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匠心教师作文素材(工匠精神的教资作文素材)

做匠心教师作文素材(工匠精神的教资作文素材)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0 00:02:26
做匠心教师作文素材(工匠精神的教资作文素材)

做匠心教师作文素材【一】

《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读过以后受益匪浅,感触很多。

一天,一位亿万富翁带着不满十岁的儿子从城里到乡下旅行,想让儿子去体验“贫穷”的家庭生活。在农场的一户最穷的人家,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

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这回你明白什么是贫穷了吧?知道穷人是什么样了吧?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吗?”

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四条狗;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家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夜里在我们家的花园里只能看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上空却有上千万颗星星;还有,我们的院子里只能停几辆汽车,可他们的院子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不过,放心吧,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让我们全家过上和他们一样富裕的生活。”

儿子的回答让这位父亲啼笑皆非。

读着这个故事,我想起了我的侄女景致,有一次,马老师让她到办公室拿卷子,她找了好久没找到,马老师又派一学生去找,很快找到。马老师笑着打趣她:长那么大一双眼睛,竟然看不见。景致喜滋滋地回到座位上,当时马老师非常不解,回到办公室还与我唠叨这件事。放学回家,景致一见到她妈妈就高兴的说:“妈妈,马老师今天夸我眼睛长得大。”这就是孩子,竟能把老师含蓄批评的话当作了表扬。

孩子的心田是一片未经开垦的原野,孩子的心灵更接近天性,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做法,比如:在地上打滚,用喷壶偷偷朝老师、同学身上喷水,从地上检一支漂亮的钢笔放进自己的笔盒,摘下一朵漂亮的花等等,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去判断,这只不过是孩子的天性淘气而已,只要我们想想办法,多费点口舌,孩子慢慢就会改正。如果我们站在孩子之外,上纲上线,上升到文明、道德的层面去评判,我们就对这些学生更会另眼看待,会陡升很多烦恼。请看我的一个教育小故事:

每当回忆起走过的班主任之路,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肖举。肖举,白净的皮肤,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从外表看,绝对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错!他可是学校出了名的的捣蛋鬼。只要不是语文数学课,他便随心所欲,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带头起哄。我多次找他谈话,教育他尊重老师,好好学习。他每次都表示一定改正,可没过几天,老毛病又犯了。

周四下午的一节综合课上,肖举拿着小喷壶,在教室里左右扫射,老师批评他,他竟然趁老师板书时朝老师头上喷射,气得老师让班长来叫我。听了班长的叙述,我火冒三丈,走进教室,把他叫了出来:“肖举,今天下午放学,我一定去家访,将这件事告诉你家长”。当听到我要家访,他情绪一落千丈,平时的调皮样一扫而光。我走到他跟前,他的眼睛始终不敢与我对视。看到这,我心里真解气,你小子也有怕的时候呀。

下午放学后我跟着肖举去他家,路上他几次拉着我的手求我饶了他,说这次一定改正。我见他如此怕家长,内心窃喜,这次家访也许肖举会改变。刚进了肖举家,当他父亲知道我是来家访的,像老鹰捉小鸡似的把肖举揪到我面前,问道:“老师,他是不是又做坏事了,看我不打他。”此时的肖举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我这时才猛然意识到我的家访给肖举召来的将是一顿毒打,我突然意识到肖举这孩子就是淘气点,调皮点,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我真担心拳头落在他身上,我赶紧拉过孩子说:“不、不、肖举的父亲,快放开肖举,我来家访,并不是因为肖举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这段时间他进步很大,我是来给您报喜来的。并且商量一下,我们以后该如何加强配合,让孩子的进步更快!”。家长松开手笑着说:“老师,俺没文化,在劳动市场卖咸菜,老师放心,俺不护短,他在学校不听话,你就打他”。“肖举这段表现真的很好!”肖举松了一口气,给我投来一个感激的目光。

事后,我找来肖举谈话:“老师平时教导你们不能说谎,你听见了吧,今天老师说了假话”。“老师,请放心,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捣乱了!”出了名的捣蛋鬼这次竟两眼闪着泪花。说也奇怪,自此以后,肖举课堂上再也没捣乱过,有时实在不想听课,就趴在那看课外书,其他科任老师再也没有因为肖举而上不成课。

老师们,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天真淘气,许多教育的烦恼、困惑将随风而逝,我们做教师的幸福指数也随之大大提高。

