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好朋友对比作文英语(介绍自己与两位好朋友的英语作文)

两个好朋友对比作文英语(介绍自己与两位好朋友的英语作文)

首页看图更新时间:2024-06-04 17:59:59
两个好朋友对比作文英语(介绍自己与两位好朋友的英语作文)

两个好朋友对比作文英语【一】

引言

所谓学习能力,是指围绕着一个特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者通过综合驾驭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做到所学为所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去适应未知的工作环境。[1]

以本人所在的学校为例,对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以及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之间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借此帮助学习者取长补短,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汉语的传播和发展以及英语的学习和交流。

中外学生在学习状态上的差别

不久前,我们对中外学生语言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中外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学习驱动力方面的差别

在近五年的汉语教学中,当每个留学生被问到“你为什么来中国学汉语?”时,他们的第一个答案就是“兴趣”。毋庸置疑,国外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个人兴趣。而中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习英语也是两年时间,但都是大班教学(少则五六十人,多则超过一百人),由学校统一编班,统一安排教学进度和课程设置。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带课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只能根据多数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安排教学,从而被动地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我国许多学生争取高成绩是为了拿到奖学金,将来毕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有的是为了考取研究生或推免而本硕连读;有的也仅仅是为了考试及格;有的是为了追求真理;也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总之,中外学生在学习上的驱动力差别较大。

2.学习目的的差别

中外学生学习的目的都包括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理想。然而,除此共同目的之外,有些中国学生的另一目的是为了父母甚至是教师而读书。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不负某个教师的期望而日日苦读。这就是学习目的中的“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以及我国学生具有的“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2]。

3.学习条件的差别

国外高校基本上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台电脑,无线网络覆盖面广,学习者均可免费使用。图书、电子文献等资源都可以随意使用。国内的高校配套设施相比较国外来说要落后一些,再加上学生众多,因而“僧多肉少”的局面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在中外学生的居住环境方面,我国的大学一般都会让留学生单独居住,住宿环境安静舒适;而我国学生人数众多,通常都是统一安排住宿,这样一来学生想要把宿舍当作书房来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宿舍自修习惯就变得很困难。

中外学生课堂表现的差别

中国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往往比较“乖巧”。通常给中国学生上课,只是授课教师在唱“独角戏”,而在给留学生上汉语口语和听力课的时候,尤其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的学生们会比较踊跃,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能够作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

1.中国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英语教学的时间短,经验不够充分。英语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进到中国的课堂,至今也只有四十多年的教学历史。承担外语教学的教师多数都是在中国院校毕业,知识层次也不尽相同,又一直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因而教学手段略显呆板,教学氛围仍显凝滞,教师的权威仍显得至高无上。带着师生间的这种“等级”观念,学生不敢也不好意思与教师进行探讨。

(2)考试只要求分数,不需要讨论。参加高考上来的中国学生都知道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可高考时只需要分数,所以不曾练过口语。陕西省为了城市与农村考生之间的起点平等,也取消了高考的英语听力。因此,大多学生都只是会考试不会用英语交流,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上了大学,继续为了考试,疯狂地记单词、背句子。教师也不得不为考试而教学,再加上班级较大很难进行纯英文的讨论活动,只好教师扮演演讲者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

(3)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办教育。学校秉承政府的安排,没有更多的自主办学权,只能认真地遵守规定,难以创新。

2.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由各国不同的教育理念而决定的。首先以美国的教育为例。第一,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权威性进行质疑的能力;第三,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理的精神。同样,大多数英国大学在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上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输送。此外,英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学习和调查实践,很多课程的导师都会在每堂课前给出相关的阅读书单,让学生提前进行阅读和思考。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即讲座课环节和讨论课环节。学生们准备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启发式的讨论模式中,教师仅仅充当参与者的角色,更多的发言和表达机会都留给了学生。德国的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日本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的子女凡事要先考虑别人,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要独立,他们还注重“与他人协调”等有关群体教育的内容。日本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很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和创新教育。显而易见,中日两国的家长对子女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有着大相径庭的认识。

总之,美英德日国家在教育理念上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看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创新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来说,主观能动性要强一些,所以在课堂中常常是中心。

(2)与对知识与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美英德日等国家无疑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这些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在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上,这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根本上得益于其师资队伍的精干和优良,源于其对职教师资的入职严格把关。为确保师资质量,德国对职教师资实行严格的“入门把关”和“过程控制”。[3]当然,对教育的重视与一国的经济实力也是息息相关的,经济搞上去了,国家有钱了,自然就有资金支持教育的发展。

结论

中外学生在学习状况上有较大差别,这主要表现在学习驱动力、学习目的和学习条件的差异上。总之,国外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上强于中国学生。中国学生看重的是现存的知识,而国外学生看重的是有没有想法和创意。因此,我国应该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完善和更新,顺应时代潮流,在提高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在结合市场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现实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妙丽:《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年第2期,第46-47页。

