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文寻求帮助(英语作文寻求帮助带翻译)

英语作文寻求帮助(英语作文寻求帮助带翻译)

首页看图更新时间:2022-09-28 16:14:12
英语作文寻求帮助(英语作文寻求帮助带翻译)

英语作文寻求帮助【一】

说起我这位同桌,那在我们班,可真是无人不晓。她就是乐于助人的学习高手——王晨祎!

她高高的个子,白净的脸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总是充满关心和体贴人的神色。

有一次,在我的生日聚会上,大家开心的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李怡霏当老鹰,我们当小鸡。老鹰非常凶猛,小鸡们在鸡妈妈的保护下左躲右闪,忽然一只小鸡绊倒了,只见王晨祎冒着被老鹰抓住的危险赶快跑到那位同学面前,慢慢地把她扶起,轻轻地拍掉她身上的灰,捧起她那被地上的'石子磨破皮的双手,用纸巾帮她擦干净,很温和体贴的说:“没关系,我来陪你。”接着又大声地对我们说:“你们接着玩游戏吧,我来照顾她一会。”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王晨祎,她不但是一位爱帮助人的好朋友,字写的也很好,学习也非常棒,还是个弹钢琴的高手。我真高兴,我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好朋友,她让我每一天都过得很精彩。希望我们能够越变越勇敢,在学习上相互鼓励,在生活中共同成长。

英语作文寻求帮助【二】

自从我上学之后,我就有过很多同桌,聪明的陈劲宇,让我学有所得,调皮的胡世杰,让我变得活泼了,多事的罗亚俞让我成绩提高了,他们成了我必不可少的朋友,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诸多的同桌中,唯有调皮的胡世杰让我印象最深刻。

上课了,胡世杰飞快的跑进来,安静的坐着,等着老师进来。他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紧盯着黑板,哪怕一点响动,他也不过目。可他又那么贪玩,除了上课期间他不管去哪里他都会带几个小玩具。你说怪不怪?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乐于助人。

有一天,大家都像平时一样高高兴兴的回家,我和他就约着一起回家了,我们路上见着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正费力的提着水桶走来,胡世杰立刻跑过去帮助他提还帮他们打扫教室,可打扫完时,天已经黑了,他却满头大汗,那时他才慢慢的走回家。

这就是调皮的同桌,他现在学习特点好,我为自己有这样的同桌而感到骄傲,但愿在今后的学习中他的学习能越来越好。

英语作文寻求帮助【三】

还得从那天说起。

“叮呤呤”……“开始答卷”。老师轻轻地说。我熟练地写完基础题和阅读理解题,就在这时,我发现我唯一的一支铅笔很不好写,老断铅。我心里埋怨,为什么带了一支自动铅笔。我想打开它,进行修复,可永远都不行了——它坏了。我很无奈,也不愿向老师说,怕挨批评。心里很没底,又怕成绩不好回家被唠叨,我似乎都想好怎么跟家长解释:我的笔中途环了。

就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同桌快写完了,向天花板叹气时,偶然发现我坐立不安,我举起坏了的笔,她立刻明白了一切。趁两个监考老师没注意,她赶紧把笔塞到我手里,没想到她把笔借给我,可她跟我一样:只有一支笔,并且没有写完题。笔上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一行漂亮的小字:我相信你能很快写完,你写完之后我再写。

我果然很快的写完了,可她还有几句话没写完,眼看着快到交卷的时间了,我很后悔,要是多带一支笔就好了,哪怕是跟老师说就好了,害的同桌借给我笔而没写完。我的作文是一类上,而她的是二类上。那可是期末考试啊。她一定是为了我而没考理想的。

我很感激她的帮助。虽然我知道这样也改变不了事实,但我想真诚地对她说:“谢谢你!”我想,我也会向她一样做个乐于助人的人。

英语作文寻求帮助【四】

唉,真倒霉,刚升入初中,老师偏偏让我和男同学同桌,我又生气又懊恼。要知道,我一向都是挺讨厌男生的。再看看他这一身老土的打扮:皱巴巴的白色长袖衬衣,深蓝色的长裤,最让人不可接受的就是脚上竟然还穿着一双当今世上难找的布鞋。和他同桌,真是不会“来电”,这是他留给我最初的想法。

