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让我感动作文(写给姥爷的信作文)

姥爷让我感动作文(写给姥爷的信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2-02 11:30:03
姥爷让我感动作文(写给姥爷的信作文)

姥爷让我感动作文【一】

人生中总在说话,但是总有那么一句话,让人温暖,暖到心窝。对人有用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深受感动,甚至豁然开朗;由于一句话而改变一生的事例,更是多不胜数。

窗外的雨不停地下着,落下的雨点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啪啪—”声,坐在教室的我心里有些忐忑,已经是最后一节课了,不知道妈妈有没有来接我,看着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了,心突然紧张了起来,快下课了啊。如果不是我任性的不听妈妈的话没有带伞现在也不会这么担心回不去了。早上的天气明明很好哪有一点要下雨的样子啊,可是就这么巧。听着雨声不由得“诽谤”起了这变化莫测的天气。终于在纠结中,下课铃响了。再看外面的雨,哪有一点要停的.样子啊?没办法了,叹口气,收拾着手里的东西。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陆陆续续的出了教室,我的内心也开始挣扎,到底是去呢,还是不去啊?看这情况,去的话就变“落汤鸡”了,要不去的话……怎么可能?算了算了,反正家是一定要回的。背上已经整理好的书包,一步步的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到了学校门口,听大雨着冲刷地面发出‘哗哗-’的声音,终于下了决心,闭了眼猛地冲了出去,哎?雨没有淋到我耶,难道我有超能力?当抬头看到头顶的雨伞时我才恍然大悟,事实证明我的确是想多了,不过这把雨伞还不是一般的眼熟,好像……就是妈妈早上准备让我带着的伞,我忽然想起什么,转过身去,果然,妈妈就站在我身后,由于身高有限,我只好仰头注视妈妈。

一把不大的雨伞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晴天”,可是妈妈的肩头怎么是湿的?难道这雨伞漏雨了?想到这我不禁有些鄙视我自己,漏了的雨伞?妈妈怎么会拿漏雨的伞啊?只见妈妈把大部分的伞撑到我这边,而她却有一部分受到雨的“侵扰”,我不忍心看着妈妈淋雨,所以出声阻止:”妈,雨淋不到我的,你看你都被淋湿了,生病怎么办?”“放心吧,妈妈没事,没淋到你就好,走,我们回家。”妈妈面带慈祥的微笑对我说着,然后拉起我的手,妈妈的手很暖很暖,妈妈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温暖的感觉充斥着全身的神经,但是手心里的温度却远远不只心里的温暖。从那时起我就对雨天“情有独钟”了,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下雨天,我习惯了身边不带伞,多希望妈妈能在我需要伞的时候来给我送伞啊,可是在多种原因的情况下,妈妈不可能再像上次那样了,毕竟我再也不是那时的我,而且,没有伞我照样可以想办法回家。可惜的是,无论怎么做都再也回不到那个时候了,更没有人拉着我的手和我说“我们回家。”

请牢记,滴水可以穿石,掌心可以化雪,一句话也拥有无穷大的力量。

姥爷让我感动作文【二】

一位年轻的母亲,有一个五岁女儿。一天下午,母亲在阳台上洗衣服,女儿开了门下楼去和小朋友玩耍。阳台上的母亲直起腰对着头也不回的女儿说了声“小心一点”,又继续她的工作。

女儿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他们开心的尖叫声和嬉闹声让母亲觉得今天的阳光特别灿烂。母亲哼着歌儿洗完衣服,又去厨房准备晚饭。

母亲听着女儿偶尔发出的一声笑声或者尖叫声,心里觉得异常踏实。待母亲哼着歌儿做完饭,再愉快地走到阳台上对着下面喊女儿的名字时,却发现整个院落都空荡荡的。

母亲心里不禁紧了一下,她喊女儿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急。母亲换上鞋,迅速跑下楼,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应该是跑着找了一圈。但是,女儿那熟悉的身影和声音好像突然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

母亲跑向大门,她想:女儿一定跑到外面去了!一不留神,踩上一块石头,母亲仿佛听到了骨头错位的声音。一股钻心的疼向她袭来,母亲哼了一声,蹲在地上,脱下高跟鞋提在手上,咬紧牙关,又向前跑去。

