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读书习惯的英语作文(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英语作文)

养成读书习惯的英语作文(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英语作文)

首页看图更新时间:2024-05-21 12:43:36
养成读书习惯的英语作文(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英语作文)

养成读书习惯的英语作文【一】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强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可以主宰人的命运、未来。在青少年时期,必须养成一种优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人一旦养成一种习惯,就会自觉地在习惯的轨道上运行,良好的习惯让你奔向远方,走向未来,终生受益,甚至改变命运。反之,则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一辈子,甚至恶习膨胀,走上人生的歧途!

有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和鸡一样地啄食、嬉闹,它以鸡的习性生活着,成长着,它以为自己就是一只鸡。等这个鹰长大了,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在一起,养成了和鸡一样的生活习惯,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主人把它带到了山顶,一把将鹰扔了出去,鹰像块石头一样掉下山去,慌乱中,鹰拼命地打开翅膀,终于又开始飞了起来!鹰变成了鸡习,难以起飞;鹰改变鸡习,拼命打开翅膀,回归鹰的习惯,重又展翅翱翔。习惯改变命运!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则实验:在一个鱼缸里训练大鱼吃小鱼,大鱼在相对自由的鱼缸,面对一群小鱼,逐渐学会了吃小鱼的本领。后来在鱼缸内放置了一块透明的玻璃,大鱼透过玻璃看见隔开的小鱼猛的冲过去,结果被撞了回来,多次地冲撞之后,也就没了吃鱼的.。实验人员把透明玻璃拿开,小鱼在大鱼的眼皮底下自由地飞跃,大鱼此时已没有了任何反映,再也不会吃小鱼了。为什么?习惯改变了,它变成了一条温顺、善良、和谐相处的大鱼!

可见,习惯的力量多么巨大。它主宰鹰的一生,主宰鱼的一生,何况不主宰人的一生呢?毛泽东同志在风雨如磐的年代养就了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的习惯,把“我以外无所畏之,有之亦推之”的斗争精神种植在神经里,所以才能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鲁迅先生课桌上“早”字,形成了他不迟到、超过别人的习惯;我校杨令霞同学勤奋、认真、细心的习惯,铸造就了她高考状元的战绩。反面讲,小偷小摸的习惯,也会把人推向抢劫、盗窃的境地,恶习膨胀,会毁掉一生!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必须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一个优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养成读书习惯的英语作文【二】

记得读一年级的时候,我没有洗手的.习惯。有时写完字,手上黑糊糊的,可我还是没有想到要把手洗干净。有一天放学回到家,我肚子饿得“咕咕”叫,正巧看见桌子上有一只大大的鸡腿,我口水直流,手都不洗就用手去拿来吃。

我做完回家作业,吃完晚饭,洗好澡就睡觉了。睡到半夜,我的肚子便疼了起来,而且还呕吐。爸爸、妈妈连忙去叫了医生,医生问我:“你吃了什么东西?”我说:“放学回家我吃了一只鸡腿。”“那你在吃鸡腿前有没有洗手?”医生又问。“没……没有。”我说。

医生帮我开了药,打了针,还对我说:“你肚子痛可能是因为吃鸡腿前没有洗手,而手上有很多细菌,还有许多灰尘……你以后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

通过这件事,我牢牢记住了饭前便后要洗手,并且每次都这样做,不要大人提醒。从此,我的肚子再也没有疼过。

同学们,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从小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养成读书习惯的英语作文【三】

读到这里,我心中升起了一丝释然。以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可悲,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要求要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要求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按理说一个要求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总能形成学生的习惯了,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忘了做作业,甚至总有一部分学生拒绝做作业。而手机这么一个他们接触不久的事物却轻而易举地让他们养成了每天给手机充电的习惯。甚至这个习惯有可能会持续终身。

从前的我不明所以,现在弄清楚了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我才弄清楚其中的关键。要生每天做作业并不一定能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共频共振。反之,只会有极少数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做这件事情,所以想要让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变成一种习惯简直是难上加难。而手机内或者说互联网上信息量极其庞大,其中总有信息能轻易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所以,使用手机就能非常轻易地变成他们的习惯。

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尽管去创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很好;不能,我们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掌控的。我们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至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的习惯,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养成读书习惯的英语作文【四】

