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做糖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文)

吹糖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做糖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7 22:38:49
吹糖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做糖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文)

吹糖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一】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去中国非物质遗产园游玩,我激动地一蹦三尺高,开心极了!

到了非遗园,我和爸爸直奔大门,进了大门远远望去有七个挂着脸谱的柱子,非常有趣!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我和爸爸来到了一座塔前,“那是什么塔?”我问爸爸,爸爸说:“那是卧龙神塔,又叫凌云阁,是重檐八角亭,你仔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塔都是木制结构?”我仔细观察,发现塔上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脊背有狮虎装饰,翼角下有金雀铃。一阵风吹过余音袅袅,传来天籁之音。

我们爬上二楼,爸爸告诉我,这二楼在古时候只有考取进士才能上来呢,这我可得好好看看。我向亭外望去,只见亭外是一片大湖,碧波荡漾,金色的阳光洒到湖面上,一道道波浪像一条条金色的小鱼在跳跃。再向远处眺望,只见白墙黑瓦,层层叠叠,古色古香,俨然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青松翠竹掩映其中,竹叶绿的发亮,青翠欲滴,让人心旷神怡!

走下亭台,我们来到了古徽州村落。

漫步在徽州村,脚下踩着青石板,给人一种厚重的安全感。两旁是一家家店面,不时有亭台水榭,小桥流水穿插其中,零星点缀着,整个村子显得特有灵性。与我们喧闹的高楼大厦相比,这种宁静典雅的感觉让人十分舒适。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古代的门都雕刻着很多的花纹,各种图案栩栩如生,有八仙过海,有梅兰竹菊,有岁寒三友……门把手也很奇特,是个扣环,我十分惊奇,爸爸告诉我,那时的建筑都是用木头做的,而且没有钉子都能做那么好,太令我震惊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太阳已经西斜,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与园内景物道别,可我的心还在那沧桑的亭台楼阁间流连忘返!

吹糖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可是一个新兴的节日,来到家乡亦不过只是短短五个年头。可就是这个新颖的节日,唤起了人们心中对古朴古韵的无限情感。

“嘀嘀哒——嘀嘀哒——”老街上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大红的花轿,敬业的轿夫,专业的司仪队,好像真的把我们带回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大喜日子。人们聚在一旁,老人家们更是议论个不停“我们以前蔼—”,是啊,如果不是这样特殊的怀古节日,谁还能回忆起那快被遗忘的老时光?沿着老街继续前行,我发现类似的风俗节目还真不少。编箩筐的,制草鞋的,泥刻的,剪纸的……令人眼花缭乱。没有隆隆作响的大机器,只是手工制作,也能做出一份特别的精巧与细腻。

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白白的头发,满布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她非但没被无情的岁月所击垮,反而保持着一种历练后的轻巧。一个木架,几缕布线,你也许很难想象这怎么能织成一匹精细却又不失结实实用的布。可在老奶奶的手中,这起起,那勾勾,色彩鲜明的十二生肖像就应运而生。这条线连着那条线,那条线又压着这条线,细细的丝线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

老奶奶身后是一幢古朴的小楼,里面展出的是许多楼主从各个地方搜寻来的古物。大到雕花木床,小到锅碗瓢盆,上面的图案无不精美细致,栩栩如生。就连乍看普通的木盆也有不平凡之处,所刻的八仙过海中八个人物神情各有不同。有的桀骜,有的不羁,有的和蔼,有的慈祥,简直要把这八位仙风道骨的仙家刻活了。

“以前的人可真聪明!”我发出由衷的赞叹。“那现代的人就不聪明了吗?”妈妈反问,我哑口无言。旁边一位不认识的叔叔却开口说话了,“不是现代人不聪明了,是我们在变懒!”

我们在变懒吗?确实,一系列工业文明机器的诞生,使我们忘记了手工,忘记了祖先的那份钻研与探索。可这些真的能代替一切吗?现代的技术也许模仿出它们的样子,却少了几分手工的灵动;可以做的比他们更丰富,更多彩,却又少了几分历史的古香古色。正如我无法推断出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手工杰作花费了制作者多少的时间与精力,在这年头,已经很少会有人这么“慢”的去做一件事了。

如今的我们渴望一切物质,但殊不知一种更加伟大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遗产。我想,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之一吧!

