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向别人介绍杭州的美食作文)

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向别人介绍杭州的美食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1 12:59:09
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向别人介绍杭州的美食作文)

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一】

一进店门,一阵浓郁的花椒香味铺面而来,是我不禁连打几个喷嚏。由于店里生意很好,我们等了十五分钟才就座。坐下后,我们指点了一盆虾尾,准备大开吃戒。可我们又等了十五分钟虾尾才上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一只只虾尾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俨然一副接受检阅的样子,每一只虾尾都是油光发亮,红彤彤的,一些大蒜和葱漂浮在底部的红油里。轻轻拨开虾壳,一些汤汁便溅了出来,慢慢吮吸一口汤汁,一股辣味便直冲嗓子眼,徘徊于五脏六腑之间,时而在鼻腔里打滚,时感舒适,时感麻辣。轻轻咬一口虾尾肉,不得不被厨师高超的`技艺所深深折服。虾尾在薄壳的包裹下,沉浸了葱蒜独有的香味;虾尾肉鲜嫩多汁,美味无比。

虾尾真是太好吃了,连平时不爱吃辣的我人不知它的诱惑,也一边大口喝水一边大快朵颐。我多想再吃一盆虾尾,怎奈,肚子早就不听使唤了!

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二】

说起饺子,可以说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在我们中国,每当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会包饺子。饺子滑润可口,味道鲜美,寓意深刻。每年除夕之夜,在我国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这句话代表着人们对饺子的钟爱之情。

饺子由来已久,始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冬至回乡路过南洋时,看见不少穷困老百姓耳朵冻伤,饥寒交迫,很多人染上风寒。张仲景顿生怜悯之心,于是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口大锅,用羊肉、辣椒跟袪寒提热的药材做馅,再用包成耳朵形状,盛给穷人们吃。人们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为了感谢张仲景的善良、无私。每年的冬至跟除夕,人们都要吃饺子。渐渐地,吃饺子就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俗。

在不同的时期,饺子的叫法也各不相同。东汉末年称饺子为“娇耳”。唐代却称之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岁角”;明末称为“粉角”;清朝又称为“扁食”……随着历史的发展,饺子渐渐开始变得名目繁多。如广东的澄粉虾饺、上海锅贴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水饺、东北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钏水饺等,都各有特色,受人欢迎。

饺子不仅好吃,而且做法独特、简单。首先需要将面团搓成长条,再把长条切成一个个小块,擀成面皮。然后将一些菜或肉剁碎,用油盐酱醋等佐料调成馅。再用面皮把馅包起来,用手把面皮一点点儿捏紧,这样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做好了。这些包好的饺子也是形状各异,蕴含深意:月牙形的叫“捏福”;元宝形的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麦穗形的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看来,这小小的饺子里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饺子可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专利哦!外国的饺子也别有一番风味。如俄国人的饺子馅有牛肉、胡萝卜、鸡蛋、葱头、盐跟味精等,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饺子馅中添加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个头很大。最特别的是他们煮饺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汤。不过,对俄国人来说,喝煮饺子汤是第一道菜,吃饺子跟是第二道菜。其他诸如匈牙利饺子、意大利饺子、朝鲜饺子等,也都很有特色,别具一格。

看到这里,你一定很馋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份香喷喷的饺子吧!

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三】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一首《忆江南》勾勒出一道余音袅袅的江南的风景线,而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就在这江南——杭州。

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自然风景旖旎无限,我便说说我尤为钟爱的那几处吧。

先说第一处——断桥残雪。断桥是杭城内外最“累”的一座桥。因为它每天都要承受数以万计的游容重量。不信你来试试呀?这里不仅是游客到西湖中心的连接纽带,还是白娘子与许仙相遇,而后爱情诞生之始。而冬日雪后,桥身积雪的样子从远处观望便像长桥被落雪切断了一样,因而被称为断桥残雪。

再说第二处——河坊街。这是杭城内最香的一条街。这里可以寻到杭州各种特色美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龙井虾仁、藕粉、叫花鸡、狮峰龙井、桂花糕点、东坡肉……应有尽有,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吃货眼中的人中仙境啊!甭管你是哪国彬彬有礼的绅士、急需控制饮食的国家超级运动员或者大明星,相信在美食的诱惑下,没有几个人可以不“原形毕露”的。

最后一处——林蹊竹径。这里是竹子的世外桃源,栽种了数千棵竹子。在这里,静林修竹颇能让你觅得些返璞归真的滋味。总而言之,来这里绝对是一个此生不悔的选择!

