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木棉树的作文

夏天木棉树的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4-06-15 05:57:18
夏天木棉树的作文

夏天木棉树的作文【一】

木棉树又干又皱,不知为什么,它竟结出那么雪白柔软的木棉,并且以一种不可思议的优美风度,缓缓地自枝头飘落。木棉花大得骇人,是一种耀眼的橘红色。开的时候连一片叶子的衬托都不要,像一碗红曲红,斟在粗陶碗里,火烈烈地,有一种不讲理的架势,却很美。树枝也许是干得很了,根根都麻皱着,像一只曲张的手肱是干的,臂是干的,连手肘、手腕、手指头和手指甲都是干的向天空讨求着什么,撕抓些什么。而干到极点时,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木棉树通常长得很高,那年在广州初见木棉树,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年纪特别小,总觉得那是全世界最高的一种树了,广东人叫它英雄树。

初夏的公园里,我们疲于奔命地去接拾那些新落的木棉,也许几丈高的树对我们是太高了些,竟觉得每团木棉都是晴空上折翼的云。木棉树的叶子便逐日浓密起来,木棉树终于变得平凡了,大家也都安下一颗心。至少在明春以前,在绿叶的掩覆下,它不会再暴露那种让人焦灼的奇异的美了。

14.作者根据木棉树的什么外形特点,得出木棉是男性的这个结论?

15.文中画线句,说木棉花的\'美让人焦灼的依据是什么?摘引原句回答。

16.为什么作者用云,而且是折翼的云来形容木棉呢?

17.木棉花令作者产生很多联想,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它们表达出来的?

参考答案:

14.又干又皱,长得很高。

15.干到极点时,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16.雪白柔软,缓缓自枝头飘落。

17.用比喻、联想的手法,描绘了木棉的形态。

夏天木棉树的作文【二】

木棉树的花儿可漂亮了,它那鲜艳的红色花朵惹人欣喜。这不,我就来到学校观赏木棉树了。春节过后,木棉树枝上已经长出了许许多多的花苞。

一天清晨,我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正要走到座位上,情不自禁地停住了脚步。啊!好美丽的木棉花啊!犹如滴绽放在突兀光秃的树枝上。木棉花红得似火,每一朵木棉花都像一个火红的太阳,把天边都染红了。它那挺拔的树干,芬芳的花朵令人深深陶醉。

我每次下课都望着这棵挺立在窗外的木棉树。就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它。放学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查木棉花的资料。木棉树又叫英雄树,也叫攀枝花。它的花语是珍惜身边的人和现在美好的时光。我想我们学校种这颗树就是让我们学习木棉花奋发向上的精神,要努力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和身边的人。我想问,为什么木棉花要叫英雄树?

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我冥思苦想,我终于明白应该是那些付出了生命的英雄们的鲜灌溉的,所以木棉花才会开得这么灿烂,这么红,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之为英雄树!看着这一朵朵美丽的木棉花,引起我许多的遐想,听说,晒干了的木棉花还有药用价值呢!

虽然木棉花没有梅花那么坚强,没有玫瑰花那么美丽,但是它也有着自已的特色。木棉花,我喜欢你。

夏天木棉树的作文【三】

我爱我的母校,爱母校那笔直挺立的深绿色的木棉树。

严寒的冬天即将过去,几场春雨过后,天气咋暖还寒,学校花坛里许多耐不住寒冷的植物却都还在睡梦中,面对春天热情的呼唤,它们一点反应也没有。只有木棉树已悄悄抽出了几个小黑点,那几个小黑点似乎在宣告着春天即将来到。

初春,木棉树吮吸着春天赐予的甘露,春风的吹拂下木棉树稀疏的枝条轻轻地摇摆着,在阳光的沐浴下那几个小黑点也茁壮成长着。木棉树不像娇艳的花朵需要人精心呵护,更不需要人除草、捉虫。它靠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在大地母亲的照料下静静地生长着。几天后,那些小黑点已经吐出红色的花瓣。花由于生长的位置不同,受到的光照不同,颜色也不同,有鲜红的、深红的、绯红的、还有橘红的。花朵有碗盖大小,五片花瓣中间,包围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凑近一闻依稀能闻淡淡的花香。我常常觉木棉树是一种很奇怪的树,别的树总要到枝叶茂盛时才开花,而它却总是满树红花,却很难找到缀满枝头的绿叶,它非常守时总在冬天落叶,初春来临时争先恐后地展现它们所有的风采,那一朵朵的红花远远望去,像一把把火炬。

