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母的童年岁月为题的作文(走进父母的童年岁月的一篇作文)

以父母的童年岁月为题的作文(走进父母的童年岁月的一篇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1-10 23:17:27
以父母的童年岁月为题的作文(走进父母的童年岁月的一篇作文)

以父母的童年岁月为题的作文【一】

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歌中有一句词是:“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是啊,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老师给了我们无穷的知识;朋友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力量;我们身边的一切给了我们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难道我们不该感谢这些吗?我们需要的不正是那颗感恩的心、我们所缺少的不正是那一腔感激之情吗?

当我们刚出生时,父母的爱就像温暖的阳光,时刻照耀着我们,包围着我们。当我们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时,难道不该去想一想,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吗?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名叫《骇世亲情》。讲的是一对盲人夫妇在一场特大的泥石流中,用双手托起了女儿。是什么力量使得这对夫妇不顾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呢?是亲情的力量,是爱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守护神。他们不仅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更给予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

我刚出生时,只有在妈妈的怀中才能睡着。每天晚上,妈妈抱着我一动也不敢动地坐着,生怕将我吵醒。经过无数个黑夜,妈妈就在这一动也不动的姿势中扭伤了腰,落下了病根。如今,她只要弯腰时间一长,腰便疼痛万分。有一次,妈妈腰疼的话都说不出来,我心里特别难受,仿佛疼的不是妈妈,而是我。当我心痛得流下眼泪时,我想到了膏药。对!用膏药贴。我拿出自己平时舍不得用的零花钱,奔向了药店。妈妈贴上我买的膏药对我说:“真舒服呀!谢谢你,宝贝!”我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我明白,膏药的效果不可能那么快,那么好。妈妈是为了让我放心才这样说的。这个“舒服”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母爱。

也许你会说我太多愁善感了。可在伟大的母爱面前,谁能不被感动呢?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母爱是一份温馨、一份牵挂、一份担忧、一份责任。母爱是希望、是嘱托、是叮咛、是关切、是连着肉的痛。而父爱是不倒的大树,用宽阔的肩膀撑起整个家。父爱是一束花,色泽淡雅,香味幽幽,只有靠近,才能闻到那沁人心脾的香气。父爱是春风中的细雨,贵如油,润无声。

当我们呱呱坠地时,迎接我们的是父母那发自内心的爱;

当我们蹒跚学步时,牵引我们的是父母那慈爱的双手;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的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地听我们哭诉并用温暖的手为我们抚平创伤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了错误,能认真地开导我们并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也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了成功,能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人,还是父母!

以父母的童年岁月为题的作文【二】

今天,我在看相册时无意间翻到了一张照片。看着这张照片,使我想起了6年前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时,我还只有四岁。暑假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到外地去玩。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当我们到一个景区玩的时候,那边正在搞一个捉螃蟹的活动,我的心为之一动,也想去捉螃蟹。经过爸爸妈妈的许可后,我穿上红靴子,拿着袋子,一蹦一跳地到泥塘里去找螃蟹了。当我到里面时,看见许多孩子的口袋中都装满了小蟹。我用羡慕的目光瞧着他们。不一会儿,我也“开工”了。

我弯下腰,低着头东看看,西瞧瞧的,希望能找到螃蟹。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泥塘,生怕有螃蟹从我的眼皮子底下溜过去。突然,我听到了一阵“扑扑”的声音,看见一样东西在泥塘里迅速地爬着。我心想:该不会是一只小螃蟹吧?存着疑惑的心情,我赶紧用手拨开土,一看,啊,真的是一只螃蟹,而且是一只又肥又大的。我赶紧把它捉住,放到袋子里去。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我在另一块地方又找到了一只螃蟹,我急忙跑过去捉,结果摔了个“狗朝天”,弄得裤子上,手上都是泥,像一只掉到泥浆里的小猪。哎,让那只螃蟹给逃掉了。我有点失落,可我并不会心,继续寻找着。只要我一看到小螃蟹在泥塘里爬,就迅速伸手去抓。后来我找到窍门,捉到了一只又一只螃蟹。

回想起这件事,我就很开心。

以父母的童年岁月为题的作文【三】

一天下午,我对爸爸说了一句话:“爸,教我学骑自行车吧!”爸爸很好奇,“为什么要学骑自行车啊?”“别人都会骑,我很羡慕,但我不会!”于是,爸爸满足了我小小的愿望。

爸爸到地下室拿出自行车,并将自行车打好气。爸爸让我把自行车推到一个坡上。往车子上坐,可是我心中害怕,心里总想会摔跤。不敢上车了,“爸爸会扶着你的!”我还是上了车。我坐在车上,爸爸扶着后面的座位。一次次的练习让我增强了自信心。一次,爸爸扶着我,扶到一半,突然松开了双手,我骑下去,一路歪歪扭扭,总是扶不稳方向盘,爸爸喊道:“快刹车。”我不懂,等我反应过来,车撞到了墙上,我摔倒在地,没有摔伤,但是很疼。“我不想骑了,”爸爸看着很心疼,说:“一定要坚持到底,不然,前面练的功夫就白费了!”我听了觉得有道理,并点点头。我推着车子,又开始进行练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我脱离了爸爸的`帮忙。我会骑车了!我和爸爸别说有多高兴了!

经过多天的努力,我骑车的技术很快提高了!这次学车,让我知道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坚持就是胜利,坚持能树立信心,我的信心就是这样来的。在学习上,我变得更自信了!

