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海战的观后感作文(甲午战争观后感100字以上)

中日甲午海战的观后感作文(甲午战争观后感100字以上)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1 17:08:53
中日甲午海战的观后感作文(甲午战争观后感100字以上)

中日甲午海战的观后感作文【一】

晚上看了《甲午大海战》的预告片,还有关于甲午战争的《军情解码》,重温了那段中华民族的滔天奇耻、旷烁大辱。

想到那场悲惨的战争,两眼不时地泛着泪花,为牺牲的英雄而感动,为中华的浩劫而伤痛。

真的很害怕甲午的惨剧会再次上演,虽然如今和平是主流,大街小巷都在看着温馨的家庭剧、爱情剧,但战争阴云却一直未散去。

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丁汝昌战术指挥的重大失误,保守而一沉不变的战术在面对与时俱进的日本舰队时,是那么不堪一击。根本原因则是政府的腐朽以及战略思想的落后。

政府的腐朽自不必提,战略思想的落后却很致命。中国一直信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处处摆着礼仪之邦的谦恭姿态,害怕邻居们哪怕一点点的误解。我认为这种思想是极其可悲且愚蠢的,完全是沽名钓誉。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话搁在几百年前的冷兵器时代,那是没有错的。你想先犯我,带领着大军前来攻打,我大关城门坚壁清野,你不一定能奈何我,我则可以从容的组织反击。

但在热兵器时代,情况就变了。法西斯德国行那不义之举,有几个国家在师出有名后成功反击的?日本的胜利更是源于他们一直信奉着先下手为强的思想。可悲那清政府,在组建北洋海军之后,本可以轻松拿下日本,腐朽的王朝却从未考虑过,以至于养虎为患,终成大祸。而日本,将海军当做谋利的\'工具,扩张速度何其壮观。

在21世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就是亡国的催命符!

因为21世纪的海战比之甲午海战更要残酷腥一万倍!这是个攻击手段远远超过防御手段的年代,一枚导弹就能报废一条军舰,胜负就在于谁准备充分,谁率先发动。战争的结果是其中一方片甲不留,另一方却毫发无损。老美四处撒播战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相比之,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被偷袭还能有一半的军舰得以返港是何等的幸运,而这种状况不可能出现在21世纪。

真希望天朝能硬一把啊,把那个阻碍中国发展的绊脚石狠狠的砸碎,小日本得以自傲的不就是联合舰队那四十几条驱逐舰吗?咱们百枚导弹过去,爱国者能拦截几颗?

这个时代,当是“人欲犯我,我先犯人,且致其于地”!

中日甲午海战的观后感作文【二】

今天,历史课上放映的《甲午大海战》让我深有感触。在深深仰慕邓世昌、丁汝昌这几位民族英雄的同时,更引起我深深思索的是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装备世界领先,官兵英勇无畏,这样一支舰队为何在顷刻间就灰飞烟灭?当我看到北洋舰队一次次申请购买弹药均被清王朝拒绝时,当我看到国将亡,而掌国之人却仍过着自己的白日梦时,似乎明白了答案:政府腐败,危机意识不足,统治者的求和心态都注定了这个悲剧的发生。是的,落后就要挨打。

生在新时代是莫大的幸运,我们终于可以挺起腰板捍卫自己的尊严。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也不畏惧战争,如果必须通过战争获得和平和尊严,新时代的我们也一样会像先烈一样用生命保卫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中日甲午海战的观后感作文【三】

清朝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联的对象,就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为自豪的志向。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永远有那么一大批人,他们明知道亡在眼前,但他们为了民族的存亡、国家的荣誉,依然视如归,勇敢赴难,彰显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和拳拳的爱国之心。邓世昌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倾佩的人。

他是资质聪颖勤奋好学的人。从小他便进入了教会学校。师从欧洲人学习英语,数学。他接受能力很强,学业上进步很快。外国老师都对他赞赏有加。这也为他在后来的船政学堂学习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船政学堂之时,他更是奋发图强,深得外教好评。扎实地掌握了驾驶舰艇技术以及管理船舰的高超技能。所以在黄浦海战中,临危不乱。

他是为数不多睁眼看世界的人。因为他好学,在英国接舰的日子里,他利用各种机会,游历英国的著名工业城市,看到了机器大生产的宏伟场面,参观了英国海军主要基地,并了解了每一种战舰配置与功能,领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的力量。他研究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训练项目,感受到了中国与英国的巨大差距,并在回国后,立即制定新的作战方针。

他是大义凛然视如归的人。黄海大战的那一天,为了掩护中舰,他命令

“致远号”横在中舰前,面对日本的挑衅,他顽强斗争,浴奋战,奋勇敌。日兵惧怕,纷纷向“致远舰”开炮。在遭受重创,没有弹药的情况的紧急情况下,他命令士兵将“致远舰”冲向敌人的主舰“吉野号”,选择择了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方式,在“致远舰”被击沉后,他毫不犹豫地跳进了茫茫大海,以身殉国。

古人说“读书可以医愚,读书可以”,读了《甲午海战》一书,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没有读这本书前,我一直以为,邓世昌是那种很勇猛的将领,不怕流,无畏亡。读书后明白了,他是一位很有才华,很有远见卓识的将领。心中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的学识对他以后的人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的知识使他有了精忠报国的志向和过人的胆实。看到邓世昌和全体战士,冒着枪林弹雨,驾驶残舰,撞向敌人,心中真是荡气回肠,真想跟着这位大将,手持钢刀,冲上敌舰,屠尽倭寇。

一百多年已过去,我们不能忘却黄海中留下的那六百多名将士的忠骨,怀念那伴随大潮起落的壮烈英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辈也要饱读诗书,掌握现代化科技,以知识为力量,奋发图强,为了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有所担当,以慰英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