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描写一个建筑或公园300字说明文)

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描写一个建筑或公园300字说明文)

首页看图更新时间:2023-11-18 18:05:09
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描写一个建筑或公园300字说明文)

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一】

真武阁曾有一个传说......古时候,人们还处于迷信当中,他们住的地方也非常的干燥, 稍微不留神,就会引起火灾,造成严重的损失.由于起火多次,他们就开始怀疑是上天的火神与他们过不去.于是就修筑了真武阁赈灾.......真武阁就这样建成了,至今保留容县. 真武阁始建于明万历元年,(也就是1573年).阁楼下有一座石台,它被人们称为”古经略台”.阁楼平面为矩行,一共高三层.真武阁既是周围区域观赏对象,也是人们旅游最佳选择的风水宝地. 如果你登上阁楼极目远眺,整个城市便尽收眼底,还可以望见东南远处的都桥山和绣江景色,真不愧是有一种”上天入地”般的感觉.真武阁的第二,第三层比最底层(第一层)收小了很多,三重屋檐出挑深远而楼层特别低,比一般的阁楼的出檐节奏更快,会有一种强烈的韵律感以及动势,使得它在人们眼中不像是一做三层的建筑物,为而更像一座雄伟的单层建筑有的三重屋檐特色.但是它又与一般重叠屋檐建筑物更为较小,更为从容了,而且层次特别鲜明.

它的屋坡舒缓流畅,角翘简洁,增加了真武阁舒展大度的气概,非常清新飘逸,而且充分表现了中国建筑的屋顶美丽的佳作.真武阁不以浓丽华贵而取胜,而是以轻灵素雅的见长;灰黑色的铁黎木不加任何油漆的典雅装饰;屋面为小青瓦镶上的绿脊,色调极清雅柔和而取胜的. 在二楼的四根内柱,柱脚空悬空,离开楼面二到三厘米,更为奇特的是全阁柱脚不落地,而是搁在一个方形的沙盘上,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技术上有着卓越的才能! 400多年来真武阁经理了多次地震与暴风雨的袭击,仍然岿然不动,安然无恙.真武阁在木头结构中,主要依靠一种杠杆来维持一座像建筑的平衡,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真武阁还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知识,科学,精神上的完美结合.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之后,是不是也想去看一下”久经风雨不知寒”的真武阁?

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二】

我以全区第41名的成绩考上了泉港一中自主招生。我想,我们二中图书馆也是有一点功劳的。

中考冲刺倒计时第十天,老师通知我们图书馆对我们初三学生开放(没有时间限制。我听了还有些不以为然,对于我来说,在哪里读好像都一样,总有七七八八的事让我静不下心,而且图书馆人多,嘈杂声肯定不少,对于强迫症晚期的我来说,似乎一点声音都会让我的心思飞到九霄云外去。图书馆,哪能帮到我?

倒计时进入了第四天。晚上在食堂吃完饭,我打算去辅优教室背政治历史,而垚坤一脸期待的来找我:“我们晚上去图书馆看看吧。”“有什么好看的,还不是那样。”我有一丝不屑。“正好天气热,蹭蹭空调也OK吧。”也对,最近天气闷热,连一丝风风都没有,在辅优教室肯定会热,还是图书馆去看看吧。然后我们便背着书包溜到了图书馆。

一进门的感觉,应该只有“静”了。图书馆里面人不少,初一初二初三都有,可是几乎没有一个人发出了不该有的声音。四台空调呼呼地鸣叫着,吹得书页沙沙作响。我们坐在门口的那排桌子上背诵政治历史。初一的同学尽管没有面临中考,也什么声音都不敢发出。我想,他们的学长学姐正在拼命复习,在那种环境下想吵也吵不起来吧。时间滴答滴答,知识点哗啦哗啦,当我过完一遍浓缩版政治提纲后,一看手表,才不到一个小时,这比我之前快了一倍还多!我想,这真是个好地方啊,我要天天都来。

之后的三天,我每天都会去图书馆复习,许多同学也紧追潮流,来到了这里。第一排靠门的桌子,坐的全都是我们七八班的男生。我会小声教宇豪他不会的英语句式。雨培买了一本《数学万维》,摸着他镫亮的光头叫我给他改一改。当我在做化学卷子的时候,健健和林铖总会在我旁边提出不一样的见解。这还是那些嘻嘻哈哈的调皮男生吗?图书馆真是神奇的地方,所有进去的人都好像变了。最后几天在图书馆的日子,虽然复习得挺苦的,但我也感受到了别样的快乐。

