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寒山寺的作文200字(描写龙泉寺景观的作文200字)

写寒山寺的作文200字(描写龙泉寺景观的作文2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7 02:47:42
写寒山寺的作文200字(描写龙泉寺景观的作文200字)

写寒山寺的作文200字【一】

霜重月落乌不啼,正是除夕迎新时。元旦前夜,人们在寒山寺守岁撞钟,迎新祈愿,听惯了寒山钟声,看惯了江枫楼影。在那悠扬的一百零八声钟响里,除却冥昧戾气,祈祷平安吉祥。34年来,这新年听钟声活动年年依约,风雨无阻,渐成惯例习俗。

是夜,寒山寺川流人影,姑苏城西夜火灼约,江渚运河通照无眠。最适宜作清夜游了。漕河里早就绝了渔火,不再湍急的水流就在你的身边静静淌过。江渚上,那位孤寂落第的唐朝才子张继还在那儿愁卧江枫。寺还是那座浮图塔影阑珊的寺,钟却换成了铜铸大佛钟,依然在夜半撞响。梵音嗡哼,更兼寺内僧人唱经诵佛声缭绕,不由顿生无尽的禅意和诗韵。

年轻时,读了几卷白居易苏东坡这些文豪们的江南纪游诗词,总对苏杭天堂一往情深。尤其受了张继【枫桥夜泊】诗的蛊惑,心向往之,每来姑苏,必游寒山寺。这些年旅居在苏州,就入乡随俗,元旦节前夜必到寒山寺去摩挲缠绵,聆听钟声,祈求和合。

寒山禅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年间,著名僧寒山、拾得由“道宗佛源”天台山迁来该寺住持,故因人而名,改称“寒山寺”。自张继题【枫桥夜泊】诗,便寺以诗传,闻名遐迩。曾是禅宗十大名寺之首,素以衣钵诗文续传香火禅理著称。自寒山拾得以降,历代多出诗僧,如今连寺中小沙弥也有诗集成册,留誉当代后世。

我自幼好入道场佛庙游,但非信徒。于礼佛穷蝉之事少有虔诚,不过是做个看热闹的门外汉而已。但在探访禅房幽室之际却喜巴结沙弥佛陀,聊些大千渊源,佛界轶事。

大凡僧尼修行弘法之处,通称为“寺院”。“寺”者官署,“院”者官舍,均为古代官方接待宾客之所。汉明帝敕旨为东汉永平年来中原的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兴建白马寺;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此二事当是后世称僧尼住所、佛教建筑物为“寺、院”之滥觞。尼众道场称为“庵”或“爱道堂”;男众住持者为“寺”或“首堂”。又依教义宗派而分讲寺、律寺、净寺、禅寺等。禅寺又称“丛林”,意指僧众和合居住一处,犹如树木聚集而不乱生,表其有规矩法度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在印度佛陀时代,寺院被称为“精舍”,如著名的祗园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于当时僧众所居精舍大都是择城郊而建的寂静园林,故又称“兰若”或“伽蓝”。

寺院建筑概称“浮屠”,但后来此词专指高塔而言,如“七级浮屠”即指七层高塔(楼。寺院讲经说法之地称“讲堂”。据传祗园精舍有七十二间讲堂,于是讲堂也成为寺院的别称。寺院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因此又称“道场”。北魏太武帝于始光元年造立伽蓝,题额“招提”,故寺院又称“招提”,意为四方僧众均可止宿的僧房。又因有在佛堂前立刹的风俗,故称寺院为“刹”。南宋高宗时曾将十五所禅院制为“五山十刹”。今僧人对语时,都尊称对方之寺为“宝刹”。

如今的寒山寺,已远非唐时模样。历经数代屡毁屡建,现存建筑格局是清末旧制和近年增扩和合而成。占地广阔,建筑恢弘。主体有照壁、罗汉堂、大悲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寒拾殿、普明宝塔和大钟大碑园等浮图。全寺钟楼有二,其楼其钟均颇具传奇。老钟楼在主寺院内,是本朝于1954年按唐时原样复建的,为六角重檐亭阁,较小。所悬钟是清代光绪三十二年重铸,有一人多高,外围需三人合抱,重达两吨。平日里游人可自行上楼撞响。新钟楼在大钟大碑园内,三层八角,为近年新造新建。所悬大佛钟亦为新铸。大佛钟直径5。242米、高8。608米,重达108吨,钟面铸有七万多字的【大乘妙法莲花经】。只有在元旦凌晨迎新祈愿时,幸运的游人才可一年撞响一次。

在当今“旅游立国”时代,川流于寺庙道场的人群中,真信徒香客已然无多,大都是些“行万里路”的玩家游客。寒山寺颇宜芸芸众生,或玩赏探秘,或“观物听响”——近观雕梁画栋、碑林塑像物事,远听唱经颂佛、鱼鼓钟磬响音,不亦乐乐然,不亦陶陶哉。