做匠心教师作文素材【二】

童心于教育弥足珍贵。没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没有完美的教育。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又必定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们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种情感,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当教师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教师当作老师。这时教师所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教师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教师故作尊严,学生只会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教师“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教师。这样,教师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哲理——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前提和保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

教育不应违背儿童的天性。当然,“不违背”并非一味迁就,而是把童趣引导到正当的途径和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这将会使学生和教师的心贴得更近。如果教师本人甚至也保持或培养一点“儿童的天性”,那么,简直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融为一体。

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依恋感,有时会产生连教师本人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这种养成教育,带有某种强制性。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与秩序是很难与人交往的。同时,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的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的人。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对违纪者以必要的惩罚。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教育中的真爱。

做匠心教师作文素材【三】

当我手捧《做一个聪明的教师》阅读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亲切”;当我在每次合上这本书反思我一年工作的时候,就会有当头一棒的感觉;我如同在黑暗中行驶的小舟朝着那点点光芒的方向前进……

如果将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教育理论联系我们的实际工作,教学中往往将简单浅显的问题变得复杂,往往将现成的问题肢解细化,细嚼慢咽的灌输给学生,往往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的感慨,让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有点儿不知所措。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像我这样的新教师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

王晓春老师认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客观世界的研究和主观世界的研究(教师的自我认识)。”我们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很薄弱,而第二个方面尤其薄弱。教师普遍缺乏反思意识,很少有“解剖自己”的认知冲动,结果就是严重缺乏自知之明,不是盲目自信,就是盲目自卑。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考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要经常有解剖自己的认知冲动,要善于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认识自己比了解学生更重要。

在初登讲台的一年里,很多老教师就会发现我老是和学生较劲,他们就会开玩笑的说我,像孩子一样老是和学生吵,说以后心态变了,连吵的劲都没有了。当时听到这些话,我会觉得和学生吵也是需要激情的,我甚至还洋洋自得的认为,我的激情要一直保持下去。就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这样的激情是不是有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呢?难道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靠着这样的激情和学生较劲,就能完全解决吗?直到,我看了这本书,我开始反思我这一年的幼稚行为,我发现我的思维方式是单一的、主观的,甚至是狭隘的。总是以我的要求为准,学生做不到,我就在那干着急,结果是学生觉得我莫名其妙,我自己气的跳脚,旁观的人无奈的摇头。那么改变我的思维方式究竟有多难呢?其实,只要我将“你怎么可以这样?”“你为什么不按我的要求做?”这样的话省去,换一种逻辑,换一种语气,事情处理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比如,以前在教学结束的时候,学生乱七八糟的就出机房了,有的椅子就这样散落在各个角落,装鞋套的袋子也满天飞,学生在机房里就把鞋套脱掉了,还有追逐打闹的,那个场面简直可以用混乱来形容。

以前我总是在那大叫大喊的,收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学生根本不听我的,我的威信自然也降低了很多。这学期开始,我要生听到我说“准备下课”的时候,就把椅子和书归位,在身边寻找垃圾抓在手里准备带出机房,然后那一小组表现好,就哪一小组先出门,在走廊上脱鞋套。这样一来,混乱的场面没有了,我也用不着在那拼命的指挥了。要求也深入学生心中,长此以往,我相信会成为一种习惯的。

“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反思和改变自己,向做一个智慧的教师这个方向而努力。

做匠心教师作文素材【四】

1、案例30,他为什么总打架?———改“灭火”为“防火”(121—123页)

一个叫冰静儿的老师在案例中为一个总爱打架的孩子烦恼着。

这是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案例,相信每个班都有那么一个、两个屡教不改的调皮学生,很多老师对这样的调皮学生都感到头疼、伤心,甚至束手无策。案例中冰静老师像一个灭火队员,很少往防火的事情上想。所以建议这样解决:详细研究他和别人发生冲突的经过,总结出规律,思考可能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什么问题,才会经常引起和别人的争斗。找到这个原因,提前预防,下次“战争”才可能避免。

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可能只是把事情处理完就没事了,可能很少去追溯事情的根源。也就是都只从事情的表面入手,没有进入事情的本质。我得到了启示:要想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智慧的管理者,就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灭火”为“防火”。

2、案例17,集体批评———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57—60页)

一个叫平的同学因为老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被老师“请”上讲台接受同学们的集体谈话,最后同学们原谅了他,事态也就平息了。

在我们身边,可能也出现过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当班上出现什么问题或过错的时候,集体舆论一定会指向那个问题学生,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大家都不要理他!”。但是这显然是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而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不对!再这样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可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例如学生拿别人的东西,我们一直认为是品行问题,但据研究,许多都是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因为很多学生根本不缺少这些东西,而是通过拿别人的东西获得一种满足感。如果把因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作为品德败坏而进行处理,就会影响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展,甚至造成教育的悲剧。

反思我们的工作:也许我们都应该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管理者!