作为2016年5月才在国内第1次印刷出版的新书,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拿到豆瓣8.5分的高评分。

1、检视阅读——本书架构

1.1 整 体

本书是一本自我管理类的工具书,没有过多的理论介绍,更多强调实践运用,以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一些成功案例来讲述习惯养成的阶段、步骤、重点及注意事项等,本书内容简小精悍,却干货满满,值得每位读者去践行。

1.2 结 构

本书可归纳为两大部分“理念篇”与“方法篇”

2、拆解一本书—抓住核心

2.1 习 惯

2.1.1 将重复的行动自动化的过程。

即:由有意识到无意识。

2.1.2 本质——复利

重复一个小行动,长期积累会产生爆发式的惊人效果。

2.1.3 阻力——习惯引力

(1人性的弱点(原罪: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

(2类似于发射火箭的过程

“火箭升空的最初几分钟、几公里耗费的能量远远高于后来几天、几十万公里所耗费的能量,一旦穿过大气层,摆脱地心引力的影响,火箭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在太空中前进。”

2.1.4 种类不同,培养习惯的时间也不同

2.2 习 惯 养 成

2.2.1 培养习惯的农业眼光

(1播下不同生长周期的种子,以获得丰富的果实;

(2不同生习惯长周期,即:短期习惯、中期习惯、长期习惯。

2.2.2 用N项习惯清单——建立“年度计划”

(1N项习惯清单:从六大方面建立,如:身体、素质、社交、家庭、工作、兴趣。

(2填写“习惯年度计划”

2.3 行为习惯—三阶段(1个月

每天行动、持续30天

阶段一:反抗期(第1~7天

特点:困难重重、很想放弃

关键:撑下去

原则:

1、只培养一种习惯;

2、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

3、忽略行动的数量与质量;

对策:

1、以婴儿学步的方式进行

(1降低标准

(2从一项小行动开始

2、简单记录

(1忌讳过于繁琐

(2每天记录

阶段二:不稳定期(第8~21天

特点:容易受到环境影响

关键:建立习惯机制

对策:

1、模式化

(1恢复原计划的标准

(2固定(时间、地点、内容

2、设定例外规则——应对突发事件

(1活用“婴儿学步”的标准;

(2补偿,如:第二天弥补等;

(3设定特别的日子,如:每周可中断一次等。

3、设定持续开关

功能

糖果型-产生快感

惩罚型-回避痛苦

阶段三:倦怠期(第22~30天

特点:提不起劲、感到厌烦

关键:加上变化

对策:

1、加上变化

(1改变(时间、地点、形式

(2使用“持续开关”

2、计划下一项习惯

(1从已经拟定的“一年习惯清单”中挑选;

(2定期检查“一年习惯清单”的优先级;

(3拟定之后不执行

养成读书习惯的英语作文【五】

在《习惯的养成与改变》这本书中,作者王晓春老师认真的解释了习惯这个概念。所谓真实的习惯,是指“诚于衷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的习惯,是指非常稳定的、几乎自动化的、无须假以思索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大可能完全是靠权威要求和外部训练形成的。它往往是“培养”“养成”“生成”“预设”等各种因素互动、整合,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是化合物,或者换个说法,它是一种人的遗传信息与早期教育、学校训练共频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学校的行为训练恰好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了共频共振,那就能够形成教师希望得到的习惯,反之就不能。你的训练不能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他就只好在表面行为上顺从,或者干脆就反抗。

读到这里,我心中升起了一丝释然。以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可悲,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要求要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要求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按理说一个要求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总能形成学生的习惯了,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忘了做作业,甚至总有一部分学生拒绝做作业。而手机这么一个他们接触不久的事物却轻而易举地让他们养成了每天给手机充电的习惯。甚至这个习惯有可能会持续终身。

从前的我不明所以,现在弄清楚了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我才弄清楚其中的关键。要求学生每天做作业并不一定能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共频共振。反之,只会有极少数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做这件事情,所以想要让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变成一种习惯简直是难上加难。而手机内或者说互联网上信息量极其庞大,其中总有信息能轻易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所以,使用手机就能非常轻易地变成他们的'习惯。

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尽管去创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很好;不能,我们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掌控的。我们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至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的习惯,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