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特产 作文(扬州美食作文450字以上)

扬州特产 作文(扬州美食作文450字以上)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6 09:46:33
扬州特产  作文(扬州美食作文450字以上)

扬州特产 作文【一】

早就听人说过泉州森林公园里的桃花美不胜收,当满山都开满桃花时,那“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更是胜似人间天堂。而如今,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我和家人们怀着好奇心坐上了前往森林公园的客车。

一进森林公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门前的一潭池水以及他背后的一座大山,青山映绿水,一幅相当美的山水画。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要拍,却从相机中发现有许多前来拍婚纱照的新婚夫妇们。我听到一位新娘对着摄影师抱怨:“这地方有什么好看的?我老家这种风景多了去了!”的确,那位新娘说的没错,这种风景在我老家也是十分常见的,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拍婚纱照呢?难道这山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小姐,这地方可漂亮了,不信拍完你到这山上看一看。”摄影师说。漂亮?漂亮在哪呢?我怀着这种心情登上了森林公园的山。

仰头望去,这山还真高呀!登山的石阶好像一直延绵到了天上。我们便一步一步地拾阶而上。的确没什么稀奇的,不就是一大片树吗?这样的景色我在老家也见惯了。于是我放下了手中的相机,不满地继续向上。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森林公园中著名的桃花山。但是现在不仅看不到那漫山遍野的桃花,还看到了桃花树下一地的落叶。看到这些落叶,我不禁有些伤感,难道我们就是为了这一地落叶而来的吗?不,摄影师说过这儿很漂亮,在上面的山中一定还有美景。我又重新拿起了那个已经被我放下的相机。

再往上走,虽然还是那些一年四季常绿的树,但是我的耳畔隐隐约约传来了十分动听的音乐声。我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细细谛听,那音乐声虽然不大,但却回荡在这树林中,引得林中鸟儿的共鸣。终于,我听出来了,这是一种泉州特有的声音:南音。这种戏曲虽然十分舒缓,但是却能让人回味无穷。

这时,听到有游客议论起了南音:“泉州南音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啊!清朝时还被封为‘御前清曲’。它融合了各地的戏曲特色,又不断创新,成为了风靡全国的戏曲。中国首届民谣民乐民舞博展会总导演陈体江感慨地说:‘没有南音,就没有中国民乐,南音是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是民乐的根源所在,中国的音乐就是从南音开始’。”

又有一位游客看到围着这么多人,就凑热闹地说道:“陈导这话说得太对了”。接着,就像说书先生一样给我们大伙介绍起南音:“泉州是南音的故乡。春秋佳节,仲夏黄昏,闽南的瓜棚豆架下,小楼幽院中,弦管南音,轻柔如水,流漫长街深巷……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弦管,是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特别是泉州、厦门、漳州一带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民间音乐。它保留了汉以来中原古雅乐的许多特点。千百年来,南音这一中原古代遗音,不仅在闽南地区盛行不衰,而且远播台湾、香港、东南亚,甚至世界各地华侨聚居的地方。‘何须佳酿慰羁旅,一曲乡音醉煞人’——多少海外游子,彼岸乡亲,一踏上闽南故土,便被这回肠荡气、勾魂摄魄的南音陶醉了!远道来闽的北国客人,听听这优稚委婉、蕴藉动情的南音,也可以从中领略闽南旖旎秀美、古朴淳厚的风土人情,得到别具一格的美好的古典音乐艺术的享受!”

听完介绍,我再用心闭目聆听,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的心田;犹如森林之中的小溪流水,一潺潺流入人们如诗如画的心扉;犹如清晨时分的百鸟和鸣,一声声浸入人们如梦如幻的心境……“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感人的音乐就是有这样的效果吧。我们都陶醉在这南音声中了,连其余上山的游客都驻足聆听。渐渐地,一曲终了,我们才继续上山。

山顶上有一座似亭子般的楼阁。我们爬上山顶后,又继续爬上那楼阁,到了楼阁的顶层时,那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呀!我突然之间有了一种“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冲动。当时正起着雾,在如此高的地方看云雾缭绕的泉州城真是别有一番风趣呀!

最终留恋敌不过逝去的时间,我们还是下山了。在下山时,我看见了那位新娘,看来她也上山游了一遍,此时,她的脸上也挂着会心的笑容。

又到了森林公园门前的那一潭池水。在池边,我看见那位摄影师这在和别人在一起泡茶。我仔细闻了闻,原来是那闻名遐迩的安溪铁观音,那特有的清香萦绕于池水边,这种香味令所有人都沉醉了。我们又停留在了池边。忽然间我想起:刚来到这时,也闻到过这种香味。但似乎是因为看起来快要下雨了,我们并没有特意留恋。看来,品茶还要看心情。真是“心香一瓣,茶香一线!”爸爸听到我的感叹,对我说:“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世间的芸芸众生,何尝不是这沉浮的茶叶?一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用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的表面漂浮,当然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历经千百次磨炼的人,就如同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会散发出沁人的清香!”听了爸爸的话,闻着这沁人心脾的茶香,我陷入了深思。

太阳真是不领情,如此的美景,如此的美音,如此的美香都不能令它在空中多停留半刻。夕阳西下了,我们又坐上了返家的客车。在车上,我拿起相机,才发现我没有拍一张照片,但这儿的景色我永远会记着,因为这儿的美,是要用心体会的。

我发现了泉州森林公园的美,那美在于林中遗音,池边留香……

扬州特产 作文【二】

放眼望去,成片的柳树儿错落有致地站立着,绿中还点缀着些秋天的金黄,有的地方浓,有的地方淡,有的地方疏,有的地方密.微风拂过,黄与绿便很快融为了一体,变成最灿烂的色彩,钩起人们最具活力的幻想.但不一会儿又变为现实.那一瞬间好似走过了四季,徜徉在时空转换之中.走在柳林中只见到地上一片凄凉,薄叶虽已满地,却无闻半声怨骂.只听得蔫巴了的柳叶儿在脚底下倔强的歌唱,那声音清脆而传神,大概是一曲生命的战歌吧!