“正是江南好风景”的时节,快来跟随白居易、苏东坡的足迹一睹杭城风景为快吧!

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四】

这个暑假,我跟随家长,去了很多地方。但惟一让我感到最美的地方时人间天堂——杭州的西湖。

现在各地的湖水已经变得浑浊不清,惟有杭州西湖保持原姿,依旧清澈无比,整个一座湖就像一面大镜子,都能照出人影来。在享受这清风、清水的洗礼之时,我的心似乎也变得清亮、愉快起来。清!

湖堤两岸长满了柳树,虽然已经是夏天,柳树依旧像春天那样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枝条长得已经垂到了湖面,婉茹一个美丽的少女正在清洗她那长长的黑发,微风乍起,柳枝摆动,仿佛是风在弹奏悠扬的竖琴,放眼望去,一切都是绿,绿意,给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气氛和清新的意境。绿!

西湖旁边还有一个景色也十分美丽,那就是鲤鱼池。正是夏季,鲤鱼池里长满了荷花。荷花像君子一般,亭亭站起,几片粉红色德尔花瓣托起一些新生的生命。荷叶连着荷叶,给鲤鱼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看,鲤鱼似乎在捉迷藏呢!

鲤鱼有大有小,上身是像朝霞的红色,下身是鱼肚白,成群结队,游来游去,像一条红绸带在舞动,穿梭在荷叶之间。美!

这次旅行真是快乐的记忆!

自古以来,西湖以它独特的美景扬名天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如今的西湖变得更加美丽了。

春天,西湖边的树木抽出新的纸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柳树的枝条像小女孩的辫子,随风飘动。旁边还有许多棵魅力的桃树,他们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像是被彩色笔描过似的,美丽极了!

夏天,西湖边的树密密层层,树上的知了唱着“知了知了”,好像在说:“ 我热了……我热了……”还有那满池的荷花叶格外引人注目。这么多的荷花,一朵又一朵的姿势: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只见游人们纷纷拿出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这一幕幕艳丽的荷花景。

秋天,西湖边的植物园里更是另一番景象。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好像一只只飞舞的彩蝶翩翩起舞。桂花开得正艳呢!黄色的花蕾不时散发出一阵淡淡的清香,把过路的游人都陶醉了。

冬天,西湖边的房子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地上铺满了雪白的地毯。小朋友们在西湖边打雪仗、堆雪人,笑得眼睛都像月牙儿了!

杭州西湖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我爱杭州西湖!

国庆节放假,妈妈带着我来到惠州看望小弟弟。今天,舅舅、舅妈和小弟弟陪我们去惠州西湖玩。我们坐公共汽车,很快就来到了西湖。进了大门以后,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南方的树。听妈妈说,这些树都有很多气根,碰到土就变成树干,真神奇!

小弟弟还不到一周岁,他看到西湖景色也很快乐,总是笑,非常招人喜欢。

随后,我们来到了泗洲塔。我们一层一层爬上去,爬得浑身是汗。站在塔上,整个西湖的景色全都看到了。原来,西湖是由丰湖、平湖、南湖、鳄湖、菱湖五个湖组成的,真美啊!

下了塔,我们来到了苏东坡纪念馆。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苏东坡不光在杭州当过官,还在惠州当过官。

看完苏东坡纪念馆以后,我们过了九曲桥,来到了点翠洲和方华洲。然后,参观了元妙观和百花洲,登上朝京门城楼。这时,惠州西湖和东江景色尽收眼底,比在泗洲塔上看到的景色还美呢!

