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试卷判分标准黑龙江(初中语文作文满分60分的评分细则)

初中语文作文试卷判分标准黑龙江(初中语文作文满分60分的评分细则)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1 08:59:29
初中语文作文试卷判分标准黑龙江(初中语文作文满分60分的评分细则)

初中语文作文试卷判分标准黑龙江【一】

先说第一大题,是选择题,考的是所谓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来便是教人闻风丧胆的天下第一题,考拼音,多少英雄好汉折戟与此,老师尝云:“第一题皆送分题也。”果然送分,不过是送给出卷老师。“小弟出来乍到,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老兄太客气了,且看下一题。”考生一看,大呼后悔,该在第一题上磨蹭几分钟,好做心理准备。第二题乃字形,其畸形程度毫不逊于第一题,A,B,C,D俨然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不做DNA鉴定,鬼才知道谁真谁假,“对了,我会用语感。”纯正的普通话,字正腔圆,一两题做完,才知道出卷者的意图就是为了让你明白语文同英语的差别。罢了罢了,再看第三题,第三题一惯来讲是修改病句,读一遍,怎么四个都对,不可能,一定有错的,深入读几遍,咦?不好,好象四个都是错的。生离别了好久,挥泪斩了三个,由天吧!爬出了前三题的幽暗昏惑,只有第四题才绽放出一点人性的光辉,排序或文学常识。排序体现能力,考“标”;文学常识展现知识素养,考“本”。让真正喜欢文学懂文学的人找回了一丝自信。

前三题说是考基础,但试问又有多少文学大家做这种题目能做全对呢?恐怕很少,因为他们所着的文学大作里也会有一些错字,病句。难道就说他们基础不行根基不稳?同样的句子,放在名着里便是名句,放在语文试卷里则是病句,这只怕会让热爱文学的人心寒。名人讲演,其间难免会有一些字音错误,若是被耳尖又极富责任心的优秀学子听到,少不得会大呼错了错了,随即跳将起来纠正发音,维护真理,不言而喻,下面便是“献身”了。

着实滑稽,想想也没什么意思,真理是少数人发现的,但却掌握在多数人手上。即便是真理,也未必不会成为谬误,所谓通假字,其实许多也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而已,只是由于众人都将错就错,错别字也就被办了证,成了我们现在拼要记的东西了。

原本所谓的事实与真理,也会被轻易打倒,有据可查的“据”也会变得子虚乌有,《现代汉语大辞典》常常修订,不就是在干这事么?比如“空穴来风”一词,原意为:有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的产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同样一个成语,到了后来的修订版中,引申意却正好相反,比喻消息和传说的产生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管中窥豹,由此可见一斑。

再说阅读,近些年高考阅读题分值在攀高的'趋势,分值走高,文章也愈见水平,可出的题却愈发玄乎了。常常题目一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瞪圆双眼,绞尽脑汁,也没发现题目是在说文章的。总有这么几道题,问某个字用得好不好,请说理由。答曰:不好。但凡见这两个字,评卷老师便会翻翻白眼,坦然而诚恳地吐出两个字:白痴。随即一个交叉的符号落于纸间,尘埃落定。那就说“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有一个通用的法子——打擦边球,既然是打擦边球,自然是球做得越大,越容易擦边,于是乎一篇阅读做下来,好似写了一篇六百字文章,答案终究是简单的,长篇大论,多是废话,有用的只有寥寥数字而已,这还要看评卷老师爽不爽帮你找到它。还有的题问作者为何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不用看,答案中定然会有与国仇家恨、作者背景相关的文字,其实欣赏文学作品考虑作者背景这没错,但却万不可陷入这个胡同里,并不是所有的作品写出来的时候,作者都想到了国家和社会,也许只是一时触景生情发出的喟叹,具体是什么情感,恐怕连作者本人也未必知道,因为文章是感性的。而现在出的阅读题,明明是作者的闲情文字,却硬要和劳什子国仇家恨扯上关系,好像作者每一次动笔之前都要在心中默念三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为黎民苍生祈祷求福一般。

着实教人恼火,怪不得有传言说韩寒写按自己文章出的阅读题却考不及格,张爱玲国文不过,真是讽刺。现今有许多阅读题出的与文意相去甚远,高考乃人生之重大关口,如此出题,岂不怕招人唾骂。

最后说说,作文分值很高,这是对的。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写文章。既是写文章,除去题目,其余便不该再做限定。单纯的考生总是一味的信“评分标准”,却忽视了“评分细则”,这种错误与混淆“原则”和“原则上”的所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只要与万恶的社会、丑陋的政府接上火,任你思想再深刻,文采再斐然,也是徒然。于是乎,众多考生避开交锋,纷纷拥上高楼,怀古伤今,你拽了李白的一条胳膊,我扯了苏轼的一条腿,屈原投江投了又投,韩愈胯下钻了又钻。任题千遍,我意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写作文,就得讲究个无招胜有招。怪不得,我一朋友说,他在初三抄了一个排比句式,以后每次作文都能博得个波浪线,拿个高分。基本上是:“人生就像一个五味瓶,装着酸甜苦辣咸”云云。

