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初三(我与阅读的故事初中满分作文)

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初三(我与阅读的故事初中满分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1 16:30:20
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初三(我与阅读的故事初中满分作文)

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初三【一】

让我们感到激动的是成康小学的小伙伴们要和我们同上一堂语文课。“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三年级一班的教室里静悄悄的,窗外的小鸟也乖乖地站在窗台上好奇似地望着讲台。这节课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讲语文第14课《检阅》,课文主要讲了一名小男孩儿博莱克左腿截肢,依靠拄拐走路,国庆节到了,同学们要组队参加庆国庆节检阅队,博莱克怎么办?参加不参加?站在什么位置?通过讨论最后博莱克站在第一排与小伙伴们一起走在检阅台前。课文被刘老师讲得有声有色,几十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刘老师,回头望望新加坡的小伙伴们,他们有的托着腮,有的抱着臂,还有的靠在椅背上,听得津津有味,同我们一样被课文中小伙伴间友好相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所深深打动了。刘老师走到同学们中间,抚摸着小伙伴们的头深情地说:“新加坡百分之八十居民是华人,他们与我们一样是龙的传人,拥有着黄皮肤、黑头发。我们是兄弟姐妹、我们是好朋友!”

望着刘老师激动的.面孔,望着成康小学小伙伴们那入迷的眼睛。我不禁想到,我们同住一个地球上,同在一片蓝天下,和平是我们的向往,团结是我们的心愿,相信在将来,在我们双手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地球妈妈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美好!

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初三【二】

我喜欢上语文课有两个原因:一是老师的讲解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二是语文课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我并不擅长写人,如写语文老师,必定出不了彩,所以我想到写语文的魅力。我认为,上语文课,就是探寻语文魅力的奇妙旅行!

语文课上,我轻轻地翻开语文书,欣赏着那灵动的文字,听着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品味着书中的味道,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妙旅行。

语文课上,我漫步在诗歌的王国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漫步在杜甫的诗歌里,我读到的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豪壮,悟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胸怀,看到的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和谐。

语文课上,我穿越历史的天空,走进文学的殿堂。陶公远离喧嚣的凡尘,避开烦扰的世事,隐居深山,精心耕种自己的一小块田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悠然地采菊东篱下,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云雾缭绕的南山。那份闲适舒心,那份超凡脱俗,那份怡然自得,令我无限向往。

语文课上,老师带我品味书香。打开语文书,书的味道便如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顺着流动的液进入了心脏,充满了全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部《红楼梦》演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林黛玉,柔情中带有一丝倔强,智慧中不乏一丝高傲。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的悲剧或许是上天注定了的,含泪葬花其实便预示着她凄婉的结局。

语文课上,我遇见了在小岛休养的高尔基,看见了他的儿子在岛上种植的五颜六色的鲜花,知道了给予比索取更愉快的道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美丽的花园,那神奇的花朵,也许是一句轻声的问候,也许是一次善良的帮助,也许是一个宽容的微笑采一朵鲜花送给你身边的人,帮助、给予、付出,也许你会收获整个春天!

铃声响起,将我从语文的殿堂中拉回了教室。但那美妙无穷的诗词、散文与小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里。语文课,使我明白道理、增长见识,更让我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深情。

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初三【三】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每天都在演绎着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有人沉迷于奇妙无穷的网络世界,有人溺爱方寸间的智能手机游戏,而我却钟情于一片平凡枯黄的落叶。

这片落叶是我和好朋友陈锦川在放学回家路上捡来的,我本想让它当肥料,落叶归根嘛,可是锦川说:“卫新,不要把它扔掉,就让它当我们纯洁友情的见证吧!”于是,我就把这枚普通的泛黄的落叶带回了家,并且小心翼翼地珍藏在我的床头。

有了这枚平凡的落叶后,我每天都快快乐乐地上下学,因为它时刻在鼓励我向锦川学习,锦川连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平时也乐于助人。只要一跟锦川在一起玩耍,我就会开心得像个红通通的大苹果。