木棉花虽然没有如腊梅凌寒傲雪那样令人敬佩,也没有如兰花的清香淡雅让人难以忘怀,但它却是最勤劳的报春者,那点缀于光秃秃的枝头上的娇艳魅惑的红色精灵,如干柴烈火般熊熊燃烧,让每一个经过它身边的人都忍不住停下匆忙的脚步欣赏起它来。随着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木棉花开始掉落。木棉花掉落的样子非常有英雄气概,从树上“啪”的一声掉到地上,它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花色依旧艳丽,花瓣也不萎靡,很有一种英雄康慨辞别尘世的味道,难怪人们称它是“英雄花”。在木棉花凋谢的日子里,树下总会聚集了许多捡花的孩子,他们在树下用木棉花打花战。几个老奶奶也提着篮子捡着掉落满地上的木棉花,因为这木棉花,晒干后可以用来泡茶喝,有清热解毒的功用,还可以用来熬粥、煲汤,它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所以每到木棉花掉落的日子树下总是热闹非凡。

晚春时节,木棉树脱掉了火红的衣裳,换上了翠绿的新装,在那郁郁葱葱的枝叶间一个个椭圆形黄褐色的木棉籽正悄然地生长着。一下课,树下常围着几个淘气的小男孩,他们争着把鞋往树上抛,他们想把树上的木棉籽打下来,但最后总是演变成了抛鞋大赛,鞋也被扔得不见了踪影。为了找鞋好几个同学都迟到了,最后被老师狠狠地训了一顿---------在春风的吹拂下,树上的木棉籽渐渐成熟了,它们咧开嘴对着春风笑,木棉籽的棉絮在学校的操场的上空随风飞舞,像极了下雪,这时只要你一伸手就能抓住一团带着一两颗木棉籽的棉絮,幸运的同学有时还能在地上捡到整个的木棉籽呢。

夏天终于到了,木棉树的叶子也由浅绿变为深绿,茂密的枝头撑起了一把墨绿色的大伞,太阳火辣辣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绿汪汪的。风吹过时娑娑作响,摇摆不定,木棉树下成了消暑最好的地方。而我则最喜欢在树影间捕捉那斑驳而细碎的阳光。

当校门外收割稻子的机器轰隆隆地响时,木棉树的叶子又开始掉落了,叶子摇摇晃晃地从树上飘落下来,那或银灰或橘黄的叶片,如同一只翩翩起的蝴蝶。慢慢地树下已积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像是铺了一层黄地毯,踩在上面,落叶发出“咔吱、咔吱”的声音,仿佛正向我传递着秋的讯息。木棉树很快就成了一个掉光了头发的老爷爷,那光秃秃的树枝,像极了爷爷那干瘦而粗糙的长满老茧的勤劳的双手。我知道那光秃秃的枝杈里正孕育着来年春的希望。

夏天木棉树的作文【四】

“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每当我吟到这句诗时,眼前总会浮现出中央公园里的那棵木棉树。

记得那一天,我在中央公园里玩耍。忽然一棵树上的一朵朵红花映入了我的眼帘。远看像一片红霞,咦,那棵到底是什么树?走近一看,哦,原来是一棵木棉树。鲜艳的木棉花衬托着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就像为木棉树披上一件鲜红的衣服。木棉树上点缀着一片片嫩芽,为木棉树增添一抹色彩。轻轻地闻闻木棉树下泥土的清香,我仿佛闻到了枯叶香味;我用手去触摸那带刺的树干,静静地倾听木棉树的声音;用心地感受木棉树,我仿佛感受到木棉树顽强的生命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再坐下来仰望木棉树,木棉花和嫩叶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一阵微风吹过,木棉花随着微风摆动自己鲜艳的红舞裙。

忽然沙拉拉,沙拉拉。天上下起了蒙蒙雨,雨中的木棉树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显得更加多姿多彩。我能够看到雨中的木棉树,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译?一场蒙蒙雨后,木棉花显得更加鲜艳,嫩叶显得更加嫩绿,更加透明。木棉树的绿叶和木棉花上都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好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更惹人喜爱了。

啊,我爱你,木棉树!是你带给了我们一幅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图画!

夏天木棉树的作文【五】

这两星期跑学校调研。在好几间学校都见到木棉,正开着花。才突然感觉,哦,三月了,正春暖花开的.时候。

在我们这地方,不管是山野,或是庭院,花树并不多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先贤这话,用来说我们这鄙远之地,其实是不适合的。家乡凭朵儿引人注目的草木本就不多,所谓可爱者就更是寥寥了。我以为,能称可爱者,春有木棉,夏有荷吧。宋人刘克庄南来粤地曾作诗云:“春深绝不见研华,极目黄茅际白沙。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或者可以算个佐证。

木棉是种高大的乔木,花朵儿也比较大,但一般不是很密。这些学校的木棉大多是新种的,高则高矣,枝桠却还不是很多,所以花儿看起来开得并不是很热闹。倒想起母校的那两棵高大的木棉来了,擎天立地,枝桠纵横,花开时节,那才真的是热闹。