也许这并不是图书馆的魔力,而是我们内心的觉醒。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一切靠自觉,稍微一不留神,对手已越千里。我们不愿落后,于是泡在图书馆了。这里的环境,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二中图书馆也不是如此的吗?校长创造了它,它给了我们环境,成就了我们,这多好啊!我认为我自主招生的成功,大部分在于最后几天在图书馆那疯狂的学习状态。不知为什么,在那里我就会忍不住翻开书,思绪也不会瞎跑。我爱二中图书馆,这是我获得成功的地方。

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有更多的二中学子可以在图书馆找到最好的自己

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三】

“大玉米”其真名为“千玺广场”,是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郑东新区CBD的一座新地标建筑。“大玉米”因为楼宇是圆柱塔式建筑,夜晚其布景灯采用黄色设计,外形酷似玉米棒,而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大玉米”。“大玉米”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它的形状像极了玉米,特别是在晚上,灯光一点一点的向上,颜色也是从橙色到变到黄色,或从黄色变到橙色。这个是曾经的大玉米,现在的“大玉米”可与以前的大有不同。

那天晚上我们从西区开车到东区专门去看“大玉米”,心里嘟嘟着:“之前不看过吗?有什么好看的呢……”妈妈看出来我的心思了说道:“如今的大玉米可是七彩的哦……”当车缓缓行驶在路上,隐隐约约的会看到“大玉米”时,因为距离太远,我只看了几秒。我看到的“大玉米”是彩色的,我以为是我的眼睛看花了呢?当爸爸把车停在停车场时,我飞快的跳下车,果真哎!彩色的“大玉米”矗立在如意湖的旁边,在夜幕的衬托下,显的格外亮眼,仙气十足,犹如一座发光的佛塔,漂亮极了!

顺着“大玉米”的方向走去,广场上人山人海的:有的小朋友,在追逐打闹;有的爷爷奶奶还有叔叔阿姨在谈笑风生;有的大哥哥大姐姐在玩自拍……整个广场上热闹非凡。过了大约五分钟左右,“大玉米”灯光四射往外发着迷人的光芒,真是犹如一座珠光宝塔呀!

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拍照,妹妹被这迷人的“大玉米”吸引住了,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一下的观望着,仿佛是她见过最好看的景致一般。在拍照时,“大玉米”倒映在水里,加上水面波光粼粼;时不时还有蛐蛐的叫声;不远处我看见了一个蜘蛛网,这个蜘蛛网非常完整,上面还有小蜘蛛,仿佛在跳动着美丽的.舞曲,此时此刻此景堪称是一幅美丽无比的绝画!

玩到很晚我们要回家了,坐在车上,看着景色迷人的“大玉米”湖畔,真让人恋恋不舍啊!

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四】

我家在平原地区,河流不多,所以桥也不多。虽然我们这个小县城桥很少,但也有一座比较出名的桥,叫狮子桥。

它位于县城的西侧,紧靠着人民医院广场。走近狮子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只守在桥头上威猛的大狮子。虽然它们只蹲在正方形石头上,但也足足有三四米高,很是巍峨壮观。狮子瞪着圆圆的大眼睛,仿佛是忠诚的卫兵,在告诉人们什麽都别怕,有我呢!它们的脖子上,都挂着三个莲蓬子似的大铃铛,每个铃铛上都有三颗心。仿佛告诉人们,它们是用心护桥的卫士。

走到桥上,你就会看到,桥栏杆上姿态各异的小狮子。有的雌雄两只狮子搂抱在一起,别提有多亲热了;有的吹着小喇叭,瞧,它吹得多尽兴呀,好像在为平原县城的发展加油助威呢!有的留着长胡子,正在用手精心的梳理着,似乎在说,我的胡子够帅吧,能和关公相媲美了!有的极目远眺,仿佛在欣赏平原的美景呢;还有两只小狮子在玩球,一只蹲在球上,全神贯注,似乎在表演高难动作,一只躺着,四爪抱球,好像杂技演员正在飞速转球;另外还有一只小狮子,趴在母狮的怀里吃奶呢,小眼眯缝着,嘴角挂笑,那样子真是幸福极了。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双龙戏珠,龙凤呈祥,游龙戏凤等精美的图案,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狮子桥不但美观,而且也十分雄伟。桥长四十多米,宽五十多米。中间行车辆,两边走人。虽然狮子桥没有赵州桥历史那么悠久,但也是我们这儿的一座远近闻名的桥。我爱我们这儿的狮子桥!