钟于修道,有大功德焉。佛教法器中,钟是体量最大者,也是最撼人摄魄者。后周以降,历代均有智者不遗余力专注铸钟,越铸越大,愈铸愈精致。钟有“梵钟”“半钟”之别。梵钟乃大钟,悬挂在钟楼顶层。半钟的体量仅梵钟一半,吊在佛堂后门檐下。一般寺院中设有专司“晓、昏、斋、定”四时鸣钟的执事僧——钟头,按时敲叩。据【百丈清规·法器章】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增一阿含经】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寺庙鸣钟乃其重要佛事之一。一为作息号令信鼓,二为驱除冥昧苦恶。

寒山寺夜半鸣钟之俗古而有之。唐朝许多著名诗人都曾吟哦题咏,最著名者莫若张继的【枫桥夜泊】,至今仍是镇寺之宝。但也曾聚讼纷纭,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些北宋鸿儒大家曾就三更夜半撞钟是否合时依例提出质疑。南宋时范成大在《吴郡志》中综合王直方、叶梦得等人论辩,考证了吴中僧寺确有半夜鸣钟习俗,谓之“定夜钟”。如今寒山寺仍晨昏司钟,规则连击一百零八响。据方家究考,僧人撞钟一零八响之习,许源于三种寓意传说。一则九的十二倍是一百零八,在我国古代“九”具极高、吉祥之意。“十二”有最满之义,能把“九”的意境推向极致,故敲钟一零八响。二则每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相加数正是一零八,故敲钟一零八响,表示终结一年,有除旧迎新之意。三则依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一零八次,陈年烦恼便可尽消。这大概也是创立举办“苏州寒山寺新年听钟声活动”的原旨原意吧。

闻钟磬之声,能生善心,能增正念。也能使游客嘻笑眷慕,乐而往返。我虽不谙僧俗,亦颇以文墨自慰,长篇大论佛庙梵音、禅寺理趣而无所避讳。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此借用唐柳宗元【愚溪诗序】之句意,虽茫然而不违,既昏然而同归。于是心凝形释,作【重游寒山寺】二首,以记寒山禅寺,清夜梵钟。

其一:桂园失意独乘舟,张继落第泊姑苏。寒山夜半门不启,庙钟断续似苦愁。

其二:姑苏城西枫桥洲,京杭渠漕流未休。古刹钟鸣犹有声,只为元元清夜游。

写寒山寺的作文200字【二】

那天,我和妈妈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地向寒山寺走去,远远就望见一座雄伟的宝塔破墙而出,直入云霄。我不禁欢呼起来:“寒山寺,我来啦!”来到寒山寺门前,只见金色的墙上,“寒山寺”这三个古朴有力的大字特别引人注目。

走进寒山寺,只见殿宇辉煌,红墙覆地,古塔森然,钟声在袅袅的青烟中回响。和其他寺庙一样,这里有大雄宝殿、藏经阁等楼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钟楼,因为据说当年张继听到的钟声就是从这里传出去的。我拿着妈妈给我买的票迫不及待地走进钟楼,发现里面人头攒动。朝前看,钟楼中央悬挂着一口古老的大钟,上面刻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纹。敲钟的木锤已经变短了,击打钟的那头秃秃的、毛毛的,露出了原木的颜色。随着钟声响起,一丝丝木屑轻轻地飘落,地上已经覆了浅浅的一层。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了。我拿起木锤,用力撞击大钟。只听“当。当。当。”三声浑厚绵长的\'钟声在我耳边响起。我心潮澎湃,不禁想道:在“江枫渔火对愁眠”的那个夜晚,张继是否也像我这样来敲过钟呢?

接着,我们参观了大钟楼。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块巨大的诗碑屹立在钟楼前,上面刻的正是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我激动地大声吟诵起来:“月落乌啼霜满天……”吟着吟着,我似乎看到了当年张继对着渔火吟诗的情景,体会到了他当时惆怅的心情。

从寒山寺出来,那古老的钟声仍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而张继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名句则铭刻在了我的心中。

写寒山寺的作文200字【三】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妈妈坐着旅游车,来到苏州寒山寺游玩。一路上,导游介绍说:“寒山寺是苏州名刹之一,建于梁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因为唐代僧人寒山主持住过这里,后来又改名为寒山寺……”说着说着,我们的旅游车在寒山寺碑前停了下来。随着导游的脚步走,我看见了一面墙.导游连忙说:“这是寒山寺照墙!

”寒山寺照墙像一道屏障耸立在山门之前,墙上嵌有三方青石,上面刻着“寒山寺”这三个字。绕过照墙,前面便是寺门。走过寺门,进入前院,顿时觉得满目葱郁,清幽萧远。正面为大雄宝殿,四侧配殿对峙,庄重肃穆,四周嵌有花岗石碑,上刻“寒拾遗踪”四个大字。大雄宝殿是寒山寺的正殿,它正中三间有露台前身伸﹑露台中央各设有宝鼎,鼎内终日香烟缭绕,使寺院平添宁静安谧的气氛。这景象真是雄伟壮观啊!

我们沿着安静幽雅的长廊,来到寒山寺钟楼。钟楼旁有寒山﹑拾得﹑丰干三位僧人的石刻雕像。在钟楼里陈列着寒山寺的古钟。此时此刻,凝望着古钟,我思绪万千。我耳边仿佛回响起了“当﹑当﹑当”的钟声。我也不禁想起一首古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