我的老家是农村那种少有的大屋,类似现在出了名的那种如:山西的乔家大院,岳阳的张谷英村。堂屋(也有地方叫厅)相当大,放学后,整个堂屋里都是噼噼叭叭的 鞭子声音,甚是热闹。

别看一个小小的陀螺,我们那时还是会玩出不少的花样。我妈那里是村里的民办教师,有彩色粉笔。我用彩色粉笔在陀螺的身体上画上几圈线条,于是陀螺转起来就成了一个彩色的圆球,相当好看 。那时候,同伴要想也和我一样有个彩色陀螺,得跟在我身后说上好些奉承话才行的。因为粉笔画上后会被鞭子抽掉,后来我们都找狗娃做油漆匠的爸给我们画成彩色陀螺了。

当我们玩陀螺都娴熟后,我们就开始比赛。宽大的堂屋里,我们经常分成两队,每队先派出一人,将陀螺旋转了以后,开始让陀螺相互攻击。直到撞击得一个倒下为分出胜负,最后哪队余下的人多 的一方为获胜方。那时候,经常为了哪个人先败而争得面红耳赤,高高的堂屋上空经常回荡着我们童稚的争吵。

为了战胜对手,我们开始央求父辈们为我们寻找大点的木头做陀螺,好在下一次战斗中赢回面子。于是,一个个巨无霸式的陀螺相继诞生。

尽管现在也有那种陀螺玩具,我也给孩子买过,但我总觉得不如当年我们玩过的那样好玩。

关于一个陀螺的作文【三】

在我的童年里小玩意是不可缺少的,在大人眼中那些玩具或许不怎么新奇,可在我们这些小顽童的手上,样样都是宝。陀螺就是最受欢迎的了。那些陀螺真可以用小巧玲珑来形容了。别看它个儿小,但做工可是很精致的。一根短短的细细的转杆笔直笔直的立在陀螺的'正中间。令人惊叹的是转杆上还有许多细小的纹路,这可是大用处是用来增加摩擦力的,使用时手不会打滑。再看看陀螺的攻击齿轮吧,一根根突出的,锋利的“尖刺”,只要用“尖刺”轻轻一碰对手的陀螺就能给它造成巨大的伤害。光这陀螺的外形就令我着了迷,更别说它有多好玩了。

课间,大家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神秘地拿出各式各样的五彩缤纷的陀螺。我们一切准备就绪就展开激烈“的陀螺大赛”。

我们纷纷握好陀螺“战场”-----椅子上就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大家都准备大干一场!

“三,二,一,发射”!

只听一声令下,大家发射了陀螺。我的陀螺果然是我最得力的战将,一上场就以极

高的转速旋转起来,就好像装上了马力强大的马达。

“铛,铛……”战场上金属的撞击声连绵不断,有许多选手的陀螺都被对手打出局了。我的陀螺一路过关斩将,一口气使出了威力强大的连环攻。许多陀螺都被我的“战将”打出场外,“壮烈牺牲”。

现在只剩下我和丁栋祺的陀螺了,这可是最精彩的战斗。丁栋祺的陀螺发起了猛烈进攻,我的陀螺招架不住了,连连后退,观看的同学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战场”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了精彩瞬间。忽然,只听剧烈的一声响,我还没反应过来刚才发生了什么,自己的陀螺就出局了,真恨不得看看慢镜头回放。

虽然,那场陀螺大赛我输了,但我却玩得很开心。记忆里的童年,总是旋转着那些五彩的陀螺,似乎永远不会停歇。

关于一个陀螺的作文【四】

打陀螺是儿时的一项主要娱乐活动。陀螺是学名,我们把它叫“懒老婆”,把打陀螺的游戏叫“打懒老婆”。不知道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也不觉着有什么不妥,小伙伴儿们只是觉着这种游戏很好 玩儿,放学以后,三五个男孩子结伴儿,找个平整点儿的地方就玩儿起来。有时有女孩子围看,还会故作趾高气昂地一边抽着鞭子,一边喊着“打你个懒老婆”,挺着胸,昂着头,小脸上显出大男子汉 的神气,惹得女孩子捂着嘴儿嘿嘿地直笑。

陀螺有两种,一种是木制的,个头儿大一些,底部有一个钢球用来旋转;另一种是铁制的,底部是一个尖尖的椎体。因此,玩儿这种游戏需要平滑的地面,陀螺才能旋转起来。可那时不像现在,到 处都是水泥地面,找块土地面反而很不容易;那时都是土地面,找一块理想的平滑地面譬如水泥地面很难,平常大都是在土地面上玩儿,效果很不理想,尤其是发起时,用手捻很难使陀螺旋转起来,得 将陀螺缠在鞭子上,快速松开,赶紧抽打,陀螺才能旋转起来,转起以后还要不停地抽打,一停下来,陀螺转不几下就会歪倒下来。

打陀螺最好的时候是在冬天。冬天下雪以后,结冰的地方到处都是。在平滑的冰面上,陀螺旋转起来没有阻力,是玩儿陀螺最好的地方。每到此时,伙伴儿们就把自己的陀螺都拿出来,找一块结了 冰的水塘等冰面大一些的地方一起玩儿起来。平常在土地上玩儿陀螺,一个人一般只能赶一两个;在冰上就不同了,一个人同时可以赶好几个。所以,伙伴儿们会把自己的陀螺都拿出来,木头的,铁的 ,大大小小的。木头的大一些,大的直径有十多公分;铁的小一些,最小的直径也就有两三公分。为了区分各自的陀螺,也为了旋转起来好看,伙伴儿们都在陀螺的圆心涂上各种颜色或贴上不同颜色的 纸片,旋转起来花花绿绿的,十分好看。