[2]彭鹏:《比较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对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价值工程》20xx年第5期,第184-185页。

[3]王寿斌:《职教师资的培养和选拔:美德澳的经验与借鉴》,《教育与职业》20xx年第12期,第106-107页。

两个好朋友对比作文英语【二】

早晨,打开房门一看,外面白茫茫的一片,我惊喜地大叫起来:“哇!好大、好美的雪啊!”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向下飘洒。树木、房屋都是银装素裹,地上也像铺了白色的地毯。

我约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去玩雪,大家说着笑着,堆起雪人来。我们找来两根树枝当做手,两个纽扣当眼睛,找来一个桶当帽子,用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给它戴上了围巾,还给它画了一张笑脸,就这样,一个可爱调皮的小雪人完成了!接着,我们打起了雪仗,伙伴们向空中扔了许多小雪球,一个小雪球砸到了我的脑袋上……

啊!多么开心的一天啊,多么令人难忘的一天啊!

两个好朋友对比作文英语【三】

《两个朋友》讲述了在巴黎的动荡年代,莫里索先生和索瓦日先生,是两个在钓鱼时结识的好朋友。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他们街上偶遇并相约去以前钓鱼的小岛上。可如今那个小岛上是一片荒野,甚至还有无恶不作的普鲁士士兵存在。远处的山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朝法国人民开炮。他们偷偷地来到河岸边钓鱼,他们一边钓鱼,一边在心平气和的讨论自由与战争。

不一会钓上的鱼儿便装满了一个网兜。正在兴奋之际,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四个普鲁士士兵发现了他们,并把他们押到军官前,普鲁士军官却认为他们是两个间谍,假借钓鱼之名来窃取情报,军官让他们说出通行的口令就可以饶他们不,两个朋友在生命的最后五分钟里,对着朋友说:永别了,索瓦日先生。永别了,莫里索先生。互相握了握手便在普鲁士士兵的枪口下离开了人世,而那钓上来的鱼,又被普鲁士士兵做为一顿丰富的晚餐。

这篇小说每每令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两个真正的朋友,这是两个患难与共的朋友,两个生共存的朋友。在危难关头,他们并肩站在了一起,虽然他们根本不知道通行的口令,更不可能是什么间谍,仅仅是两个普通的法国公民,但他们同样值得我尊敬。有人说,他们太普通了,只是两个好朋友罢了,但在我的心中,索瓦日先生和莫里索先生不仅是好朋友,更是两个不为人知的英雄,在普鲁士士兵残暴的压迫面前,他们选择沉默,并不是因为是吓得说不出话,而是他们已经知道无论他们说什么,普鲁士士兵都不会再相信,他们的命运不会再有生还的可能,亡是必然的结局。

他们选择沉默是因为他们不想再凭空编造谎言,也不想把罪过都推脱到朋友身上,用朋友的亡换来自己的生命,更不愿意说出是因为认识法国上校才来钓鱼,最后伤及无辜。他们选择沉默是因为虽然是莫里索先生提出来钓鱼,最后要失去生命,但索瓦日先生一点也不怪他,更不想让他自责地亡。他们是两个爱国英雄,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前不会忘掉自己的国家,他们是两个真正的\'朋友,生与共的朋友是不会相互推卸责任,互相埋怨。永别前,只有那句令我心酸的话。“永别了索瓦日先生。永别了莫里索先生”。

然而莫泊桑的写作技巧更是令我赞叹,两位主人公,两条生命沉重的亡与鱼和烟斗的消遣之轻快构成一组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既是内容上的,也是结构上的。正是在这种双重性的氛围中,作者完成了对主旨最有力的发声。在其中,我更可以看到,莫泊桑在小说的开头就悄悄埋下的伏笔————即索瓦日先生和莫里索先生的亡。

两个好朋友对比作文英语【四】

小鹿和小驴子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他们来到了果园,走到了苹果树下,他们抬头一看,只见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真是诱人啊!小鹿流着口水说:“要是我们能吃到一个大大的苹果该多好啊!”“是啊!是啊!”小驴子伸长舌头舔了舔嘴巴说。

小鹿纵身一跃,伸长前肢,想摘到苹果,可是树太高了,小鹿够不到。他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突然,小鹿眼前一亮,说:“朋友,跟我来!”一会儿,他们抬来了一个跷跷板,小驴子站在一头,小鹿往跷跷板上一跳,小驴子被弹了起来,他使劲一咬,一个苹果被叼了下来,小驴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完了,他大喊:“小鹿该你了!”小鹿也这样顺利地迟到了苹果。

他们高兴地抱了起来,又蹦又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