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作文如何写(洛阳500字优秀作文)

洛阳作文如何写(洛阳500字优秀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3 14:59:47
洛阳作文如何写(洛阳500字优秀作文)

洛阳作文如何写【一】

大年初十,爸爸妈妈开车带我来到了洛阳——龙门石窟游玩。

我们下了车,买完票后,首先看到了一条大河,它的名字叫伊河,河的两岸就是有名的龙门石窟,它分为东山和西山石窟。我们过了河沿着河边参观西山石窟,在宾阳三洞和万佛洞,我们看到了许多石窟,洞里有许多佛像,有大的、也有小的,它们的姿势和神态也是各种各样。爸爸告诉我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从印度相传到中国。龙门石窟里的佛像是从北魏一直修建到唐代。听了之后,我觉得很有意思。

经过了历史的洗刷,许多佛像外貌已经破损了,有的少了头、有的少了胳膊、有的身体也破损了。我们又接着往上走,来到了奉先寺,看到了这里最大的佛像,那尊佛像特别高大,也特别壮观,爸爸拿出了相机,给我和妈妈在大佛前照了相留作纪念。

参观完西山石窟,我们又走过了漫水桥到了河东岸,可惜东山石窟因为维修没有开放,我们只好直接来到了香山寺看到了好几座宫殿。我们先进了主殿看见一个大佛,供奉的是佛祖——释迦摩尼,只见大佛端坐在殿中央,神态安静祥和。然后我们又来到了罗汉殿,看见了十八罗汉,他们的样子各个生动极了。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有名的蒋宋别墅。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白居易墓园。白园是专门为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所建造的,白居易就埋葬在这里。

这次旅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让我记忆深刻。

洛阳作文如何写【二】

一提起洛阳名吃,最最有名的就是浆面条了。洛阳浆面条,做法简单,味道美、易于消化,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具有浓厚地 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浆面条的主料是面条,但配料很关键。因为煮浆面条的水不是常用的清水,而是一种特制的面浆,所以做浆尤其重要。浆水做得如何 ,决定浆面条质量的好坏,也说明主妇烹调手艺的高低。

制作洛阳浆面条的豆浆以绿豆浆为上品。洛阳城内有专门制作酸浆的作坊。做浆时,先把绿豆或豌豆用水浸泡,膨胀后放在石 磨上 磨成粗浆,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放在盆中或罐里。一两天后,浆水发酵变酸,方可用来煮面条。

在做洛阳浆面条时,先把酸浆倒在锅里煮至开锅,期间,浆水表层会泛起一层白沫。这时,要用筷子或勺子轻轻打浆,至浆沫消失、 酸 浆变得细腻光滑时再放入香油、五香粉等调料。浆水煮沸时,把面条下锅,再放入盐、葱、姜、花生、芝麻、黄豆、芹菜等调料,然 后将 面条煮熟即可。

喜欢吃辣一点的有三种选择,一是大蒜瓣生啃,二是辣椒油搅拌,三是本地土产,韭花辣子酱,这尤以韭花辣子酱为最佳了。

浆面条在洛阳的发展历史年数久远,已无法考证。关于浆面条的来历,曾经有这种说法:当年,刘秀被王莽追,走投无路、饥寒交 迫, 见到一个浆房就进去想找点吃的。可房里没有人,也没有食物,只有几把干面条,缸子里还有绿豆磨的浆水,但是已经放酸了。他 也顾不 了许多,就舀了几瓢酸浆,把现有的干面条和菜叶、干豆统统都放到锅里煮。面条煮熟了,当他打开锅盖就闻到了泛着淡淡酸气 的面条, 于是他就狼吞虎咽的全部吃完了,以至于当了皇帝还总想着当年的浆面条,所以御宴中就有了浆面条这道菜,流传至今。

不要小看浆面条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面条。其实,在他的身上既有中华儿女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有中华儿女在黑暗面前永不低头的勇 敢精神!

