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乡情作文(福清家乡的风俗作文600)

福清乡情作文(福清家乡的风俗作文600)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4-27 15:52:19
福清乡情作文(福清家乡的风俗作文600)

福清乡情作文【一】

一片落叶,是一缕乡情,把记忆归根在故土里化为永恒。

乡村老家,是一幅水墨画,淡雅而隽永,洗尽铅华呈素姿。

——题记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是幸福的。无需挂画,窗外便是一幅最美的写生。不用养鸟,每天皆有鸟语盈耳。就连野花芳草的气息也能悄悄飘满屋子的每个角落。

老家的房子,虽建得粗糙,却开阔明亮。正大门一向敞开着的,随时有着熟悉的乡音,可以随意互串门,嬉笑打闹。不像大城市里的房子,乱蹦乱跳,必然遭来一番投诉。一扇扇冰冷的铁门后面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周围的人有着四面八方的语言,是陌生。

前几日和老总一起吃饭,席间还聊了些许童年在农村的趣事。如他的话所说:我们这代人,还能对老家有份浓浓的乡情,而下一代人慢慢都变成了城里人,已然没有了老家的概念。小时候,相约小伙伴,抓泥鳅,捏泥巴;再长大些,便下田插秧,打下手,对田间农作习以为常再熟悉不过,而今的孩子只当一种新奇。

再后来,水稻改成了茶园,茶叶开始兴起,便见证了一段小小的繁华……而这些难能可贵的就是有同一批村里人共同成长着,经年之后,回到老家都还能有相同或相近话题拉进情感,那是一份无法说得出的亲切。

乡村的早晨,是被雄鸡啼醒的,接着便是房屋上空袅袅炊烟开始飘起。哪家的猴孩子,要是跑远去玩耍,吃饭的时间,便是家人扯开了嗓子到处喊到处找人。餐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一天就开始了;到了晚上,则是早早地睡去。良好的作息习惯,日以继夜的循环着。

老家,没有灯红酒绿的生活可以享受,也没有热情似火的时尚可以追随,甚至连买个东西都不方便。没有教育及医疗设施的完善,这也是造就近年来大部分人为了孩子,慢慢辗转留在了城里的原因。于是,原本宁静的小山村,越发的清幽。

而过年,是每家每户最狂欢的日子。回家,是一个最温暖的词汇了,这个修生养息的地方,城里谋生的人,都趁着这个假日的空档回家陪父母过节,于是村子渐渐热闹起来,家鸡、西家宰鸭、南家做年糕、北家贴对联,忙的不亦乐乎,村子里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年味儿十足。

我喜欢这样的一种情感,极深的归属感,素净的生活。走在村落,内心总是祥和安稳,可以不慌不忙的和邻里拉拉家常,可以坐下来暖暖地喝一杯山泉水泡的铁观音。停下忙碌的脚步回家看看,家还是那个家,质朴而依然满眼翠绿,那是一份笃定的回归感。

乡情浓浓,牵引着每一个游子的心。

乡音悦耳,伴着和风永不老去!

福清乡情作文【二】

时间的飞逝,我在城市的拥挤与喧嚣中已经度过了六七个年头了——那曾经哺育我的小山村在我的胸海中已经渐渐模糊了。有时,她会像游乐场出现在我的梦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却又像在雾中行走的路人,若隐若现。偶尔,我脑海里也会浮现出故乡那美丽的景象:那是充满活力的森林,那是长满了绿油油蔬菜的田野,家门前是一棵高大茂盛的槐树,还有小路旁的鱼塘……

从安徽来到广东,又从广东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心情十分激动,愉悦。终于又见到那充满乡村气息的一草一木了。那令人陶醉的油菜花香,一阵阵凉风迎面而来,舒服极了。此时,回到了可爱的故乡我真想放声高歌,可是我激动得什么也唱不出了。

走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一股股浓浓的乡情向我迎面扑来。一群麻雀在天空中自游自在地翱翔,一座座瓦房坐落在这片土地上,烟管里冒出阵阵黑烟,那黑烟在空中徐徐上升。田野上,大片的金黄色的油菜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池塘里的鱼在争先恐后地跳出水面。还有人在地里辛勤地耕作着。我仰起头,看见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就像软绵绵的棉花糖。我笑了笑,心里想:原来天上的神仙和儿时的我一样谗嘴,都爱吃甜甜的棉花糖。

