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号在写作文时该怎么拼(写作文时双引号是不是占一格)

双引号在写作文时该怎么拼(写作文时双引号是不是占一格)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8 00:54:02
双引号在写作文时该怎么拼(写作文时双引号是不是占一格)

双引号在写作文时该怎么拼【一】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分辨,但我们常常理解错误。借自己一双慧眼,仔细观察,从而认知事物的根本。

那时我才三年级,每天上学、放学之时,总会买一些吃的,来补充一下我的体力。其中有一位卖蛋糕的小姐姐让我记忆犹新。

也不清楚是哪一天第一次看见她。当时我正在等爷爷来接我,觉得饿了,便向四周看一看有没有啥好吃的。微风吹过,一阵从来没有闻过的香味,弥漫在鼻间。我顺着风一看,一位卖蛋糕的小姐姐正在忙碌着。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她,估计也是她第一次来,可她的生意是那么好,以至于别的商贩面前门可罗雀。和其他同学一样,我也迫不及待地奔向了蛋糕。很快,一个又香又暖的蛋糕睡在了我的手上。

过了一天又一天,她一直来,我也一直买。她的蛋糕仿佛就是忘忧草,当天学习的烦恼都被忘记,成绩貌似也因蛋糕变得更好了一些。

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我找不到她了。跟我一样怅然若失的还有同学。从这天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她。也不知道为什么,班上对于她的谣言越来越多。而我太小,几乎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完全不知道谁对谁错。

又是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在谈论,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卖蛋糕的她:“你知道吗?听说她这是违法的,没有什么安全证明,还有别的,我认识她。”“违法?”据当时的我所知,违法的人都是坏人,不管他做了什么事,“原来她不是好人啊!”我就这样被骗了。

又是半个月过期了,这件事几乎就要被我遗忘了。但这一天,她回来了--这次她开了一个店铺,其他还是一样的:还是一样用鸡蛋、面粉,还是一样自己手动制作,还是一样全副武装的卫生用具。我突然想起了同学说的话。她之前怎么可能违法呢?就算占了道,也是安全的啊!瞧她做得多香啊!我突然发现我还是不会明辨是非,这么简单的言语就把我给骗了。

如果我有一双慧眼,就不会被谣言所蒙骗。如果我拥有一双慧眼,就不会有谣言的出现。

她的门前依旧熙熙攘攘。如果借我一双慧眼,我就认知到事物的本源。

双引号在写作文时该怎么拼【二】

切斯特找来一片掌般大小的树叶,在上面啃出一个个字符。白鸽看着上面的字,淡淡地笑了。切斯特“写”完了,把树叶交给白鸽。白鸽衔着树叶欣然前往。望着白鸽越来越小的身影,切斯特也笑了,笑得那么轻松,那么自然……

双引号在写作文时该怎么拼【三】

一天,我来到教室,看见黑板上这儿“躺”一个小人,那儿写一个大字,乱七八糟。我想,快上课了,老师来怎么上课?我连忙走上讲台,拿起黑板擦,只见小手在黑板上来回晃动,一会儿工夫,黑板变得干干净净。上课了,老师露出了笑脸,夸赞道:“哇,今天的黑板真干净,是谁擦的?真是个乖孩子!”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坐在座位上,心里美滋滋的。

有时我的这双手也会带来了一点小麻烦。那天下午,我约了几个同学玩捏泥巴的游戏。大家捏出了许多小动物,有小狗、小兔、小猫,还有大象、骆驼;有的在嬉戏玩耍,有的\'在打闹,栩栩如生。我们开心极了。天黑了,大家结束了游戏,各自向家里走去。我一边唱着歌,一边扶着干净、漂亮的不锈钢栏杆上楼。突然,我听到楼下传来打扫卫生的爷爷的声音:“是谁把栏杆弄得这么脏?”我转身一看,啊,原来是自己的手印。我非常难过,心想:早知道会这样,就不摸栏杆了。唉,看我干的啥事儿呀!都是小手惹的祸。

今后,我要用这双勤劳、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世界和壮丽的人生。

双引号在写作文时该怎么拼【四】

我强忍着睁开眼,发现妈妈紧盯着手机,乐呵呵地用手不停地划着屏幕。妈妈发现吵醒了我,立马催我继续睡觉,朦胧中听见一旁的妈妈自言自语,“鞋子抢到啦……”

第二天一早,当我醒来,一旁的妈妈,早就没了影子。走出房间,老妈正危襟地坐在沙发上,孜孜不倦还在拿着手机看。哦,原来今天是11月11日——“拼”的日子到了。

直到我洗漱完毕,妈妈才搭理我:“餐桌上有卷饼和白粥,赶紧去吃吧!”我看着已被淘宝控的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真是无语了!

整个上午,我的妈妈几乎是被手机控制着,马不停蹄的货比三家、下单、付款……直到她喝水地间隙,我见缝插针地抢过手机,做完英语线上的作业题,在做作业期间,就不断地有新消息刷屏,几乎都是天猫、淘宝、京东各大购物网站的信息提示。

今年的双11,手机通宵达旦运转,妈妈真的是累并快乐着,接下来的日子我就等着帮忙拆包裹啦!

双引号在写作文时该怎么拼【五】

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对历史的探索也逐步加深,正所谓“以古鉴今”。可如何分辨真史假史呢?有人说,二十四史是正史,它们是真史,可以借之鉴今。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这样说,可我却想给自己一双慧眼,用这双慧眼去鉴别历史的真假。

给我一双慧眼,我用慧眼看《史记》。相信略懂楚汉历史的人,大都知道历史给我们的西楚霸王戴上了一个“残暴”罪名。这罪名的由来,多半是司马迁所说的,项王钜鹿击败章邯后,俘虏秦军二十余万。因怕秦军不服,当夜坑了二十万秦军。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项羽战前只有三到五万楚军,战后想必不到三万,可秦军降卒有二十万,仅用三万楚军,如何坑这二十万手足健全的人?有人说,二十多万秦军都是在骊山给秦始皇修墓的囚徒,没有什么战斗力。笑话!即使战斗力不强,临之前也会竭力反抗,困兽犹斗。更大的困惑是,如何在一夜坑二十万降卒?在一夜中,如何挖那么大的坑?即使有那么大的坑,如何把二十万人丢下去活埋?古代可不像现在有推土机,有机枪火炮等先进武器啊!我的慧眼看到了《史记》这举世公认的正史上,也有令我怀疑,值得商榷的地方。

给我一双慧眼吧,有了慧眼,才有能力去自主分辨历史的真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历史典故演化而来的成语,更是寓意精深,脍炙人口。不过,我用我的慧眼发现有些成语中的典故,令人难以信服。比如“囊萤映雪”。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家里很穷,点不起油灯。夜晚想读书,夏天就到野外抓来一些萤火虫,在萤火虫所发出的光下读书。这个典故不知被用了多少年,甚至演化为成语,以勉励大家刻苦读书。可有一次我在乡下做客时,特地抓了二十多只荧光闪闪的萤火虫,用一只薄薄的塑料袋装着,把它拿到黑暗的房中,根本无法用此照亮书页。如果换上古代的布袋、纱袋,它们所发出的光只会更暗淡。回来查找科学资料,我知道了:萤火虫尾部的亮光只有靠近尾部才有点亮,稍远就暗淡无光了。我真不明白,那古人是如何看书的?

龙应台说过:“历史没有绝对的真实,但我们不会停下探寻真实的脚步。”给自己一双慧眼,不人云亦云,用自己的慧眼去鉴别历史的真假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