继而向北走,到了"来鹤桥".面对满眼美景,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于是闭了眼,便觉得臃肿的身体开始变轻,悠悠然,神思飞升,对面湖心小岛旁的仙鹤塑像仿佛也神气了起来,和我一起在空中飞扬, 一品古人“骑鹤上青天“的豪壮……

顺着湖轻轻地走着,忽然望见了最美的一幅画卷.坐在河边码头上,凝视着,久久不愿离去.我最爱看的就是那座弯弯的小红桥,清秀,和谐,儒雅.与它较之,大虹桥太拱,二十四桥太弯,润扬大桥太长,渡江桥太平……却是它――恰到好处,既具女子之羞涩,又具男儿之豪迈.若想形容它,或章,或篇,或段,或句,或词,或字.写满小桥,写满湖面,写满堤边岸头,写满面水泽沟壑,甚至写满墙头和屋檐,美景任性,最得意于它给人的感受.在周围的花花草草,亭台楼阁的映衬下,它的这一抹红色便成了引人注目的最美.好象万绿丛中的一朵娇艳的小花儿,无限风光尽被它占去.

再向红桥那边望去,是一座农家式的小房子,我不禁想到古时人们男耕女织,生火做饭的日子中其乐融融的景象,那种安静质朴的感觉在这里依然清晰可见.我不由得沉醉了!

这时,北边驶来了一艘游船.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浪花.我这才注意到那水,既不像天空那么蓝,也不像绿柳那种绿,正是一种说不出的色彩,泛着柔媚和煦的涟漪,给予人们莫名其妙的感受.

风也过去了,浪也过去了,只留下一片静谧之景,弹奏着无声的江南小调,咏颂着无限苍穹的壮美,天上人间不过如此.

扬州特产 作文【三】

星期六上午八点半,我们海光小学的小记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上了公交车,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过了一个多小时便来到了美丽的扬州。

一到扬州,我们先来到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个园。个园原名“半竹园”,因为竹子的一半是个,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个园”。个园有三大看点,分别是看竹,看山,看豪宅。我们先看了竹子,竹子有长节竹,孝顺竹以及反哺竹等等。走过豪宅我们来到四季假山,我们先来到春季假山,在那里我们发现了生肖假山。在导游的指点下,我们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兔、龙、猴三座假山,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再往前走,我们到达了夏季假山,在那里我们看见一个个纵横交错的山洞,你可以在山上进去,也可以直走进去,还可以从山中的一些小洞里爬进去,还可以跳进去,可有意思啦!接着我们来到秋季假山,在秋季假山里面的山上,有一种枫叶,一年四季都是红色的。由于时间关系,冬季假山没来得及细细游览,我的心里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

回到泰州,当我看见怪石嶙峋的假山,就会想起个园的四季假山,想起竹林片片的个园,想起这次难忘的扬州之旅……

扬州特产 作文【四】

星期六下午,我和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瘦西湖,一听到这个名字,我就特别想进去看一看。

我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进去参观呀?”

老师笑着说:“等导游叔叔来就进去了。”

“哦”

同学们,我们可以进去了”

我高兴的说:“老师,导游来了。”

老师温柔地说:“可以进去了

老师摇摇手说:“同学们,我们可以进去了。”

同学们欢呼起来。

我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进入瘦西湖。哇!瘦西湖好秀丽呀!

我和我的好朋友吴彬如、纪洋来到一座古老的亭子里,亭子的周围都种着五彩缤纷的花儿,有的花瓣全都展开,有的花瓣还没展开。真可爱啊!我们来到湖边,我看到一只野鸭在湖边游,边游边“嘎嘎”叫。

葱绿的芦草挨挨挤挤,从上面看就镶嵌在湖边的蓝宝石。

呀!瘦西湖真壮观美丽!

扬州特产 作文【五】

今天是星期天,由扬州景区和日、晨、晚报组织的16个省4千多名小记者相约扬州的活动开始了。

我与施老师,徐正鹏等人上了车。过了漫长的时间总算到了扬州。一下车我们便被外面的风景所迷住了,纷纷拿出相机按下了快门。我们首先来到了“第一园”,这里可是传统的四合院!听导游所说这里是古代一位姓何的官员的住宅。我抬起头看这二十几米的院门便能体会到这所住宅的宏伟,院门顶上其实是一幅石雕图,由鸟中之王凤凰和花中之王牡丹结合起的“风吹牡丹图”。

刚走进院,我们再次被吸引住了,一个似船的建筑物高将近三、四十米,就像课文中所描述的宝船一样,可谁知这似船的建筑物竟是主人的客厅,让人连连赞叹······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个园”,说起这个名字可有一段历史呢!原主人爱石、竹、树如命,特别是这个竹,可主人很有诗意不想让别人很快猜透他的爱好,便有了很奇妙的想法。竹叶是三片,倒过来就是“个”字,于是便

这次去扬州真不枉此行,不仅让我游览了一番,还让我知道了古代人民的高超手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