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过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端午节在门前挂艾蒿的习俗作文)

北方过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端午节在门前挂艾蒿的习俗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8 01:07:48
北方过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端午节在门前挂艾蒿的习俗作文)

北方过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一】

很多的人都知道在端午节的时候要挂艾蒿,那么,艾蒿和端午节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呢?朋友们一定想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吧,现在大家就跟随着我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艾蒿和端午节的关系吧。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

艾草还可以食用哦~

艾草,自古在民间即有食用、祛风邪等用途,端午节有些岭南人士,除了会以糯米掺艾草制成“艾饭”等应节食品之外,还有人将艾草、茅草、抹草、柳枝、桃枝等药草悬挂门口,当作避邪之物。

北方过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二】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北方过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三】

祭灶火烧是用面粉加红糖烙烤而成,民间取其谐音,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北方过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四】

端午节到了,妈妈在烧饭,我就在外面玩,我想奶奶怎么还不来呀!正巧奶奶来了,手里拿了一个小袋,我连忙跑过去,心里想:里面到底装的什么呀,这么神秘?奶奶从袋里拿出香囊带在我脖子上,我一蹦一跳地要跑去告诉妈妈,我刚跑起来又被奶奶喊住了,我转过头来,只见奶奶已经把一种用五色的丝线系在了我的手腕上,奶奶说:“这是长命缕。”我说了声“谢谢奶奶”,就跑回家了。

我刚跑到客厅,只见爷爷正在家里的门窗上插“五端”,也就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我充满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插这些?”爷爷笑呵呵地说:“插了这些就能驱邪避魔了。”我说:“这是迷信!”“小孩子别瞎说。”爷爷刚刚的一脸笑容被我这一句话扫得一丝不剩,我见爷爷生气了,心中也害怕了,连忙趁爷爷不注意的时候跑到厨房,找妈妈说话去了。 我和妈妈正谈着,妈妈又说:“端午节有‘八说 ’呢。第一说是认为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第二个是庆祝唐玄宗的生日的;第三个是……正说着,突然妈妈说了一声“不好了,我的黄鱼!”她赶到时,黄鱼已经被煮焦了。我叹了一口气,“哎,家里没一个可以陪我静心玩的!”于是我唱着妈妈教我的儿歌,出去找小伙伴玩了。

北方过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五】

艾草,也有人管他叫做艾蒿,他与我们中国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艾草是一种含有奇异香味的草类,对于驱除蚊虫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我国,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民俗处处可见,人们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

据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艾叶的疗效与用法。公众号脉脉养生只做最新最专业的养生知识。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遍。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更加全面深入。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挥发油以外,还含有鞣质、黄酮、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其中,艾叶油具有平喘、祛痰、镇咳、抗菌、抗过敏、镇静等多种药理活性。药理实验结果证实,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止和抗凝、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作用,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在临床上,艾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呼吸道疾病。

北方过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六】

你知道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在家门口插艾叶的来历吗?就让我来给你讲讲吧!在唐朝末年,兵荒马乱,冲天大将军黄巢准备带着他的部下去攻城。

黄巢先去查看地形,他发现了城门口一位大嫂,她手里抱着一个大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小孩子。她牵的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抱着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大孩子。黄巢觉得很奇怪,上前问道:"你为什么手里抱着一个七八岁的大孩子,手上却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呢?"大嫂说:“如果有身之祸,这大孩子是我哥的,小孩子是我的,在危险的时候我可以放弃小孩子;紧紧抱着大孩子”。

黄巢非常感动,对大嫂说:“大嫂,你回家,把门口挂上艾叶,我保你平安。”大嫂答应了。第二天,黄巢去攻城,他根本不知道:在前一天的晚上大嫂早把他们的对话告诉了城里的老百姓们。黄巢看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艾叶,为了履行诺言,黄巢只好带兵悄悄地走了。这就是端午节人们挂艾叶可以驱蚊,避邪的来历。

北方过端午节挂艾草的作文【七】

五月五,午端阳,

家家户户插艾忙。

把艾插在门外边,

驱虫辟邪又吉祥。

这是一首小时经常唱的儿歌,每每到端午节时就想起来,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早上,还没起床,浓浓的艾香便沁满我的心扉。早起买菜的`妻今天买了两把艾放在店里,说等会挂在门口,端午节快到了。

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在农村,很普遍,它生长在田间地头,喜阴好水繁殖力特强。每年开春后,它就拱土出芽,白白的,毛毛的黄嫩。由于艾有浓烈的香味,酷似中草药味,所以,兔也不闻,羊也不吃,牛也不啃,经过,春风春雨的滋润,长的很快,到了五月前后,都有一米多高。端午节一到,家家都在自家的地头,荒草地里,割一大捆回家,挂在大门口。碰到谁家结婚办喜事,浓绿艳活的野艾,衬托着大门两旁的大红喜字,煞是好看。

过了三、五天,艾已半干后,细心的主妇们把艾取下,放在屋檐下风干,收藏好,早晚能用着的时候,找出来用。药贩来收购时卖点钱花。要是跌打崴脚,用艾泡水烫烫,第二天脚就好了。在那个没有蚊香的年代里,点燃干艾叶,来驱蚊子,效果很好,很芳香,总能让人甜甜的入梦。

遥想老家的沟边地头,那一片片,一丛丛,茂盛的野艾,不用耕种,不用浇水,不用喷药,不用施肥,默默无闻的成长,虽没有娇艳的花朵,香甜的果实。但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多好用途。那一抹浓绿随风摇摆的野艾,在田野里,在阳光下,也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摇曳在眼前。

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