然而不久之后的一件事,却让我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那天上午第二节课,数学老师拿着一叠考试卷走了进来,又要考试了。做着做着碰上了一道作图题,我打开文具盒,里面铅笔、小刀等文具都躺得好好的,唯独没有我需要用的直尺。我到处找呀找,就是找不到,一时间急得头上直冒汗。徒手画线肯定要被扣分,这可怎么办呢?我用眼睛的余光往“三八线”那边的同桌那里扫了一下,只见他正聚精会神地做着题,再说了,凭我跟人家的交情,还没有达到随便借人家的东西使用的份儿上。我再一次打开文具盒,索性把它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有我急需用的直尺。正当我万般无奈之时,一把直尺从“三八线”那边渐渐漂移过来,来不及做任何感激的举动,我就拿过来为我所用了。

下课后,我对他说:“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就要被扣好几分。”“不用谢,应该帮助的。”说话时,他的脸再次红了起来,两只手也不自觉地相互搓着,一幅很不自在的样子。

直到现在,同桌的他依然经常穿着农村孩子最常见的衣服,课上、课下依然经常是一幅严肃认真的样子,不过,我已经知道,在他朴素、严肃的外表之下,裹藏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灵。

英语作文寻求帮助【五】

我的同桌和我一样大,也是13岁了。因为我学习不好,所以老师特意找了一个班里的尖子生与我做同桌。

平时,我沉默不语,也没有什么好朋友,下课也没人和我一起玩,直到同桌的出现,我心灵的大门被他渐渐推开了。

一天上数学课,老师带着我们做练习卷,老师说:“下面这道题有点难度,有谁做得上来给大家讲一讲。”我同桌不到10秒钟就做出来了,我仔细一看这道题我做过,所以也很快就做了出来。同桌看一看我的卷子说:“快举手呀!”我犹豫了一下,却没有举手。谁知忽然间,我的手被举得高高的,原来是我的同桌替我把手举了起来。这时,鸦雀无声的教室里所有的眼睛都看着我,接下来是一片议论声。看来我一定是要回答问题的了。老师叫起了我,我答题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我看了看同桌,他向我做了一个笑脸。这时,我的心好像被他完全地打开了。

从那天起,每天中午,我大部分的时间都被他占用,给我讲数学难题、语文阅读和英语作文。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变成了一个开朗的孩子,也有了更多的好朋友,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直到有一天,忘了为什么,当天我的心情不太好,当他给我讲题时,我不知为什么,平时觉得亲切的笑脸此时却让我烦燥起来,我仿佛是不受意识控制地忽地站起来对他说:“你看不起我就直说,干嘛这么折磨我?”就这样,我摔门而去。

我心灵的门又一次被关上。但这之后,同桌每天都给我一张密密麻麻的纸,上面全是难题的解法和老师上课时讲的重点。说不感动,那绝对是假的,可我,就是拉不下脸来向他道歉。

直到有一天,同桌对我说:“对不起,我当时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确实如孔子说的一样: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哽咽着说:“对不起,我错了,我没能理解你的好心,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在这之后,我心灵的大门彻底被打开了,不再关上。

如今,同桌还是那个同桌,聪明、好学、成绩好、乐于助人、善解人意。而我,却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曾经封闭的我了……

英语作文寻求帮助【六】

自从我踏进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就有过很多同桌,有关心同学的赵云阳,让我知道了关心的力量有多强大,知识渊博以邓邦兴,让我知道了我们祖国是多么强大,呆头呆脑的赵晨朝,让我十分头疼,他们成了我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成了我的欢声笑语,他们成了在我难时候的知心朋友,在诸多同桌中,唯有乐于助人的骆竞翼,让我深深地印在忘记的长河里。

当老师讲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总是有一位同学在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他就是我同桌——骆竞翼,他的头发向上翘起来,像一只刺猬在他的头上睡觉了一样,看上去有几丝帅气,也有几丝霸气,用浓眉大眼来形容他,一点儿也不夸张,可是他的眼睛里都闪现在关爱同学的光芒,他不单学习认真还乐于助人。

他乐于助人极了!有一次,下课的铃声打破了教室里的寂静,我连忙打电话给妈妈问:“来不来接我?”妈妈的话出乎我的意料,妈妈说:“我在单位还有一些事,你自己做公交车回去吧。”话音刚落,妈妈就持了电话。我一摸口袋,啊,我现在身无分文,给自言自语道:“该怎么办呢?”只好向身边的骆竞翼借钱。没想到骆竞翼竟然毫不犹豫地把他买作业本的钱借给了我。说,“快点回去吧,你妈妈肯定担心了,这钱也不用你还了。”我眼睛里流露出感激的眼泪,说了声:“谢谢”拿了钱向公交车站飞奔而去……

