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为题的作文(去博物馆的作文初中优秀)

博物馆为题的作文(去博物馆的作文初中优秀)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13 21:37:27
博物馆为题的作文(去博物馆的作文初中优秀)

博物馆为题的作文【一】

大约两个小时的奔波后,博物馆展现在我们眼前。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大厅,我被这壮观气派惊呆了。博物馆一共有三层,一层展出的是一些古代佛像。它们有的没有头了,有的断臂了,但是那一个个雕塑却都像活的一样。一层还有孔子学堂,我还在里面上课、当老师了呢!接下来我该参观第二层了,那里是名家书画展。里面有旭日东升图、迎客松图、山川瀑布图……每一张都那么栩栩如生,把我带入到一个美妙的世界中。尤其是刺绣馆,让我大开眼界。阿姨们手里的针那么细,绣这一幅画得需要多长时间呀!她们真了不起!其实不光是刺绣,无论哪幅作品都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最吸引我的是三层的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一进入展厅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原生态的自然世界。那里有猛虎下山、豹子爬树还有张开盆大口的狮子……它们个个野性十足,让我过了一把十足的动物王国的瘾。不过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节关于考古知识的课,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懂得了一些考古知识,还当了一回考古队员,模拟了一次文物挖掘呢,太有趣了,令我终生难忘。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还没玩够就到了集合的时间了。坐在车上我还意犹未尽。既能学到知识,还能找到乐趣,这样的小记者活动令我终生难忘,好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到来。

博物馆为题的作文【二】

今天,田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三峡博物馆。冒着蒙蒙细雨,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展馆大门口,高高的`玻璃墙上写着繁体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回头望去,壮观的人民大礼堂隔着宽广的人民广场与我们遥遥相望,在这雨雾弥漫之中如仙境一般美丽。

漂亮的讲解员姐姐带领我们依次参观了“壮丽的三峡”、“远古巴渝——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四个主题陈列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重庆城市之路”主题展馆中的“山城漫步”展厅,绕过巴渝人家典型的石门,漫步于山城古老的石板路上,领略到老重庆特色的巴渝风情和商贸街区的市井百态。“人道美”是重庆有名的油蜡铺,油盐柴米酱醋茶,这些东西在油蜡铺里都能买到。“人道美”始建于1936年,今天依然存在于解放碑。 沿街第二家店是裁缝店,“裁缝、裁缝”——自然裁比缝更重要,老板在墙上挂了一把张小泉的大号剪刀,他是想告诉客户他的剪裁功夫非常了得。

由于地理与气候的影响,重庆夏季高温而冬天阴冷潮湿,于是重庆人爱吃辛辣,用以祛风除湿,就有了重庆人重麻辣爱油荤的饮食习惯,重庆火锅也成了重庆饮食文化的代表。讲解员姐姐告诉我们,以前吃火锅在锅里会放格子,是因为以前吃火锅不相识的人会坐在一桌,自己点自己的菜,在自己的格子里烫着吃,吃完以后只需要付自己点的菜钱就行了,也就在现在流行的AA制,真是太有意思了。还有卖合川桃片的店铺,现在都是机器切,很薄的一片,当年的都是手工切割的,那可是需要相当的手艺。我们还参观了棉花店、古玩店、打铁铺、剃头铺、铜元局、茶馆等展区,各种店铺琳琅满目,让我们对旧重庆城区的概貌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三峡博物馆真是个既好玩又能学知识的好地方。今天的收获很大,我们不仅了解了重庆三峡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民族生活习俗,还仿佛带我回到了过去,看到了多年前的家乡生活场景。我也要学习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走多看,增长见识。

博物馆为题的作文【三】

回国前,在导师家,我也操办了一次中餐谢师。下午,导师和他读大学的女儿陪我去参观一庄园,庄园的主人曾担任过印度总督,在主楼的展厅居然有古时中国官员的那种宝座,还有出行时用的两块写有“回避”字样的招牌。这时,旁边一位年长的博物馆馆员见我是中国人,就问我那是什么意思。我先解释,当一个大人物外出时,路人要avoid,他不是很明白,我也感觉没说清楚,太罗嗦。忽然,我就蹦出了keep away!老人一听很是高兴,连连重复着keep away,keep away,并向我道谢。大概是来英国后潜移默化,在草坪或私人领地见keep out多了,就仿造了这么个自己从未见过、学过、用过的词组。事后心里也直打鼓,有没有错哟。回家后一翻字典,还真有这样的用法!难怪那位老人要谢我了,我帮他解了多年没解的难题,以后他不会在游客面前尴尬地说“不知道”了。这也说明,学语言,环境真的很重要。

如果说,读书和旅游给了你书本上和现实中的知识,博物馆则提供了那些知识中活生生的应用范例。我庆幸,能有机会在一个博物馆之国学习。

博物馆为题的作文【四】

我还是出国前看央视的英语教学片《客居英国》知道有该景点的,但片中只有恐怖的音乐,完全没有画面。到了昏暗的检票口,打扮成狱卒的一声吆喝Checkin,气氛一下就变了。各种的酷刑和行刑方式,犯人的呻吟和惨叫,被砍下的那个还在动的女王人头,以及时不时走过的狱卒和吼叫,让人的神经高度紧张。其中,1666年伦敦大火的声光模拟比较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到了苏格兰首府爱丁堡,那儿也有一个地牢,不过我们可不想再受一次惊吓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