母校是所很有些年头的老校,离家一里多路,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这读的。学校建在村边的半山上,后傍山坡,前临水塘。学校旁边有座园子,园前筑有平台,平台上种有两株木棉。这木棉树干粗壮,我们几个孩子手拉手还抱不过;枝干繁多,或斜指蓝天,或任意纵横,盖出一方天地。那时农村都是一层的瓦房,没有楼房,几十米高的木棉树立在那里,真有种立地顶天的感觉。站在这树下,抬头望树,人觉得是那样的渺小。

春三月,是花开时节。木棉花期长,能在树上开上好些日子。花开繁盛时,树上好像点满了火盏,燃红半天,那片红火几里外就能看见。

木棉朵儿大,花开五瓣,花瓣肥厚。花从高大的树上掉下,如一小风车从半空中旋转着直往下坠,砸到地上啪啪作响。

木棉花大,好看,我们都喜欢。所以在整个花期,每到课间,我们就多了项游戏——抢花。下课钟一响,大家就冲到树下,仰头看树,等那花儿掉落。每见有花掉下,大家挤团一起,伸手向天,要把花接住。木棉花肥重,往往是看见花影闪动,人还没作出反应,花已掉地上了。所以拾到的花大多是瓣断蕊残的。到上课钟响起,大家拿着捡到的花儿回到课室,塞在书桌抽屉里,上课时还不时的低下头闻闻,那花有一种淡淡的清润的甜味。

我与木棉花还有一段特殊的情缘。

读四年级时,有一次咳嗽咳了很久也不见好,最后咳出来了。母亲急得不行。有老人对母亲说,买点瘦肉煲木棉花试试。但那时已是夏季,木棉花期早就过了。母亲急得直跺脚:这时候哪找木棉花呀!哪找木棉花呀!后来母亲也不知听谁说的,学校旁边一个从城里回来住的人家里有,就急急的去求来了晒干的木棉,煲汤给我喝。也不知是否是真的是木棉的功效,后来我的咳嗽就真的见好了。

那时候,木棉花于我,是花,是美,也是药,是善物。

初中毕业后,离开了母校。之后读书,工作,足迹基本没有离开岭南,栖身之处少不了木棉的身影,但见高大一点的木棉树,总免不了会和母校的那两株树作个比较,倒不是说对母校那木棉有多深的怀恋,只是那两株树实在是太高大了。真不知道长了多少的年岁才长成这样的伟岸。

上世纪九十年代,母校恢复旧名,我回母校参加校友会,第一次了解了母校的历史,也知道了那木棉所经历的岁月。

母校建于一九三一年,是为纪念一个国民党的将军而办的小学,校舍就建在该将军的纪念园旁边。一批国民党中响当当的人物蔡廷楷、蒋光鼐、陈铭枢、陈济棠、孙科、邹鲁、区寿年、余汉谋……担任学校的校董。学校的创办人张炎将军曾作为叶挺的部下参加了南昌起义,后任国民党师长、中将参议。一九三二年,学校招收中学生;同年,那两株木棉也种在了纪念园前的平台上。学校确定“雪耻救国、生产救国”办学目标,成立学生军训团,十九路军给军训团配枪上百枝;学校规模扩大,木棉和学校一同成长。四十年代初,一批共产党人到学校任教,一批学生加入了共产党。一九四五年一月,学校的共产党人和军训团的学生参加了南路人民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学校创办人、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张炎将军被俘,经中共南方局、张发奎、李济深等营救未果,壮烈牺牲。二月,学校被国民党政府撤销。

原来母校,和革命、和英雄有着这样辉煌的关联。

那些年,看《广州起义》、《刑场上的婚礼》等电影,看人物和木棉花相互重叠、置换、辉映的画面,感觉这木棉和英烈,那种伟岸、壮烈,真的很衬。我想,和母校一同沐风浴雨成长的那两棵木棉是同样有这样的意义的,英雄,伟岸,壮烈。

三月中,母校的主任打来电话,说省里的老校友回来,学校要开个校友理事会,叫回去参加会议。又说,那两株木棉花开得正茂,回来看看吧。

那天,天气正好,只是阳光有点猛。离学校还有好几里远,就看见那木棉树顶上的红火了。

回到母校,只见那八十岁的木棉依然粗壮,古拙,巍峨,立地顶天。粗糙的树干和凸起的根瘤记满了岁月沧桑,枝桠纵横伸展,一树繁花,在丽日下肆意燃烧,红艳照天,衬托着青翠的远山近野。还有比这更美丽的春日么!

一直觉得那高高大大红艳似火的木棉真是入诗入画的好题材。这些年来,读赵少昂、关山月等岭南派大师画作,在描绘岭南春色的画作里,用如火的木棉去涂抹出浓烈的春意,很是佩服大师们对春天的把握。

有什么能比木棉更能代表南方的春天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