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暮春的150字左右作文(暮春作文开头)

关于暮春的150字左右作文(暮春作文开头)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04 19:54:55
关于暮春的150字左右作文(暮春作文开头)

关于暮春的150字左右作文【一】

望着堆满书而凌乱的书桌,我和妈妈都不禁皱起了眉。“赶紧收拾!”妈妈简洁有力地下达了命令,迎接新年的第一项大扫除便拉开了序幕。

“啪!啪!啪……”一本本用完的作业本、资料书被我随意地扔在地上,按照惯例,这些“剩余物资”又可以卖得一些钱,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别乱扔!”妈妈走了过来,她把我扔掉的书重新堆叠起来,按大小堆放,整整齐齐。

“反正都要卖,不必堆得那么整齐的。”我有些不解。妈妈飞快地瞥了我一眼,说:“谁说要卖的?”她的语气中似乎夹杂着些许不满。

“以前不是都卖掉的吗?”我看着妈妈,语气中全是不解。

妈妈站起身来,定定地看着我,眼神中好像有诧异,还有我看不懂的笑意。接着,她嘴角微微上扬,像介绍自己的宝贝一样,带着满是珍惜的语气说道:“你从小学到现在的所有的作业本啊,教科书啊,我都没扔,全都整理好放在附房里,高高地堆了好几摞呢!”我瞪大眼睛,不理解地望着妈妈:“都用不着了,还留着干吗?”

“收藏呀!”妈妈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度。不管是这句话的音量还是内容都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瞄了一眼那些在我看来只是废品的书,不屑地说:“收藏那玩意儿干什么?我又不是名人,说出去要把人笑了咧!”

妈妈完全不理会我的话,絮絮叨叨着:“唉,等你大了,离开我们了,我就翻翻这些书,想想你……”

“有电脑,有手机,你还怕见不到我?”我打断了妈妈的话。在我看来,她这些担忧简直是莫名其妙。

“那不一样,”妈妈看着我,眼睛亮闪闪的,“看你的字,看你的作文,就如同看见你一点点儿地长大,作文中有那么多的‘我’,看着我就高兴,就想起你小的时候,傻傻的,多可爱,写的字歪歪扭扭的……”

妈妈完全陶醉在自己的回忆中,而我的思绪却在她幸福的语调中渐趋明朗。多少次我走进走出那间附房,总能瞥见墙角有几摞用旧布裹着的'书,而粗心的我却从未去关注那是些什么书。原来妈妈一直用心珍藏着我的每一步成长,那一个个极其幼稚的字,那一篇篇拙劣的文章,我自己已经遗忘了,妈妈却依然视若珍宝,将它们一一收藏。

我可以想象,在无数个午后,妈妈带着满心的温馨翻看着我过去的书本、作业本,只为从那点点滴滴的文字里回忆我成长的足迹。

爱是生命的土壤,生命的天空。妈妈,从此刻开始,让我也来珍藏你的一切,珍藏在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时时想起,常常品味。我爱你,妈妈!

关于暮春的150字左右作文【二】

现在的我,远离了家乡与亲人,独自一个人生活在这陌生的城市。虽然有了新的同学和老师,但心里面总有一种空空的感觉。每当这时,我总会接通妈妈的电话,也许也没什么聊的,只想听听她的声音。在母亲的爱中生活了这么多年,却从未用心去体味过那种爱的滋味。现在想想,心中也不免有一丝惋惜,但往事如烟,风一吹就散了,又怎经得起那拢拢放放。

前天,妈妈打来电话,叮嘱我要变天了,让我多加些衣服。当时心里暖暖的,眼里也湿湿的,虽然千里的距离,阻断了视野的延伸,却隔不断母亲对儿女的挂念。不觉间,想起了很多往事,眼前也有无数的影子在跃动,渐渐的……

记得小时侯,家里比较穷,为了支撑这个家,妈妈不得不去工地当力工,做苦力。晚上回到家后,还要给我们做饭,洗衣服。每天都是这样忙碌,每天都是这样辛苦,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家里的伙食很差,只有过节时,妈妈才会买些肉回来,但这些肉她从来没有吃过,总是把它们夹到我和姐姐的碗里,每当我和姐姐问起,她总是笑着对我们说:“妈妈,不爱吃这个,你们吃吧!”当初很傻,信了妈妈的话,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对妈妈说:“妈,你也吃点吧!”

高三的时候,学习特别的累,每天晚上11点后才能回家。每当临近家门的时候,总是特别的温馨,四周是无尽的黑暗,只有家门前的点点灯光是那么的耀眼。我知道妈妈在等我,她总是在我睡后才睡,在我醒来之前,为我准备好丰盛的早餐。有时候觉得,高三的生活并不那么艰难,也许是因为,妈妈为我分担了太多的艰辛。

现在上了大学,感觉在妈妈眼里,自己还是一个孩子。每次离家的时候,妈妈都是叮嘱我,让我到学校后给她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可是,有时候粗心,就忘了妈妈的话。次日清晨,妈妈总会打来电话,声音很关切的样子,生怕我出了什么事似的,我有时候感觉很不理解。后来听姐姐说,妈妈不接到我电话,晚上是很难入睡的,她只是过于担心我了。也许这就是母爱吧!虽然有时不被子女理解,但那份感情却从未有所减弱。现在想想,真有些恨自己的粗心,害的爱自己的妈妈伤心了。

关于暮春的150字左右作文【三】

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

也许,你告诉我,还有灵魂。

可是,那脱去了皮囊的灵魂,他们在忙着什么?追逐名利或填补?看过鬼片里那些孤魂野鬼,它们所渴望的,不过是投胎、转世为人,再得一具皮囊。

蔡崇达写的这本书,也叫做《皮囊》。文中作者的阿太对皮囊有着自我的理解“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老人的话,似乎透着人生的哲学。

书中对父亲的感情,由仰视、尊敬到审视、反抗的对象等等一系列的改变。父亲的形象,他离家,归来,他病了,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的离去。蔡崇达揭开内心的伤疤,重新历数过去的家庭经历,把自己的心再伤一遍。

“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就像如今的人们,往往只扮演所穿皮囊的角色,一味的迎合社会与他人。却找不到灵魂所归何处。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们从不曾了解,也不曾放下匆忙的脚步问问自己的内心,寻求真相。

生活像一张庞大的问卷,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全文,我是带着感动读完,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要珍惜那些跟你一路同行的人,用心爱,就算不能天长地久,也可以拥有曾经最真挚宝贵的记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