这时候,我碰巧从外面回来。这位母亲带着哭腔急急地问我,是否看见她的孩子了?我摇摇头,看见她衣衫不整的样子,我也急忙和她一起去找寻她的女儿。

一会儿,有个小孩跑来说,她女儿刚从楼上下来呢,他们依然在玩捉迷藏。这位母亲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人也像虚脱了一般,一拐一瘸的往回走。

我站在楼下,看见她轻轻地牵过女儿的手,艰难地上楼,慢慢地开门进去。直到听见响亮的关门声,我才回过神来,一转头,一大滴泪从眼眶掉下来。

姥爷让我感动作文【三】

爱,一个诱人的这字眼,也是非常珍贵而又奇妙的东西,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在我们的心里。它也永远陪伴我们成长,从而折射出人生中无数个亮点。爱,也有许多种,它犹如彩虹一般,五彩缤纷。

父爱,永远令我铭记在心。爸爸的谆谆教诲是爱,爸爸那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是爱。当我回想起那深逐目光下的和蔼,忆起冒雨给我买书,送我上学的无悔,忆起那疲劳的爸爸在灯下陪我写作业的面孔,忆起背我看病时那担心的神情,忆起……

父爱,让我变得坚强、自信、勇敢、执著。

母爱,永远令我铭记在心。妈妈那为我操劳过度而得的皱纹,那为了整个家而磨下一双粗糙的手。她无时无刻不关怀着我,更无时不无刻不在担心着我。她关怀着我的温饱,担心我的学习,多年来,她为了整个家,头上也隐隐约约现出几根白发,但她不曾打理……

母爱,让我变得勤奋、善良。

朋友之间的爱,永远令我铭记在心。有人说:“友谊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是沙漠里的绿洲。”谁说不是呢,那一起游戏,一起做作业,一起看电视的往事让我向往,憧憬。朋友之间,永远是那种纯洁而又真挚的爱。

朋友之间的爱,让我变得乐观、自信,更让我懂得了友谊的重要性。

……

各种各样的爱陪伴着我,丰富了我的生活,更丰富了我的人生,自己真的如走在这“彩虹桥”上一般幸福。而更多的带给我的是感动。他们无时无刻不为我着想,更无时无刻不关怀着我。那永远真挚,淳朴的爱,也给予了我许多道理。感动,让我也懂得了为他人去付出自己的爱,让他人也犹如自己一般幸福,也让这座“彩虹桥”更加缤纷,更加美丽。

爱,让我感动,永远让我感动……

姥爷让我感动作文【四】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让人感动的人,有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事。她们好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照亮了人们的心,照亮了人们的行为与道德。有一件小事就像星星一样,照在我的心头,让我永远不能忘记。

那是一个刚下过小雨的下午,一对母女下楼散步。那时空气与地面比较潮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绿叶上还有几个小水珠,为绿叶增添了几分可爱。花朵也相继冒出了笑脸。天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清鲜,小昆虫也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人们也已经陆续出来活动了,为这幅美丽的画增添了许多生机。那个小女孩又跑又唱,好像是春天里的一只美丽而又醒目可爱的蝴蝶。她跑呀跑,跳呀跳,唱呀唱,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个她们必经之路的旁边。必经之路上面还留着一点水,看起来十分的滑。她很小心的挽着裤子,一步一步走了过去。她看到妈妈也来了,便远远地冲着母亲喊:“妈妈,这路很滑,您小心点!“说完,冲着妈妈甜甜的笑着。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体现了小女孩那颗关心别人的善良的心灵。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能体现她那爱母尊母之情。

你看,关心别人,尊敬长辈,这种美德受到人们的传颂。这件事给我带来很多启示,让我久久的回味,人过人人都关心别人,尊敬长辈,那么世界会更美好。

姥爷让我感动作文【五】

在星期五放学后,我立马当先,用超人的速度“飞”回了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打开电脑,津津有味地看着20xx年的《感动中国》。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xx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他的颁奖词是:宗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嗯!我们大家一定要向这位善良的、无私的刘盛兰爷爷学习他那舍己为人的钉子精神!

