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境作文(我想去云南三百字作文)

云南边境作文(我想去云南三百字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2-12-30 05:39:22
云南边境作文(我想去云南三百字作文)

云南边境作文【一】

今天,我们在香格里拉玩。香格里拉海拔有两千多米,那里是海拔高、气压低、温度低,早上起来我就穿上了妈妈特意从家里带来的皮衣服,还觉得冷丝丝,所以去世界海拔最高之一的普达措公园前,我们大部队先去租厚厚的棉袄,买瓶装氧气。

我们乘着环保旅游车进入普达措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着星星点点、叫不出名的小花的美丽草甸。在一路小草的陪伴下,我们来到了属都湖。哇,真美丽!它平静如镜,它美丽无暇,它映上了青山、蓝天和白云,真是一幅人间少有的山水画。我们忙跳下车走近这美丽的画面,并用相机留下美好的瞬间。我们一路往前走,平静的湖水陪着我们,披着“青纱”的大树陪着我们,活蹦乱跳的小松鼠陪着我们。这小松鼠可真小,和老鼠差不多大,披着褐色的毛,如果不留心,真以为是只老鼠呢!松鼠很机灵,我轻手轻脚地靠近,它马上躲得无影无踪了。本以为进入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会很冷,没想到在明媚的阳光下,天气渐渐热了,厚厚的棉袄成了多余的了。后来走一步,感觉路变艰难了;走一步,腿酸了;走一步,看标牌写着1070米,还有900米,我都快瘫倒了。终于到达车站,我决定余下的风景在车上看,因为我实在太累了。

车上的风景依旧美丽,高大的云杉,广阔的草原,美丽的白云,平静的湖水,连绵起伏的山。湖水衬托着蓝天,高山衬托着白云,草原更是给大自然添上了绝妙的几笔,这真是大自然的绝妙之作。

今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云南边境作文【二】

期末考完试后,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景色怡人的云南。

云南从昂首天苍的玉龙雪山到深不见底的虎跳峡;从夜不闭户的丽江古城到海鸥竞飞的洱海;从金碧辉煌的'游轮到披着绿色大衣的火车……到处都是风景。

玉龙雪山,如同一条龙盘绕在丽江上空,4600多米高,不带氧气瓶就无法爬山,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狂怒的金沙江在云南大地上切出了虎跳峡,水势急速,水气在空中翻滚,水声如战鼓齐鸣,又如猛虎咆哮,响彻云霄。

丽江古城,大街小巷蜿蜒盘绕,茶楼、酒馆、点心铺……走一步就能看到好几个,来往的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拉市海的名字虽有海,但却是个湖,尽管它很大。洱海、滇池也是一样的。苍山也不是一座山,是19座山的合称。所以我说“云南风景会耍人”。

洱海上的游轮,真是服务高端,一应俱全。我要特别介绍船上的三道茶表演,三道茶是白族待客的礼仪,客人来了要上三道茶。第一杯苦,制作时要抖一百下,所以也叫“百抖茶”;第二杯甜;第三杯辣,喻意先苦后甜再回味。

绿皮火车也是云南的一大特色:车厢呈绿色,开起来“呜呜呜、咣咣咣、嘟嘟……”最好玩的是刹车的时候,“轰”的一声,车就刹住了,震得车厢直发颤。

云南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和我们这边有时差,上午7点多了,照说应该是艳阳高照,但却是伸手不见五指。下午5点半,本应是夜幕降临了,可那儿还是亮堂堂的。

尽管你可以从我的作文中知道许多风景,但我更希望你去游玩,因为云南的风景很多,说也说不完。

云南边境作文【三】

早就听说云南是我国一个美丽的城市。去年寒假,我参加了为期九天的冬令营活动,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了美丽的云南;游览了云南的昆明、大理和丽江。

一下火车,我立即被昆明的好天气所感染,寒冬腊月竟然没有一丝寒流。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美丽的白云,天气很暖和,整个感觉好像是在空调房里一样舒服。

我们游览了昆明郊外著名的风景区——石林。那里有很多奇石:有的像一条腾飞的龙,有的像活蹦乱跳的猴子在爬树,有的像美丽的仙女下凡,还有的像人的心脏呢……这些怪石真有趣!

来到大理,给我们的感觉又是另一种风土人情:在这儿将女儿称为金花,当金花们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真是一副靓丽的风景线。

来到云南的精华城市丽江,登上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除了感叹它的美丽神秘之外给我们留下的却又是说不出的滋味:那天,我和好友丹艺坐开放式索道冒雨上山,冷得我们直发颤,最后我终于撑不住哭了。

云南最美丽的莫过于丽江的古城了,这儿由八条错综复杂的小巷组合而成。白天这里是热闹的集市,古色古香的小巷,每家每户都经营一些具有云南特色的东西。到了晚上,这里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酒吧”街。感觉很棒!大都放着比较流行的“慢摇”舞曲或流行音乐。那天,正巧遇上篝火晚会,我门还和当地人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晚上,我们寄宿在纳西族的一人家人,他们特别好客,我结识了一个阿爸、阿妈和阿哥,他们很热情,还教我们纳西语,我学的很认真,比如:你好就是“啊啦啦勒”;我们还一起烤羊肉串、一起欢歌跳舞,真开心!

九天的时间转瞬即逝,美丽的云南之旅真令我流连忘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