有人说,高考写作文,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笔者认为形容的十分贴切,可搞不明白的是国家教育部门为什么要给学生戴上镣铐,无论从政治上还是文学教育上来说,我以为都是弊大于利。

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说一只青蛙被放入一个瓶子里,扣上带了孔的盖子,青蛙刚开始还会努力撞击瓶盖,意图跳出去,可反复跳了许多次后,发现没用,时候久了,将盖子打开,青蛙便再也不会跳出去了。同样,长时间的“戴着镣铐”,受着拘束与压迫的人,也终究会失去创造力与斗志。

中学语文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悟性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同时也为将来走文学之路的热爱文学的学生打基础,因此尤为重要。而现今的语文教育模式与原意却大相径庭,适得其反,这终归不是大多数人想要的。

初中语文作文试卷判分标准黑龙江【二】

在千万世界里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它们以各自的婀娜与魅力吸引并打动了无数的游客,有人喜欢金碧辉煌的故宫,有人喜欢壮丽雄伟的长城,有人喜欢万众瞩目的高塔和佛山……而我却被家乡的黑龙江深深打动了。

我所喜爱的黑龙江位于祖国的边陲,与俄罗斯的阿穆尔捷特镇隔江相望,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美丽极了。

每日清晨江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那懒惰的样子让人们觉得她还没有睡醒似的,这时侯蔚蓝的蓝色和清澈的绿色在一起,融洽的相着……渐渐的太阳升起来了,它火红而又热情的眼眸里映出了第一缕金光,那金光徐徐降落在空中飘旋而下。最后终于落到了江中,它就像一根细细的金线把太阳与陆地连在一起,江水晃动着也让金线捉摸不定。可它好像不甘被埋没,在江中漂漂浮浮、闪闪烁烁如同一条蓝色锦缎上的钻石闪着坚毅并耀眼的光。接着,这些丝线猛然增宽,啊!一条金砖铺成的大道在江中漂浮着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就在那一刻世界变得光彩夺目,黑龙江的江水也被映衬得越发蔚蓝。

到了中午黑龙江变得调皮起来,江水翻着一个个浪花打着旋向人们靠过来,江水又冲刷着岸边的石头,让他们变得光滑而又明亮,阳光打在黑龙江上,在浪尖上跳着欢快的舞蹈。江水折射出绚丽的色彩,给烈日炎炎的中午带来了一丝丝的清爽。

夜晚来临了,当太阳留下了最后一缕霞光,鸟儿结束了最后的歌唱。无边的黑暗便马上笼罩了世界,笼罩了黑龙江,微微荡漾的江水立刻充满一种神秘感。天空中的孤灯闪着迷茫的光,照亮了黑龙江那魅力的眼眸,他们是那样清澈,那样明亮,像黑曜石一般射出迷人的光芒。每当这时候,岸边五彩的路灯便会突然亮起,我们看见了什么?看到了黑龙江变的五光十色,彩虹一般的颜色在水里融洽的闪烁,梦幻的花苞在水中开放,旋转出光芒四射的花,真想让这朵花永不凋谢,永远开放!打动我的不仅仅是黑龙江的美还有黑龙江的生机和它那永不停歇的活力!

初中语文作文试卷判分标准黑龙江【三】

告别秋的最后一缕热情,我也随之缓缓步入了冬的寒峭。那份凛冽,那份寂静,让我们体会到了“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的豪情感慨;让我们有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悠然遐思。当你走在落满雪花的小道上,你会真正感受到冬天的风景,原来如此美丽。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最能代表我家乡的冬天了。我爱家乡的冬天,因为它是那么的美丽!

家乡的冬天,充满了快乐。可谓是“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冷飕飕的西北风刮着,一夜之间冬就来了,雪花伴着丝丝的月光缓缓地落下,河水也失去了往日的喧哗。雪越积越厚,于是有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乐趣,孩子们滑雪车、打雪仗、堆雪人,沉浸在他们快乐的.世界里。当然还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有些人们,便在冰河上凿个窟窿,拿着鱼竿在那里垂钓,享受诗一般的境界。

家乡的冬天,充满了挑战。“严冬不肃,何以见阳春”虽说家乡的冬天十分的凛冽,但家乡的人们总爱挑战,在挑战中寻找乐趣。最近几年,家乡人都开始冬泳,玩刺激。天寒地冻,雪窖冰天,人们就在室外冬泳,挑战自我。听起来就让人冷森森的,不过这正体现了北方人的猛性子!

家乡的冬天,充满了艺术。“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虽然冬天一到,家乡的花儿都谢了,但还有“漏网之鱼”,那就是雪花。雪花可是我家乡的“功臣”,各种各样的艺术品都是由它制成的,比如:雪雕、雪屋等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花又煞是洁白,给人一种洁白无霞的感觉并且还夹杂着艺术的美感。

我之所以爱家乡的冬天,是因为它虽然没有春的花香鸟语、夏的万木葱茏、秋的硕果累累,但是冬,它银装素裹、瑞雪纷飞,它总是竭尽所能,把美的享受带给人们。

哦!我爱我家乡的冬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