看了惠州西湖的景色以后,我真有点不愿离开。在这个地方生活,该有多快乐呀!

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五】

一到世纪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 “文化长廊”,上面介绍了温州许多的温州各地的民风名俗,如:百家宴、排坡猪、七夕成人节、汤和信仰、拔五更等等,并且个个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呢!“文化长廊”不仅介绍了温州各地的民风名俗,还告诉了我们历届拦街福的生动景象……

买了门票,你转一个头,就可以看见一个十分逼真的大“城门”,说是“城门”,其实并不假上面还有四个大字“东欧名镇”给人该觉就十分古色古香!

进了“城门”眼睛就发现了“福禄寿”三位大神——左边的穿黄衣的就是寿神,中间的\'穿红衣的是福神,右边穿绿衣的就是财神了。他们象征着“福禄寿”寄托着人们希望长寿,有福,有财的美好愿望!鼻子也很争气,你就深深的吸一口气,各种各样的气味便扑鼻而来了……有孜然的味道,有香蕉的味道,有果汁的味道……各种气味,一下子塞满了你的鼻子。

两条街,一条小吃街,一条特产街,各种各样,遥相呼应,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的物品。让我经不住诱惑,买了一些小吃来填我的肚子。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台湾花生糖冰欺凌卷。她是有

手工制作的花卷和薄薄的一层花生糖片,加上香菜和各种口味的冰欺凌所组成的。店家先把 春卷铺平,在铺上薄薄的一层花生糖片,撒上一把香菜和一勺冰欺凌,再卷成长方体状,你便可以吃了。咬一口,小小花生颗粒和香菜在你的口腔中打着溜儿,甜甜的花生糖,香甜可口,融化在唇齿之中,在哟呵一口,冰欺凌占据了半个口腔的位置,香菜的气味从空腔中漫延到你的鼻腔。正是太好吃了!!

其次就是台湾的狗王热狗了,金灿灿的外表,加上沙拉酱,便让人看了就想吃一口。吃下去,味道甚好,香喷喷的香肠在口腔里缠绕……还有一个勇敢者食品,他们可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四邪”——一条蜈蚣。一只蝎子,一条蛇,一直蚱蜢。一股奇异的味道,十分刺鼻,让人见了就说“咿——好恶心哦!”不过还是有一些大干的人前去尝一尝。

除了小吃,民间工艺也少不了!看,前面就有一个吹糖师傅,只见他用铁棍捣了几下糖,用手捏起,往里吹气,有随便拉了几下,还没等你缓过神来,一只公鸡就诞生了。还有搪塑师傅,瞧,他到起一勺糖,在石板上划来划去,小猴子,龙,孔雀,金鱼,鹿&在他手中浮出画面,栩栩如生,吃一口更是赞不可言!像这样的美食,谁不会来光顾呢?

一天下来,逛都逛到你脚软,尽管是阴雨天气,但也到不住店家的热情呢!逛了拦街福,就好比走了一遍全世界一样,让人流连忘返!

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六】

暑假里,我们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似乎安静又似乎热闹的杭州。在飞机上往下望,壮丽的山山水水都变成了小点,密密麻麻的人变成了看不见的微生物。

很快,我们已到达了酒店,放好了东西,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出发了。我们要去哪呢?当然是杭州的主打仙境——西湖了。到了楼下,大街马路上,竟是男女老少悠闲地散步。车也来得很少,时不时才开来一辆,发出“嘀嘀”的`声音。这对于生活在噪音杂乱城市的我,安静得不是一般的罕见,整条大街上,只有一阵阵悦耳的脚步声和人们小声的谈话。