这就是我乐于助人的同桌,他现在对待同学犹如春天般的温暖,犹如遇到困难的时候说上一句安慰的话一样温馨,犹如生了病之后送上一速花一样幸福,但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能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英语作文寻求帮助【七】

昨天,老师通知今天上午的科学课改成英语课,而我却“悲催”地忘带英语书了。也许你听了会觉得我小题大做,但如果你知道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个多么严厉的人,肯定会为我捏一把冷汗的。

尽管还没上课,英语老师已经站在讲台前翻看备课笔记了。我敲了敲发蒙的脑袋,马上飞奔到隔壁一班找“老熟人”借书,刚到门口却发现他已经把书递给了另一个人天哪!怎么是他?我的同桌。“完了!”我自言自语,心中满是无奈。此时,上课的铃声已经响了。

我认命地回到座位上,心中一片慌乱——我就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批评了。“我发现有的同学没有带英语书,没带书的同学请主动站起来!”英语老师的话如当头一棒,我像机器人被按动了启动开关一样慢吞吞地站起身来,可还没等我起立站好,已被同桌狠狠地拽住了手腕,我顺势跌坐在椅子上。正想质问他为什么要戏弄我,却见他轻轻敲了敲桌子。我的眼前顿时一亮,一本英语书已经斜放在了我的桌上。

我轻轻翻开书页,果然“老熟人”的名字清清楚楚地写在扉页上。终于挨过了这节英语课,下课了,同桌凑过来告诉我:“上节课下课时,看你在书包里着急地翻找,我就猜到你一定是没有带英语书,所以我就”听了他的话,我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是感动的甜,羞愧的酸,还是惋惜的苦,一时间我已说不清楚。

一本小小的英语书,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有好友相伴,成长的道路上分外精彩。

英语作文寻求帮助【八】

本然,即事物的本来样子、内在规律。语文教学作为一项原本就比较复杂的活动,要穷究其“本然”,当然不是很容易,加之人们的认识也需要不断地深化,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能够穷究语文教学的“本然”,这也很正常。问题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到底做过多少穷究“本然”的工作?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有多少人在关注和思考着语文教学的“本然”?考察一下,情况并不乐观。虽然我们有那么多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有那么多研究语文教学问题的组织和阵地,更有各种研究语文教学问题的成果不断问世,但这些研究要么只关注教材、教法等操作层面的很具体的话题,要么只热衷于一些与教学实践离得很远的让人一时很难琢磨的非常抽象的命题,而对于“语文教学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样的问题则无暇或不屑涉及,讨论很少。包括《语文教学大纲》这样的专门用来对语文教学进行解释和规定的最权威的文件,虽经一次次修订,但直到新课改的《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前,还很少能从上面直接找到对于语文教学“本然”的说明文字。

至于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这些语文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只要深入他们中间都会知道,那教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以及学生永远也考不完的试等各种事务早已使他们穷于应付、疲惫不堪,除极少数人外,大都满足于靠师承下来的知觉感知过日子,很少有人还对包括语文教学的“本然”在内的较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发生兴趣。不少语文教师,辛辛苦苦教了一辈子语文,但到退休那一天,若问他“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要干什么”,他都回答不出来。这倒不是因为这些问题被理论家搅得过于复杂而让人不好回答,而是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就连那本教学大纲,也往往并不被老师们看重。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虽然报刊上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个别表述争论不休,但不少课改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还没见过这本“课标”。有些学校虽给老师们发了,但也被束之高阁。“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未穷“本然”,甚至不问“本然”,那么怎么能指望它科学、高效而“左右逢源”呢?

所以,改革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当务之急是要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教师要寻求和思考语文教学的“本然”。

语文教学的“本然”是什么?正如事物的发展都使它逐渐远离其原点因而要追寻其最初的、本来的样子就越来越困难一样,数千年的语文教育实践,近百年的语文独立设科,使得要穷究语文教学的“本然”确实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所以在语文教学理论界才有那么多争论,比如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认识。但我们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会找到一种相对便捷的途径。探寻事物的本质,寻找事物的本原,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分析论证,一种是追根溯源。前者因为采用的是就事论事、理论推导的办法,似乎更“科学”,所以一向备受欢迎。但这种看似严密的方法却往往使简单问题复杂化。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论证过程的不同,因而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结果是不仅原来讨论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引发出各种无谓的争论。后者则正好相反,虽质朴一些,但却要简单可靠一些,正如寻找一条河流的源头,只要沿着这条河逆流而行便是;如果能站高、站远一点,采取遥感、遥测的方法,则更方便。寻找语文教学的“本然”,无疑应该采用后一种方法。只要能够弄清楚当初人们设立语文课程的意图或者人们让孩子学习语文的动机便可。这个动机和意图,就是语文教学的“本然”。

