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老爷的家乡习俗的作文(潮汕营老爷的作文二年级)

营老爷的家乡习俗的作文(潮汕营老爷的作文二年级)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23 10:05:34
营老爷的家乡习俗的作文(潮汕营老爷的作文二年级)

营老爷的家乡习俗的作文【一】

春节,是我国一年当中最热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早早的,街上“展览”的对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货给我带来了一丝丝“年味”。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开始,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小孩馋的总想先尝尝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总要等到奶奶先到厨房的灶王爷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哟。据说,这样灶王爷才能上天言好事。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扫房子。妈妈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静,这是为了新年有一个新气象。过了二十四大人们忙着鱼、肫肉、蒸花馍,准备年货。

每当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节日的气氛装点的更加浓厚。吃过午饭后,端出香喷喷的肉馅,一家人就包起了饺子,男同志擀皮、小孩们当运输员,妈妈们就负责制作精美的水饺。奶奶还要在饺子里放进硬币,看谁最有福气。当一盘盘挺着肚子的水饺端上桌时,大家找到自己满意的饺子,张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运。最后,那个带有福气的饺子还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饺子,我们早早的吃晚饭,守在电视前看春晚,也是“守岁”。

初一到初六这几天,就是我们小孩子“挣钱”的最好时机。天天不是呆在爷爷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们仍然乐呵呵的东跑西窜。

我们这的春节一般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告一段落。虽然濮阳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与许多大城市一样,热热闹闹的迎来春节,又热热闹闹的把它送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们像爸爸妈妈请安(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

营老爷的家乡习俗的作文【二】

我和我们二胡班一起表演拉二胡,曲名叫《送别》,帮我们伴奏的是音乐老师吴老师。当我们在后台准备时,都非常紧张,幸好我们二胡班的“搞笑大王”何建龙讲了几个笑话,把我们笑得前俯后仰。这时,二胡老师李老师走过来告诉我们:“下一个节目就到我们了,快点把你们的二胡准备好!”

开始表演了,我们个个胸有成竹地走上大舞台,鞠了个躬,就坐了下来,伴奏声一响,就像老师发布给我们的命令似的,我们立即拨弓而起,我非常紧张,心里像装着一只小兔子“扑通扑通 ”不停地跳着,生怕自己拉错,但我还是外表装作十分冷静,不慌不忙的样子。突然我拉出了一个错音,心里感到一阵惊慌,但还是勉强地跟上了“大部队”。表演终于结束了,紧张而又增添着几分激动的我也终于能松一口气,同学们也神志恍惚, 像做梦似地走下了舞台。这时,“搞笑大王”又“搭起了台词”:“喂,你们紧张啥呀,到时候我还要到香港参加演唱会呢!”他那幽默的语言,像小精灵一样跑进我们的耳朵里,又把我们弄得哈哈大笑,同学们紧张感都被“搞笑大王”的幽默感驱逐开了。

虽然这次表演已经结束了,但想起这件事,就让我回味无穷,我仿佛又看见了老师那张和蔼、温柔的脸和同学们那一张张幽默顽皮的样子,又仿佛回到了表演的现场,仿佛听到了老师那几句叮嘱的话,仿佛听到了同学们的笑声,仿佛听到悠扬动听的琴声,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营老爷的家乡习俗的作文【三】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也叫腊日。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家乡有句俗语叫“红白萝卜似疙瘩,母亲叫你吃腊八”,“疙瘩”是家乡的土话,意思是说吃腊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腊八臊子”,这是展示姑娘、媳妇心灵手巧、烹调手艺高低的平台。家乡的“腊八臊子”做起来非常有讲究,是将猪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豆腐等八种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调料,用文火烩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别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腊八臊子”还要擀好腊八面。在家乡,新媳妇或小姑娘不会擀面是要被人笑话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匀,软硬适中,擀时要拿稳放平,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富有韵律地一推一压,将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摊开的面页上撒少许面粉,一层一层均匀地折叠。用刀切时,刀尖不离案,刀把缓缓抬,伴着“咯噔、咯噔”的节奏,面可以被切成长条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开下锅,捞出面来,盛在碗里,再浇上提前炒好的“腊八臊子”,这样,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热气的腊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更会让你垂涎三尺,吃起来酣畅淋漓,吃完后意犹未尽。