洛阳作文如何写【三】

暑假到了,妈妈们带我们去洛阳游玩。一路上,我们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

到了洛阳,一下车我们就直奔中外闻名的神州牡丹园。我们首先来到专门展示牡丹画的画院。只见高高的四面墙上挂满了画,画上一朵朵牡丹活灵活现,像真的一样。我最喜欢“豆绿”了,它的花心像绿色的豆子,大概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听导游说,这种绿色的牡丹是最珍贵的品种,天下第一呢!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画得再好看也没有真牡丹美丽!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种植牡丹的花圃观赏这花中之王。当我第一眼看见活生生的牡丹时,我仿佛来到了仙境。每一个花圃都不大不小,却种植了许多株半人高的牡丹花,花枝瘦瘦的、干枯的样子像被火烧过似的,但看起来很有力,托起了碧绿的大叶子和硕大的花朵。花瓣重重叠叠的,真是数不胜数啊!牡丹花开得那么大,开得那么气派,透出一种富贵之气,显得典雅、华贵,让我想起洛阳牡丹的传说。牡丹花敢于和皇帝武则天对抗,被流放到洛阳。但仍然遵守了自然规律,在春天开放,真有骨气。

牡丹花的品种实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们看到了红色的“洛阳红”,好像荷花一样的“鲁荷红”,洁白的“玉版白”,还有很多黄色的牡丹花。在这当中,最显眼的就是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姚黄”了。她非常鲜艳,拥有一身黄衣服,像穿着龙袍的女王。她的花像皇冠,有着一种威严。

那么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有的低着头,像一个害羞的姑娘;有的整个身子全低了下去,像睡着了似的;有的弯着腰,照着“镜子”,像在精心打扮自己;还有的挺直身子,展开了漂亮的裙子,好像在说:“瞧,我多美呀!”……

牡丹的颜色五彩斑斓。白的好像雪,红的好像火,粉的好像霞,黄的好像金,绿的好像被清水洗过的宝石……不禁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欣赏着这国色天香的牡丹,我无法用词语来形容她。神州牡丹园真令我流连忘返。

洛阳作文如何写【四】

假期到了,太阳公公也露出久违的笑脸。我们全家兴高采烈地踏上开往洛阳的火车,开始了我们期待已久的洛阳之旅。

一下火车,就直奔我们此行的第一站——佛教圣地白马寺。据说这是汉明帝为了纪念白马驮经而修建的庙宇,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了。以前,我都是从书中和网上了解白马寺的辉煌历史,今天从袅袅的青烟和不绝的香客中,亲身感受到了白马寺的香火鼎盛,的确是名不虚传!

从白马寺出来往南走,经过半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这里真是佛像的世界,大大小小的佛龛数不胜数。最小的只有拇指盖那么大,而最大的卢舍那大佛有十七米那么高,光耳朵就要一米九长,只有抬起头,你才能看到大佛的全貌。我想这么雄伟壮观的大佛,恐怕只有龙门石窟才有吧。阳光照耀在大佛上,大佛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她微笑着,像是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牡丹是洛阳市的市花,洛阳也被称为牡丹之都,而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洛阳各个公园都在举办牡丹盛会。吃过了洛阳最著名的水席,我们便来到了洛阳最大的综合公园——王城公园,看牡丹花展。一走进牡丹园区,一大片牡丹花进入我的眼帘,我立刻被这五颜六色的牡丹吸引住了,白的似雪,绿的似玉,红的似火,黄的似金,更神奇的是还有红白相间的双色花。一阵微风吹来,牡丹花翩翩起舞,好像睡美人从甜蜜的梦乡中醒来般朦胧。看着看着,我仿佛也被这牡丹仙子所迷住了,也变成了一朵牡丹花,和她们一起快乐地舞蹈,一起唱歌,一起游戏。过了许久,妈妈来问我的感想,我才从憧憬中醒来。我对妈妈说:“这牡丹花真的如书中所赞的那样,是国色天香,那沁人心脾的芳香,那雍容华贵的姿态,真不愧‘百花之王’的称号!”

欣赏完美丽的牡丹花,我们便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列车,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牡丹再见,洛阳再见!”

