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兄弟故事作文(葫芦兄弟绘本一年级作文)

葫芦兄弟故事作文(葫芦兄弟绘本一年级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7-09 11:11:53
葫芦兄弟故事作文(葫芦兄弟绘本一年级作文)

葫芦兄弟故事作文【一】

老象家做事有个祖传的规矩: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先开个家庭会议讨论讨论,这一回当然也不能例外,于是弟兄三个开了个紧急碰头会。

会议由大磨主持。他慢条斯理地说了一通开这个会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一个建议:名贵的药物一般都生长在向阳的地方,大家一定要到南坡去找。大磨一口气讲了一个多钟头。

二拖一边伸长耳朵听,一边用手指敲着桌子,听着听着,他打起瞌睡来了。直到大磨讲完,拍拍他的肩膀要他发表意见时,才清醒过来。他首先表示不同意到山南坡去找蛇药,并列举了许多事实,说明名贵的药物不一定都长在向阳的地方。然后他也提出一个建议:三个人要分头寻找,谁找到了就立即送回来,抢救爸爸的性命要紧,不能再磨蹭了。

这时候,会议已开过三个小时了,三糊还没有发言。大磨对他说:“我们都讲了,现在就等你开口了。”二拖对他说:“你的讲话很重要,你讲了我们就好作决议了。’’曼糊眨巴着一双糊涂眼睛,半晌才说:“两位兄长的高见,我认为都有道理。第一,你们的年纪都比我大;第二,你们的.都比我丰富;第三,你们的头脑都比我清楚;第四,……”末了他也提出两点建议:一、要带支火把照明;二、要带根棍子自卫。要是找蛇药的被毒蛇咬了,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三糊在这些地方可一点也不含糊。

紧急会议从傍晚开到半夜,又从半夜继续到黎明,足足开了一半个小时,最后总算统一了认识,作出了三条决议:一、到山的南坡去找药,二、三个人分头出发;三、携带必需的自卫武器。正当兄弟三个站起来伸伸懒腰,准备按决议行事,忽然从里屋传来老象“哎唷”一声惨叫,三兄弟大吃一惊,急忙赶到房里一看,老象已经断气了。

三兄弟一个个痛哭流涕。大磨难过地说:“早知道蛇毒那么厉害,不开这个会就好了。二拖赶忙劝慰他道:“不,不,不,要是不开这个会,大家都拿不定主意,怕连个决议也做不出来呢!”三糊听了点点头说:“两位哥哥说得都在理。下一回要是大哥也被毒蛇咬伤了,我和二哥再开碰头会讨论时,争取提早半小时结束,是了。”——选自《上海文学》l980年第7期

葫芦兄弟故事作文【二】

有一天,窠破了一个洞。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严寒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窠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

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

结果,窠被风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葫芦兄弟故事作文【三】

有一天,兄弟俩进山狩猎,捉住两只猴子。大猴子完好无损,小猴子受了重伤。哥哥说:“阿弟,这大猴子调教好了可以耍猴子赚钱,你带走吧。这小猴子受了重伤,只能了取猴脑卖,留给我算了。”

“阿哥的情谊我心领了。”弟弟说,“阿哥负担比我重,大猴子您牵走吧,小的留给我好了。”

兄弟俩推来让去,最后哥哥只好把大猴子领走了。

哥哥把猴子调教好,牵到各地耍猴,赚了好些零碎银子,生活虽然还很艰辛,但他已经非常满足了。

而他那不安分的.弟弟呢,当初领着受伤的小猴回来时,顿生怜悯之心,不忍心再伤害他;可是光养着也不行,伤口已开始化脓,不知该如何医治。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放生好,说不定小猴子自己能找到治伤神药呢。于是,他放走小猴,悄悄跟踪观察。小猴进了深山密林,掰开乱草,采摘了一些叶子,嚼烂后敷在伤口上。第二天,当他再次找到小猴时,只见它正攀着古藤在荡秋千呢!他断定昨天小猴采摘的正是治伤神草。他将神草挖起,移栽在自家园子里,让它繁殖开来。他开始为患者治伤,果真疗效非常神奇。消息不胫而走,他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伤科神医。他还是不满足,索性用神草制成神药,远销海内外。许多大城市都设立了代理机构。

他哥哥只知道有位伤科神医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而且近日神医亲临某城市坐镇。哥哥正好在此城耍猴,猴子被地霸打成重伤,哥哥抱了猴子找神医抢救。这时候他才发现这位治伤神医正是自己分别多年的胞弟啊!

今非昔比,兄弟俩一个是流落街头的耍猴人,一个是家财万贯的大富翁。弟弟把哥哥留在身边作帮手。哥哥感慨地说:“过去我只知道安分守己、甘于清贫是美德,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来主宰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