所以,我认为“爱与责任”是并存的。因为“师爱”是师德之必备,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但是,不能因此迷信“师爱”。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则不然,是把“爱”当成棍子用,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嘴里说的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这样师爱并不能完全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思考,养成假设多种可能性性的思考习惯。

做匠心教师作文素材【五】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以书为友,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今年寒假,学校安排我们读一本书:《做卓越的教师》。

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的“兵法全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第一辑的开篇絮语中,作者谈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不能让自己的学生胸中充满雄心和壮志,那么,这将是最失败的教育!”真是语出惊人!原来我一直以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呢。作者高瞻远瞩看教育,给我们指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是啊!作为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很难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

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要做卓越的教师。如何做卓越的教师?作者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进行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如开发潜能,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博览群书、加强研究等。其中对我思想触及最大的是第二项修炼“爱我所选终不悔”。回想自己从教20年的经历,虽然有过跳槽的念头,也曾多次抱怨工作的辛苦,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岗位,而且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凭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啊!既然不能“选我所爱”,那就干脆“爱我所选”,因为“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是一种不仅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内在的尊严与欢乐的职业。”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直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结束。

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作者用轻松活泼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当然快乐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开心的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精神及其丰富的人,他们才能成为幸福的人”。作为教师,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适当的休闲和积极的运动以外,恐怕只有读书能使我们最开心和最充实了。作者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够的,我们要在优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读书使我们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我们的境界提高了,我们的胸怀宽广了,我们能不开心和幸福吗?

当然,本书中还有一些部分专门叙写如何做会育人的班主任,如何做会当家长的教师等等,时间关系,我还没有认真阅读,但其中的一些精彩语言我已摘录如下,以便以后细细品味:

“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有同行说:”读《做卓越的教师》,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一会儿促膝谈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这次”全校同读一本书“的机会,好好研读,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不断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做匠心教师作文素材【六】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学期,有幸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中我获取了丰厚的教育智慧,领悟了“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是“人学”的真谛。这本好书犹如教育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更增强了我“好读书”的责任和“读好书”的兴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课堂是个大舞台,有的教师可以在舞台上纵论古今,挥洒自如,演出一幕幕精彩壮美的活剧;有的教师则期期艾艾,捉襟见肘,令孩子们失望。每每看到这样的反差,我的灵魂就会被孟子说的“人之患,在好为师”这句话所敲打着,因为,一旦成为老师,就要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除了准备一桶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找到知识的源头,每天向源头汲取活水,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呢?那便是书。为人师者,最紧要的是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细品《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实施课程改革,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博采众长,使自己的大脑不断吐故纳新,接受活化知识,才能厚积而薄发。书中很多话语,言简意赅,却让我颇有感触,回味无穷。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解决书多时间少的矛盾,教师读书必须学会选择,采取浏览与精读相结合。一般的书可以浏览,重要的书、名著就需要精读;与自己研究方向远的书浏览,与自己研究方向近的书精读。浏览的面不可太窄,精读的面不可太宽。”说得多好,做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时候,仅凭我们的一己之力似乎显得那么单薄无力,就如书中所说,此时我们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经典求助: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畅游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怎能不被教育家的激情与思想所打动?怎能不被他们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所吸引?他们的感情真挚而充沛,思想朴素而深刻,语言亲切而又不乏文学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撒向每一位学生,用深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所关注的是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让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世界。从陶行知著作中,我读懂了三个字,那就是“真教育”。“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它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永远不会过时,这些经典迸射着美丽的教育智慧,诠释着动人的教育情怀,给了我许多教育的启示。

阅读,让我充溢而快乐,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让我们以‘教唯以爱,学唯以笃’的思想公正地对待、欣赏每一位孩子;让我们怀着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用苏霍姆林斯基那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去接纳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长吧!愿我们都能以书为友,在书的世界里作一次心灵的长途旅行,来一番深邃的灵魂对话,掬一捧淡淡书香,做一名博览的教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