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博客(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博客(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0 12:53:06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博客(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博客【一】

凤仙花开了,(开头不太精彩,可以加上描写凤仙花盛开时绚丽景色的句子。)它能开花,并且开得如此美艳,可真是个奇迹。  (过渡句不太明显,可以加上自己的感受。)【以倒叙开头,“凤仙花”本是平凡的花,为什么它的开放却称为“奇迹”?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主体部分扣住“奇迹”,叙写凤仙花的两次遭遇,解开悬念。】

我在院墙外整了一小块地方,给它们安了家。刚开始它们是病恹恹的,耷拉着脑袋,似乎没救了,可我偏不信!在我坚持不懈地浇水后,它们终于精神焕发了。一片片叶子泛着绿光,直逼你的眼,腰杆虽细,但挺得直直的。(加上“半个月后”)它们居然长高了许多。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上午,家里养的一只鸡破坏了我这些天来的心。望着那片光秃秃的枝干,我恨不得把鸡了。【用“可天有不测风云”过渡到凤仙花的第二次不幸遭遇,过渡自然。】

它们还能活吗?我默默地期待着奇迹的发生,一天,两天,三天……它们秃样依旧,我失望了。可就在我准备把这些秃枝清理掉时,突然在一株凤仙花的桠枝间看到了一株嫩绿的叶芽儿。“芽儿!”我惊喜地叫起来。【写“我”的心情,使文章曲折多姿。】

其实,花是同学小芳家的,那一天,她妈妈在花圃里给凤仙花间苗。“为什么好好的花苗要拔掉呢?”我不解地问。“哦,这些都是营养不良的,是长不壮的。拔掉它们,可以让别的花苗长得更好些。”她妈妈说。我心想,仅仅就因为它们暂时没别的花长得好就淘汰它们吗?我便要了它们。(顺序混乱,可以将这一段调到“我在院墙外整了一小块地方,给它们安了家……”这一段之前。去掉“其实”。)【倒叙不是什么都倒过来写,主体部分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花苗的来历应该放在“安家”之前。】

以后的日子,我见证了凤仙花在风雨雷电中的成长。今天,终于在这个非凡的日子里,我收获了我的凤仙花,这绚丽的凤仙花!【与开头相呼应。用“今天”一词,清楚地交代了起止点。】

它告诉我: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定会迎来春光!(结尾唐突,过渡不太自然,这里也应该注意。)

我要将这份信念收藏在人生背囊里!【结尾由花及人,抒写感悟,点明主旨。】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博客【二】

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穿插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如吴伯萧的《难老泉》和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前者记叙山西晋祠难老泉的景物时,不时穿插文史资料、传说故事;后者描写内蒙风光和古迹时,插入文献和历史事实。这些插入,不仅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而且增加可读性。玉安忆的《雨,沙沙沙》记叙一位姑娘在雨夜没搭上末班车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绪流动,文章就多次插入这位姑娘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反映了姑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篇文章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大多,过多的穿插也会影响文章本身的连贯性。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博客【三】

镜头指影视所拍摄的一系列画面。镜头剪辑用于写作,指选取一组生动的画面来表现主题。此类文章是将所写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画面、或片段、有序地写下来,其间的每一部分都可单独成文,组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篇章。这种又被人们称为“冰糖葫芦式”结构,由于其形式新颖,巧妙精致而受到好评。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博客【四】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博客【五】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博客【六】

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如“红花还须绿叶扶”。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主要事物。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2、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它与反衬有些相似,但不同。对比,意在比,突出的对象是双方的,对立两事物无主宾之分。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博客【七】

同学们的修改,在文章的开头增加了描写凤仙花盛开时的句子,这样更能表现出凤仙花顽强的生命力,与凤仙花的两次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既开篇点题,又凸现主旨。修改后将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在开头,这正是倒叙的魅力所在。在开头与结尾处,同学们加上了恰当的过渡句,这样使文章过渡更加自然,文章的脉络也更加清晰了。另外,同学们在主体部分调整了段落的顺序,说明同学们对倒叙的概念已经掌握得很清楚,真的不错。文章不厌百回改,希望同学们今后在修改上多下点儿工夫,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