有一次,我带着这枚有纪念意义的落叶来到了象山公园,准备把它扔掉。因为妈妈经常看见我拿着这片枯黄的落叶发呆,所以让我把它扔掉。在妈妈的多次威逼下,我无可奈何,只好把这枚落叶放在一株高大茂盛的玉兰树下当肥料。当我把那枚有着特殊含义的落叶摆放在一块阴凉的大树下时,我不禁放声痛哭起来,急匆匆跑回家,一头扎进床上。

过了几天,我经过仔细地思考,还是决定去看看它的“生”究竟如何。那天一大早,我便迫不及待地来到象山公园,焦急地寻找那枚早已泛黄的落叶。可是找了半天,玉兰树下周围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找了好几遍了,仍然一无所获,急得我满头大汗。我心里暗自想:难道是被大风给刮跑了?还是被人给捡走了?已是中午时分,我决定先回家,明天继续寻找。

第二天早上,我又找来几个要好的同学帮我寻找那枚消失了的平凡落叶,我们在浩如烟海的树林中不辞辛苦地仔细寻找,历经千辛万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一处偏僻阴暗潮湿的石头缝里找到了这枚落叶。我的心情激动不已,兴奋得欢蹦乱跳的。似乎找到了这片发黄的落叶,就找回了我和锦川的友情一样,比捡到金钱还要高兴。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一年多时间,每当看到这枚毫不起眼的枯黄的落叶时,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好朋友——陈锦川,想起了我们之间珍贵的友情。

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初三【四】

书籍,是知识的宝库,让我们变得博学多才;书籍,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教会我们品味生活;书籍,是大千世界的偏影,让我们看透世界;书籍,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我们回味无穷……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而我,正张开翅膀,演绎着我和书的故事。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

童年的我,整天捧着漫画版的故事书,《白雪公主》、《龟兔赛跑》这些故事早早就被我那小脑袋装进去了,我贪婪的吮吸着书里的精彩世界,享受着那片欢乐;

小学的我,整天捧着的是书,《作文高手》、《作文大全》等是我的最爱,我还特意买来书纸,小心地呵护着这些书,别人想借也不给。难怪同学们都喊我“小气鬼”,我始终坚持自己的“做人规则”:甭管别人,只做好自己的。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初中的我,整天捧着的是《意林》。那是我考砸的一次,我无聊地翻看着在书店买的《意林》,看到了一个令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一个相士见此状况,便招呼他坐下,张开他的手,指着手心其中一条线问:“这是什么线?”“命运线。”年轻人回答,相士意味深长地一笑,说:“这就对了,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还有什么好悲伤呢?”年轻人顿时恍然大悟,一番努力下,他最终成了事业有成的富翁。这一个小故事启发了我。从此,我便爱上了这本书。每期都会去买,渐渐地,家人都喜欢上了这本书。直到现在,若是你走进我家里,你会被这些堆积如山的《意林》吓到。

如今,书陪伴了我15年的岁月,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至终陪着我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

我和书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初三【五】

【—之记叙文解答探究】,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以时空变化划分

(2)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总分总

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总结:记叙文的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的结构及命题特点分析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的结构及命题特点分析】,初三同学们注意了,想把语文试卷做好,不仅仅靠完全把题目做全对,也需要把试卷的结构和出题特点分析透彻。这样才能把握出题人的意图。

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

这份语文试卷,难度不大,试卷结构又延续了以往的出题模式(形式闭卷;考试时间期中考试都是90分钟,试卷总分120分),题型变化不是很大(仍为、阅读理解、三部分)阅读理解也都像以往一样来源于课外,浅显易懂,可读性强,且文质兼美,寓教育于其中。作文仍是话题形式,话题作文仍是考试亮点。所给引言(话题前的提示性话语),寓意丰富,启发性强,很容易学生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更有助于学生的写作创新。

试卷第一大题为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7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标点考察、写成语修改病句、仿写,还有一题综合实践的考察。第二大题课内外阅读积累,共13分包括课内诗词名句和课外名著考查。前面这两道题都属于基础知识。

第三大题阅读理解,共35分。一部分文言文阅读,16分。另一部分课外现代文阅读19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

第四大题话题作文“面对自然”自拟题目,有启示语,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总结:从以上分析结果看,这次期中考试试题主要考察学生们做阅读理解题的能力,需要我们把握,这部分分值比较高。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之识字与写字