洛阳作文如何写【五】

今日,应亲人相邀,到洛阳小住几日。提起洛阳,自然想到她的诸多代名词,如: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等风景名胜,但有一种花名更会让人浮想联翩,那就是——牡丹。

自武则天时代起,牡丹与洛阳的渊源由来已久。在洛阳,虽然这个季节真正的牡丹花早已凋落,但牡丹雍容华贵、高贵雅质的形象却无处不在,处处凸显着洛阳这座城市与牡丹水乳交融的情结。

车子刚进洛阳市区,你与“牡丹”的接触便开始了。路边醒目的标牌不断提示你:这里离国际牡丹园还有12公里,还有9公里,还有6公里……逐渐缩小的数字不但让你对牡丹的天姿国色产生一睹为快的渴望,更让你对牡丹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进入市里,你马上会发现,路两旁的路灯灯柱上赫然装饰着红花绿叶的牡丹图案,清新明丽;路中央的绿化带里,一朵朵卡通牡丹花点缀其间,不分季节地努力绽放着;就连站在路边等公交车时,你也能读出牡丹与洛阳千丝万缕的瓜葛。每路公交车的车头最中间位置,都有精心设计的“牡丹花”吸引你的眼球,洛阳人民的牡丹情结真是呼之欲出!

来到王城公园门口,虽然当初的牡丹盛会早已结束,但大门两侧的牡丹笑脸墙上,各色牡丹花与世界各国游客们的笑脸同时绽放,定格的瞬间熠熠生辉,牡丹花开富贵的深远涵义流露其中,人们追求快乐、幸福的天性不言而喻。

信步走进王城公园门口的工艺品店,浏览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的牡丹工艺品,你怎能不惊叹:洛阳人民的牡丹情结竟如此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牡丹能看:金色底子、大红牡丹花的托盘、壁挂,华丽雅致,假如摆在自己家中,一定会蓬荜生辉!牡丹能戴:纯手工制作的牡丹吊坠、手链、手镯等颜色多样,假如戴在颈项上、手腕上一定别具特色;牡丹能吃:气味芬芳的牡丹饼、牡丹酥,不禁让你感叹牡丹对于人类的无私奉献!总之,只要你能想到的与牡丹相关联的,店里都有。在这里,你随时与牡丹进行着零距离的结束,于是,你痴迷其中,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久久不忍离去。

洛阳,因牡丹而闻名于世,勤劳智慧的洛阳人民更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赋予了牡丹新的生命和活力;牡丹,因洛阳而无处不在,这一大自然赐予的精灵在洛阳人民的怀抱里处处生机勃发!

洛阳作文如何写【六】

洛阳南行三十里处,有龙门镇,南北朝始凿窟于香山崖壁,盛唐继之,留今日之壮观遗址。

洛水从中而断两山,奔流而去,四野开阔,青山相对而出,双桥横跨,天然之胜地也。雨后初霁,驱车行至,瞻仰之间,感慨良多。

东山之上,有白园,苍松翠柏,树木葱茏,山鸟啁叽,肃穆寂静,迂回小径,拾级而上,蛇形林中,白公陵卧于山腰林莽之间,伟业书于 高碑之上,诗廊环绕于四围,行走其间,吟哦漫步,神驰心往,感乐天之情怀,得天地之匠心。泉水淙淙,穿梭于溪涧沟渠,一池活水, 湿四周之青翠,徜徉其间,流连忘返,往返三次,静坐白亭石上,立乐天堂中,寻乐天之忧乐。

出白园,有香山一寺,烟雾缭绕,丝丝缕缕,远逝云端,前有远望之景,若人间仙境,掩映于山腰丛林之间,犹如怀抱琵琶半含半露之妩 媚,居此地也,昔日乐天得山水之乐,却心系苍生,怀忧国忧民之心。

西山远眺,俯瞰洛水滔滔,白石绝壁裸于天宇之下,大小洞窟,神往久矣。近之,栈道层叠,游人来往,仰观洞中佛龛,静坐莲花台上, 神态安详,目含善慈之光,卢舍那佛,清秀俊朗,忆昔古人之容貌,得乎魏唐之美线,叹神工之鬼斧,览艺术以观止。百十洞中塑像之尽 毁,奈何文明之愈进,文化之愈遭焚耶?

站立于山腰台上,菩萨金刚,神情肌肤,衣袂壁彩,石刻书法,山水佳地,天地灵气,尽收眼底,感岁月之沧桑,沐文化之积淀,油然生 几分虔诚,览物之情,有言所不能道也。已而日头映照,徒步疲乏,出龙门石桥,蓦然回望,此行喜乎悲乎?只为一游,抑或若有所思耶 ?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