再回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学习骑车,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可真有趣!

以父母的童年岁月为题的作文【四】

来城里念书前,我曾在一家叫“熙凤”的酒馆里做伙计,酒馆位于镇上最热闹的地段,生意做得不错,老板是伯父的战友。

母亲对我说:“一个月一百来块钱哩,去吧。”伯父对战友说:“侄儿人老实,很聪明,还会拉二胡。第二天,我就作了那里的伙计,时间是一九九三年六月。

在镇上,“熙凤”是很有名气的,我常在替酒馆买菜时听到人们高兴地说,“走,到熙凤去喝一盅”。酒馆每天清早六点钟开门,到晚上八九点还吃客不断。到那儿不久,我就熟识了那里所有的人,其中李妈是我的同乡,她女儿还是我初中的`同学。

“熙凤”的人是那么的和善,“熙凤”的岁月是那么的快活,那样的令人难忘。每到夜晚收工时,我就拿出心爱的二胡坐在门槛上,慢慢地拉着,李妈常用干涩的声音唱和着“春天里来白花香……”。大街上灯影依稀,远处的星星很明朗,那情景,就像画中一般。

同住的厨师吴叔很爱听弦乐,时常静静地聆听着二胡发出的微妙的乐声,他要我教他,我便要他教我做菜的招,可他人笨,记性不好,怎么也摸不准弦。

在“熙凤”干了几个月,父亲便把我叫回家,叫我在另外一所乡村中学继续读一年书,李妈也多次劝我,说她女儿都上中专了。一年的寒窗,终于迎来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年金色的九月,我便又背上了行囊踏上了异乡求学的路。在城里念书期间,我常忆起那无忧无虑的拉二胡的岁月,常忆起“熙凤”的人们。听母亲说,“熙凤”的生意还是那样的好,而且规模扩大了,伯父也做了那里的帐务员,他也常希望我去“熙凤”看看。

“李妈,吴叔他们都想看你哩”,伯父常说。可我终究没去,几年沧桑,总觉无颜去见“熙凤”的人,无颜去见寄予我厚望的父老乡亲们。人,不可能一生一成不变,于是人们渴求改变,便迎来了坎坷!

梦中,我常坐在那熟悉的门槛上,为辛勤的人们拉他们爱听的《二泉映月》,李妈的嗓音还是那么干涩,吴叔的弦还是那样摸不准。

以父母的童年岁月为题的作文【五】

童年是人生中最快乐、最难忘的时期。我的童年也不例外。除了数不胜数的快乐以外,还有不少的挫折和危险的经历。一切都历历在目。就如那次狂风下发生的一件小事一样,让我终生难忘。

记得在那时我才七岁,哥哥比我长两岁。我们俩是很好的伙伴。无论做什么,哥哥总是以他聪明的头脑充当我的指挥官。后来我才发现他不仅仅是聪明,而且他还很勇敢。

有一天,爸妈去县城买东西去了。家里就我们俩,已经六点多了,还是不见他们的影子。我们又饿又烦,于是哥哥出了个主意说:“我们玩捉迷藏吧。”我欣然同意。由于院子够大,再加上一直从地面延伸到屋顶的葡萄架和杂草之类的东西,这个环境挺适合玩捉迷藏。我们意兴勃勃地玩着,天色开始慢慢暗了下来。接着是微微的冷风吹起。风越来越大了,大得有时甚至可以听到架子上一些木头发出的“咯吱、咯吱”声。但我们的游戏正是高潮。这轮是哥哥躲,我找他。不知哥哥躲到什么地方,我绕了两圈儿,竟无功而返。于是我没了兴致,就站在原地东张西望。暮色降临,狂风在吼叫,我的脑海里有现出一副恐怖的画面。但哥哥仍没吭声,我有点害怕,就开始央求:“哥,出来吧,我认输了,快出来吧!”还是没有回应。我差点儿哭了。随着一下缓慢而不延续的“咯吱”声,我似乎感觉到什么、慢慢抬头。“快跑!”突然一声吼叫,把我吓的无所适从了,一动也不动,呆在了那里。突然,一个重重的东西把我撞到三尺远,接着是震耳欲聋的声音,一根比我的大腿还要粗的木头,沉甸甸地落到我刚才站立的地方。我的脑子一片空白,过了好一会儿,才想到刚才那个撞我的是哥哥。因为黑暗,我勉强看得到哥哥在不远处的墙角叹气。我走到他旁边,幸亏他也安然无恙。我们俩紧紧拥抱在一起,进屋子去了。

那夜,我们俩都没睡,就聊了一个通宵。我们决定不要把事情告诉父母。后来因为爸爸的工作原因,我们搬家到县城。原来的那个房子就让爷爷、奶奶住了。从此每每到他们家,我一方面理所当然地回忆起那次危险的经历,另一方面不得不担心他们也会遭到像我一样的麻烦,于是干脆把当年发生的事告诉了父母,他们听了以后很吃惊。后来就找来了几个木匠让他们把栏杆和架子维修了一下,做成了一个又新又坚固的架子。院子也变的更美观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及时地清除了一个隐患,让大家都放心了。

整整十年过去了,我对那件事仍记忆犹新。哥哥也一样,从没忘记过那件事。哥哥从那时起常常提醒我要在任何环境中提高警惕,以防万一。而我,只要哥哥站在身旁,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有一种安全感。现在我独自一人在外读书,那个“提高警惕、以防万一”的话,还不时地在我耳边回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