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景200字作文(融情于景六年级作文200字)

情与景200字作文(融情于景六年级作文200字)

首页看图更新时间:2024-06-09 05:40:27
情与景200字作文(融情于景六年级作文200字)

情与景200字作文【一】

人生三大悲: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这些悲剧在警示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这些警示更加说明“安全”在生产及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要安全”看似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生活中确是一个重要的存在。有了安全就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了安全就有了孩子脸上开心的笑、有了安全就有了妻子灿烂阳光的脸、有了安全就有了父母安逸的晚年。

对一个退休工人说:安全是什么?是全须全尾的回家;

对一个孩子来说:安全是什么?是家庭中有爸爸、妈妈;

对一个老人来说,安全是什么?不是穿锦衣、吃人参,是孩子们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对一个企业来说:安全是什么?是每天都平平安安。

作为一名电力行业的工人,在这高危行业,处处要小心,做到三不伤害,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认真学习“安全规程”,时刻牢记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认真学习“运行规程”,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保障设备及人身安全;在工作中吸取他人教训,杜绝误操作;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加强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情与景200字作文【二】

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观看了《情与法的评判》煤矿事故案例。一个个泪事故,不仅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巨大打击。回眸那每一件事故的发生,不同地点但是那样的雷同,几乎都是"三违"造成的。可见安全作业才是企业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平安,更是一种珍爱的人生态度。

随着去年以来的煤价高位运行,山西部分煤矿企业"要钱不要命,要煤不管法",违法违规生产严重。据影片数据统计,2017年山西共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9起、亡64人,同比上升52.6%和45.5%;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全年共查结事故27起,追究责任494人。

其中几起典型事故给我印象深刻,中煤担水沟煤矿"1·17"事故,煤矿管理者为了多出煤,不科学规划采掘工作面,造成区域顶底板围岩应力集中,最终酿成事故。该矿设计能力90万吨/年,2016年实际生产520.05万吨,超生产能力478%,多么骇人听闻的数据!

8月11日,晋能吕鑫煤业边坡发生滑坡事故,导致9人遇难。表面上事故是矿方施工队不顾安全隐患,违规操作、冒险作业造成的,但究其原因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控股权、管理权"两张皮",企业安全管理不全面、不均衡、基础不扎实。该矿设计服务年限是38年,设计能力200万吨/年,2012开始投产,到现在短短6年几乎快采完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清徐东于煤矿。清徐是我的老家,因而对这起事故的印象也比较深刻,管理者在知道险情的条件下,依然盲目指挥,强令作业,此刻,主持人经典的话语也让我不能忘记,东于煤矿的管理者,你真的把井下矿工兄弟当成自己的同胞兄弟了吗?

一起起典型的事故案例恰恰说明了国有重点煤矿管理水平滑坡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原有的管理力量和技术力量被摊薄、流失,经常出现制度与操作"两张皮"、隐患排查治理不严不细、安全管理混乱和"三违"现象频出等安全隐患和问题。有的问题和隐患情节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安全说起来很简单,这也是一直挂在各行业的口头语。但要做起来却很难,他不仅需要各基层民众的执行,更要管理者适时合理的制度约束。说安全话全,不如实实在在搞安全。安全不仅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对于安全这个话题,带给我们的思考确实太沉重了!天天讲安全,月月说安全,但迄今为止,在我们的身边仍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也时常有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事件发生,安全事故的教训,让我们每一名职工对安全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一桩桩、一件件毁灭了多少了温馨的家庭,带走了多少幸福的梦想?可想而知,安全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安全才是这个幸福日的主题。

情与景200字作文【三】

理与情看似抽象,映照进现实社会,便是人情社会与法治社会,人情社会虽然能让人与人更温暖,但法治社会却能够让社会更有秩序,人情社会温暖小家,法治社会温暖大家,虽理与情皆有可取之处,然理重于情。

现代社会,情是为人生增色的颜料,而理则是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历来是对氏族缘较为看重的国家,人际关系讲求和谐统一,互帮互助,但在父母教育孩子时,时常提到“明是非,辨对错”,遇事要讲道理,而不是什么都用情感去判断,意欲让孩子从小树立“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的观念。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在法律的天平上,法官不能因感情用事而使裁决偏颇,公平的维持正是靠理的绝对指引而得以延续。因此,理是维护人们正当权益的工具,也是人们行走于社会的“拐杖”。

情与理的区别还体现在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上,理性认识问题能够有助于妥善地解决问题,而感性认识问题则具有主观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代表的立场不同,经历不同,认识问题的`层次和深浅都不一样。理性的标准能够让我们最大程度地走出认知局限,以尽量统一而又合理的标准认识问题,从而做出准确判断,找出最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性认识也常常让人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细节,牛顿被掉落的苹果砸中,他用理性认识问题,去探究掉落的原因,从而发现万有引力。理性认识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有益于发现真理,因此理应重于情。

理虽重于情,但却并非无情。如私家车因避让载有患者的救护车而触犯交通法规,可以提出申请,由相关部门核查后斟酌是否免除惩处。这就是理中有情,社会因特殊情况而进行理外容情的变通表现。理应长存心中,可心中也要留有温度,在理性的“钢筋水泥上”构建温馨的人情家园。

情与理不可分割,理的存在使社会有序运转,情的呼唤使人心温暖如春,两者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无论从维持社会治安还是个人选择判断,理都应在情之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社会与人际关系的稳定,希望未来社会能够继续在理性的导引下长治久安,在人情之中和谐发展。

