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的景点作文

橘子洲头的景点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31 09:37:55
橘子洲头的景点作文

橘子洲头的景点作文【一】

湘江北去。滔滔江水在长沙城和岳麓山间冲积出一个沙洲叫橘子洲,它的最南端就是橘子洲头。

那是一个略显寒意的初秋,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湘江边伫立着一个魁梧的身影。对岸的岳麓山枫林尽染把江水也映得碧里透红,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他回忆起逝去的峥嵘岁月。当年也是在这江边,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言到兴处已有人跃入江中,他迎着激流劈波斩浪游向江中的沙洲。踏上沙洲,抬头有苍鹰在蓝天盘旋,低头是游鱼在浅水漫步,天地间的一切都自由地展示着各自的丰采。旧地重游再一次触发了他无限的遐想,是自然改变着人类还是人类改变了自然,于是,他向天一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历史是问出来的。早在二千多年前,也是在这片土地上,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提出了有一百多个问题的《天问》,可当时无人可以回答,他自己也找不到答案,于是他走进了汨罗江,激起了二千年的龙舟竞渡,溅起了二千年的沉思默想。历史上的问,从此层出不穷洋洋洒洒,有的人去解释有的人去解答,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历史竟书写出来了。有一个叫陈胜的农民,正和几个农友在垄上耕田,不知怎么脑洞大开,来了句“苟富贵勿相忘。”意思是如果俺将来发了,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当然这是不作数的)。农友们都嘲笑他,可陈胜不以为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来,他又补充了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好个农民的二问,竟拉开了城头换旗王朝更替的序幕。因为有种的人少有志的人多,有志者要变种就揭竿而起,红旗卷起农奴戟,一部中国历史因有了风云变幻而变得步步惊心、精彩纷呈。

历史上的问题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思念,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有“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叹息,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思。有问就有答,在回答的过程中,新娘变成了老妪,少小变成了白头,沙场变成了桑田,餐具变成了古董,丹心变成了青史,热变成了丰碑。

当湘江边的年轻人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其实历史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个“万山红遍”的一页。历史还真是问出来的。

橘子洲头的景点作文【二】

暑假快要到来了,你有什么计划了吗?谈起暑,我就想起了那件事!

那天,阳光明媚,春天姑娘走了,又迎来了夏天奶奶,她又招呼了夏风姐姐,她温柔地摸摸我们的小脸蛋,又给小湖妹妹打扮的漂漂亮亮,太阳公公用翡翠般的宝石为小湖妹妹做了一件小衣裳。

“真无聊!,大热天的有什么可玩的呢?”我伸了伸懒腰说,小丽,小红,佳佳,梅林异口同声:对呀!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呢?”我耷拉着脑袋,想来想去,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时,聪明的梅林一下子拍下脑袋,眼睛发了光一般说:“啊!我想到了!”“真的吗?”快告诉我们!”“快说呀!急我啦”各个都嚷嚷起来,“这个吗!嘻嘻!”梅林神秘地说,“摘橘子!”“噢噢噢噢!太棒了!”

我们随着梅林来到橘子园,各个都兴奋的合不拢嘴,小红直接跑上去狂摘橘子,可我却说:这样不好玩!我们你来玩一个游戏!看谁摘得多!好不好?”“好呀好呀”小红回过头说,“one,two,three冲啊!”原本文静的小美也喊起来了,梅林冲到最大的橘子树上,摘了好多个,手都拿不住,小美却优雅的一个一个摘,小红说:’何必呢?你这样可是很慢哦!88!我去前面咯!”小美摆出不服气的样子,摘得越来越快了,我这时也开始出动了,过了大概十分钟,我们大汗淋漓,我看着自己粘乎乎额手,便笑了随着我的笑声,各个都笑了。

我们开始吃橘子了,虽然那些橘子没太怎么熟,可心里却甜蜜蜜的。

我的暑假生活算不算很有意思?

橘子洲头的景点作文【三】

刚走出地铁站,一阵阵凉风吹来,带这阵阵的清爽打在我脸上,在这炎热的盛夏好比沙漠中的一股甘泉。猛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买过票后,我便上了游览车。

座着游览车我来到了第一站:诗词碑。一下车,一块石碑映入眼帘,石碑足有一间教室那么大。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走上前去。“这。。。这。。。”的\'我不经乍舌道。整个石碑,近百个字,我认识的字竟寥寥无几。这字可以用“龙飞凤舞”来修辞吧!杂乱无章,毫无任何美感。这就是所谓的毛体吧。。。

上了车继续浏览。终于到了橘子洲头。

远方一座雕像屹立在那,在这平坦的橘子洲上特别显眼。向那雕像走去,雕像渐渐再眼中放大,像勺雪糕,像块蛋糕,像条船。。。。。。此雕像高21米,底座座足足有49米。绕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终于来到雕像的前方,这是一个半身石雕像。我看见毛泽东巨大的身影坐落在橘子洲最宽阔的一块场地上,他的面孔慈祥但是又严肃,眼神欣喜但又惆怅地注视着湘江,又好像是注视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来。

继续像前,来到问天台。1913-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当时的毛泽东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经常与同学游过湘江,到橘子洲头开展各类活动,经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后来,毛泽东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建问天台,就是来自这个缘由。

站在观景台上,我看见奔流不息的湘江被橘子洲劈成两半,水流撞击岩石,被弹回河道,结果又遭遇上后面的水流。就这样回旋澎湃,气势宏大。面对着湘江我终于能感受到毛泽东在写《沁园春·长沙》时的豪情壮志。

望向湘江。风,毫无忌惮的吹向我。风,吹起了阵阵波涛。风,要把我拒之门外。这时,我抬起头,挺起胸,望向湘江的尽头。对着湘江我喃喃的说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看看毛泽东的雕像,又望向涛涛的湘江,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