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作文妙笔生花

写一篇作文妙笔生花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2 10:55:05
写一篇作文妙笔生花

写一篇作文妙笔生花【一】

亲爱的橙子:

你好!

20xx年“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我突发奇想,准备给20年后的自己写封信,当20年后再次看到它时,我想我一定会很惊讶!

现在的我10岁,脸上有颗醒目的黑痣,头发又长又密,到了夏天,头上就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火热无比。

爸爸酷爱数学,他非常想把我培养成“数学人才”,还时不时在我面前夸耀他自己数学学得有多么好。但不得不承认爸爸的数学确实厉害。

现阶段的我十分热爱绘画,每当有空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在速写本上画画,经常把本子画得“一塌糊涂”,我可是马上要报考动漫三级了哟!

我在学校里有个好“闺蜜”,她的名字与“眼镜”谐音,所以人送外号“眼镜”。我们俩经常一起聊天、玩耍,最喜欢玩的是“反义词”游戏。一个人说出一个动作,对方立刻做出反义的动作,比如:我说“起来”,她就马上 “坐下”;我说“哭”,她就马上 “笑”……这个游戏非常紧张、刺激,有趣极了!

我写这封信是想知道:20年后的你是否当上了一名绘画老师?20年的校园生活,你是否一直当着班长?20年后妈妈是否还是那样勤劳?爸爸是否还是那么痴迷他的数学?

希望“六一”儿童节晚上我会梦见你,梦到你回复我这些答案……

谨祝万事如意!

20年前的你:小橙子

20xx年5月25日

写一篇作文妙笔生花【二】

亲爱的雨童:

见信好!

都已经是20xx年了,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谁会给你写信呢?哈哈,我是二十年前的你。二十年过去了,我叫你什么好呢?您?自己?雨童?

三十一岁的你了,应该是一名教师了——二十年前你就怀揣教师的梦想。另外找了一个好老公,生了两个女儿。你也不是以前的你了,你成熟了,漂亮了,大方了。

每天早上,目送着孩子去上学,接着去上班。每天下班回来你都会抱起你的孩子,亲吻她,问她在学校里开心不开心,接着去做饭。

吃完饭,老公站起来去洗碗,而你则去了女儿们的房间,去看看女儿们的作业做好了没。和孩子们一起做数学题,每当她们做对了,你就夸她们很聪明,她们乐呵呵地快乐地过完一天。

清晨,和老公一起去爬山,坐在椅子上期待太阳冉冉升起。

周末了,我们一家四口,来到公园,带上野餐垫子,带上食物,我们夫妻俩依偎在一起,眼前孩子们奔跑着,跳跃着,追逐着……啊,闭了眼幸福感爆棚——此刻的你,告诉我这一切是真的吗?这就是你每天的生活?

现在的你,究竟怎么的呢?真的,好期待呀。

幸福美满!

二十年前的你

20xx年10月10日

写一篇作文妙笔生花【三】

您好!孩子在学校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在您和家人的细心呵护下,满载着一学期的收获,又迎来了一个快乐的暑假。回顾一学期走过的路程,我们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

1.假期作业展:书签设计大赛2.“我入队了”的入队特色活动

3.口算天天练4.“开学第一课”设计梦想头饰

5.“书写小达人”书法晋级活动6.“超市里认识人民币”的数学实践活动

7.“九连环卸掉五环”竞赛8.“护绿天使”之我与植物共成长活动

9.朗读竞赛和话题说话语音大赛10.“我是妈妈小助手”德育实践活动

11.校园趣味运动会12.“小小手拼出大大爱—感恩母亲”活动

13.篮球技巧练习与表演

14.校园艺术节(书画、“我与童话人物拉拉手”童话剧、跳绳、手工大赛)

活动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载体,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坚持、学会合作、学会理解;感受成功与失败、感受泪水与微笑、感受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的`一年里,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进来!

为了孩子的假期生活更加安全、充实和愉快,特做如下提醒:

一、假期作业:

1.暑假大本作业。(要求:家长批阅,关注书写和正确率,开学后老师总评)

2.阅读至少2本书,准备开学初的读书交流会。(书目自选)

3.实践创新作业:主题“我是旅游小达人”。要求:A4、竖版、图文并茂、塑封、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开学展出,孩子们共享旅游中的快乐,分享见闻。

二、提醒:

1.假期不独自出行,不去人员密集场所,防止踩踏等危险事件发生。

2.独自在家不碰煤气,注意水电安全。3.注意与陌生人交往安全。

4.注意出行安全,不在马路等危险的地方玩耍,不玩烟花爆竹等危险物品。

三、返校时间:8月31日8:00——9:55返校,带齐所有作业,。

祝孩子们假期愉快!

