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卖炭翁改写的作文(改写卖炭翁的命运的作文)

用卖炭翁改写的作文(改写卖炭翁的命运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3 02:14:35
用卖炭翁改写的作文(改写卖炭翁的命运的作文)

用卖炭翁改写的作文【一】

低价买物,美名“官市”,实为掠夺。劳动人民的苦痛,又有谁知?

——题记

“咯吱咯吱……”一头瘦弱的老牛拉着一辆破旧的车在冰上前行,没有草料,牛甚至站都有点儿站不稳,腿直打颤儿。

“老伙计,再坚持一会儿,马上就到京城了。再坚持一下,到了城里,卖了这车炭,我们就有吃的了。啊,老伙计,撑着点……”说话的是牵着牛的老翁,他年事已高,两鬓苍苍,满面灰尘,脸色是那种常年被烟熏火燎的酱黄色,两只枯黄的,被炭灰染黑的手紧紧抓着缰绳,生怕车倒了—因为车上有他这一年的汗。

天上飘着鹅毛大雪,老翁缩了缩脖子,将两只手紧紧握着,环抱在胸前。天可真冷啊,他呼出的气儿都是白色的:“这种天,炭应该好卖吧,苍天啊,求您再冷一点,这样我的炭就不会少价了。老天爷,求您了,这些炭可是我好不容易烧出来的,是管我吃饭和穿衣的宝贝啊!”

终于,他们踉踉跄跄地来到了集市外。牛再也受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冻硬了的泥上,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唉,老伙计,麻烦你了,我们总算到京城了,马上就要有吃的了。”老翁也累了,饿了,叹息一声,蹲在泥水里歇着。

太阳升得好高了,人们也渐渐出来了,瞧着那一车炭,都跑过来问价钱。

老翁喜上眉梢,这看上去可能卖个好价钱!正欲开口说价,耳边便传来几声呵斥:“滚开,不长眼的东西,没瞧见皇上的文书在此吗?都开点,别玷污了圣旨。老头,你、就是你,过来,快点!”

老翁早就听说了这宫里人的险恶,不等中间拿着文书的黄衣人开口,便急急忙忙地说:“大人,这钱要……”

老翁的话还没说完,穿白衣的“尖细嗓儿”早勃然大怒:“大胆!皇上要了你这车炭是你无上的荣耀,难不成你不想为皇上效力不成?”

宫里人不由分说,调转马头就吆喝着牛往进宫的方向走。

那可是一千多斤的炭啊!老翁差点儿没急得哭出来:“大人!大人!小民的炭钱,小民的炭钱啊!”

“炭钱?还要炭钱?真是不知好歹,罢了,这牛还你,还有这半匹红纱和一丈绫,也赐给你了,还不快远点儿!”

最后,车还是走了,被得意洋洋的宫中太监强行拉走了;老翁辛辛苦苦在洞中一块一块烧出来的炭,只换来了半匹薄薄的红绫和一丈白得像雪的长纱。

老翁慢慢瘫坐在雪地里,哭了,放声大哭,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云霄,却传不到昏庸的皇帝耳边。

用卖炭翁改写的作文【二】

望着黄衣使者渐行渐远的背影,卖炭翁心如刀绞。家里的老婆孩子已经好几天没吃顿饱饭了,本想趁着下雪,天气寒冷把炭卖个好价钱,谁料……唉,天意弄人,天意弄人啊!

卖炭翁弯腰把颠到地上的炭渣子拾起来塞进口袋。罢了,把炭渣子拿回家去,给孩子暖暖手。他牵着一路辛苦拉车、疲倦不堪的老黄牛原路返回,远远地,他看见了他那个破败不堪但为他遮风挡雨的家。

他想到了家门前的一片烂泥地,想到了家中仅剩下的一丁点儿米,想到了他的老婆,他的孩子。卖炭翁一想到自己古灵精怪的孩子,心中就有了一点安慰。中年丧子后又老年得子,“这个孩子是我唯一的希望!”他不奢望孩子将来能飞黄腾达,只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地过一辈子。

