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屈原《国殇》为例的爱国作文(屈原爱国精神的作文1500字)

以屈原《国殇》为例的爱国作文(屈原爱国精神的作文15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29 14:58:19
以屈原《国殇》为例的爱国作文(屈原爱国精神的作文1500字)

以屈原《国殇》为例的爱国作文【一】

\"国家,是人民的伞;人民,是国家的根。“爱国”一词常常出现在中国人民的心头。从唐朝的繁荣强盛到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再到新中国的逆风崛起,如今,中国人民扬起了自豪的头颅。这其中,又经历了多少沧桑磨难、多少革命烈士鲜的浇灌、多少爱国人士报国之志的滋养。

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有一颗灼灼的爱国之心。“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正如曹植的心愿一样,中国人就应当有中国人的样子,主动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虽然现在年少无为,但愿今后学成为国分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炎黄子孙对爱国英雄的怀念却永远不会褪色。岁月的风沙掩埋了过去,但依然长存的是中华民族挺立的傲骨。

爱国不是只有伟人才能做到。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爱国的权利,更有爱国的鸿鹄之志。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周一早晨站在阳光之下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内心会无比自豪。蓝天、白云描绘出祖国的辽阔疆域,我们心中按捺不住喷涌而出的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的爱国之情!

这是一片辉煌而又沧桑的土地!英勇的牺牲、胜利的骄傲、坦荡的高歌,都曾在这片土地上出现。祖国,你是东方傲然挺立的雄鸡,唤出烈日骄阳。我相信,爱国情怀将融入所有中国人的未来,引领中国奋力前行。\"

以屈原《国殇》为例的爱国作文【二】

身既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题记

勇敢、无谓、英雄,在我们脑海里,谁都明白这些词的意义,可谁是英雄呢?读了屈原的《国殇》之后,这才明白了。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国诗篇,是为了纪念战沙场的勇士,这些勇士就是英雄,每个英雄都勇敢、坚强、无谓的,“斤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可见虽然敌人众多,可士兵还是英勇善战,奋勇敌,这不就是用干么?“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伤的人都可以埋住轮子,可士兵还是不停的击打战鼓,战到底,这不真是坚强吗?“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带上长剑背时秦国作的弓,头首分离,可心却永不害怕,这就是无谓,只有这些士兵在称得上是英雄。

诗中最后一句提到“身既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让我想起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在我心中,诗中所提到的项羽也是英雄,他身经百战,但在全军覆没时,只剩他一个,他自尊心强,认为没脸再见家乡父老,就自了,项羽的骨气十分的大,也算得上是英雄。

真正的英雄就应该勇敢、坚强、无谓,就像《国殇》中的士兵,这才是真的英雄。

以屈原《国殇》为例的爱国作文【三】

每当我们伫立在国旗下,聆听着雄壮的国歌,仰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心中就会涌起敬仰、庄重之情。佩戴着用烈士鲜染成的红领巾,我就会想起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的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已崛起,巨龙已复苏,然而这却使我们这群龙的传人失去了一种重要的感情——爱国。

之所以说不爱国,是因为认为中华崛起之后便不用再强大中国了;之所以说不爱国,是因为觉得振兴中华没有意义;之所以说不爱国,是因为觉得振兴中华太难了!

如果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

第一,中华崛起后的坎坷之路要由我们来铲平;第二,振兴中华并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意义重大,若是不振兴中华,圆明园的悲剧将会重演,不过下次也许就是颐和园、北京,甚至是整个中国!到那时,13亿人便会失去自我,成为奴隶!第三,便是一些弱者的想法,想振兴中华并不难,好好读书,像华罗庚,像李四光,像“而无憾”的邓稼先!

好好读书,那些心灵之所以不爱国,是因为“不知情”,他们不了解祖国!他们不了解祖国的屈辱历史,不知道祖国陈旧的几乎被人遗忘的往事,更不知道今天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

只有书能够带我们穿过茫茫岁月,去寻找那些陈旧的几乎被人遗忘的往事,书能推开世俗,静静地将中国的往事展现在我们眼前。那张中国读过的坎坷之约——南京条约在我们的面前慢慢放大,粗大的字体组成的条约在面前,那十三条不公的条约摆在面前,却不能说不……签订条约时的景我们看不见,但情却能从书中体会,书可以将情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帝国主义者的野蛮在书中尽显无疑。

读一读《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与历史的人物共席对话和时代的风云同声呼唤,五千年的文明毫不璀璨、好不耀眼、好不夺目!

读一读古今英雄的传记,触摸他们高贵的灵魂;读一读革命领袖的诗篇,感受他们忧国忧民的诗人情怀;读一读孟子的“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读一读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一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最后,我要告诫大家一句:读书莫忘爱国,爱国,莫忘读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