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利于行的作文素材(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作文素材)

忠言利于行的作文素材(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作文素材)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8 12:57:19
忠言利于行的作文素材(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作文素材)

忠言利于行的作文素材【一】

或许是因为我们年轻,什么新鲜的事情都想去尝试尝试,什么困难都想去挑战挑战。所以这个活动出来后,自己心里动摇了,然后和一群好友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人员达至500人,从晚上8点半开始走,全程47公里,最后我们是第二天早晨7点半到的终点。

从集合到最后,基本上我们是被队化的管理,排成两列,按要求行走。助教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们要严格按两列排行前进!”。那时候我觉得我们处处受限制了,这是要干嘛,我们不就是要走个路,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这么强调纪律。我们自己爱怎么走就怎么走就怎么走不可以吗?但是转念一想,这么多人参加的活动,他们作为组织者必须要保证参加者的安全,所以才那么强调纪律有序前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吧。但是我又在反思,如果我是一个新生,或许我不会排斥他们这种管理方式,因为我们刚刚经历了军训,因为我们心底里已经适应了这种机制。但是两三年之后,我们变了,变得不再那么听话了,变得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了,知道什么是自由了,所以我们心底有抵抗。也许这就是大学给我们带来的改变,挺好的,有自己的思想挺好的。

忠言利于行的作文素材【二】

毅行,顾名思义,就是依靠毅力行走。今天我和妈妈参加了由金城控股和新昌登山协会组织举行的首届新昌毅行活动,路线全长足足有30公里!

还没到七点,妈妈就催我赶快起床,看来今天懒觉睡不成了。当我们赶到出发点时,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一个个都装备齐全,等待出发。

我们急忙领了卡就和大家一起出发了,队伍浩浩荡荡,甭提有多壮观了!本打算跟队伍只去磕山玩玩的我,顿时被这毅行队伍的气氛感染了,刹那间感觉浑身是劲。

第一个打卡点是磕山凉亭。爬过一段艰难的山路,便是没完没了的台阶,而且台阶很陡。“妈妈,这第一打卡点怎么还不到啊,我都累了。”我发起了牢,“快到了,你瞧,就在那儿!”妈妈说。啊!看见了磕山凉亭了!我和妈妈卯足了劲向上冲去。终于到了,听说这台阶可有七八百步!工作人员在卡上盖了章,我和妈妈顾不得休息又向第二个打卡点进军。

第二个打卡点在七盘仙谷景区。

要到七盘仙谷必须经过百丈岩。昨天刚下过大雨,百丈岩的山路更加泥泞,难走,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的向前挪着。走过了一段灌木丛,便看见了一条小溪,小溪上没有可踩脚的东西,这可怎么办啊?这时,一位叔叔大步走过来,他率先跳过了小溪,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过来了,那位叔叔又把妈妈及后面的几个人拉了过来,我们又继续出发了。经过了近一个小时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了第二个打卡点。

我们坐在了七盘仙谷内的一个石凳上,随便吃了点东西又向第三个打卡点出发了。

第三个打卡点很近,好像不一会儿就到了,也许是这段路比较平坦的缘故吧。

我站在路上拿出地图一看,妈呀!第四个打卡点也太远了,我在地图上算了一下,差不多有七八公里远,我暗自在心里鼓励自己:加油,杨云泽,你行的,你是个男子汉。

我们沿着公路走了起来。不知是谁,大声说:“大家加油,一定要坚持住!”我心中顿时充满了力量,我的脚步加快了。不知不觉的,到了,我们历经了千难万阻终于到了第四个打卡点,打了卡,离胜利越来越近了,我们信心十足地向最后一个点出发了

最后一个点在山下,我在山路上捡了一根木棍,可以便于下山。爬到了半山腰时,岔路口的工作人员示意我们向右拐,还鼓励我们:“最后一个打卡点就在下面,快到了! 加油!要坚持住!”

穿过一片茶叶地,看见了一个指路牌,顺着指路牌下山。到了,终于到了,经过了6个小时的艰难路程,终于到了!我和妈妈把卡交给工作人员,他在上面记上了我们到终点的时间,我们挑战自我成功了!还送给我们一份小小的.纪念品。

这次毅行让我知道了:只要对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它就会变成现实!