卖炭翁打起精神,他不想把这消极的一面展现给年幼的孩子。他栓好老黄牛,扔一把草料在牛槽里,走进了家门。

家里一片狼藉。

这是怎么了?我的老婆孩子呢?卖炭翁急急忙忙到处寻找,在厨房里,他找到了那个哭晕过去的妻子。卖炭翁舀了一瓢水,小心翼翼地喂给她。望着妻子慢慢睁开双眼,卖炭翁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老伴儿,这是怎么了,孩子呢?”卖炭翁问,妻子又忍不住哭道:“没了,没了。孩子被几个太监捉走了,说是宫里少人手,给抓去了……”

卖炭翁冲出家门,他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找回孩子。在泥泞中不知跌了多少跤,他不在乎,他要去求官老爷放过这个可怜的孩子。只要能再多看孩子一眼,了也愿意。

他终于追上了黄衣太监们。

他跪在地上,抱着太监的腿,苦苦哀求。“求求你们放过他。”黄衣太监朝卖炭翁吐了口唾沫,从卖炭翁怀里抽出了自己的腿,朝身后几个太监说:“打!往里打!”几个太监一拥而上,对卖炭翁拳打脚踢,他抱着头蜷缩在地上,眼睛却片刻不离地看着自己可怜的孩子。

“是爹没用,爹没用啊。”他哭喊着,看着孩子被那几个虎狼一般的恶人抢掠而去。眼前渐渐变得黑暗,黑暗,寂静的.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

卖炭翁再也没有爬起来。

他的尸体被扔在了一条干涸的河床里,随便用枯枝败叶盖了起来。他身份低微,就算了,也没有人理睬。

一场鹅毛大雪纷纷而下,皑皑白雪掩盖住了卖炭翁的尸体。

好像,一切都未发生过……

用卖炭翁改写的作文【三】

老汉瘫坐在地上,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眼角流下。

卖炭翁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只能靠自己卖炭养活自己。卖炭翁的脸成了烟火色,还有烧炭时的灰,额头两边全是白发,十指已经变成了黑色。他卖炭得来的钱都要买衣服、买饭,没有一点余下的了,所以老人能让自己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错了,他自己也很知足。

有一天下着鹅毛大雪,地上时候厚一层冰,然而在这种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的天气里,卖炭翁还是穿着单薄的衣裳像以往一样坐在那里烧炭,他也只能借着火取一下暖。炭烧好了,老翁把炭装到车子里,让牛拉着,自己坐到车的沿上,拿着赶牛的鞭子,赶往京城卖炭去了。

这时已是夜晚,路上哪儿有一个人啊?老翁的炭始终没有卖出去,他想:尽管我穿得很单薄,但是我还是愿意天气再冷一些,这样我的\'炭也好卖一些啊!老翁冒着严寒在正午时分终于到了京城,车子压在冰上不断发出“砢嚓”、“吱嘎”的声音,然而不想老翁希望的那样天气变冷,而是慢慢温暖起来,但老翁的衣服还是不足以御寒,于是老翁找了一块地方,下了车,在一堆泥和草混杂的地方把身子蜷缩在一块取暖。

不一会儿,老翁看见远处来了两个骑马的人,一个穿着黄衣服,一个穿着白衣服,手里拿着文书说是皇上下令要这些炭,让老翁赶着牛车向皇宫走去。半路上老翁问他们:“你们买这车炭给我多少钱啊?”皇宫里的人回答:“反正不会少给你的。”到了宫门口,那两个人让老翁在这儿等着,他们进去拿钱。而他们出来时拿的东西并不是老翁一直想得到的钱,而只是半匹红绡和一丈绫,他们把这些东西给了老翁,便把炭拉回了皇宫。一车炭一千多斤,换来的只是一些老翁不需要的东西。老翁伤心地把红绡和绫系在牛头上,赶着车回家了。宫里的人给老翁的东西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他们用一些用不着的绸缎来换取他们用得着的煤炭,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用卖炭翁改写的作文【四】

荒凉的终南山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辛勤劳作。

北风呼啸着狂奔而过,似乎不愿在这荒凉偏僻的地方多待一会儿。砍柴的斧头被搁在一旁,老者在专注地烧炭。烟熏火燎中,他的面孔时隐时现。布满灰尘的苍老的脸上,两鬓的白发与被熏黑的十指各外扎眼。

