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山桥的作文300字(描写安阳桥的优秀作文)

写中山桥的作文300字(描写安阳桥的优秀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21 10:05:42
写中山桥的作文300字(描写安阳桥的优秀作文)

写中山桥的作文300字【一】

我的家乡在诸暨,这是个美丽的城市,一条从南往北的浦阳江把这座城市分成东西两块,浦阳江上,建了许多的大桥。

这些桥各式各样,点缀成诸暨美丽的“一江风景”。西施故里前的浣纱大桥,是用混凝土制造成的斜拉式大桥,造型独特非常有气势;离城市广场不远的西施大桥,上面有红色拱形的装饰柱子,形状像两条彩虹,祝人们的生活像彩虹一样缤纷多彩;太平桥,原称浮桥,栏板全部采用汉白玉,两头各雕两只洁白无暇的汉白玉大狮子,祝人民太平、安康;暨阳桥,栏板采用青石板,上有花鸟雕刻,每个栏板上面都有一只可爱的小狮子;诸暨书城旁的浣江桥也叫钢桥,因为它是用钢板制成。

钢桥是一座步行桥,有了它,夏天的傍晚,在桥上乘凉的人可真是人山人海啊;还有我家门前的东江大桥,它是城里最宽的大桥,有80米宽,过了这座桥,对面就是新建成的体育公园了。一、二、三……刚才给你们介绍了六座大桥,但我们的浦洋江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桥,比如茅诸埠桥啊,永昌桥啊……

可是以前,在我妈妈读书的时候,江上可没有那么多的桥。那时的太平桥叫浮桥,因为它是把许多窄窄的小木船头尾相接浮在水面上做成的。要想过江,如果没浮桥,就只能渡船过江了,那时小船在江中飘摇,碰到天气不好,风浪大或人多拥挤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事故。人们多想要一座桥啊,哪怕只有一座桥也行啊!就这样,诸暨最早的太平桥产生了。随着诸暨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造的桥越来越多,造型也越来越漂亮。

桥,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更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美好!

写中山桥的作文300字【二】

桥是美丽的,在人们生活的'地方,必不可少的是桥,是通往各处的渠道。桥的材料有许多,有用石头、钢铁等材料建成的,桥的种类也不少有小桥、有大桥、有长桥、有短桥,有斜拉桥、悬索桥、铁路桥、立交桥等各式各样的桥。这只是从形式角度来看的。如从功用角度来看的话,只是多了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人行桥,这四座桥,少了斜拉桥这类。

而黔城的源江大桥属于公路铁路两用桥,既可以通车,也可以通火车。两旁的栏杆由铁栏灰色构成。

源江大桥是黔城的象征,1970年开始建造,1975年完工,至今已有37年了,是属于黔城第一长桥。横跨沅江,通往各地区。它全长571。26米,宽约20多米,该桥的公路被中间的铁路隔开,一边公路在铁路的左边,一边在铁路的右边。两边栏杆用蓝灰色的油漆刷成的,好似天空的暗蓝,每一根栏杆的中间都有一只自由飞翔的海鸥,次第地排列在上面。公路桥的右下边是人们居住的房屋,往边靠就是人们辛苦劳作的菜地,在他们的时间里,都要花半天的时间去耕种,公路桥的左下边以前是一个大池塘以及房屋,而现在却是一条公路。从空中看,桥下这样配合着桥,就是格外美丽了,由此而来,设计者为游览者增添了一份遐想的空间,飞在仙境的一种满足感。站在桥上,有点满足又有点惊险。

假如你烦燥或心情不好时,便可以走到桥的右边,就连想到自己在满地都是花的地方,心情变得格外开朗。这时,让我由想到白居易的诗中的’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恰恰是描写山水光色的景色。

黔城的桥虽比不上那种现存最古老的而且敞肩的石拱桥--赵州桥历史悠久,也不像卢沟桥那样在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桥。黔城的桥只不过是黔城人们通往各地的渠道。

每座桥在不同坏境中,是有各种各式的形式美。桥不仅是美丽的,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了桥,那么我们开着车怎么过河呢?怎样通往各地呢?桥是不可缺少的,桥在人们心中是很重要的。

写中山桥的作文300字【三】

读了《桥》这篇文章,我有很大的感受。

《桥》主要讲述了:有一天,在一个村庄里,山洪向村庄狂奔而来,人们惊慌失措。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一直沉稳、果敢地指挥着,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自己和儿子却都牺牲了,他也不后悔。

这篇文章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对比。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洪水的可怕,可以看出老汉的高大形象。

作者还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老汉的沉着、镇定。面对可怕的洪水,人们是跌跌撞撞、乱哄哄、疯了似的,而老汉是威严的、冷静的,由此可见老汉是个临危不乱的人。

我还读出了这篇文章的三大特点:一是构思新颖,巧设悬念,前后照应;二是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气氛;三是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这篇文章的表现力。

文章中的老汉是心系群众、临危不乱、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人。文章《桥》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老汉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老汉的.行为令人感动。希望大家也可以去看看,非常推荐你去看!

写中山桥的作文300字【四】

我的家乡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黄河,滔滔黄河之上,有一座雄伟的桥———中山桥。

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桥身由五个弧形拱顶组成,美观大方,坚固耐用。

中山桥的前身始于明洪武五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明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到今天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留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将军柱”三根。清光绪十三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国人德罗、美国人满宝本做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成了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铁桥,初名“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中山桥架起了南北两岸的交通,桥上汽车穿梭,行人漫步。行走在铁桥上我无比自豪!

中山桥的夜景更是迷人,每到夜幕来临时,桥身上那一个个闪亮的小灯泡,像珍珠、似宝石般地撒满黄河,把夜晚的黄河装扮得格外美丽!

中山桥,是家乡一颗璀璨的明珠,愿这颗明珠和我们美丽的家乡一起成长!更加灿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