赶陀螺的鞭子也有讲究。赶木制陀螺一般都是用布鞭子,也就是在木条上栓一块布条作成的。这种鞭子不耐用,一会儿就抽烂了,于是便在鞭梢上系上一块麻绳,这就好用多了,抽起来不但带响声 ,陀螺也会转得快起来。为了让孩子们玩儿得高兴,有的老人会用麻线给孩子搓几根麻绳用来当鞭子。这样的鞭子就很理想了。当然,最好的鞭子是皮鞭,细细的皮鞭抽在铁制的陀螺身上,那陀螺旋转 得是又急又快又稳,要不是圆心上涂着颜色,看上去它仿佛直立在那里不动呢。这是赶陀螺的最高水平,它可以这样旋转很长时间。当它慢慢地要停下来时,再狠狠地给它几鞭子,它又会立刻飞快地旋 转起来。如此反复,其乐融融。

关于一个陀螺的作文【五】

今天,看了朋友给介绍的电影《紫陀螺》。

该影片介绍的是一个童年孩子为了一个陀螺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女老师对孩子的影响。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玩过陀螺吧!没玩过也见过,该影片就是以陀螺为背景,展开一系列的情节。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小学生活。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第一课到十二课的生字写十遍,还有要求背的课文抄一遍"片中学生的台词很经典"额们的作业写到过年也写不完"确实,作业真的太多了,我深有感触,我们那时的老师虽然没像片中老师那样厉害,但也可以相"媲美"了,当时为了完成作业数量就不顾及作业质量了,导致我的字越来越难看,直到现在我的字还是那样的'难看。我深受其害啊!

片中有很多我们童年的缩影,比如,孩子们在一起朗诵课文,拖着长音,念着,好回味小学生活。我想念小学校园的那棵梧桐树,曾经留下过我们三个人的足迹。当时我们号称三剑客,在课余时间,漫步在梧桐树下,还有在梧桐树下乘凉。天气热时,老师还让我们拿着课本,搬着凳子在梧桐树下学习。现在想想,别有一番滋味。

主人公就叫他小席吧!因为女老师对小席的关心和耐心的教导,他对老师产生了感情,为了去老师那背课文,小孩子把玩的时间都用到了背课文上,从而带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从倒数进步到了连学习委员都会抄袭他作业的地步了,这个女老师对孩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让我想到了自己,以后自己也会是一名老师,(虽说是幼儿老师)我应该也要像片中米兰老师一样做个有耐性,有责任心的老师。孩子的学前教育是孩子一生的基础,可以说学前教育对孩子整个教育阶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学前教育为孩子打不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以后的教育也会无济于事。做好一个学前工作者,很重要。一定要有耐性,还要平易近人,老师对孩子的一个微笑,拍一下肩膀,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感觉看一部影片不能光看"热闹",要看到其实质反应的问题,引发的思考,从而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以后自己要多看一些类似于这样有意义的影片。

关于一个陀螺的作文【六】

抽陀螺俗称“抽贱骨头”,是一种民间传统游戏。它历史悠久,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陀螺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木制陀螺为 圆锥形,上大下小,锥端常加铁钉或钢珠。玩时,以绳绕陀螺使其旋于地,再以绳抽打,使之旋转不停。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称“抽贱骨头”。

中国早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类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个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撑着旋转,比赛谁转得最久就为赢家。这是当时嫔妃宫女用来打发深宫 内无聊时光的贵族游戏。“陀螺”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踢毽子。”的记载。至于陀螺究竟是不 是由“千千”演变而来,那就不可考了。但明朝时陀螺已成为儿童的玩具,而不是宫女角胜之戏了。根据记载,当时陀螺是木制的,实心而无柄,用绳子绕好了,一抛一抽,陀螺便在地上无声地旋转。 当它缓慢下来时,再用绳子鞭它,给它加油,便可转个不停。这种玩法传了两三百年,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这样的玩法。

一般孩子抽陀螺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水平抽法,而第二种则是垂直抽法。一般孩子们玩陀螺有两种比赛方式。第一叫做分边法是将参加的人分成两组,然后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那一组的陀螺先倒 在地。倒在地上的陀螺,就称为「陀螺」,只有任由对方劈击宰割了。赢的这一方,用自己的陀螺,高举过头,对准目标,向下猛击。第二是画圈法,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再画一个小圆 圈,各人轮流将自己的陀螺往圈子里打,使陀螺能旋转出来。如陀螺已固定在一点上旋转,这时,可用绳子将它圈出来,只要到达圈外还在旋转,都不算它「」。如果陀螺停止在圈内,或一抽下去就 不动了,都算了,要放在当中小圆圈内,任别人处罚。若处罚别人的陀螺也停在圈内,照样要放在小圆圈内,任人处罚。如果很幸运的没有被击到,或是被击到而没有被分解,可以拿出一个陀螺,用 水平抽法,将自己那个小圆圈内待的陀螺击出圈外。

由于时代进步,制作材料不同,大家玩的陀螺各式各样,且玩法也有不同。

抽陀螺是我小时候喜欢玩的游戏之一,那时的陀螺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在我们的眼中,陀螺以枣木红心的最好,所以制作前需要先找一截粗四、五公分的枣木棍,用锯把它截成长五、六公分的陀螺坯 ,然后用锋利的刀把它削成圆锥形,为了使它转得平稳且时间长久,还要找一个大小适中的小钢珠,把它牢固地嵌在陀螺的底端,这样一只漂亮的陀螺就制作好了。为了使陀螺转起来好看,也可以把陀 螺的平面染成自己喜欢的颜色,或是将自己喜欢的图案贴在陀螺上。

我最喜欢冬天在家乡结冰的湾里玩抽陀螺,冰面很滑,我随时都会滑倒,摔得胳膊腿的很痛,可陀螺转得很稳,我的心里很高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