蓦地,老者叹了一口气,颓然地看看自己身上早已破烂不堪的单衣,又想到自家快空了的粮缸,屋外的老牛发出低沉的吼声,老人又叹了口气,喃喃自语到:“下场雪吧!下场雪就好了,让我好把炭给卖出去。”

也许感动了上天,夜里,北风呼啸得越来越响,鹅毛大雪纷纷落下。老者紧了紧身上毫无保作用的旧衣,激动的泪光在眼眶里闪烁。

天不亮,老者就从床上起来,唤醒还在睡着的老牛,装好牛车,拉着千余斤的炭向长安城进发。

真的好大一场雪啊!山路上积了快一尺厚的雪,走起来格外费力。四处白茫茫一片,阴沉的天好似穹庐一般笼盖了四周。冷风钻进衣服上的破洞,针扎般刺着老者的皮肤。

不知道翻过几座山,走过多长的小路。随着太阳的挪移,长安城近在眼前,老牛发出低沉的喘息声,再也拉不动装炭的牛车。老者喘着粗气说:“歇一下吧,老伙计。把这车炭卖了,就有吃的了。”

一阵马蹄声轻快地响起,黄色与白色的衣襟撞入老者眼中。“喂,你!把牛牵到北面去。”黄衣男子拿着皇帝的文书,说是命令。老者只好调转车头,吆喝着赶牛朝皇宫走去,心一下子沉到了底。

太监似乎不愿与老者多说一句话,他瞟了一眼车上千余斤的炭,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挂在牛头上,便不屑地把炭车拉走了。

老者纵使不舍,有又何种方法呢?一人,一牛,一片寂的白。

用卖炭翁改写的作文【五】

在那终南山中,经常会有人看到一位老翁在山里,艰辛地在砍柴烧炭。一年四季都只穿着同样的,破旧的衣服,长年累月,他已是满脸沧桑,两鬓霜白,脸上都是尘灰,是个手指头也都像炭一般黑的颜色,很是让人同情。

卖了炭,换来了钱也只是为了有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而已。现在是冬季了,他身上只挂这一件单薄褴褛的衣裳。每天晚上,他总是哆嗦着,在黑夜里寻找他过夜的地方。可是他却担心炭的价格太低,卖不出去,而希望天再冷一些……

一天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多厚的雪,老翁的心愿终于了了。天刚亮,他缩着身子,慢悠悠地,步履蹒跚地驾驭着炭车轧过冰冻了泥泞的车辙赶路。老人的脚上只有一双快要断烂的旧草鞋,他的手脚冰冷,被冻得发红发紫。当老翁历经千辛终于到达了集市南门外,这时,牛疲惫不堪,老翁自己也饥饿难耐。太阳高高挂在天上,老翁牵着牛在集市南门外泥泞的地里歇歇脚。

可是,老翁的心愿刚了去,好不容易才来到了集市上,却不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着马的人是谁呢?原来是避之不及的皇宫里的太监和他手下的爪牙。他们挥舞起黄袍子走下马来,大摇大摆地走到卖炭老翁前,手里拿着皇帝的诏书,嘴里口口声声说这是皇帝的命令,要收走所有的炭。边说边从老人手里抢回炭车,吆喝着把牛牵向北去,骄傲地向牛挥下鞭去……一车子的炭有一千多斤,是老人这整个冬天的吃穿和辛苦劳累,就这样被抢走了。宫使强行赶走了炭车,毕竟,那可是宫里的人,老翁就算再舍不得也对此有苦不敢言,又怒无法泄,实在是无能为力。他们又把半匹红绢和一丈绫子挂上牛头,就充当了炭的价格,接着,有昂起头,摇摆着走向集市。而老人呢?却带着一脸沧桑,埋着头回到终南山去了……