“母亲叫你吃腊八”说的是腊八这天,嫁出去的姑娘无论是十里八里、无论是忙还是闲,都要赶回娘家吃上一顿母亲做的腊八面。这天,在乡间的道路上,你会不时地看见穿着一新的姑娘、媳妇们高高兴兴地回娘家。腊月天寒地冻,为了迎接女儿回来,往往是做一大锅腊八面,初八一整天都吃它。这天全家人端着一大碗腊八面边吃边唠着闲话,围坐在热炕头或是灶火前,温暖而惬意。

吃完面后,母亲还叮咛儿女们给猪儿、猫儿、狗儿留下一碗,给树上、粮仓等地方挂上面,据说,这样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树木快长,人的身体也会更健康,这也寄托了家乡人追求平安、向往幸福的情愫。

多想再吃上一碗家乡的腊八面啊!

营老爷的家乡习俗的作文【四】

期待已久的中秋终于来到了。我可是等的快化作“望月石”了!

这天晚上全家人刚吃完晚饭后天就黑了这时奶奶拿来一只升罗里面装满了麦子在中间插了一股香四周围也插满了一种叫亮晶晶的香然后在蜡签上插了两支蜡烛于是奶奶点燃了蜡烛和香我觉得非常好奇问道:“奶奶这是什么香啊怎么好玩?”奶奶回答道:“这亮晶晶香啊意味着出门不遭受风雨而且还能去除灾害。”我看了看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奶奶又端上来了早上买的苹果、月饼、梨等东西。我正做在椅子上望着天上那圆圆的月亮。突然月亮一下子消失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便大声说道:“月亮怎么不见了它去那里了?”爸爸笑着说:“傻孩子因为今天是阴天啊所以月亮出来了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了放在桌子上的东西于是伸出手想要拿月饼就在我刚要碰到的一瞬间爷爷说道:“别动那月饼不是我们自己吃的是给月亮公公吃的月亮公公吃饱了我们出门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后就又坐在椅子上望着天上希望月亮能重新出来再让我看着它。同时我又想:我们家乡的中秋节竟有这么多习俗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呢!我还想: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家乡的中秋节风俗都进行完成之后,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立刻被妈妈赶去睡觉。

营老爷的家乡习俗的作文【五】

原来我们要换迷彩服,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成为正式营员的见证,于是我飞快地换上衣服。这时一名女教官迎了上来说:“这两天的军营生活,就由我带领大家,我们一起努力让这次军训活动圆满成功。”接着我们开始了入营仪式,随着教官的一声哨响,我们的'第一天军训生活拉开了帷幕。

我们首先进行了竹筏漂流。坐在竹筏上,竹筏顺着水漂流而下,我们个个敞开迷彩服,阵阵凉风袭来使我们神清气爽。时光如箭,晚上我们开始了营火狂欢。只听主持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欢呼着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中的营火。大家搭着肩膀,跟着欢快的节奏,跳起了欢乐的集体舞。啊!熊熊的营火燃烧起来,红艳艳的火苗足有二米多高,晶亮的火花冲向天空,像飞溅的钢花“呼呼”作响。通红通红的火焰映红了夜空,映红了营地,也映红了我们少先队员的张张笑脸!这时,主持晚会的老师又一次喊道:“同学们,让我们跟着音乐,再一次跳起来吧!”话音刚落,同学们的心情更高涨了,就像这营火一样,列焰腾空。此时笑声和“噼噼啪怕”的燃烧声融成一片。于是营火晚会成了火的世界,成了欢乐的世界。

第二天早晨,我被一阵急促的喧闹声惊醒,原来是要集合了。我便用最快的速度套上衣服、裤子和鞋子,冲出了寝室。只见同学门个个低着头,一脸睡眼朦胧的样子。教官见我们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便对我们说:“同学们,军训虽苦,但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军人,就要有坚强的性格,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官的话打动了我们,于是我们振作精神,随着教官一起来到营地,开展了“勇敢者道路”、“男女对抗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游戏项目。

两日紧张而有意义的军营生活就此结束了。时间虽短,但这次特殊的经历却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珍贵的回忆:通过这次军训,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更锻炼了我们的意志。

营老爷的家乡习俗的作文【六】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赏月:在中秋节,家乡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等月亮出来以后在桌子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要先敬月亮神之后一家人才能吃月饼。

吃月饼:家乡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已成为家乡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