忠言利于行的作文素材【三】

秋夜。冷风中的枫叶和芦花在空中凄厉地飞舞、盘旋。

被贬到江州任司马的白居易,此时怀着几分无奈与凄楚,恋恋不舍地与路经此地探望他的好友江萧竹骑马来到浔阳渡口,依依作别。

轻挥的手停在风中,依稀可见眼眶中的泪水。千言万语终难诉尽心中忧国忧民之志。江萧竹望着朋友憔悴的身影,抑制不住心中难奈的情怀又邀白居易到船上再喝饯行酒。盛情之下,白居易跃下马来,向渡口指道:“我白某今生能结识你这么一位豪杰,即使被贬又待如何!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船内,二人举杯欲饮,却有万千话语噎在喉头。相对无言,杯中美酒化作了斩不断的离愁别绪……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白居易正欲引骑上马,忽闻一阵如泣如诉、似丝似竹的弦声滑过江面,划破长空穿入耳鼓。顿时,他所有的情愫似乎凝固了。江萧竹也被乐声吸引。他见白兄凝思沉默欲行又止,忍不住再次相邀:“这么美好的丝竹之声,何不共赏再别!”

白居易再次登舟。两人向音乐飘来的地方轻声呼唤:“请问弹琴高人,可否来船上一叙?”未见回音,丝竹声却戛然而止。这时,两船已悄然靠近。江白二人斟酒,拨亮油灯,重新摆开宴席,准备邀弹者一叙。

江萧竹站在船头,由衷地赞美道:“方才一曲,犹如高山流水,高人不知能否赐见?”片刻的宁静后却传来一女子如云间莺语、似春燕呢喃的低语:“贱妾深居简出,深夜孤舟,不便相见,望官人见谅。”二人听后,一时语塞。白居易执着地向前挪了挪脚步,恳切相邀:“适才听夫人弹奏琵琶,技艺娴熟已臻化境,曲中的.忧闷愁苦仿佛是在下的生活写照。如果没有猜错,夫人与我同病相怜,何不过来一叙!”

稍顷。一位中年妇女从船篷下轻移莲步盈盈走出。她双手抱着琵琶,遮住了半个脸。侧影中见其鬓若浮云,秀眉微蹙,目光含羞。虽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似曾绝艳的容颜下隐隐约约写满了惆怅与无奈。

妇人坐定后,纤纤素手怀抱琵琶,玉指轻拂,转动旋轴。轻轻地试弹了三两声便有如云若泉的无限深情弥漫开来。白居易与江萧竹对视凝望,不禁同时道出:“未成曲调先有情啊。”渐渐地,妇人完全沉浸在了乐曲声中。她一会儿掩首扫弦,一会儿又揉滚轮指。声声哀怨幽思,仿佛诉说着自己一生的不幸。叩弦、操弦、挑弦,她将名曲《霓裳》《六幺》的意境弹奏得酣畅淋漓。大弦嘈嘈,声音沉重舒长如阵阵急雨;小弦切切,声音急促细碎如窃窃私语,嘈嘈切切,仿佛滚圆的小珠子落入玉盘,发出悠扬悦耳的清脆响声。瞬息,音乐变得沉痛悲抑,像冰下滞涩不畅的泉水。渐渐地,音乐越来越低沉,丝弦仿佛要凝绝。

四周冷冷清清,万籁俱寂。一切声音都暂时停歇了。琵琶女微颦双眉、轻声长叹,终于把隐藏内心的怨恨幽情融进乐曲声中一泻而出……

忽然,繁弦急奏,发出清越雄壮的声响。就像银瓶爆裂水浆飞迸,又似铁骑出刀枪齐鸣。此时,琵琶女用拨子在琵琶槽心猛然一划,四弦齐响,犹若撕裂绸缎般发出了尖锐的余音……

过了好一阵子,白居易和江萧竹才从音乐的情思中回到现实。未等二人说话,满腹心思的琵琶女已将拨子插在弦中。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刚才激情摇荡的神态转而化作了凄楚、幽怨。她娓娓絮絮地道出了自己凄惨的身世。

我本是京城里的一位歌女,家住长安曲江附近的虾蟆陵下。我自幼聪明好学,十三岁学会弹琵琶,名列教坊第一名。

妇人眼神迷离,沉吟片刻后接着说:

那时候,我美艳绝伦。一经梳妆打扮,其他姐妹们也免不了嫉妒。王孙公子们争先恐后送我财物。常常是一曲歌罢,所得红绡已不计其数。他们陶醉在我演奏的琵琶曲中如痴如狂。有的把身上佩带的名贵饰物取下来击打拍子直到敲碎;有的在狂欢中宴饮调笑,失态到酒洒满身,玷污了罗裙……

稍顿,妇人幽怨的语调里充满了惋惜:

时光流逝,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把青春年华很快消磨殆尽。我年老色衰,门庭也渐渐冷落。后来,我嫁给了一个商人,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他上个月贩茶去了浮梁,至今沓无音讯。我孤零零地守着空船甚是凄惨。昨夜梦中重返少年时光,饮江呓语,泪横脂粉。弹奏琵琶只为排谴心中愁苦郁闷,未曾想惊扰了两位……