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五】

瓯江江心有东西两峰,两峰岩上建有双塔,名曰东西双塔。双塔像一对“孪生姊妹”,自宋代以来,便是彻夜明亮,为夜航般指引方向,是来往温州港的重要“灯塔”。

从建筑风格来看,双塔颇有“唐塔遗风”,挺拔清秀,古朴端庄。从外形上看,平面都是七层楼塔,形状均为六角形。西塔塔高约为32米,底径7米,楼身中空,系楼搁式清砖仿木建筑,塔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造型精致,神态自然。东塔略低,高28米,底8米余,由青砖围砌,塔身中空无顶。双塔周围林木蓊郁,万木扶疏,清幽格静,风光旖旎。

持双塔“东唐西宋说”最早记载于清乾隆《温州府志》,但记载内容均与《永嘉县志》与《东西塔记》相违背,结合多方面资料,一般人们认为双塔”西唐东宋”。西塔建于唐威通,东塔创始宗开宝。可为何宋塔带有唐风?此问详见宋绍兴十一年刘《东西塔记》:

“东塔倾园兵火,与院俱尽…鸠工修建,撤而筑之…凡形制严饰,悉与西塔等”,由此而知东塔曾于1138年仿造西塔重修,这与印证了首段的“孪生姊妹”,若要再严谨些,应称其“同宗孪生姊妹”才是。

而今塔饱经沧桑,据考证自宋至近代均有不而程度的修缮,但总体看,二塔在主体结构及建筑风格上仍旧保留有唐塔基本特征。

双塔很可能成为国粹。我国现存唐风楼阁式砖塔很少,且江心双塔为六边形砖木结构,这对建塔史是个很大的突破,对研究我国江南建筑乃至古代文明更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六】

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了230万块巨石。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开采、运送的,又是怎样堆砌的呢?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建筑师也很难实现如此艰巨的任务。尤其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附近数百英里范围内,竟然难放找到类似的石头。

②不久以前,科学家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惊人的见解: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了巨石的构造。他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

③由于这种混合物凝固硬结得非常好,人们难以分辨出它和天然石头的差别。此外。大卫杜维斯还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佐证:在石头中他发现了一缕约1英寸长的人发。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工人在操作时不慎将这缕头发掉进了混凝土中,保存至今。’

④一些科学家认为,鉴于现代的考古研究业已证实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知道如何制作混凝土,所以大卫杜维斯的论断颇为可信。但少数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说:既然开罗附近有许多花岗岩山丘,那么,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舍此而去用一种复杂的操作方法来制造那难以数计的石头?另外,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的塔高乘上10亿所得的数,和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相等;穿过大金字塔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用2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积等于圆周率。以上这些都是巧合吗?看来,金字塔之谜并未完全“破译”。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研究、探索。

⑤二十世纪30年代,一群科学家发现在一座金字塔塔高1/3处有一只垃圾桶,桶内有一些猫狗之类的小动物尸体。这些尸体非但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变为“木乃伊”。后来,很多科学家都做了类似的实验,证明了这样的金字塔结构不单能够保存动物尸体。还能够使食物保持新鲜,使刀片变得更为锋利并延长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金字塔内尽管温度较高,但是保鲜效果很好。其内部温度的分布、空气的流动与其他建筑物不同,它有像冰箱和烘干机一样的作用,所以,在金字塔内,水蒸发的速度快,物品脱水迅速。

⑥最初发现金字塔具有这种神秘力量的是法国人鲍比,他推测塔内可能有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起作用。鲍比的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美国加州大学派出科研人员前去考察,进入塔内之后,他们发现所携带的各种电子仪器几乎都失灵了。因此,他们推测塔内某处可能藏有巨大的磁石。意大利学者还发现长时间在塔内停留,会使人神经失调、意识模糊。这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