因为西湖就在这的不远处,过一条马路就到了,所以我们走在去西湖的马路边上。过了一会儿,不远处便传来一阵阵动人的乐曲声,是什么人在跳舞?是什么人在歌唱呢?我们快步走着,很快便站在马路对面,只见许多的老年人正在西湖边上载歌载舞,一幅发生了喜事的模样,这喜出望外的样子,似乎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让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观赏。

坐着船儿,在西湖上“行走”着,碧水扑打着船儿的边,似乎在向船上的人们打着招呼。我心里不禁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惋惜:这碧水长流,山河壮丽的宝地,在游人的来来往往下,一次次的破坏下,会不会越来越憔悴,然后消失在了世人的眼中。想到这,我的心里很是难过,很是为人们的行为难过。一阵清凉的风儿拂过了我润红的脸儿,我朝风儿的方向望去。那一座座优雅古典的小岛,在风儿的微微吹拂下,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里。我不禁一震,祖国竟有这样枝繁叶茂的仙境。那一棵棵高大苍劲的树木,足有5米多高,像一个大巨人,在空中俯视渺小的我们。它们一个个高大又粗壮,要在海口,可难以见得如此茂盛的树。正在赞叹不绝,风儿又送来浓浓的花香,一眼望去,那千百朵五颜六色的花儿,在风儿的微微吹拂下舞蹈着,似乎在争奇斗艳,向人们展现它们各自的风采。

船儿不知不觉地停了,我们上了岛,一眼便瞧见了几棵粗大的垂杨柳。它们挺着自己的腰,伸出长长的手臂,头发在空中漂浮着,像几位俊美的姑娘,正在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比起黄山奇松,它们更加千姿百态,也更加俊秀。倒给景点添了不少的点缀。在不远处,有一座古典花纹的亭子,在它的四周,布满了灿烂的花儿,它们摇头晃脑,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正围着母亲转,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让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一下子充满了温暖。

船儿开动了,碧水欢送着我们,游过了千山万水,目睹了传世奇观。这块依然美丽的地方,是用多少人的汗水滋润起来的啊!祖国的山河是那样的壮丽,我们是否应该用行动去捍卫它!

杭州是那样的整洁,那样的美丽。但在这美丽的背后,又有多少人为它付出了汗水好心。一个人,不能只知索取,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为什么海口已成了平庸的地区,游客们不再往来了呢?不正是这个意思吗?人们不能只知索取,更重要的是付出啊!为什么杭州山河那样壮丽?而海口的大海却奄奄一息,人们共同的付出,才是建设美好家园的根本呀!一个只知索取的人,永远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个美好的家园,也是大家共同建设的呀!西湖的碧波翻滚着,伴着人们欢快的笑声,是那样说不出的美好。作为一名海口子民,让我万分羞愧。

到了晚上,大街小巷上亮起了五颜六色的光芒,是那样迷人,那样多彩。夜里,传来了蝉儿的大合奏,“知了,知了......”,它们伴着风儿卷入了我的梦乡,是那样动听,那样清凉。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我已离开了那座迷人的城市……

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七】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去了杭州。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城市,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天青色烟雨里,我在官窑读你

出发前,我特意阅读了《人自然社会》,知道杭州是南宋的京城。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求,南宋朝廷在杭州设立了官窑。南宋官窑使我国的青瓷艺术达到了顶峰。为此,此行第一站便是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出了地铁口,天下着瓢泼大雨,路上全是水,玉皇山脚下起伏的路上,水哗哗地淌着。我打着伞,挽着裤脚,一路兜兜转转,停停问问,终于在一个三叉路口看到了“南宋官窑博物馆”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走到大门前,只见大门两边的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古色生香,中华陶艺多神品;名山发覆,南宋人文一大观。”

进入博物馆,正好赶上一批外地游客在参观,我们掺杂其中,跟着他们聆听导游的讲解。根据导游的介绍,我见识了古代的花瓶、饭碗、茶杯等;听着导游的讲解,我知道了青瓷原来只是一堆泥土,它经过烈火的焚烧,才变成现在色泽晶莹、质感如玉的瓷器,成了我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

