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写给哥哥作文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写给哥哥)

写信写给哥哥作文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写给哥哥)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03-13 08:23:24
写信写给哥哥作文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写给哥哥)

写信写给哥哥作文四年级上册【一】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漫画,也是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方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而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假文盲”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一个让人看了生气的景象: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个车站入口处上立着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母子上车处”这五个大字。但在这里排队候车的却不是母亲和孩子,而是四个西装革履、仪表不凡,很显然是受过教育的男青年。他们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把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挤出了站台。那妇女一脸的吃惊,因为那四个有文化的人不仅站错了地方,而且站牌上醒目的字也认不得。最可怜的则是那位妇女,抱着孩子,只得缩在牌子的一边,对这些强壮的男人,敢怒不敢言。

看了这幅漫画后,我非常气愤。我真为我们社会上有这种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感到可耻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站在那,这些人,仿佛都是“文盲”。其实不然……就算他们真的上了车,他们觉得这样做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难道画中的男人们是瞎子吗?难道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亲人出门在外可能遇到的困难吗?他们怎么可以对身旁的母子俩视而不见,荡然无存呢?假若这对母子是他们的亲人,他们又这样忍心吗?

在生活中,假文盲的现象也随处可见:在明明写着老、弱、病、残、孕妇专座的公共汽车上,却见一些高大强壮的年轻人安然自得坐在上面;在医院里,写着“安静”的提示牌边,有些人却在高谈阔论;有些人在一些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的地方,吞云吐雾;在公园里,牌子上明明写着“请勿踩草坪”,可草坪上还是留下了一串本不该有的“珍珠”

写信写给哥哥作文四年级上册【二】

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车站候车处立着一个醒目的牌子“母子上车处”,可母子上车处却站着四位强壮的男人。

第一位男人长得十分富态,像是在国家单位工作的公务员,手揣在兜里,漠视一切。他闭着眼,站在“母子上车处”牌子下,看样子神色“沉着”,行动“从容”。但我知道,他的内心一定十分紧张。可能是因为怕熟悉的人看见自己,或是怕上级领导看见丢了面子。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站在这为别人带来的不便。他虽然有些胆怯,却看到身后的三位男子与他同流合污,便壮着胆子在这里等车。

再看第二位男子,他虽穿着军大衣,头戴一顶毡帽,却没有一丝军人应有的风范,他闭着眼睛目空一切,看上去是在闭目养神。但事实是为了抑制心中的紧张。他虽然衣着华丽,脚踩名贵的休闲鞋,但他的做法纵使再多名贵的衣物也无法掩饰他的自私。

第三个人像是一名大学生,他架着一副眼镜,穿着一件时髦的羽绒服,脚蹬一双华贵的皮鞋,三角形的鼻子。他个子很矮,眼镜上蒙着一层雾他也不擦,可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不安。

第四位男子更是可笑,为了避免尴尬,把口罩都戴上了,索性闭上眼睛,手使劲往口袋处收,可他动作的慌张掩饰不了内心的不安与紧张,反观“母子上车处”牌子的另一侧,一位母亲抱着怀中熟睡的孩子显得担忧与无奈,她系着一条围巾,穿着一条单薄的裙子,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很艰苦,但她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无可奈何,只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难道这些人真的是文盲吗?不是的,他们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已。

生活中,常常有这些不道德的假文盲,我们要坚决抵制他们的行为,绝不能让他们这种行为蔓延。

写信写给哥哥作文四年级上册【三】

写信写给哥哥作文四年级上册【四】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令我大吃一惊,也让我感到很气愤。

在一个公交车站的上车处,有一个专用通道,旁边竖着一块牌子:母子上车处。这是专门为母子准备的便捷通道。可往下看:母子上车处的护栏内,竟然站着四个男人!第一个人双手插在口袋里,眯着眼睛沉着,冷静着,仿佛在告诉别人,这就是我应该等车的地方。排在这位后面的人,穿着大衣,戴着帽子,闭着眼睛,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第三个人到像是个知识分子,他三角鼻子上架着眼镜,眼睛看着地下,假装没有看到牌子。最后一个人带着口罩,眼神里充满了不安,他仿佛害怕被人认出来。

这几个男人倒是方便了许多,可在牌子的旁边,站着一位抱孩子的母亲。凛冽的寒风呼啸着,一旁的母亲不禁打了个寒战,抱紧了手中的孩子,无奈地看着他们,母亲只能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被别人占有,他们是多么可怜呀!

那些男人真的是文盲吗?他们没有看到那块牌子吗?没有看见旁边可怜的母子吗?不是的,那些男人的文化水平看起来一个比一个高,但是他们的道德却一点也不高尚。在生活中,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假文盲”。

公交车上明明特设了“老、弱、病、残、孕”的专座,可偏偏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坐在那里。

公共场所明明写了“禁止吸烟”,可偏偏有人大大方方地吞云吐雾。

十字路口的牌子上,明明写着禁止闯红灯,可总有人闯红灯。这些人永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这些人不是知识上的文盲,是心灵上的文盲,是道德上的文盲。

可悲的是心灵文盲,你们真的受得起良心的谴责吗?

写信写给哥哥作文四年级上册【五】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可以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旅客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心动了吧!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写信写给哥哥作文四年级上册【六】

1.填空:1米=( )厘米 1公顷=( )平方米

1时=( )分 1吨=( )千克

2.导入:【演示动画“名数的产生”】他们俩到底谁高?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做个裁判呢?好,老师一起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写信写给哥哥作文四年级上册【七】

1.教学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位小朋友所说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这些数有哪些特点?(即有数又有单位名称)

教师指出: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2)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教师明确指出: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3)让学生分别举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

2.教学例1.

(1)出示例1 3米=( )厘米

教师提问: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说明:由米到厘米,是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以进率.

学生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的例子.

(2)教师出示2吨50千克=( )千克

教师设问:这几道题目与上面的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确:首先把2吨变换成千克数,因为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2吨=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

(3)4千米180米=( )米 7米6厘米=( )厘米

补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5时30分=( )分 3日12时=( )时

(4)引导学生总结:由高级单位名称改定成低级单位名称时,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以进率,再加上低级单位的数.

3.教学例2.

出示例2: 5000平方米=( )公顷

375分=( )时( )分

(1)引导学生观察:从这两道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问:低级单位的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

小组讨论交流:应该怎样改写?

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①因为1000平方米=1公顷,50000平方米有几个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顷,就是把平方米改写成化顷数,要除以进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顷.

②因为1时=60分,375分中有几个60分就是几时,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写成几时几分,要除以进率60.375分=6时15分.

同桌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的例子.

教师归纳方法: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商就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就是低级单位的数.

(2)练一练

6090克=( )千克( )克 420时=( )日( )时

490秒=( )分( )秒 2040毫米=( )米( )厘米

4.引导学生概括名数改写的方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