这样说来,关于语文教学的“本然”,其实是一个不需怎么探寻便可获得大致结论的问题。那些诸如“语文姓什么”之类的问题专家们可以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但对于学校里面最初为什么要设立语文课程,或者人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学习语文这样的问题,应该说在认识上没有多大分歧,因为连农村不识字的妇女都很清楚她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学语文)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要老师教他们读书识字、说话从而通情明理成为有文化的人吗?可以说,这个教学生“读书识字、说话作文”,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还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一句话,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本然”。遗憾的是,这么浅显的道理,长期以来却被我们日渐丰富的教学理论给淹没了,也被广大的语文教师给淡忘了。我们会说语文课要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不会说要教学生读书识字、说话作文;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叫学生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将大学中文系毕业生都不知道的语言知识、文学知识讲给学生,可以将一篇通俗浅显的课文分析得让谁都不明白,就是不让学生去读书、去写字、去作文、去说话(这些事通常都是被安排在课外)。最终,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本然”,失去了自我。

返璞归真。语文教学必须找到“本然”,回归原点,按照语文教学应有的样子教学生学习语文。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多年的讨论、实践和探索,借助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语文教育终于迎来了这一天。《语文课程标准》虽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已经有了明确告诉人们语文教学是怎么回事的文字。现摘两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语言明快,意思清楚,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然”。用这些话去衡量我们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发现我们离开语文教学的“本然”有多远了!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语文,必然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然要以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即“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而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也只能是在大量的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才能养成,单靠教给学生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单靠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单靠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书面练习题,是决不会获得这些语文能力的。但多年来我们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却恰恰就是这么做的。我们的老师,太看重“知识”、太喜欢或习惯于“讲课”了。笔者近两年曾几次在中学语文教师和刚参加完教育实习的高师中文专业学生中做过调查,当问及“你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的”时,有很多人的回答都不约而同地讲到一定要将教材上的“语文知识”给学生“讲扎实”;问及“你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好,还是讲得少好”,回收的问卷中60%以上的选择是“讲得多好”,在紧接着的关于一节课教师讲授用多少时间的选项中,80%的被调查者在“25~35分钟”后画了勾。到中学听课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本来教材上一个定义外加两个例句的几行文字,老师一讲解动辄就是半节课、一节课的时间。至于讲课文,那更是教师的基本教学行为了。只要是课文,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不管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也不管是还是散文,教师都是非讲不可的。即便是并不需要教师做多少事情的“自读课文”以及一个单元结束留给学生“随便读读”的一篇诗文,教师们也是表现了高度的“责任心”,一如既往地力求“讲深、讲透”。很多课文,教材编者明确要求“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加深感受和理解”,但这种“反复朗读”和“感受”只能是在课外,课堂上依然是教师的分析讲解。结果,这种教师“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早已成为语文课文教学的基本事实。如此全然不顾“语文教育的特点”,背离语文教学的“本然”,难怪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高耗低效!

所以,寻求语文教学的“本然”,当前最需要做的,还是要引领语文教师真正进入新课程,认真学习和努力执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如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牢记和领悟“课标”中的这类关键性的话语并且“化为践履”,付诸实施,不再热衷于给学生讲授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不再留恋于做课文的分析员、讲解员和翻译员,不再将自己横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干“第三者插足”的事情,而是立足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读书识字、说话作文”的语文实践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放手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学生与文本和教科书编者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再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那么,语文教学就可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而取得应有的效果。

吕叔湘先生1963年4月在《文字改革》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开头有这么一句话:“我觉得每逢在种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不得解决的时候,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里所说的“根本问题”,也就是叶老所说的“本然”。要使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学活动实际执行者的广大语文教师,不管在面对什么具体问题的时候,也都不忘“根本问题”,不断思考和追寻着语文教学的“本然”,牢牢把握住那“万变不离其宗的教学生读书识字,教学生阅读作文”②,那么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就会按照自身的规律行事,从而走出困境,走向科学和高效。

注释:

①陈日亮《得法养习,历练通文》,《课程·教材·教法》1996.1。

②史绍典《语文永远是语文》,《中学语文教学》2000.11。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