姥爷让我感动作文【六】

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个节目,叫主题节目《感动中国》!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2个人,第一个是为了儿女绣十字绣的——姚厚芝;第二个是为了一个假装落水的小孩把脖子给扭断了的——方俊明!

姚厚芝有一次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只能活5年。后来,姚厚芝打听到了绣十字绣很赚钱,所以到十字绣店特意买了一长最贵、最难的十字绣。回到家里,每天都要绣上十几个小时,这张十字绣长6、5米,宽0、85米,有78种颜色,大约有127万针。如果是一个非常熟练的绣工每天绣8小时,要用5年才能绣完……最后她用了3年5个月就绣完了!我觉得这是一个3年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她长时间都做一个动作,脖子、颈椎、手、脚肯定都特别酸。她不光是控制了这一点,还有浓浓的母爱,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帮孩子多赚一点学费吗?是的!“为了孩子,还为了她的丈夫,一定要快一点绣完!加油”这种念头使她加快了步伐,在3年就完成了!

方俊明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工人,但是有一次和他的其他两个朋友出去骑自行车时发生了意外:经过一条江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男孩不知道怎么就跳进了江里,假装喊着救命,方俊明听到了呼喊,一时性急,忘了救人常识,结果从台阶上一跳下去就被水里看不到的台阶砸到了头,头到没什么,结果脖子给弄断了。从那以后,他就瘫痪了,这个关键时候,他的妈妈说:“从今以后,我来照顾你!”以后,他的妈妈就在照顾他……日复一日,他的脖子渐渐的好了一点点,能站起来自己走路了!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不管是男女老少,还是真的,假的,都要第一时间勇敢地站出来,就算有的时候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也不要放弃,一定要坚信,好人有好报!

看了主题节目《感动中国》,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我们也应该慢慢变好,我们一定要做好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怕,静下心来,慢慢的想一想,这个问题谁做对了,谁做错了,他(她)有什么地方不对,我又有什么地方不对,再想想这个问题到底应该用谁的方法或其他的,困难(问题)自然就会解决的!有困难没有什么丢脸的地方,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有困难和让你难堪的地方,没什么大不了的,努力去面对、克服,你要相信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是最出色的,最好的……

姥爷让我感动作文【七】

有一种爱,一辈子一世的为你好,那就是母爱;有一种爱,一辈子关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报,只要你能够健康,幸福;有一个人需要你用尽一辈子一世的感恩,那就是母亲;有一个人需要你用一辈子去铭记,那就是母亲!

今天我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也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心潮澎湃。

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87岁;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发展,他任劳任怨,连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学的“五保”老人刘盛兰,92岁,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将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更有为了儿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母亲,姜春梅,84岁,有一年,有一个小孩溺水,方俊明见了,二话不说一头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颈椎骨折并导致高位截瘫。母亲劝导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感动的人物,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只为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帮助祖国!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方俊明的母亲。

她任劳任怨地照顾她的儿子,也从不说苦,也从不说累。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方俊明妈妈就一直开导她的儿子,让他儿子也不再伤心,但是这些年也发生了许多事,方俊明妻子的离开,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对他们的生活有不少打击。家里的重担也都压在了方俊明妈妈身上,她每天起早贪黑,早上五点起来做早饭,晚上等到儿子,孙女都入睡了,才敢渐渐入睡。23年来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都是靠母亲来背,她为儿子洗衣、做饭、洗脚、擦身子,有时候肠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母亲及时的换洗。

在天气好的时候,想让方俊明下楼透透风,散散心,就从二楼,一步一步艰难的背下来,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坚持。现在方俊明女儿长大了,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方俊明心里也少了一份负担。但是方俊明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已经老了,也渐渐背不动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母亲并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儿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还是自己照顾的比较放心,只要还走的动,就要把儿子背下去,照顾下去!

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母爱是多么的无私,让人催人泪下,看了这次颁奖典礼,我的感触很深,觉得看的很有意义,也有很大的收获!

姥爷让我感动作文【八】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但就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就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就是希望小学还就是敬老院,或就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就是工资,可就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就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就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就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大爱深沉!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就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就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就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