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亲人或老师的作文(中学生对父母感恩的优秀作文)

感恩父母亲人或老师的作文(中学生对父母感恩的优秀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4-04-01 00:52:33
感恩父母亲人或老师的作文(中学生对父母感恩的优秀作文)

感恩父母亲人或老师的作文【一】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真诚的,那是一种珍贵的爱。

想一想,我们表达过自己的爱吗?回报过父母的爱吗?就让我们来感受父母的爱,来回报父母的爱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想一想,我们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高兴吗?不用问肯定很高兴。可是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候我们知道吗?肯定没有几个人知道。我们给父母过过生日吗?应该没有吧?父母生病时我们心里着急吗?肯定没有几个人着急,可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却焦急万分。

如果没有这种爱,我们会幸福吗?不会!所以一定要学会感受你母的爱。

感恩父母亲人或老师的作文【二】

听别人说,11月23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在这一天,要感恩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其实,我早就想感恩辛苦养育我的父母了。

感恩节那天,恰巧又是我的生日。放学回到家,就看到爸爸已经在厨房里忙碌了。看到我回来,他笑着对我说:“越越,今天的菜很多喔,够你吃的了。”我听了,顿时心花怒放,感恩的事也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作业做好后,亲戚们也全都来了,还带了不少礼物。于是,我们便开饭了。望着桌上到处都是自己爱吃的采,我简直激动得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形容。饱餐一顿后,爸爸妈妈又掀起蛋糕盒,插上蜡烛,让我们一起吹。我望着五颜六色的蜡烛,重重地吹了一口气......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吃完长寿面后,亲戚们就告别了我们,回去了。爸爸妈妈在收拾碗筷的同时,我拿起一本选,百无聊赖地翻了起来。突然看到一篇题为“自己的生日——母亲的受难日”时,我便来了兴趣,仔细地看了起来。当读到“母亲在养育我们的同时,受了多少苦难,常人是难以想象的......”时,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望着爸爸妈妈清洗碗盘的身影,我便跑过去,拿起两只桔子,小心翼翼地剥了起来。虽然之前我吃了无数只桔子,但都是爸爸妈妈帮我去皮的。所以这次,我显得格外谨慎,生怕会伤到果肉一丝一毫。

当我把桔子递给爸爸妈妈时,他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笑了,当然,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的笑。

感恩父母亲人或老师的作文【三】

我们有太多爱我们的人,最爱我们的人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

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是父母;儿女上学了,最忙碌的也是父母。就拿儿女上学来说,父母每天都要接送孩子,就算天气再差,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们都会按时到大门口接我们。回到家,还要让我们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父母不仅仅忙这些,他们每天还要忙工作,忙家务,照顾老人……他们吃了很多的苦,但从不让我们受一点委屈,这就是我们的父母。

不要总抱怨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少,我们要对父母感恩,我们对别人不感恩可以,但不可以对自己的父母不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上快乐的生活学习,我们要让父母为我们骄傲。

感恩吧!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的一点一滴。谢谢天下所有的父母!

感恩父母亲人或老师的作文【四】

1.命题要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真实性。

【案例】文题:《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有真情实感。二是修改誊写好后,用信封通过邮局寄给父母及亲人。

【评析和反思】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即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尊重学生的个体尊严,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有两个主题——分离和爱。它们同等重要,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不能长大。这个文题便于学生真情表达,无论远在天涯的分离,无论近在咫尺的至爱,学生都有或深或浅的体验。作文教学中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便于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只有真事才能打动人心。

2.过程要让学生富有高度的参与性。

【案例1】《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课堂环节。

第一个环节,小组内互相批改。要求:首先小组各成员分别默读他人的`作文,用红笔圈点勾画,错别字做好标记,为小组集体点评做好准备;然后由一人执笔归纳小组的意见,(并写一段简要的评语;最后集体给每一篇文章定等级(特优、优、良好、及格)并在小组内展示作文。

第二个环节,小组长归纳汇报小组的作文情况,以及同学们一起相互批改情况。

第三个环节,优秀习作我展示,你点评。

第四个环节,班内美文欣赏。

最后一个环节,推荐课外必读作文。

【评析和反思】生成相对于预设而言,对过程的关注甚于对结果的关注。它不仅关注事物是什么样的,更关注事物为何是这样的。本节课所有学生参与,不管是优生还是潜力生、待进生,参与面广,他们参与读、评、听、归纳、总结、展示,学生角色从写作者转变成读者、评论者、情感体验者,学生在参与中,个体情感与他人的情感共鸣、共融。美国教育家苏娜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创造。”教学中我们要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在模仿尝试实践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维度。

【案例2】《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教学片段。

师:我要说的话,班长已经说得很好了。(师颁发星星一颗)我特别想听一听你们的优秀习作,写得真是太棒了!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优秀习作我展示,你点评。”

(很多同学举手)

师:(环视)柳南凤(化名)。

生(柳南凤)深情朗读《给爸爸的一封信》。

生1:柳南凤这篇作文是她用最真挚的情感写的,小时候,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失去母爱的时候,她爸爸的一句话“不要怕,有我呢!”让她得到了安慰,后来变得坚强。

