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王勃作文(滕王阁序的满分作文)

滕王阁王勃作文(滕王阁序的满分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3 06:48:28
滕王阁王勃作文(滕王阁序的满分作文)

滕王阁王勃作文【一】

漫步在临江耸立的滕王高阁上,打开精美的阁门,随即扑来的山水清新之气令人振奋不已。俯视雕饰精巧的屋脊,飞阁流丹;细看柱上雕花纹路,栩栩如生。各楼阁错落有致,窈窕多姿,与附近的风景自然地融为一体。极目远眺,山岭平原极目空旷,河流湖泽迂回曲折。世族大家的房屋笼罩在寒潭升起的烟雾中。河边泊满了形如青雀黄龙的大船,增添了一种不可或缺的静物美。

云彩散尽,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气明朗。孤鹜与彩霞并肩起飞,相映增辉,青天碧山,天水相接,这浑然一色成就了一幅秋晚暮色美图。点点星光露出天际,高阁隐隐传来渔夫忙碌一天的调子,响彻在鄱阳湖边,回荡……惊起一群刚歇脚不久的雁群,它们慌张的啼着那鸣叫声直到衡阳水边才嘎然止住

不愧是王勃,短短几行,刻画出仙境般的滕王阁,给人清新简净的意境和真实遒健的生命感受。像向阁下一片幽雅别致的江南园林,小桥流水,烟柳画屏,幽径通幽,阁上雕栏玉彻,书画满堂。凭栏远眺,帆风影动,白云悠悠,江流悠悠,歌声悠悠……如此心动之景,又有谁会不向往呢?

滕王阁王勃作文【二】

《王勃之》,不记得是小学还是初中偶然在电影频道遇见的一部电影。

当时只看了最后几分钟,其实都没有看懂,但是画面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那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两年前的9月份把她找出来重看,只是想看一下之前念念不忘的几幅画面究竟从何而来。

这真的是我看过最具浪漫情怀的电影了,充满了只有诗词里才能见到的美丽意象和象征手法。且画面感及色彩感强烈,帧帧皆可入画:

王勃因《檄英王鸡文》被贬出长安时,一个人踏上为最后一抹余晖照亮的石板路,凄凉得灿烂;

被秋水翁当成一条搁浅的大白鱼拾起时,辽阔的鄱阳湖面,青黛眉峰聚成的远山,天边沉沉燃烧的最后一缕晚霞;

落霞姑娘居住的水边,芦苇荡里夕阳总是和着清风;

怀着最后的希望乘风而去时,凄绝的落日在七百里水域铺成一条不必归来的路。

王勃出场之时,戴高冠,着红衣,披白袍,侧对朝阳而坐,脸部轮廓清晰拓在拉起的金色宫闱之上,即使不见正面,依旧有一种逼人的勃勃英气扑面而来。

这便是最初的王勃,年轻,继而轻浮炫耀,恃才傲物,早在英王府之时已有旁人给王勃下了谶语:“文才虽长,寿命必短”。

然此时的王勃也天真广阔。

因《檄英王鸡文》入狱之后,知己杜镜提酒菜探望,其时牢狱天窗外可见风雨大作,王勃在狱内自顾自梳发沉吟,有“风惊雨骤,烟洄电烁”一句。

忽听得惊雷一声,顿时兴奋起身,续道“娲皇召巨野之龙,庄叟命雕陵之鹊”。并随即借墙上光影欣然起舞,作大鹏展翅,心神于电闪雷鸣之中沿九千里扶摇直上。

如此境界,即便是绝境中的自我消遣,在我心中却依旧不失为妙人一个。

杜镜有刑场之上送纸美人黄泉作伴之谊,王勃与其在歧路口两两对坐,饮了一日的菊花酒,劝诫友人将自己当做已逝的人,正如那逝去的风,“长风何其渺渺,天涯何其遥遥”,并于杜镜锦袍内里题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句,给了这段知己之谊一个隐含伤感却又爽朗的作别。

