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小标题作文提纲怎么写)

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小标题作文提纲怎么写)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1-25 15:04:49
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小标题作文提纲怎么写)

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一】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篇文章很简短,与想象中的长篇大论相差甚远,阅读提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清思绪去理解马克思的思想。众所周知,马克思是近代最先进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弥补了过去的哲学家的不足之处,使哲学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在高中的课本上曾介绍过费尔巴哈,他曾经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但是在1839年,他发表《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对黑格尔的唯心论作了分析批判。其实在某些方面,费尔巴哈的思想中也包含着唯心论的思想,他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早年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他们都不能将自然与社会都列入唯物主义的队伍中,总是把自然认为是上帝创造的,因此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困局。

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生活在18、19世纪,那个时候正是处在工业革命时期,物理和化学领域发展迅速,机械唯物主义取代了古人摸索出来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这是哲学史上的一个进步,可是它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因此,处于这个时代的哲学家们不可避免地在历史观上会陷入唯心主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哲学纲领性的文件之一,马克思早年曾信仰黑格尔哲学,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是由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完全的唯物主义,他没有认识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没有从社会实践出发去看待事物,抽象地谈人的本质,把它认为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因此,这个提纲是马克思为批判费尔巴哈以及处于与他同时代的哲学家的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和主观性而写的,批判他们的唯心思想。在提纲的开篇,马克思指出了过去的唯物主义的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只管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唯心主义得以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却没有准确的把握住,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意义。马克思主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切认识活动都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出结论。马克思纠正了费尔巴哈在社会实践问题上的和在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问题上的错误理解。

在这个提纲中,马克思反复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人的本质,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体,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人的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所以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他认为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都应该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在最后强调哲学家不仅是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贯穿全文的主旋律,反复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个提纲,我回忆起了许多高中时学过的哲学知识,生活中处处都有哲学,今天学校组织大一学生去义卖报纸帮助残疾人和留守儿童,这不仅是人的主观活动,更是客观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我们检验出了它的客观真理性。马克思的哲学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盏指路明灯,它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秘密,提出了我们的最高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思想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最后,衷心地希望我们的祖国发展得越来越好,自立自强地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

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计11条,近1500字,各条在形式上相互独立,内容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第二和第三点内容),是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

物主义的批判,第二部分(第四点至第七点)是马克思结合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及其宗教观点,对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批判,第三部分(第八点至第十一点)是马克思阐明新唯物主义同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对立观点。

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三】

我不知道怎么说。其实,感情淡了就是淡了。就像花儿永远不会在芬芳。就像你和我,永远也不会有曾经开玩笑的友谊。也不会再有无限的包容我了,记得我们也面对笑过。可是也永远不会回到从前的。

我还是那么注重感情,可是当我犯错了却也以为自己还是对的。怎么说呢,还是对不起你。因为我是为了让同学不误会,所以我就故意制造了那次。说起来是挺惭愧,可是我再怎么忏悔也感觉你不会原谅我。因为后来你主动远离我,我没在意。终于,在初中的我良心发现了。跟你抱歉却怎么也回不到曾经的友谊,我也知道可能深深伤害过你。你也成了我心中的一个秘密也是愧疚。于是我就不停的给你发QQ信息,可是你不再回复我了。我知道你已经放下了,可是我还是如此愧疚。曾经写过多次日记是关于你,我的忏悔。可是再怎么忏悔还是无用,后来抒情发了一段话给你。你在有空时只回复了一个“嗯”字。后来我找你聊天过,你没回复。可能是的呢,再怎么忏悔终究得不到你的原谅。

我很抱歉,我也后悔。可是终究失去你这个既幽默也不失风度的男生。现在的你,很努力了,你的成绩和以前大不相同。进步很大,或许你不再怀恋那段时光。开始新的生活,就像你的个性签名那样“开心地度过每一天”。之前加了你后来被你删了。又或许你也不想理我。再后来我不再主动找你了,我也知道找你或许不会理我了,我也只有一个对不起。可能将来我们还会见面,但友谊不会回来了。它也只剩下回忆,又可能当有一天回忆会慢慢消失。就像我和你不会再有珍贵的东西了,留下,一片,空白。

我会慢慢看淡感情我会慢慢放下,像你一样,与世无争。但我还是想说“对不起”。

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四】

不是光太耀眼,只是习惯黑暗。生活中人与人相处总会有摩擦存在,很多时候事情没有对错,只是站的位置不同。换个角度,都会豁然开朗。

前段时间我参与了营地活动,和一群小朋友度过了一段集体时光。者对于从不住宿的我是一种突破,照顾别人更是头一次。我体会到孩子们带给我怦然心动的感觉,也有和孩子闹别扭的郁闷,还有为了写日志经常忙到1点的背影,其中我收获最大的是学会换位思考。

