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长城旅游作文(登长城作文300字)

去长城旅游作文(登长城作文3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2-11-11 15:52:51
去长城旅游作文(登长城作文300字)

去长城旅游作文【一】

当爸妈告诉我要去长城游玩时,我快晕了。我不要走那么陡的长城,我还恐高呢,要是一不小心掉下去不才怪。但是爸妈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来激我,我只好硬着头皮去长城——这个危险的地方了。

去长城的车速很快,车窗外面的景物在车窗上流动,全是绿色连着绿色,好像是绿色的花海,有翠松、杜鹃,我不知不觉地迷恋其中,改变了我对长城的不满之意,心情舒畅了好多。

长城第一亮点无疑是居庸关,那楼梯一格有六十厘米高,很难踏上去,我们就乘缆车上了居庸关,踏上了去长城的路。导游介绍说:“烽火台有八个,想上烽火台可不容易,大家要有信心。”我往前一看,人群很密,嘈杂声比飞机声还大,弄不好就走丢了。我与同学一起跑向好汉坡,我们一路往两边看,全是松柏林,没有一点杂草,郁郁葱葱,苍翠欲滴,长城都快被染绿了。长城上有垛口,士兵可以在垛口上射箭,垛口上是瞭望口,士兵可以在瞭望口观测知情,以防万一。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烽火台,古代士兵可以利用烽火台传递情报,也可作休息用。如果敌军爬上来,我们居高临下,来一个一个,来两个一双,秦始皇想得还很周到呢。我装着士兵的样子去城墙上看了看,又摸了摸砖块,这砖块很结实,估计一炮还轰不下来。我无法想象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劳动人民是怎么把这几十公斤的砖搬上来的?这真是个奇迹。

沿着石砖路走了半小时终于来到了好汉坡,这里的海拔有888米,往下一看,怪石嶙峋的山头令人心惊胆战。我迫不及待地去拜访那块石碑,上面写着“好汉坡”三个字,还有毛泽东题下的字: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欢呼雀跃起来,大喊:“我登上长城了,我是好汉了!”旁边有个卖纪念牌的小摊,我挑了一块“我登上了长城”的纪念牌买了下来,让老板刻上我的名字。

长城是那么宏伟壮观,景色是那么美,我真想象不出如果我不来会是什么状况!我没有后悔,因为长城使我留连忘返。

去长城旅游作文【二】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终于踏上了向往已久的万里长城之路,心里真是无比的激动与兴奋啊! 汽车从北京城中心,一路颠簸了近两个半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

我抬头仰望,看见远处的长城如一条条灰白色的巨龙,蜿蜒曲折地纵向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心里顿时有了疑惑。“咦,万里长城不是只有一条吗,怎么会有那么多啊?”“这个长城怎么是纵向密密麻麻地盘踞着呀,应该是绕着山头一圈围起来才是呀?”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我迫不及待地向导游叔叔求证。原来,长城是秦朝时为了防止外敌入侵、保卫国家而修筑的城墙。它分为内长城和外长城,所有的城墙都一条条地密布在高山上,密不透风地如同一道道安全网。城墙上,分布着一个个的烽火台,一旦出现战况,就会点起狼烟,通知所有的士兵做好防守,准备战斗。长城上的每隔10米左右还会有一个大的缺口,那是打仗时,用来往下扔石头、木头等武器用的。

天公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给我们的旅途带来了一丝清凉,同时打破了我们徒步登长城的计划,我们只能先乘缆车。坐在缆车上,我觉得自己如同在高空腾云驾雾的神仙,悠哉悠哉!此时脚下的长城是如此的安静,静静的躺在山上,就像是经历过搏斗的战士正在修身养息,那苍翠的高山正轻轻地把长城揽在怀里。

下了缆车,我们一下子挤入了人潮中。我扶着栏杆,头也不回地往上登。正当我气喘吁吁地向前进时,人群中的一位老爷爷突然脚下一滑,摇晃了一下就要倒下。我急忙跑到老爷爷的身边,伸出手一把把他扶住,只见老爷爷脸色煞白,汗如雨下。原来是老爷爷中暑了!就这样,我陪着老爷爷坐在旁边的台阶上,直到他的家人赶来。

登上了长城的好汉坡,我真正成了坚持不懈、勇于攀登的好汉。同时,登长城也让我成了一个热于助人的好汉!

去长城旅游作文【三】

星期天的早上,爸爸带我去游江南长城,我们来到了揽胜门的脚下,抬头望,啊长城这么高,我能爬得上去吗?爸爸说“试试看就知道了吗?我说:“好的,我和爸爸就开爬长城了,过了几分钟,我和爸爸爬上了长城,在长城的顶上我和爸爸拍了一张照片,就开始往下爬,我和爸爸走啊走,走到了长城的脚下,我们就开车回家了。

去长城旅游作文【四】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乘着诗兴,随着涌动的人群,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长城脚下。

记忆中,长城给我的印象始于图片,绵延曲折,蜿蜒盘旋。随着教授《长城》一文,更激发了我对它的向往。如今,近在咫尺,少却了战火喧天的壮响,罢却了鼓角争鸣的余音,长城却依然以它特有的雄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仰望长城,犹如一条正在舞动的巨龙,飞腾在崇山峻岭之间。

欢呼着,我们迈开了攀登万里长城的脚步。烈日下,长城厚重的历史一页页展现在眼前。平整的方砖,巨大的条石,错落有致的射箭口,传递军情的烽火台,触手可及。置身历史,我们无一不在慨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衣服已经湿透,汗水挂满脸颊,双腿举步维艰。我们彼此鼓励着,终于登上了第八个烽火台——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

俯瞰山下,郁郁葱葱的树木间,中华巨龙腾云驾雾,鳞爪飞扬。望塞外,想当年,战乱纷飞,曾几何时,长城在守疆卫国中作用非凡。触摸巨龙身上留下的.斑斑痕迹,城墙上的齿形垛口和烽火台由近及远,成千上万,渐渐地消失在视线之外,消失在苍茫的龙脊上。眼前仿佛又看到狼烟四起,厮不断;耳旁犹如听到鼓声阵阵,号声冲天。戌边将士献身疆场的情景历历再现。“妈妈,妈妈。”女儿唤醒了沉醉的我。拉着她的小手,从万里长城谈到华夏文明,从巨龙的腾飞谈到炎黄子孙的上下五千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间不再流逝,胸襟逐渐开阔。

长城——中国的历史符号,厚重而沉默。它目睹了多少王朝的兴衰沉落,记载着多少生命的开始与结束,凝聚了多少亘古不变的真理。这些,都会在每一个读它的人心中涌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