被秋水翁搭救后偶然撞进了一位姑娘的世界。这个姑娘因着只知道长安的一棵桃树,而执着于让柳树结桃花。

这个姑娘安静时如工笔细细描画而出的仕女,烛光下娓娓谈起道尽自己心事的《铜雀伎》时,温柔文雅,素且不媚,清且不寒。

这个姑娘起舞时如敦煌飞天,紫纱掩不住的多情身段,纤指藏不起的似水眉眼,指尖起落正如倦飞归巢的水鸟,顾盼生姿正如盛极瑰丽的彩霞。不论素衣或是盛装,倾城舞姿一出,四下蓬荜生辉。

为了救治这位因自己一首《铜雀伎》而受牵累心耗尽的落霞姑娘,王勃甘愿违背不再执笔的誓言,跪求湖神借风一日内行七百里至滕王阁,作文夺魁以得百金购珍稀药材救落霞之命。

最爱滕王阁一段。本是主人阎公希望借笔会之机让自己的女婿扬名,结果却被王勃这个不速之客打乱,便愤然以更衣为由离席,令小童伺候下笔。

王勃一来尴尬,二来压力过大,思绪受阻不得挣脱。幸得秋水翁“笔虽断,锋颖未残”之鼓励,在“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被主人阎公不屑一顾批为老生常谈、下令小童不必再传之后,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引起其注意,及至落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后,小童震惊,跌跌撞撞跑至阎公处吟出此句,阎公当即起身出门,只一句“世间得此佳句,从此江山无价”送给王勃和他的《滕王阁序》。

至此,我方知世间文笔竟可如此动人。这一句里含着半明半暗的天色里,被落霞姑娘的飞天舞姿惊起的翩翩白鸥;起起伏伏的波涛间,被秋水翁撒下的渔网套住的粼粼波光。

这样的解读固然是一家之言,甚至有牵强之意,但关键并不在此。

王勃因自己失意写出的《铜雀伎》,在落霞姑娘的心里是为她而写,字字道尽她的心事与凄凉;那么王勃写出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又为什么不能在某一个人的心里被想象成这样美的一个故事呢?

毕竟王勃得百金购药之后,落霞姑娘不愈逝去之前,和王勃在一起的落霞姑娘只倚坐水上草亭之间,长笛古琴,一袭白衣不沾不染,一头青丝不绾不束。

如是女子,配得起这样王勃这样一个惊艳绝伦的传说。

记得当时看到了最后王勃落水的那段,今日却已不忍看到最后了。

愿就停在王勃和落霞最后作伴的日子里,湖神庙斑驳的铁马在风里叮当作响,小亭间稀疏的柴帘在风里轻轻飘动,最后的霞光永远那样沉睡在天际,同时抬头仰望的他们永远那样有着一步之遥,却又如此心灵相通。

滕王阁王勃作文【三】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

这天中午,我们早早地来到了赣江江畔,远远就望见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楼阁高大雄伟,在翠绿的树丛掩映下显得格外迷人。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滕王阁门口,让我吃惊的是,门口人山人海,把整个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哇!居然有这么多游人来观赏滕王阁!”我不禁感叹道!

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可以靠近滕王阁了。来到楼前,首先看到的是一尊白色的雕像,他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书生,手握一支毛笔,双眼凝视远方,原来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从他身边走过,来到滕王阁第一层大门前,两根朱红色的柱子上面刻着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到这句诗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登上顶楼,一览这一胜景。

我们从一楼来到了第二层楼阁。二楼主要是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画上画有秦至明代的80位各领风的江西历代名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陶渊明。想当年,他辞官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自由生活,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豁达与洒脱。

看完了《人杰图》,我们又来到了第三、四、五层,这里分别有工艺展品室、品茶厅、《地灵图》等,里面的陈设与设十也非常精美。

最后我们终于登上了第六层,也就是滕王阁的最佳观景处。凭栏俯瞰,一条碧绿而平静的江水映入眼帘,一条条小船从河面轻轻滑过,渔夫嘹亮的歌声在天空中回荡。此时夕阳渐渐西沉,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倦鸟归去,此情此景,正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中所描写的一样,真是迷人极了!

美好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暮色降临了,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滕王阁,而滕王阁那壮观美丽的景象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