江萧竹听罢忙起身拱手相告:“深夜寒水浸月,丝竹排空,我二人有幸欣赏到如此意境,实乃缘分。”说完左右环顾却不见白兄的回应。回头看时,却见白居易愣愣地坐在一隅出神。顷刻,泪水便嘀嘀嗒嗒滚落下来。也许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翻江倒海,忽见他起身走到船头仰头长啸:“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说完回身对着妇人一揖到地:“我从去年离京被贬到浔阳,一直深居简出。在这个偏僻潮湿的地方,整日只有杜鹃的悲啼和猿猴的哀鸣。我已有一年没有听到丝竹管弦之声。偶有山歌牧笛但呕哑啁哳不堪入耳。今夜听到你弹奏的琵琶乐曲,仿佛仙乐入耳,刹时茅塞顿开。请你不要推辞,坐下再弹一曲。我要依曲为你写首名曰‘琵琶行’的歌词。”妇人听罢感激涕零,竟站立良久不能言语。

满腹的感激和巧遇知音的喜悦让她心潮澎湃,思如泉涌。

坐回原处,上紧丝弦,旋律响起。然而曲调繁急,情感凄凉,满含悲切,似与刚才奏过的曲子迥然不同。满船听者无不俯首掩泣。

这时,白居易已完全沉浸在乐曲声中,胸前的衣襟早被扑籁而下的泪水浸湿一片……

忠言利于行的作文素材【四】

在中国的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战争从未停止过。秦朝所修建的万里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秦始皇更是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将匈奴赶出七百余里,使北方平静了十几年。

秦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发生了混战,匈奴又乘机发展壮大起来,势力越来越强盛,渐渐的成为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的主宰。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国内基本平定下来,唯一的心头大患就变成了北方日益强盛的匈奴部落。匈奴的冒顿单于也不甘示弱,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北部边郡的人口、牲畜和财物。公元前201年,冒顿单于率领40万人马大举南犯,刘邦也尽起全国之兵30万迎战。匈奴骑兵人强马壮,刘邦却错误地估计了敌我双方的实力,中了对方的诱敌深入之计,卑微困在拜登七天七夜,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狼狈不堪。最后还是陈平献计,重金贿赂匈奴王妃才逃了出来。

白登之围后,刘邦意识到了实力的差别,不敢再轻易对匈奴用兵,转而使用“和亲”的政策。他把宗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单干,并每年奉送给匈奴大量的丝绸、布匹、酒、米等大量物品和财物,还开放边市贸易,与匈奴互通有无。在国力薄弱的情况下,这种忍辱称臣外加进贡的“和亲”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缓解了中原与匈奴的关系。

汉朝统治者一边低调退让,一边不忘乘机发展壮大实力,休养生息。汉文帝、汉景帝年间,轻徭薄赋,皇帝带头倡导节约、发展生产。汉文帝鼓励臣下大胆地提出不同意见,并发表声明,,认为百官的错误和罪过,皇帝也要负责。他在位23年,既不大兴土木修建皇家园林,也不给自己增添车马、服饰,还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后宫的嫔妃也都衣着朴素。汉文帝曾想建造一座露台,听说要花费百金,等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便下令作罢。因为皇帝提倡俭约,所以当时国家的财政开支都得到了节制和缩减,贵族官僚也都不敢搜刮、奢侈,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汉景帝即位之后,进一步延续、发展了文帝的政策。汉文帝、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有了显着发展,粮仓了堆满了粮食,库房里串钱的绳子都因久不动用而腐烂了,国力大大增强,初步具备了盛世气象,史称“文景之治”。

到了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后,实力已经足够强大,可以跟匈奴一较高下了。于是,刘彻一改过去屈辱称臣的\'“低调”做法,在匈奴兵侵犯、扰时给予坚决的反击。

他前后三次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率兵反攻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区,并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使匈奴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景象,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了。

落在下风的匈奴无计可施,便怀念起了“和亲”的政策。他们向汉朝提出请求,希望能像以前一样迎娶汉朝公主,接受汉朝的“岁贡”。但形势比人强,实力壮大起来的汉武帝怎么会同意仍旧称臣呢?他要求匈奴向汉朝称臣并派王子前来为质,一扫此前数十年的屈辱闷气。最后,匈奴的梦想只好落空,被逼无奈下选择了迁移。

试想,如果不是那数十年称臣的低调,汉朝哪有机会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大破匈奴呢?想必表面上越是隐忍退让,胸中那股斗志便燃烧得越是热烈,最终磨练了自己,成就了匈奴的衰落灭亡。

后记:

人生悟语:低调做人,无论是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同时也是最好的磨炼之法,导引着我们从逆境转入顺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