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中心小学102班作文(水阳中心小学53班的作文)

紫山中心小学102班作文(水阳中心小学53班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1 04:21:37
紫山中心小学102班作文(水阳中心小学53班的作文)

紫山中心小学102班作文【一】

在濮阳的中心,有一座中心广场。

在一片片的小树林里。有梧桐树、槐树、柏树,春天,它们刚刚抽出枝条,夏天,它们长得葱葱茏茏,秋天,它们的叶子纷纷落下,冬天,它们的枝干上积满了白雪。

草地上开满了鲜花,红的、紫的、黄的、粉的,各种各样,美丽极了。小草是绿色的,是一种充满生机的绿色。

在广场的中心(可以说濮阳的最中心,有巨大的飞龙。有时会播放出好听的音乐,有时会喷出水花:有高的,有低的,有交叉的。龙四周有大理石砖。往里走会发现有石板,石板上刻着各种各样的龙 字,小朋友们来玩的时候,九顺着石板滑下来。龙下面一个又大又矮石柱,小朋友们就在那里玩捉迷藏。

写完作业、吃完饭就出来散步吧,广场里有的滑冰,有的散步,还有的在玩游戏。

啊!濮阳的中心广场真美啊!

紫山中心小学102班作文【二】

中心广场在濮阳市的市中心,我们濮阳市是龙的故乡,所以又叫龙城广场。那里一年四季风景优美,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

春天,冰雪融化了,在春姑娘的召唤下,小草从地下悄悄地露出脑袋,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芽。一阵阵春风吹来,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玉兰花……五颜六色的花儿盛开了,中心广场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夏天,树木长的葱葱茏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在大树下乘凉。一场大雨过后,这里的空气更加清新,花瓣上、绿叶上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五彩缤纷的光,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秋天,一片片落叶随风飞舞,像一只只黄色的、红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像是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小燕子要赶快到南方去过冬呢!

冬天,一场鹅毛大雪纷纷飘落,房子上、松树上、地面上落满了雪,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雪毯,人们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小朋友在这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那么开心、那么快乐!

中心广场成了我们的乐园!中心广场一年四季景色吸引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紫山中心小学102班作文【三】

中心广场位于我们市中心。那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是人们休闲玩耍的好地方。

来到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心一条红色腾飞的巨龙,它代表着我们市是龙的故乡。那里有青青的草地,五彩缤纷的花丛,到处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绿草如茵的草地,就像一块绿色的地毯。草地上还有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花坛里种着五颜六色的花。有黄色的花、粉色的花、还有红色的花······美丽极了。我被这美景吸引住了,还和妈妈照了几张相呢!

风景如画的中心广场,让我陶醉,让我流连忘返······

紫山中心小学102班作文【四】

今天我和妈妈吃过午饭,我们先来到了中心广场的北门,在北门的两侧有几个花坛,花坛上种着黄色的蝴蝶花,好看极了。

走进广场首先看到有两个人在掰手腕,周围种着各色小花。右面是个高尔夫球场,左边种着几种果树,开着苹果花,桃花还有红色的柿子花……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一个红色的巨龙脚下,它在空中蜿蜒盘旋,好似要飞向天空,在巨龙的四周共有12个不同的“龙”字,在外围栽满了花草树木,有柳树,松树,苹果树等等。

再往前走,向左看,会看到有个养鸽子的地方,人们可以在里面喂鸽子,各鸽子的家很美丽,其实它是个公厕;右边是草坪,绿油油的小草,在微风中点头,好像在给我们打招呼。

最后,我们从南门走出来。中心广场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美不胜收”!

紫山中心小学102班作文【五】

东湖广场的一年四季真美呀!

春天,广场四周的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花坛里的野花多得数不清,有黄的,红的,紫的……看得我眼花缭乱。看,小朋友们还在放风筝。有的风筝像可爱的小鸟,有的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的像正在翱翔的雄鹰,把广场的天空打扮的格外美丽。

夏天的夜晚,广场上的灯光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等在东湖广场围绕了一圈,即像一眨一眨的小星星,又像一只正在翱翔的飞龙,十分明亮。看,喷泉总于启动了,小朋友们成群结队的到喷泉里玩耍嬉戏。

秋天,树叶变大金灿灿的,很美丽像一只只蝴蝶飞落下来,小朋友,们盼着这个好时节,急忙去捡落叶,做落叶贴画呢!啊,秋游纵欲到了,人们在凉亭下开开心心地吃起饿香甜可口的果实。

冬天下过雪后,广场变得白茫茫一片,地上、凉亭的顶上、树上……都堆积了一层层厚厚的白雪。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奔出家门来这里,开开心心地堆雪人、打雪仗,大人催他们也不回去。

你看,东湖广场的一年四季美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