参加营地教育的小朋友都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女孩子们聚在一起,有时就会谈论自己的特长喜好。会说到自己的钢琴考到几次,舞蹈去哪里表演,游泳会几种泳姿……

作为想和她们打成一片的我,竟不自觉的和她们比较起来。在教跳舞时,和她们比基本功,在舞种的选择上较劲,我们之间有了不少的分歧。

到了城市探索阶段,我们也没有释怀。在大太阳底下,我们渐渐吃不消,就像脱水的鱼儿。我再没有领队的意愿,只旁观着她们的行动。她们也累极了,再没有坚持的念头,我们小组并没有完成既定任务,回程路上,大家都有些闷闷不乐。

结营仪式上,我没有和某些小朋友告别,许是当时的比较到后来的城市探索,在大家心里留下了不高兴的种子。

现在想来,也挺遗憾的。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是出众的那个呢?哪个孩子不希望受到其他人的崇拜与掌声呢?哪个孩子避免和别人比较呢?年长的我应该是给予她们肯定,让她们继续坚持,而不是想着比较这种很幼稚的行为。

生活的很多矛盾只是一念之差,你可能觉得不可理喻,但当你替别人想时,却会觉得,这也无伤大雅。

愿我们都能有颗换位的心,让世界变得更宽容、和谐,充满善意。

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五】

在《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直言不讳的指出了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就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缺乏实践的和主体性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不彻底的。

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是否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这一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人的主观范围内寻找,用人的主观的东西去检验人的思维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的。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人的主观范围之外的实践能够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把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如果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么人的思维就具有真理性,反之,则否。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对环境起影响作用,也就是说,人不是被动和消极的被环境所影响。旧唯物主义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然而这种所谓“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又是由什么来改变的呢?他们没有指出来,看来在这方面,他们只能寻求上帝的帮助了,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提纲》的第四条中,马克思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积极方面,因为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从神学世界观中剥离出来,把它归结为产生它的世俗基础。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刚走到这一步,就止步了,对宗教的批判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批判,而没有付诸实践来改变宗教世界。

在《提纲》的第五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认识论的错误根源——人的感性知识单纯的直观,马克思指出人的感性应该来源以人的实践。

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

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人的本质必然是历史的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不同的,是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必然不是固定的,那些所谓的人性自私论是必然错误的。同时,要指出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的本质是就人类区别与动物来说的,而不是单指具体每个的本质。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陷入所谓“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是否可以说只要弄清楚一切社会关系,就能弄清楚人的本质呢?”的疑惑了。

在《提纲》的第七条中,马克思接着第六条继续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只有从社会性的角度上,才能真正把握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在《提纲》的第八条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是从事实践的人,只有实践才能揭开挡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神秘面纱。

在《提纲》的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只能做到把感性理解为“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然而它不能理解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它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在《提纲》的第十条中,马克思鲜明的指出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立场,旧唯物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是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唯物主义。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鲜明的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纵然,马克思在向人说明了自己哲学的特征在于改变世界,但是他并没有说,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比谁更重要。在马克思看来,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因为改造世界必须以解释世界为前提,从排除科学实验之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来讲,如果缺乏解释世界的前提,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就算取得了成功,那也是机会主义性质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解释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而改造世界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解释世界。

总的来说,在《提纲》中,马克思主要突出自己的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因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被后人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不仅

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性。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陷入了困境,有的人把根本原因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根本特性。这些人的基本观点是,学而不能用即等于无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去变革世界,改造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问题。然而,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很好提供这种能够让我们去变革的条件,就目前来讲,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在他们眼里,能够适应社会现实已经是一种不易的成功了,至于变革社会现实不亚于痴人说梦。因此,他们认为对很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缺乏运用的现实基础,是没有用的,既然没有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然后大家就都不愿意学,那自然而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就陷入了困境。

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能把它归结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它片面性在于他们把“改造世界”片面化的理解了,认为改造世界就只是过去的变革不合理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现象的活动,而没有看到,技术的革新也是在改造世界。从这一点上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已经什么有用了。至于,如何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种困境,如何有效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还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六】

圣诞节虽然不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在这短暂的一天里,总是拥有着童话,让每一个人都快乐地度过这个节日。有人说,圣诞节是孩子们的世界,尤其是年幼儿童,在这缤纷的节日中都过得很快活,拥有着无限的自由空间。

圣诞老人这个人物大家都非常熟悉。在那些动画片等少儿节目中,他总是在圣诞节即将来临的前一天晚上把包着精致包装的礼物送给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都露出甜蜜笑容。在人们的眼中,尤其是某些无聊的大人、严肃的.大人,他们认为圣诞老人就是诱惑小孩儿的幼稚人物,会使他们的孩子受到虚幻中的影响。我认为这不对,圣诞老人慈祥、和蔼,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他会使小朋友们的童年变得纯真,变得美好。那些大人这样说,如果时光倒流,返回童年,他们还会那样说童心吗?