情与景200字作文【四】

近日,我参加了中煤五建二处高河项目部,开展的观看《情与法的评判》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在警示教育片中,一起起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故、一组组伤亡的数字让我震惊。我作为一名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要认清安全生产在施工中的重要地位,安全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安全是生命的保障,安全更是美好幸福和谐生活的前提。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痛。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操作法》等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已制定和下发多少年,可是我们的事故还是平凡发生。主要是因为2017年煤炭市场走出低谷,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各级煤矿施工管理者,就把握不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将法律和制度抛到脑外,生产了重生产、看效益、轻安全的现象,造成一起起事故,让我们心痛。当我们参与处理事故和葬礼时,看到白发老人送走了自己的儿子、妻子永别是自己心爱的丈夫、小孩失去父亲场景,那更是让人心痛。本片将事故比喻成幽灵,又将顶板、瓦斯、透水等事故比喻成手。幽灵主要是指鬼神,手指为了一定利益进行暗活动,致人命的人。我们怎样能制服这可怕的幽灵和没有人性的手,俗话说的\'好,邪不压正,我们只有通过用,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规定这个“正义”,来压住和制服这幽灵手的“邪恶”,让安全这个正义永放光芒,减少我们的痛。

恨。当事故发生后,我们都会对造成事故的主要负责人产生一种恨。恨他当时为什么不按章操业,按措施施工。 当事人也会因为自己的一点失误,送走了自己天天在一起上班的兄弟,为之也为自己的行为,产生恨之过、悔之过。为减少这种“恨”的产生,我们一定要按章作业,按规程施工,千万不能有靠,心存侥幸的思想,要严格按岗位责任制去落实好自己的工作,减少因自己工作造成的事故。

管。首先我们要抓好职工日常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操作理论水平,做好以师带徙工作,抓好实操培训,叫职工最起码对应知应会、井下避灾路线、岗位标准做到熟练熟知。坚决杜绝对培训有应付,有抄袭现象发现。二要班前会安排要细,将上班留有什么隐患没有处理、本班安全注意有那些、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怎样处理做为重中之重,让职工提前预知可能出现的风险。三要操作标准要高,安全管理要做到细中有细,不能有那是小问题,出不了大事故的思想。针对巷道积水、皮带跑偏、设备日常维护不到位、锚杆预紧力不达标等等小问题坏毛病进行专项整治,竖立“精细化”安全管理模式,促进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最大范围减少“低老坏”和“三违”的发生。四要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全员要树立安全为天的大局意识,真正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同时处理好搞安全生产标准化与生产进度之间的关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牢固坚立“安全为天、生命至尊”的安全理念。对待安全工作要有“想不到就是犯罪”的安全思想观念。按章操作,认真贯彻学习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利用班前会开展好安全事故学习、说说身边安全事故及安全宣讲等活动,同时,发挥好女工二道安全防线作用,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五要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开展安全风险预知、分专业专项活动治理,同时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比活动的开展,对于前三名进行奖励,得不到90分的进行淘汰。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要扛起安全责任,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为项目部安全生产尽自己的一份力。

情与景200字作文【五】

海因茨的悲剧也是我们社会的悲剧,我们很难想象,在海因茨被捕入狱后,他虚弱病重的妻子该如何生存下去?一扇铁窗,关上的不仅仅是外面的世界,可能还是一位年轻女子生命的最后希望乃至生命。当我们的法律造就这样的悲剧时,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反省一下我们的社会?反省一下造成这种悲剧的\'一切?

在社会法中,法不容情,似乎是一个不容改变的亘古的命题。法律,本就是一套维护社会、保证多数人利益的运行机制,容不得一丝的纵容默许,海因茨固然情有可原,可终是犯下大错,有所处罚似乎无可厚非,警察局的本质就是暴力机关,具有惩处一切犯罪行为的职能,这种处罚在那本冰冷的律条中写得清清楚楚不容辩驳。然而,我们毕竟都是有有肉的鲜活个体,毕竟,人性不能只靠无情的规则强加束缚,我们的生活不能只靠冰冷的法律条款来运行,否则,只会让人情在挤压下变得扭曲,只会让我们的社会成了雨果笔下那个让冉阿让因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而被饱食终日的法官判处19年的苦役的悲惨世界!

当法律存在弊端与缺陷时,就需要靠心来维护。在如今自救能力不足,他救条件又不现实的情况下,很难说不会再出现一个为救妻而偷药的海因茨,不会再出现一个因沉重医药费而私刻公章的廖丹。而这些情况,是社会机制存在缺陷而运转不灵造成的必然后果,那些生命的弱者,他们因生活所迫而无可奈何的孤注一投,不是仅靠严苛的法律就能解决的。诗人辛波斯卡曾经说过:&ldqu;人的本性是出生的附属品,也是易丢失的贵重品。&rdqu;很显然,我们目前的法律只能保证你物质所谓的贵重品,而对善良这个如今已经稀有的贵重物品,却无计可施。由此可见,法律并不是万能的 ,在法律这道主菜旁边,似乎必须有&ldqu;情&rdqu;这道副菜来调和。

是时候来面对这种威胁社会情非得已的&ldqu;不法&rdqu;了,法律的执行确实不能掺杂一丝个人的感情,但法律的缺陷却需要情来维护。情与法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反义词,而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海因茨不会陷入情与法的纠结之中,才能让我们的身边少一些让人叹息的悲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