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得很尽兴。每天放学回家后就拿弹弓去射小鸟,比比谁的技术好,谁是我们当中的`“神射手”。一起在鱼糖里摸鱼,一条条草鱼被我们抓住,我们身子全是脏泥水,日暮回家免不了被父母骂一顿。尽管被父母责备,打一顿也忘不了那开心的时刻。夏天天气炎热,几个小伙伴一起去码头游泳,在水中打闹,玩水枪,别提多有趣了。至今这一切还历历在目,因为那是我的童年,那是快乐的记忆。

在城市呆久了,我真想回故乡玩,回到那充满快乐的小山村。每当想到故乡,我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自由自在地和小伙伴们玩雪仗呢,正在玩抓迷藏呢,正在田野上奔跑呢。想到这些,我就会发自内心的说出一句话:故乡,我想你。

福清乡情作文【三】

奶奶家炸蕾吐絮的棉田里,一朵朵白绒绒的棉桃开得正旺,都被秋风染得像雪花一样洁白无瑕,搭配着乡亲们一起忙碌的身影、爽朗的笑容,让人念念不忘。

老家是著名的棉花之乡,被誉为“冀南棉海”,爷爷奶奶这样的的农民就是靠卖棉花来赚钱养家,所以他们天生对棉花就有一种亲切感。每次去给棉花除虫、施肥、整枝时总是要先在坡上静静地凝望它们一会儿,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无比亲切,无比温柔,饱含着浓浓的情意。

我们看着漫野的雪白棉桃,宁静、淡雅、端庄,但是走近看却发现棉花身上缠绕着密密麻麻的空枝,让人头皮发麻,心生躁意,但爷爷却习以为常,静静地说:“看来是时候给棉花整枝了。”说着就向远方的乡亲招了招手,他们立刻会意,点点头就向爷爷走了过来。要知道,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乡亲们齐心协助,一起努力来给各家棉花整枝的。放眼望去,乡亲们或弯腰前行,或双手麻利地挥动剪刀剪去多余的枝干,还时不时交流今年棉花的长势,脸上时不时露出甜甜的微笑。

我深受感染,也来了兴趣,连声要帮爷爷给棉花整枝,爷爷爽朗地笑了,满脸的褶子挤作一团:“这是干活呢,一会儿就不好玩了。”我们便立刻跑向棉花地,拿起剪刀就剪个不停。

果然被爷爷说中了,很快,枯燥和乏味代替了最初的热情和新鲜,只是重复着整枝的动作,一点意思也没有。凉风呼呼吹着,吹动了我躁动的心,我越发有放弃的心思。然而看到爷爷和乡亲们在绿地上弯腰前行的样子,听到农民们卖力地喊着口号,看着他们互帮互助,砍折树枝、看到他如珍稀的白发在在空中飘拂、想到爷爷的不易于困苦、想到棉花的健康生长,我又继续忙碌起来……

时光飞逝,几年间,乡亲们逐渐抛弃了人工养殖,而是改用新兴的现代化科技来发家致富,但每每和邻居谈起从前一起在田里工作的幸福时光,他们还是满脸的幸福,满心的怀念与感慨,他们热爱棉花,喜爱种棉花的点点滴滴,棉花与他们共存,也与我息息相关,爷爷奶奶告诉我了与棉花有关的一切,也教会了我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那段照顾棉花的时光,我会永远怀念,棉花教会我的道理,我也会铭记在心,爷爷奶奶和乡亲们在田间亲热劳动的场景更是时时浮上我的心田,棉花连接了我和老家,成了最淳朴的乡情……

福清乡情作文【四】

仙境般的月圆之夜,满腔热,年轻气盛的李白坐在窗前凝视着家的方向,此时的他已被孤单和寂寞紧紧包围,他现在根本无法入睡,对家乡的思念强烈到让他忘记了睡眠,此时能与他作伴的,也只有眼前这轮明月了。月光像一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垂落下来,它映出了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也映出了他对家的向往。

月光下,李白的世界如梦如幻:无论是房屋、树木,还是大地,都像蒙在那一望无涯的、洁白朦胧的轻纱之中,一切显得那样神秘而飘渺、柔和而绚丽。

一片仙境中,李白似乎隐约看到了舞枪弄棒的父亲,翩翩起舞的母亲,还有那他爱和爱他的亲人和朋友,他又好像闻到了家的气息,家乡的气息那么亲和,那么熟悉,他想起了童年那段与父母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想起了与父亲比剑术、论文学的学习时光,想到了躺在妈妈怀里听故事的温馨时光,想起了与亲人、朋友一起欢笑,一起痛苦的精彩时光。

此时,李白热涕腾,笔与纸的摩擦之间,一首“妙绝古今”的《静夜思》一气呵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全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叶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抛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情是情,境是境无可挑剔,真乃极品!

放下笔,李白睡了。睡得那么甜!在梦种,他回到了故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