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历过这样一次圣诞节。节日前一天晚上,姥姥对我说:“圣诞老人今天晚上会来给你送礼物。”我听后,高兴极了,就一直呆呆地坐在沙发上等,直到他们已经洗漱完毕。姥爷哈哈大笑:“你这样等,圣诞老人就不会给你送礼物了。必须是你睡着后,他才把礼物给你,你就有了圣诞礼物喽!”我听了,急忙从衣柜里拿出一只袜子,爬进被窝,很快进入了梦乡。早上,我把袜子倒了倒,发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挂链,我高兴得不得了,真的认为是圣诞老人送来的,拿给姥爷、姥姥看,他们笑得合不拢嘴,忙说:“好!好!”那时的我太天真,慢慢长大的我渐渐明白,圣诞老人只不过是童话,那个挂链是姥爷、姥姥送给我的。

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七】

由于钱老师发了两张电影优惠券,因此我昨天早上还着激动的心情本奔向了电影院看电影(看的什么电影名字我忘了)。

我到了大行宫会堂。会堂里的确不小,还分上下两层,不过也有人不住的抱怨电影院没开空调。再看那屏幕,在大环境的笼罩下显得渺小了一点,因此我毫不犹豫的占了第一排的座位。我东张西望,却发现周围全是小学生,有时甚至会看到几个比我还矮了两三个头的孩子,我不由得紧张起来:我不会走错了吧。直到看到了本年级的同学,我的以后才打消了三分之二。

电影开始了,由于3D眼镜过于简陋,我本来就戴一层眼镜,再加上一层,不免有些格格不入,不愧是免费赠送的,质量就是不一样,眼睛上总会跳出几个黑点,在适当的时间挡起我的眼睛。我们浏览了一下眼睛上的英文,才知道这是圣诞节剩下的(不知道是哪年的)。

故事讲的是三个人去冒险,一路上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锻炼了胆识,开阔了视野,了解了科学知识,我想谈谈电影带给我的启示:

第一,团结就是力量。电影中有一段,三人都被食人花围住,三人只能一起战斗,才能抵御四面八法、形形色色的花的侵袭。我们平时遇到困难也可以与他人并肩战斗,毕竟每个人都是一股力量、一份智慧。

第二,知识就是力量。电影中,三位主人公几次都是靠知识与经验化险为夷,如履平地。当然,知识的积累是在平时的,是源于一点一滴的。只有平时肚子里有“货”,关键时刻才有可能用得上。

第三,爱就是力量。当最后有两人已经逃出了困境,可就是凭着对第三个人的爱,又返回找他。尽管遭遇了更多的困难,但他们就出了同伴,收获了有一份不同的快乐。

有了这三种力量,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作文带小标题的提纲【八】

重新翻开曾经的日记,心中涌起回忆的潮水。

仿佛看到那些夏日的绿阴蝉鸣,逐字逐句复活。唱尽盛夏的明媚骄阳,唱尽远古光年的幽幽深邃,唱尽八百万众神狰狞与风华……

我一度以为我忘记了他们,但其实他们从未远离。就像汉墓群的杨柳枝,都以为他们已经去,握紧后才发现手中残留着穿越千年的水印。他们包藏著名为“幸福”的蜜糖,蛰伏在我心中,重新拾起,是满心满手的甘甜。

2007年的夏天,是我过得最舒心的夏天。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好像被我一次占尽: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家长的管束。让人充满活力的季节……日子过得缓慢而又清澈,终在我心中凝成一个感叹调般优雅的手势。那是我不可重来,不可复制的夏天。我希望他们可以永不退色,但时光不能沿途返回,那时的阳光只在那时的人身上散发香气。

一张张青涩的笑脸,19路公车,转角的尘土,帝国时代,苏醒,日记本,鼻,茄子炒饭,暴雨……

纵然也有争执和痛哭,但依然无法淹没“幸福”在那时给予我的温暖怀抱。离开象牙塔,我们就要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这里将是最后一片净土。从此在污泥里扎根,腐烂里抽芽。再也不会有的无忧无虑,再也不会有的单纯天真。

就像苏醒已发了专辑,他最让我欣赏的站在PK台上的从容坦荡再也不会重来,就像高考倒计时上的数字呈等差数列递减,我再也不会花一个晚上写日记了,就像做了一个美梦,半夜醒来,梦中的欢声笑语尤在脑海徘徊,却分明是两个世界,再也无法融入,只能抽身离开。纵使管牵扯出心脏一丝丝疼痛,也不可回头的决绝。

这是我心中多大暴雨也无法冲走的小小哀愁。

永别了,我的盛夏光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