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七】

在中国北宋时期,有这样一幅长画,记载着古代普通百姓的生活。它至今仍留在北京的故宫,作为国宝级画作收藏着,供人观赏。这幅画就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而在这幅传世名作中,有一座虹桥,飞跨两岸。整座桥熙熙攘攘,恢弘大气。今天的主题,泰顺廊桥,完整再现了当年的虹桥结构,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位于温州泰顺的一座座廊桥,在时光的变迁里,保存至今。

廊桥,泛指有廊屋的桥。而泰顺廊桥则是位于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时代的木拱廊桥。其种类又大致可分为编梁木拱廊桥、八字撑木拱廊桥、木平廊桥、石拱廊桥等几类。以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围环境的浑然一体,和谐自然,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

以北涧桥为例。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被誉为“世上最美丽的廊桥”。该桥运用宫殿式重檐,属于廊桥结构中的叠梁式木拱廊桥。结构精巧,造型古朴。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75年,后经6次重修,至今容颜不改。桥长51。07米,宽5。39米,高11。22米,桥屋20间,桥柱84根,桥面地板全部由一寸厚木板两层加固。桥的东首被当地人称为“桥头”。地势较高,有石阶16阶;西首称“桥尾”地势较低,有石阶26步。桥上有像伸展开来的亭子一般的廊屋,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供人们歇息,娱乐,交易,用途广泛——这也是廊桥区别于其他种类的桥梁的原因。它不止作为交通道路,更作为人们的生活部分而存在,它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廊桥的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整个平面呈“井”字型。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使构件之间愈压愈紧。但更令人震惊的是,全桥根本不用一根柳钉,却能使整座桥坚若磐石,延续千年之久——我们实在要折服于古代工匠的智慧。这种简单而奇妙的结构构成了一个拱形整体,是受力转移到两边的岸上,拆卸也极为方便,不会损伤构件。

但是桥梁的延续至今,亦离不开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的守护。每当山洪暴发,居民们都会把家中最重的物品搬到桥上,以增强桥的稳定性。久而久之,保护古桥似乎已经成为这里居民们的下意识的习惯。廊桥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廊桥不止是一座桥,是先祖智慧的结晶,是温州的一部分,更成为一种地理文化概念,是泰顺乡民富有的特定的生命意味的文化符号。这是中国的一份传承,先祖留下的一份使命,承载着无数年的匠心。

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说明文【八】

宙斯神庙位于奥林匹亚村,是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也是古希腊最大的神庙之一。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筑师libon设计,宙斯神像则由雕刻家pheidias负责。直到公元前86年,罗马指挥官苏拉(sulla攻占雅典,破坏了尚未完成的建筑,将一部分石柱和其他建材拆下来之后,运到罗马。直到今天,在罗马市中心的古罗马广场遗址上,还能看见它们。神殿是以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兴建而成。宙斯庙尤以象牙和黄金的塑像而闻名于世。

宙斯神庙是按照伊奥尼亚风格的建筑,后来改用了科林斯式石柱风格,而且一概使用大理石。整个建筑坐落在一块205米长,130米宽的地基上,神庙本身长107.75米,宽41米,共有104根科林斯柱。每根石柱高达17.25米,顶端直径达1.3米,约计用大理石1.55万吨。和众多的古希腊神庙一样,宙斯神庙也遭受严重的破坏,104根柱子中仅存13根。宙斯神庙和哈德良拱门隔路相望,宙斯神庙位于路南,而哈德良拱门则位于路北,这两座建筑都是由距今1900多年前的罗马帝国国王哈德良时期修建的。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宙斯神庙和哈德良拱门的原始形态,只能通过断壁残垣来回忆当时的辉煌。

宙斯神殿是古希腊的宗教中心。神殿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东南面,依里索斯河畔一处广阔平地的正中央,为古希腊众神之神宙斯掌管的地区;目前这地方尽是一片黄澄澄的丘陵,但是在古希腊时期,四周环绕翠谷和清冽溪水,景境幽雅,不远处更有一座密林,绿意浓郁,林中小径两旁更是花木扶疏,争奇斗妍,美不胜收,更是当时的宗教中心。在古希腊时代,那地位于雅典城墙外,到了哈德良帝时代为了扩大雅典城规模,将城墙往外扩展,才把神殿纳入城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