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作文650字(游汉中武侯祠作文600字左右)

武侯祠作文650字(游汉中武侯祠作文600字左右)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21 10:04:14
武侯祠作文650字(游汉中武侯祠作文600字左右)

武侯祠作文650字【一】

祠前是宏伟的千古人龙的石牌坊,上面的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接着,我们见到了草庐,这就是刘备曾经三次拜访的地方。它比起金碧辉煌的宫殿和拔地而起的高楼,显得古朴而简陋。刘禹锡面对草庐,曾由衷的`赞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可见当时的草庐已远近闻名。

往东侧看去是古柏亭。门额“古柏亭”三个字是清代咸丰四年南阳知府钮雷写的,而古柏二字也有来历,史料记载,古柏亭原有古柏一棵,高接云天,是诸葛亮当年在卧龙岗居住时亲手种的。诗圣杜甫也在古柏亭中表达了赞美之情:“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前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前后两次出师北伐上书后主刘婵的奏章,两篇奏章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贞之志和深厚真挚之情,真无愧是民族的伟人,国人的楷模。

武侯祠作文650字【二】

南阳武侯祠在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上。它是古人为纪念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而修建的一所祠院。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院内丛竹簇簇,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1994年4月、2005年7月,我曾经两次到此游览。今又至此,时值正午,加之天气炎热,院内游人甚少。宁静的祠院,让我心灵与之同样宁静。我醉心于这里悠然的环境、宽敞的庭院、蔽日的古柏、墁地的青砖,醉心于这里历史的古朴与浓郁的古韵。

武侯祠的主要景点有“千古人龙”石坊、三顾堂、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宁远楼、澹宁读书台等。武侯祠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的“武侯祠”三个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题。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他纶巾羽扇,风度庄严,正是东汉末年隐居儒士的典型装束。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客的和匾额,这些碑额和对联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绕过大殿拾阶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秀丽的院落,院内古木交错,花卉盈庭,翠柏丛中簇拥着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诸葛草庐。茅庐正门上悬挂郭沫若书的“诸葛草庐”匾额。据说这就是诸葛亮当年隐居攻读的地方。诸葛草庐的左侧是野云庵,是诸葛亮会友的地方。右边是一个古柏亭。前面的半月台,是诸葛亮在此隐居时夜观星象的`地方。而宁远楼,是整个祠庙的最高建筑,传为诸葛亮隐居南阳时书斋旧址,楼名由“宁静致远”而来。三顾祠祠院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菌,庭院宏敞幽深。

龙岗之游,我流连于松柏奇花之间,陶醉于亭台楼阁之中,给我留下颇深印象的,还有武侯祠中的数不清的碑刻和匾额楹联。这些碑刻和匾额楹联使南阳武侯祠显示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闪耀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游览当时,无法记忆诸多内容,今从网上查找一些,观看欣赏。如,“吕蟠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有常经论不焕,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能举豪杰奋兴”,这副对联歌颂了吕尚、伊尹、管仲、诸葛亮这些能够帮助帝王力挽狂澜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又赞颂了像鲍叔牙、郑子皮、徐元直这些举荐有才之士的伯乐,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还有“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还有一副妙联: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恩三顾;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封,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巧用了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个数字,下联灵活运用了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10个字,全联共54个字,简练地阐述了诸葛亮出茅庐后辅佐刘备父子戎马倥偬的战斗一生,真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笔笔传神。其他还有,“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从来治蜀要深思”;“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再次徜徉于武侯祠,感受武侯祠的宁静宽广,头脑中仿佛浮现出诸葛先生躬耕的身影,浮现出诸葛先生与刘备隆中对话的情景,对诸葛先生淡泊明志,正直廉洁的美德又增添几分仰慕,为诸葛先生鞠躬尽瘁、而后已的赤诚感动不已,对碑刻对联中体现出来的灿烂文化又增添几分感叹。

武侯祠作文650字【三】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後来治蜀要深思。

——题记

武侯祠,乃三国遗迹,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走进它,宛如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那个乱世。

跨过门坎,映入眼帘的是一钟巨大的鼎伫立杂那儿。一看,呵!好大的气派!它的结构与其它的鼎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他的巨大使它释放出一种豪放的气息。刚走几步,便来到三国文化陈列馆。其中有各式各样的人物陶器,书法作品,更有那人工模仿制造的古栈道。做得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仿佛已经亲自来到了那里。走出文化馆,接着跨进一道门后,便是那文臣廊和武将廊分别在左右两侧。武将廊在左,文臣廊在右。两边挂满了蜀国任务的肖像,如董晕,姜维等。接着是汉昭烈庙,里面供奉着蜀国帝王刘备的像。他头带皇冠,身穿龙袍,两眼微睁,一副帝王的气派。接着便到了真正的武侯祠,因为前面都是三国其它人物,而这里才是供奉诸葛亮的地方。

门前有一副千古流传的,就是我题的记。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虽然它已时隔多年,但它对于我们现代人同样适用。因为它正表现了“攻心为上”这一计策。武侯祠里的`诸葛亮手持羽扇,端坐在椅子上,那种油然而生的气势让人肃然起敬,对这位“鞠躬尽瘁,而后已”的蜀国重臣表示崇高的敬意。抬头仰望屋顶,有八个字:淡泊名志,宁静至远。不也揭示了人间的真理吗?看淡名利,静下心来,就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实与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侯祠一游,令人深深感到震撼。孔明的精神,意志,心境,不是用语言能够表达的。它需要我们自己去品味,沉思。正如“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