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山神仙洞作文400字(伏羲山三泉湖游记作文400字)

伏羲山神仙洞作文400字(伏羲山三泉湖游记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06 00:42:05
伏羲山神仙洞作文400字(伏羲山三泉湖游记作文400字)

伏羲山神仙洞作文400字【一】

刚进公园,就看见了一个宽阔的人工湖。湖水像镜子一般平静,湖中时不时的会有几条调皮的小鱼儿,调皮地探出小脑袋来,吐上几口泡泡。湖面上漂着几根墨绿色的水草,水下还有成群的海草,在相互拥挤着、打闹着。湖的两边,有几位垂钓者,在专心致志地等待着鱼儿的咬钩。

当我穿过人工湖,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雄伟的假山。走在假山的小路上,你就会看到——小路的两旁长出了许多颜色鲜艳的野花,有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有野菊花、牵牛花、紫藤花,还有那争奇斗艳的郁金香、含苞待放的野百合……色彩艳丽,满山清香。

爬到山顶,就会看到一座六角的小亭子。在亭子的顶上,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长龙、翩翩起舞的凤凰、凶猛的狮子……神态各异,妙趣横生,好似一幅动态的图画。站在亭子的\'边上,眺望远处,会看到结伴同行有说有笑的人们,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摆动着她们那婀娜多姿的身躯……

从山顶上下来,就来到了那壮观的木桥上。在木桥的左侧,有几棵高大威猛的梧桐树,那些梧桐树穿着那华丽的衣裳,树上有时还会传来几声悦耳的鸟叫声。这座桥,横跨在那宽阔的湖面上,在这涧水上应该站了几百年了吧……

伴着美丽的景致,这“无聊”的一天,就过去了……

伏羲山神仙洞作文400字【二】

??仙洞揽胜650字

来到山底下,抬头向上望,只见耸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爬到山顶。开始爬山了,呀,这石阶可真陡啊!还没多久,我就累得走一步喘一口大粗气。

我们来到一个名字为\"九鹤池\"的水池边,池中的石头上有五只仙鹤,它们浑身雪白,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咦?它们怎么一动也不动啊?原来它们都是假的,是用水泥雕成的\'。它们有的抬起腿单脚独立,好像正在散步;有的张开了雪白的翅膀,好像正要起飞;有低着头,好像发现了小鱼;还有的抬头张嘴,好像在呼唤正在飞行的同伴……我有点迷惑不解,这仙鹤怎么只有五只啊?不是九鹤池吗?我瞪大眼睛,四处搜寻,终于在水池后面高高的石壁发现了四只正在展翅翱翔的仙鹤。再往水池里一瞧,好多小鱼啊!一只、两只、三只……我数得头晕脑涨,还是数不清水池里有几只鱼,真是数不胜数啊!

我们继续往上爬,我心里想:一定很快就可以到达山顶\"一览众山小\"了吧,谁知,当我看了导游图时,差点晕了过去,我们爬了怎么久,原来只是爬了这山的三分之一啊。

我们只好又往上爬,突然,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出现在前面,红墙绿瓦。我心里乐开了花,一鼓作气爬到庙门口。这里香客如云,青烟袅袅,鞭炮震耳欲聋。庙的正中盘坐着慈眉善目的佛像,四周竖立着雕刻精美的龙图象的石柱子,房檐上有画着九龙细珠八仙过海等图案的栏杆。桌子上摆满各种各样的供品,香客们都虔诚举着香拜了又拜。我也不例外,在菩萨面前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伏羲山神仙洞作文400字【三】

一路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遍地洒着小野花,这儿一朵,那儿一簇,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高大的树木成了最好的遮阳伞,如果晚上在这样的树下乘凉,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洞口,抬头只见“蓬莱洞”三个大字刻在洞口的石壁上。旁边用小字刻着相关仙洞的简介:洞的全长3000多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呈立交结构。洞内有迎客厅、深海长廊、东海龙宫、通明宫、迷仙宫、玉婵宫、银河长廊、瑶池、南海、潮音殿、送客厅等20个景点。

走进洞内,发现里面到处都是形态各异、颜色不一的石钟乳和石笋——这真是仙人住的\'地方啊!听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这里有一个山水浮雕,特别漂亮。我闻声过去一看,果真!浮雕上的所有人、物、花、草都雕刻的栩栩如生,宛如活人、活物。浮雕上刻的都是一些故事,如“王母出浴”。王母刚刚洗过澡,坐在瑶池边,旁边的仙女们,也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围着王母正唱歌跳舞呢,淡淡的快意浮上王母的嘴角。

我早就听说蓬莱仙洞有一个王母瑶池很漂亮,便慕名而去。到了王母瑶池,只见池上云雾缭绕,池边粉红色的钟乳石上端坐着一位体态端庄的女子,她薄施粉黛,身着金缕玉衣,娥眉轻舒,面如满月,如刚刚沐浴完毕的王母娘娘。娘娘身边摆着一幅罩着纱巾的铜镜,身后是笼着白纱的玉床,线条柔和,桔白透明,酷似天宫的罗纱帐;身旁的月牙形池内,一群仙女正嬉水沐浴,风姿绰约,栩栩如生。我把自己也想象成其中的一位仙女,在池中与其他仙女们嬉戏打闹、唱歌……好不热闹、好不开心!

蓬莱仙洞真美丽!令人留连往返,来了还想再来,让人怎么看也看不够。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再来游一游“蓬莱仙洞”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