吹糖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三】

任融融的风酥软了筋骨,任悠哉的踢踏声敲击心房,流连于小桥流水、红花碧草之间,在窄巷间兜兜转转,突然就被前方密集的人群吸引了。

走上前去。呀,是捏糖人!见到这快要失传的手艺,我格外欣喜。找了个好位置,踮起脚尖,好奇地张望着。表演者是个中年大汉,肤色黝黑,戴一副黑边框眼镜,穿大红衣,显得滑稽又可笑。只见他灵巧的右手搅动盆中粘稠的糖浆,待其稍干,右手立即一抓,动作快、准、狠,拉出长长一串的糖黏。那糖黏越拉越细,变成了细丝,细得真叫人担心,怕会因一缕风的经过而折断,我在一旁真为之担心。轻柔的拉伸真是巧妙至极。待糖丝比小指的三分之一还细时,大汉咬去多余的一段,把剩下的一大段的一端含在嘴里,而将勺子背向身后,开捏起来。

长尾巴的老鼠,滚圆的身躯,尖尖的嘴巴,机灵的眼睛,活灵活现,妙!人群鼓掌喝彩,大汉也为自己的作品得意。他提出了互动的`要求,若谁先举手,就白送糖人!这时,人群却没有丝毫反应,渐渐散去了。我听得到的是杂乱的脚步,其中混杂着吹糖人沉重的叹息。

风带我回到童年,似乎看到了孩童们围着糖人你争我抢,叮咚的小鼓和着欢声笑语响彻了多少个白天黑夜,而现在这民间艺术已走向末途。

沉重的叹息将拉我回到现实,我看见了一种正在消亡的美,而我想要尽自己的力量去挽救她。于是我走上前,“我要那只老鼠。”一种笑,一种希望似灰烬中的火星闪亮起来,我轻吮甜甜的糖汁。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也是一种珍惜。

重新踏在青石板路上,悠悠的古镇如果没有了经济效益,是否也会走上末途?想到这儿,便更珍惜与它共处的时光,连落在板上的脚步也轻起来了。

吹糖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四】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在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一发现发现震惊世界,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平方米。坑的最东端是面向东的武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部队的前锋。前锋部队的后面为部队的主体,他们被排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们分别是部队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测。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占地6000平方米。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占地520平方米。

秦兵马俑一经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倾倒了现代人。无论武士还是军吏,都留有胡须。说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无穷。他们中间有气宇不凡、魁梧稳健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军吏;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他们或年轻幼稚,或老练深沉,或憨厚质朴,或聪明机警,或开朗洒脱,或神情凝重。他们身穿战袍的轻柔,衣褶(zhě)的飘动,飞扬的胡须,丝缕可辨的发髻,粒粒可数的鞋钉,都会使你感受到真实生活中的气息。

秦始皇——赢政早已去世2000多年了,但是,他的伟绩,以及现存的兵马俑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从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创历史先河、为国家统一不惧亡的铝赂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吸取和仿效的。一代伟人赢政横扫六国、统一中国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气魄是不行的!

吹糖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五】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每当看到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糖人儿,总会唤醒我那模糊不清的回忆,那一份淡忘已久的欢乐和惊喜。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和妈妈来到北京的南锣鼓巷,只见一家店门口围着一大堆人,我便迫不及待地想上前凑凑热闹。我拉着妈妈的手不自觉地向人群靠拢,一位老爷爷拿着一条黄黄的东西,往里面吐着气,再用两只手把那东西拉开,那东西顿时变成了一个圆鼓鼓的“小球儿”。我瞪圆了双眼,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老爷爷。只见老爷爷把那圆鼓鼓的东西一弯,两只小耳朵、四条长腿立刻出现在我眼前,我看出来了,那是一头“牛”!老爷爷把牛粘在了竹签上,递给了身旁的一个小朋友。

看着可爱的“牛”,我投去了羡慕的目光。我拉了拉妈妈的衣角,恳求她也给我买一个糖人儿,没想到妈妈竟干脆地答应了。老爷爷问:“小朋友,你要自己吹糖人儿,还是我帮你吹?”啊?原来还能自己吹啊!我期待地望着老爷爷,连声说:“我要自己吹!我想吹只小老鼠!”老爷爷迅速地用木筷舀了一勺糖稀,用沾满滑石粉的右手把糖稀从木筷子上取下来,再用左手拿着木筷子,手腕一提,右手拿着铁勺,往糖稀上一打,糖稀断了,老爷爷熟练地操作着,一气呵成。开始吹糖人儿了,我接过那条像管子一样的糖稀,不断地往里面吐气,只见干瘪的糖稀开始慢慢圆起来了,我定睛一瞧,呀!这里面竟然是空心的!在老爷爷的帮助下,一只可爱的迷你“老鼠”出现在我面前了!老爷爷朝我做了个“停”的手势,我立刻心领神会。望着成形的糖人儿,我的心理美滋滋的,真舍不得把它吃了!

北京之行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糖人儿的甜味还留在我的心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