生2:柳南凤读着读着,声音颤抖,哽咽。我被真情打动,眼圈发潮。甚至反省自己,是否父母的爱,是否对父母有回报。

生3:“不要怕,有我呢!”父爱如山一般高大。我大了,父亲老了,在父亲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要对父亲说“不要怕,有我呢!”一个乖巧的懂事的女儿就在我的眼前。

生4:这封信不能以作文来看待,它是柳南凤的内心独白。开篇就引人注目,细致描写了父女分别的场面,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心扣住了。

生5:“不要怕,有我呢!”贯穿全文。“不要怕,有我呢!”父亲为失去母爱的女儿撑起了一片蓝天;父亲老了,“不要怕,有我呢!”女儿给父亲希望与动力。排比的修辞、对比的运用好极了。这是用心所写、用泪所写。我喜欢这篇文章,也喜欢柳南凤这个人。(掌声起,老师发给一颗点评之星)

师:子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你们的点评太好了,我都不敢再点评了。

【评析和反思】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高度参与,不仅表现在参与的广泛性,还表现在参与的深度。随着作文评讲进度的推进,学生的点评让我们教师不得不折服。尤其是上面案例中生4“这封信不能以作文来看待,它是柳南凤的内心独白……”生5“这是用心所写、用泪所写。我喜欢这篇文章,也喜欢柳南凤这个人。”“内心独白”“用心所写、用泪所写”多好的情感共鸣!没有用心感受她无法如此妙语点评,没有感情的共鸣她无法如此美妙的表达!她的生命在这里被唤醒、被点燃,全体学生的生命又被她唤醒、被她点亮!

3.引领要有极强的感染性。

【案例】《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片段。

师:下面进入第四个环节:美文欣赏。请第三组组长谯海霞同学展示她的佳作。《给奶奶的一封信》(谯海霞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作品。)

(朗读过程中因学生情动于衷无法自已,教师默默接过学生作文朗诵。)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们专注倾听的神情、潮湿发红的眼圈,任何言语的点评都显得苍白无力。(停顿,教室出奇的静)(电子白板出现)

师:无限的哀伤、无尽的思念,融入细致的环境描写之中,精选了三个生活片段再现了奶奶对我的疼爱,文末“奶奶,我亲爱的奶奶”一句,直抒胸臆,情感达到最高潮。最后的祝愿让人心酸,感人至深。

【评析和反思】情感也有一个习得的过程,那么教师相继引领,提升生成价值,显得尤为可贵。案例中教师随机声情并茂的朗读、惟妙惟肖的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流露、正确恰当的价值评判,使课堂沉浸在丰富的情感中。教师的示范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学生在此时无声的课堂中沉淀了正确而又深厚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如此濡染学生,何愁学生不喜语文?

4.巧将歧态生成扭转为正态生成。

【案例】《给父母及亲人的一封信》片段。

师:下面请听第五组组长李欣怡同学的作文《给父亲的一封信》。

生1:开篇设置悬念好,你配“父亲”这个称呼,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

生2:细节描写传神,一个严厉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生3:父爱是很特别,有时体会不到,但也不至于李欣怡写的这样,上来就是三嘴巴。有这样的父亲吗?他在说谎!

李欣怡:(脸红了,分辩道)有!

生4:你的父亲是这样吗?

李欣怡:(脸憋得通红)不是。(学生哄笑)我邻居的父亲是这样,我小时候和他的孩子一起玩耍,我亲眼见过好几次,心里真难过。

生5:那你怎么能够写给你父亲呢?

李欣怡:我是以我邻居孩子的口吻写的,然后以她的身份寄给她的父亲。

生6:那后来父母通电话的情节是怎么回事?

李欣怡:这个情节她也跟我讲过,有些细节是我编的……(声音变小)

师:听了你们的对话,我很感动。谢谢李欣怡同学的一片诚挚的爱心。现在,这样的父亲少了,但真的还有。在我们班上,确实有脾气比较暴躁的家长,或许他们爱子心切,恨铁不成钢吧!看来,开家长会,我得好好地与家长们沟通。(学生点头)

【评析与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情感碰撞性问题时,学生往往很难简单的被他人说服,情感反应都建立在此前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己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这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感情基础上的。上面案例中的学生交流争辩,生3、生4、生5、生6步步紧逼,特别是“说谎”这个词充斥着挑战,充斥着对该同学人品的否定,显然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情感立场去评判他人的情感。最后教师巧妙引导,从李欣怡的写作动机理解她的“爱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步理解并接受他人的情感,从而转换角度去理解自己对他人作文情感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类如这样的“歧态”生成其实很多,有的是破坏性的,如学生故意刁难哗众取宠等。有的是有价值的,如案例中的争辩。实际上学生的争辩大多指向了文学作品写作中的虚构问题,不过在这里不要从这个角度去引导,与课堂目标没有关系。案例中,老师围绕课堂目标巧引恰到好处。即对有价值的“歧态”生成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巧解。

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教学实践中如何捕捉“意外”生成,衍生课堂精彩值得我们不断地反思!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