走着走着,我突然感觉人也许也是这样,要经过不断地锤炼才能成长。

六月苏堤别样红

记得《人自然社会》中写道:“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之美,美在阴晴雨雪都能成诗成画;西湖之妙,妙在湖光山色互补,相得益彰。”为此离开南宋官窑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去西湖苏堤。

雨过天晴,六月的苏堤分外美丽。从南到北,我们依次走过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東浦桥和跨虹桥。走过锁澜桥,西南湖畔的荷花早已盛开,碧绿的荷叶铺满湖面,衬托着鲜艳的荷花,香气四溢。我们走走停停,边欣赏两边的杨柳,边欣赏湖中遮天蔽日的荷花。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走着走着,我们在路边一棵大树上看见了一只小松鼠,小松鼠抱着游客给它的食物,快速地向树上跑去,那机灵状,让人啧啧称奇。

城隍阁览杭城

傍晚,天又下起了毛毛细雨,和妈妈汇合后,我们三人一起去了吴山城隍庙。三个人撑着雨伞,沿着台阶,一步一步走上吴山山顶。

左转右拐,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就看见了雄伟的城隍阁,只见城隍阁外面闪着金色的灯光。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很大的古代雕塑图,内容是南宋市井中卖杂货的情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个货摊,一群小孩,老人、扁担雕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城隍庙的二楼是写书法、练古筝的,站在走廊望山下,可以看到整个西湖,四周群山环绕,一片烟雨蒙蒙,胜似人间仙境。

走到三楼,走廊上布满了绣球花,号称“花朵小镇”。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如果是晴天,我们可以在走廊的椅子上坐一会儿。

走出城隍庙,我们去了河坊街,那里人山人海,有很多美食摊,我们尝了一种卷饼,名叫“赖皮鸭”,非常美味。在河坊街我还品尝了俄罗斯巧克力,包装非常精美。走着走着,我找到了《人自然社会》中讲到的王星记纸扇店,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扇子,琳琅满目,有宫扇、折扇……有绣花的、有写字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几千不等。

杭州民俗文化美食作文【八】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馍就成了你必须品尝的佳肴之一。

羊肉泡馍无论做法还是吃法都是很讲究的。制作时先将优质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种佐料大火煮烂。这时,店家会给你一个大碗跟两个馍。

吃羊肉泡馍最主要的就是掰馍,越细越好,泡起来才更入味,通常黄豆打小就可以了。接着将滚烫的羊肉汤倒入碗中,同时配以葱末、香菜、粉丝、盐、味精跟地道的陕西油泼辣子,一碗羊肉泡馍就完成了。

看着这碗羊肉泡馍,就像一件完美而又杰出的艺术品。红红的辣子油漂浮在汤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绿的香菜跟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雪白的馍,真令人赏心悦目。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羊肉汤变成了大海,粉条就像层层波浪,馍块的肉片就像星罗棋布的小岛,而翠绿的葱末就像点缀在小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木。

羊肉泡馍的香味也十分诱人。那浓郁的香味早就已经随着热气四处弥漫,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这时我也顾不上什么绅士风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真是鲜、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跟葱末的清香,泡馍的柔软筋道,油泼辣子的香辣,这就是羊肉泡馍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汤,真是鲜美至极!如果再配以几颗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汤鲜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腻,泡馍细腻柔软充满汤的鲜美跟馍原有的香味,粉条爽滑可口,这就是我对羊肉泡馍的评价。一股脑吃完这些,全身发热,头上也冒汗了,总之就一个字:“爽!”

羊肉泡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很悠久,也许是因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馍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时叫做羊羹。关于它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流落长安街头。一天,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十分干硬无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铺店主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滚烫的羊肉汤。赵匡胤将干馍掰碎吃了起来,吃得浑身发热,饥寒全消,后来他当上了皇帝,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馍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爱,许多国际友人也争先品尝,一饱口福。羊肉泡馍已经成为陕西小吃的“代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