【—】识字与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点,今天的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之识字与写字,请同学们认真记忆了。

识字与写字

要注意三点:

1、要注意阶段目标的连贯性。

初中阶段的三项目标,都是在小学的基础上一步步达成的。(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小学阶段,要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要求学生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而小学阶段,只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书法的审美价值。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阶段目标的连贯性体现得非常突出。

2、要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在“识字与写字”教学领域的综合体现。

比如,在小学1—2年级,就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就是侧重于“情感态度”的目标。认识汉语拼音、具有相应识字量、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等,就是“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多种检字方法的掌握,就属于“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来的,但是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都要坚持贯彻。

在“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

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有没有情感态度的要求呢?我们认为,工具是被人所掌握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鉴于此,《语文标准》中首先加强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这首先表现在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学段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以此为前提,强调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到第四学段实现“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为了落实美育方面的要求,注意通过识字写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第一学段提出“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但仅限于朦胧的感受,在第二学段开始要求“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练习,要求“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3、要注意“识”“写”要求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

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这样做,目的是多认少写,扩大阅读量,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上面的内容总结就是识字与写字要注意的三点,相信看过的同学们都已经熟记了吧。想要了解更多更全初中语文信息就关注。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之田园诗

【—知识积累之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初中语文,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钟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认为其诗“其源出于应璩”。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文选》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

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总结:因为有实际劳动,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初三【六】

不准看漫画书!不准!

自从爸爸向我宣布了这件事,我大为震惊。为什么可以让人放松精神,缓解疲劳的漫画书就被这样完全的否认了呢?为什么说现在的漫画会毁掉一代中国人呢?为什么外国人就不像中国人那么抵触漫画呢?为什么热爱漫画的外国人的想象力往往比读书读书的中国人更具有创新精神呢?为什么国外的.科技比中国发达呢?

我对爸爸颁布给我的这条命令很不以为然。

为什么不准看漫画书?我承认漫画书看多了确实成绩会下滑,可是我又不是天天看漫画,只是在压力很大、心情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看漫画。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调查过,中国大部分学生的快乐与否是建立在成绩好坏的基础上的!难道爸爸希望我也成为这样的人吗?

难道不看漫画真的会让我成绩提高很多吗?

我不认可这个看法。首先我们班很多成绩好的学生照样喜欢看漫画,成绩依然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其次漫画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对美术和很有帮助。最后我还认为学累了,看看漫画放松放松,可以让人有更好的精神投入学习,这样不但不会使成绩下降,反而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我曾经相信大人的每一句话,并努力的去做,可是为什么成绩却没有一点起色呢?难道真是我用功不够?

最糟糕的也许是我所感受到的心里的痛楚。在一个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少个白昼之后的一个中午,那还是在玩赛尔号的年代,拿着爸爸给我的二十元零花钱,我买了一本《赛尔精灵大图鉴》,这是最新版本的,肯定没有同学买!这一点让我沾沾自喜。果不其然,到了学校,我的书受到了很多玩赛尔号同学的追捧!我心里得意极了!哈哈!你们没有吧!你们只能看一会儿,可我就可以每时每刻的看了!以后我就可以了解所有赛尔号里精灵的动向!可这样的事没让我高兴多久,还是乐极生悲了!叮叮叮!上课的铃声响了,原以为同学们可以散去了,可没想到的是不但没有散去,而且看得更争先恐后了!令人恐怖的事发生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方老师快步如飞的走了过来。我们这位老师,连在桌子底下搞小动作的同学都逃不过她的法眼,更别说我们一大堆人呢!果然方老师一来就冲了过来,没收了我那本可怜的书。“气我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在心灵深处呐喊!“开家长会时,我不是给你家长说过了吗?不准带漫画书来学校!方老师在我面前说道。我低下了头,说了一句:“我错了。”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其实还没有呢!第二天老师专门拿了一节课来教育我们,先是让我撕掉那本我都不情愿撕的书,然后语重心长的给我们分析看漫画的利弊,最终,我心悦诚服的接受了老师的观点。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虽然至今我没有完全断绝看漫画,但是由于发自内心的接受了老师的观点,合理的安排了看漫画与学习的时间,我的自由、我的生活乐趣依然如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