用卖炭翁改写的作文【六】

僻远的南岭,青翠松林,人迹罕至。

远远的只见一个窑洞,不时蹦出一些零零散散的火星,带来了一股又一股呛人的浓烟。这烟慢慢被冷风扶上青天,然后冻结,最终破碎,消失在茫茫暮色里……

窖洞里烧炭的老翁经常呛出了眼泪,苍老的脸上布满了褶皱,手指甲的缝隙里早已乌黑乌黑,想必是被这烟熏火燎所染的。

烧完最后一批炭,老人用枯瘦得像树枝一样的手吃力地搬着一块块木炭,细心地码在牛车上,看着整整一车炭,老翁憔悴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明天去京城卖炭,冬天来了,家里就指着这炭换点糊口的粮食和保暖的衣裳。

清晨,凛冽的寒风无情的切割着老人枯瘦的脸盘,一旁的老黄牛也是有气无力的喘着粗气。昨夜的雪,足足有尺把深,阳光一照,让人感觉越发的冷,老人深一脚淺一脚的在雪地里缓缓爬行,不时用鞭子催促拉车的黄牛。

太阳已升到了头顶,差不多到了京城,牛困人也困,人饥牛也饥,不得不停下来稍作休息。

迎面,两匹白马翩然停下,马背上下来两个趾高气扬的男人,一个着黄衫,一个着白衫,挡住正准备起身的老翁。黄衫儿装模作样地掏出一份卷轴念了起来,老人是个粗人,大字不识几个,没听太懂,但明白了皇上要他这一车炭。

黄衫儿话音刚落,白衫儿大声喝着赶着老黄牛向宫中跑。老人急了:这炭没了,今年冬天生活怎么过哟?

黄衫儿看也不看老人:‘’怎么?你一个老头,还敢违背圣旨?‘’

‘’我们又不是抢,会给钱你的。‘’

老人无奈地跟着他们一路走到宫廷门口。

到了门口,白衫儿漫不经心地将半匹红纱一丈绫往牛头一挂,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老翁傻傻的在原地发呆。

雪又开始下了,掩盖了车轮辗过的痕迹和脚印,风又继续吹;淹没了老人的唉声叹息,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

用卖炭翁改写的作文【七】

??卖炭翁》扩写

天蒙蒙亮,昨夜的雪很大,地上积了足有一尺深。临街店铺的门板紧闭着,偶而一阵寒风卷着地面的雪花吹来,吹得门板呼呼作响。

这时,静静的街上传来一声微颤的吆喝:“卖炭啦——卖炭——”一辆牛车载着一位蜷缩着身体的老汉正缓缓向前移动,老汉脸上灰扑扑的,额头上烟火熏染的乌黑与车上所载的木炭,很容易让人看出,这是一位靠终日砍柴烧炭为生的人,老汉身上的单衣显然抵不过寒风的凛冽,他又打了个寒颤,极不情愿地抽出褪在袖子里的那只长满老茧,沾满炭黑的手,挥了一下鞭子,又向前赶路了。

天已亮了,路上的行人多起来,可买炭的人却少之又少,即使有人打探一下,价格也压得极低,老汉本盘算着用今天赚的钱买些口粮回去,再给自己添件过冬的衣服,可这样一来,便没指望了,老汉用疲倦的眼睛回头望了一眼这一车浸透他心的木炭,又想起赶早卖炭的艰辛,不禁一阵心酸,眉头紧拧在一起,车行至集市南门已牛困人饥,只好在泥泞的路上稍作休息。

得得,得得……马啼声由远而近。两个骑马人在老汉面前勒住了马,他们一路经过的地方小商贩躲的.躲,藏的藏,一片狼藉。老汉对朝延宦官出来强买强换的行为也早有耳闻,正要驾车离去,“老头,慢着”,那个骑马的白衣人拦住了他的去路,老汉不敢反抗,试探地问:“大人有何吩咐?”

白衣人开了口,说:“跟你做宗买卖。”边说边从行囊中拿出半匹旧锦绫和一丈棱,系在老黄牛头上,“这些,换你一车炭。”“啊!”老汉听后犹如五雷轰顶,苦苦哀求道:“大人,您可不能啊!这车上千斤的炭怎么也比这缎子值钱啊!你这样,不是要了我的命吗?”说罢抱住白衣人的腿,白衣人一脚把老汉踢开,去卸牛车。马上那个宦官大声喝斥道:“老东西你知足吧,我等依圣上旨意办事,你敢抗旨?”说罢,两人骑着马,拉着炭车往北去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