写一篇作文妙笔生花【四】

我尤其喜欢这部电影的光影,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红色和绿色,仅有少量的黄色光作为过渡,通常是阳光和灯光;但多数情况下都是用红色或绿色,用来表现环境,或是突出主题人物。这部电影的色调严格约束在绿色和红色之间,可以看出导演对色彩的运用很讲究,很用心。观众其实可以专门从色彩运用上分析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

炙热的红色,冷冽的绿色,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是如此冲突,仿佛随时就要爆发,给人的观感很强烈。但这部文艺片的调性很闷,既冷漠,又孤寂,强烈的冲突压抑在影像中,所以观众看起来会比较难受。这也是多数文艺片的特点——一股情绪憋着。有的影片会在最后爆发,但有的影片那股情绪会一直压抑到结束,故意让你难受,但同时也触动你去主动思考。这部电影就是这样,压抑而孤寂,从开始,一直到结尾。

粗略地说,这可以算是两个故事,但又彼此交叉。两个女主长得一模一样,但又不是同一个人,一个是在法国,一个在波兰。第一段故事里:法国女孩邂逅了一个男人,之后便抛弃了他,去了波兰,她去见波兰的好朋友的时候,因为出色的歌唱天赋进入了歌剧乐团,担任女歌手,但是她有心脏病,后来猝在歌剧会现场。第二段故事里:波兰女孩是一个音乐老师,他喜欢上了一个剧作家,突然某一天开始她收到陌生人的电话、礼物,最后才知道是剧作家,是关于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结尾部分,女主发现的照片里的法国女孩和自己一模一样,呼应了前面的伏笔,表示两个女孩在现实时空有交叉。剧作家拿出自己木偶玩具,点题——双面。

这里说一下第二段故事结尾情节部分的缘由。

女主接收到一连串的礼物——陌生人的电话、镜光挑逗、鞋带、空盒子和录音带——最后收到剧作家的一封信,女主赴约了剧作家的约会。女主以为剧作家之所以做那些事,是因为他喜欢自己。其实不然,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剧作家否认了,但是在女主的追问下说为什么那样做的时候,剧作家却说不知道。女主愤而跑出咖啡店。意料之外的是,剧作家焦急地追了出去,搜寻女主的身影,但最后他们是一起躺在了女主的房间。后来,剧作家对女主说“我爱你”,女主也呼应说“我爱你”。这实在是有些奇怪。这是为什么?

这是典型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一种心理学效应。简单说,人会不自觉地被自己期待的人所影响。

相传,在古希腊时期,有一个叫做皮格马利翁的雕塑家,反感女性,发誓终生不娶。后来他用象牙雕了一位美丽的少女,这位少女太美了,以致于雕塑家爱上了她,却因为雕塑不是人而感到伤心。最后他向神祈愿,感动了神,神把那位雕塑少女变成了人,最后他们结为夫妻。

很早以前,英国的剧作家萧伯纳也写过一个类似的故事,剧名就叫做《卖花女》,也有翻译译成《皮格马利翁》。故事讲述一位语言学家希金斯,把一位底层的、说着底层土语的买花女训练成了一个名流,言谈举止都和贵族小姐绝无分别。最后,这个厌恶卖花女的希金斯却爱上她。

回到电影的那个情节。剧作家写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个男人给一个女孩送礼物,一开始匿名给女孩打电话,后面送鞋带和空盒子,这些故事情节已经成书了,所以后来女主看完剧作家的书之后,能够猜到邮递员送来的东西是空盒子。当时邮递员感到很意外,而女主也感到很惊喜,这是因为她事先看过剧作家写的书。其实,剧作家在现实对女主做的那些事,恰恰是按照自己构思的那个故事来的。所以当女孩以为剧作家喜欢自己才做那些事的时候——包括约自己见面——剧作家却说自己不知道这么做是为什么,他没有说自己是因为爱她才那样做,还说在印证一个心理学原理剧作家说她呼应了自己的行为,确证了他的理念……这让女主和观众都大为吃惊。这是为什么呢?后来女主生气跑走,剧作家追了出去,在房间里剧作家又说爱她。为何剧作家一开始没说爱她,后来却改口说爱她?这又是为什么?

需要解释的是,女主答应和剧作家见面的那一刻,她已经变成了剧作家的理想型,她从他的文学作品里面走了出来,触发了剧作家真实的情感,让本没有情感的剧作家爱上了自己的文学形象——他爱上了现实中的女主。所以剧作家是真的爱上了她,只是女主跑了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情感。

然后就是剧作家的玩偶。到故事结尾的`时候,剧作家向女主展示两个玩偶。到这里,导演终于要说“双面”的主题了。有的人认为,每个人都闪过一丝念想:“这个世界有没有一个另外的自己?”也许是因为人生而孤独,我们在寻找陪伴,心灵相通的陪伴。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我不这么认为。电影里面的两个玩偶,呼应了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女主角——虽然一个在波兰,一个法国;一个头发长些,一个头发短些——但当女主角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玩偶的时候她很惊讶,她以为那个玩偶是唯一的。多出来的那个玩偶打破了她的一厢情愿,于是,之前的那个玩偶变得不重要了,因为后来有许许多多的玩偶可以替代它。我想这里是不是和之前女主哭泣的缘故一样,当她看到照片上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本质上,我觉得是在表达人在疑惑“个人存在的价值”,或者是“活着的意义”。

这就是我的思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